成都红色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推广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3622 论文编号:sb2024081815131052664 日期:2024-08-2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笔者认为成都红色资源的应用应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丰富的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对传承红色文化、启蒙青少年一代具有重要价值。在未来,随着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成都红色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广,也将启蒙更多幼儿具备爱家乡和爱祖国的情怀。
1绪论
1.1选题缘由
1.1.1开展红色教育与国家政策的要求相适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2020年1月16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并提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1]该方案也明确指出了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应该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中。红色资源作为开展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与国家政策要求相适切的重要内容。
1.1.2成都红色资源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
2021年颁布的《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新方式、分类指导,推动红色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增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该文件将“传承弘扬”作为单独一部分作出阐释,说明对于红色资源教育价值的充分肯定。而成都红色资源作为四川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价值丰富。一方面,成都红色资源中的物质载体如文化遗址、历史遗物等是重要的历史印记,是丰富幼儿认知的重要凭证;另一方面,成都红色资源中的红色精神如长征精神、革命精神等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激发幼儿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
............................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研究目的
成都红色资源集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为一体,对于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启蒙幼儿爱国主义情感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F园为研究场域,通过调查分析成都红色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找成都红色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结合点,思考如何将成都红色资源应用于幼儿园课程中。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与合作教师共同设计资源应用的方案并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旨在从理论层面丰富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为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一些借鉴思路和参考;同时,也从实践层面加强了幼儿对成都文化的理解,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代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各教育阶段势在必行。但目前中小学阶段的相关研究较为集中,学前阶段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上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本研究以成都红色资源为应用对象,深入开展幼儿园中关于成都红色资源的主题活动,为今后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红色资源及红色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实践意义
本研究将通过对幼儿园红色资源教育内容的内涵和时代特征的把握,构建成都红色资源在幼儿园中应用的载体、形式和方法,为幼儿园开展红色资源相关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有益经验。
.........................
2研究设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本研究使用文献法,在研究前期,通过检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的开展寻找理论基础。同时,研究者也通过成都大学图书馆和成都市博物馆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以梳理成都红色故事和已有的红色资源,以便制定课程方案,为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2.2.2访谈法
本研究采取半结构访谈,在研究的前后期分别对教师和幼儿进行访谈。研究前期,研究者采取目的性抽样的方式,在成都范围内随机选取二十位幼儿园教师,访谈调查成都红色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开展的现状;研究中期,研究者与F幼儿园大中小班四位教师建立研究共同体,结合访谈制定成都红色资源的筛选原则,以此筛选出适合大中小班开发成都红色资源;研究后期,主要对该园参与的本研究的四位教师和幼儿进行访谈,旨在了解教师和幼儿对于成都红色资源内容的认知情况、对于成都红色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态度、认同感、爱家乡和爱祖国情感的启蒙等。研究前期的访谈在2023年4月份全部完成,随机选取的成都市内的十位幼儿园教师均为一线经验丰富的教师。研究中后期的访谈对象是F园与研究者建立研究共同体的T1、T2、T3和T4四位教师。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如下表所示: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
2.3研究场域
研究者通过自身的实践将成都红色资源应用到幼儿园课程中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选取合作教师、设计活动方案并开展活动,基于此,研究者对成都市幼儿园进行考察,结合本研究的需要,选取了成都市F幼儿园作为研究场域,将成都红色资源应用在幼儿园课程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研究。首先,该幼儿园地处成都市内,有利于幼儿近距离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并感受成都红色资源的魅力;其次,为深入挖掘爱国主义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启蒙幼儿的爱国情感,该园专门组织科研团队,成功申报了四川省教育学会课题——《幼儿园爱国主义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该研究的推进也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方面的支持和实践模型;最后该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并对红色资源的开发有一定的兴趣和相关经验,十分支持相关活动的开展。
.............................
3 研究过程 .............................. 20
3.1 成都红色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的现状 ................................ 20
3.1.1 教师对成都红色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应用的基本认识 .......... 20
3.1.2 教师开展成都红色资源相关主题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 21
4 研究结果分析 ............................. 48
4.1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所丰富 ........................................ 48
4.2 教师对成都红色资源内容的认识更加系统化 ............................ 49
4.3 教师对幼儿园开展成都红色资源主题活动态度转变 ................ 50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4
5.1 结论 ................................... 54
5.1.1 将成都红色资源应用于幼儿园课程中具有现实可行性 ...... 55
5.1.2 将成都红色资源应用于幼儿园课程具有重要价值 .............. 55
5研究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成都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承红色精神,传播红色文化是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义务。重视成都红色资源,有利于促进理想信念的塑造、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价值传承、有利于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基于此,本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成都红色资源的价值、内容进行了有效梳理,并对当前成都市内幼儿园应用成都红色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幼儿园缺乏对成都红色资源的梳理与筛选,且成都红色资源主题活动的开展缺乏系统性。于是,本研究基于斯基尔贝克情景分析课程模式,依据分析情境、确定目标、设计方案、解释与实施、检查、评价反馈与重建五个环节进行了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梳理了成都六个区的红色资源并形成了三大幼儿园课程资源筛选原则,即生活化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和目标导向性原则;构建了“遇见红色成都”课程框架图。总体而言,本研究成都红色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和幼儿分别在态度、认知和情感方面有改变和提升。因此,在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感方面,成都红色资源是其中重要的载体,只要筛选出适合幼儿园开发的成都红色资源,以幼儿能理解的形式开展活动,便会萌发爱国主义的种子,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
6研究反思与展望
6.1研究反思
6.1.1教师对成都红色资源的认知是活动开展的前提
应用成都红色资源的前提是梳理和认识红色资源,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如此。在本研究中,通过前期的调查发现,教师对成都红色资源的内容认识不全面,也缺乏对红色资源的历史背景、意义和价值的了解。因此,在研究设计的初期,研究者便与研究共同体一起梳理和筛选了红色资源,并对红色资源的背景一一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教师对成都红色资源的认知有助于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制定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课程目标,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教师对于红色成都的认知与情感也会为幼儿树立榜样,从而启蒙幼儿了解成都本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价值,逐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1.2幼儿园筛选成都红色资源应遵循三大基本原则
成都红色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需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资源的教育价值及幼儿现阶段的理解水平三个层面出发。因此,在资源筛选阶段,本园基于教师访谈及上述三方面的考虑,总结三大筛选原则。一是生活化原则。感知红色成都是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是回归到幼儿生活中去的教育活动,通过引导幼儿了解成都的旧事和旧址,初步引导幼儿感知家乡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二是目标导向性原则。本研究中,幼儿发展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体而言,选择的内容需要让幼儿了解成都红色资源的知识,使幼儿产生对成都的热爱,为家乡的文化感到骄傲;促进幼儿智力、情绪情感等的发展;培养幼儿主动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对班级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教师选择成都红色资源的内容和原因。三是发展适宜性原则。本研究中,充分考虑幼儿的不同身心发展水平,筛选的资源分别在大中小班实施,调整活动内容难度的弹性,使幼儿能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学前教育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