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族国家及帝国双重建设(1776-1867)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62
论文字数:37500 论文编号:sb201311111633049025 日期:2013-11-12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导 论


一、 选题的意义
美国是一个民族国家?抑或一个帝国?自冷战结束,尤其是 9/11 袭击以及反恐战争以来,学术界见证了关于美国“新帝国”的研究的兴起。无论是赞美帝国的合法性还是批判帝国的丑恶面,人们已经无法忽视当今美国所主导国际体系下帝国的问题。正因为如此,笔者将目光转向美国早期历史,试图寻找美国民族国家与帝国的渊源。通过对美国早期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帝国构建过程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美国殖民地时期以来美国民族意识起源和发展的全面理解。美国作为民族国家的诞生并非简单地由《独立宣言》以及主要历史人物的鼓吹而横空出世,而是受殖民地时期经济、宗教、政治、战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有着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美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发展也远非一帆风顺,即使在建国以后的数十年时间里,有关国家走向的争论始终不绝于耳,甚至导致矛盾激烈到不得不为维护民族国家的统一打一场惨烈的内战。在这一条主线的一侧,则是美国作为帝国构建的发展。美国作为帝国的诞生同样不能简单地将目光局限在美西战争中美国的海外扩张,而更应该看到美国在建国之前就业已存在的“扩张基因”,以及建国之后在北美大陆进行的扩张行为。大陆帝国的构建可以被理解为美国帝国构建的第一步,以及最为重要的一步,因为它奠定了美国历史的基调之一。对美国民族国家构建以及帝国构建的论述分而有之,却鲜有人将两者进行共同研究,更不用说试图发掘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论文的主要问题在于解答美国民族国家以及帝国双重身份的构建。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一个独立国家的创立,而在于创立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于主权国家世界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毫无疑问,美国的立国初衷即是建立一个与欧洲国家平等、享有完全主权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一点不仅通过《独立宣言》、《邦联条例》以及《联邦宪法》等立国文献得到阐述与肯定,同时也为独立战争、与法国结盟等反抗母国的暴力手段得到证明。同时,美国也是特殊的。
作为英帝国在北美大陆的组成部分与继承者,美国在立国之前以及之后就开始了在北美的扩张。伴随着“美国例外论”的滋长,“天定命运”给这个特殊的人群在美洲大陆的扩张作了注脚。建立大陆帝国的使命深植于美国的民族性和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而帝国构建过程中的领土扩张也为国内矛盾和紧张制造了新的战场。在美国建国之后的几十年内,民族国家与帝国的双重构建成为其早期历史发展的相互交织的两条重要线索。因此,美国的民族国家构建与帝国构建均有别于人类历史上任何民族国家和帝国构建的案例,有着自身的特性以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独特意义。基于这种理解,本文将探索在美国民族国家与帝国历史中往往被轻视的早期历史,有助于丰富现有的民族国家与帝国关系的理解,为研究美国早期历史打开一个新的窗口。探寻美国早期民族国家与帝国的双重构建对于当代美国历史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美国经历 19 世纪后半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功地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并凭借美西战争一跃登上世界强国舞台。随后,美国积极参加国际事务,从参加一战、倡议国际联盟到领导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迈出了从国际政治舞台的边缘到中心的华丽舞步;从冷战的两极格局建立到冷战后一超独霸局面的形成,硬软权力兼施,左右着公共议题的设定与国际关系的发展,以至于当代世界被冠以“美利坚治下的和平”。而美国历史世界性意义的原因正是来自于美国早期历史民族国家与帝国双重构建这一“二重唱”。正因为当代美国历史具有深远的世界性意义,我们才更应该发掘美国早期历史中民族国家与帝国的丰富资源,以绘制出一幅更为完整的美国历史全景图,以图找到当代美国的起源,厘清美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在经历着深刻而全面的变化。中国的历史也同样存在着帝国与民族国家两种认识的交错:中国的帝国疆域由中华文明从核心区向周边扩散的自然演变以及中央王朝武力征服所共同塑造,而经历民族革命的当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边界与曾经的帝国边界大致重合。当代中国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帝国的遗产?当代中国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称之为一个民族国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管窥美国从建国到内战结束以后的早期历史,我们也许能够从更为客观的视角来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并引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


第二章 民族国家与帝国


翻开任何一本世界近现代史著作,我们都可以清楚地找到民族国家与帝国的身影。无论是从国家政权组织方式还是从国际关系行为体的角度来看,民族国家与帝国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章将分别就民族国家与帝国的概念进行界定与分析,并就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地讨论。


一、 民族国家的概念和历史
民族国家在世界近代史的舞台上拥有重要的位置。在学术研究领域,关于民族国家的关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发现,近现代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几乎都与民族国家有关,“由此使民族与民族国家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观念之一。”在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自称为民族国家,而在任何一张世界地图上,我们都可以在除了南极洲以外的所有陆地上找到民族国家的疆界划分。我们对民族国家的初步印象往往开始于这个国家的首都、国旗、国徽、国歌等符号认识和这个国家所居住的民族、人种和语言等文化认识。但是随着认识的加深,我们总能够找到现代民族国家的矛盾所在,即民族的边界与国界线的不重合、国名与国内民族的差异以及民族分离主义对民族国家的颠覆等。在对一个理想民族国家的建构上,我们无法从历史中找到这样的范例,但这种理想化的模式为我们理解民族国家提供了一种坐标。民族国家的概念起源于欧洲近代早期。在欧洲,它与碎片化的封建体系背景相对,与崭新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显化相联系,包括与基督教世界普世主义的断裂和公民社会的崛起。民族国家既是政治组织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政治理想。作为政治组织形式的民族国家体现为国内公民身份和民族认同的重叠,而作为政治理想的民族国家则体现为民族自决原则,即任何民族都有组织自己国家的权力。海伍德在分析民族国家的观点中发现,在自由主义者和大多数社会主义者看来,民族国家大体上是建立在公民的忠诚和顺从之上;在保守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看来,它却是建立在种族团结或有机统一的基础之上。在这里,前者体现了民族国家所具有的法理性要素,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国家”上,而后者则从民族情感的角度来为民族国家做注脚,认为民族国家的首要属性是“民族”,即民族的认同感先于国家。吉登斯在《民族国家与暴力》一书则承认“民族与民族主义均是民族国家的特有属性”,并且认为现代民族国家的特征体现为,在各个国家的内政与外交实践中国家的行政力量高度集中。而中国学者许章润则从法律的角度对民族国家进行解读,认为民族国家是一个法律概念,“是一种关于身份建构、地缘政治、民族认同及其文化单元的普遍主义的法律结构”。


第三章 美利坚民族与帝国的起源......29
一、美利坚民族认同的起源 .........29
二、殖民地时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34
三、英帝国遗产与帝国意识的萌发 .........39
第四章 民族国家的初步构建与帝国的起步(1776-1815) ......45
一、民族国家的初步建构 .......45
二、帝国的初步构建 .........54
三、民族国家构建与帝国构建的互动(一).....68
小结........70
第五章 民族国家大发展与大陆帝国的扩张(1815-1848) ......71
一、民族国家的进一步构建 .........71
二、大陆帝国扩张的狂潮 .......7
三、民族国家构建与帝国构建的互动(二).....90
小结........93


结论


美国是世界现代史中既具有特殊性,又有典型意义的国家。在美国早期历史中,其特殊性体现在它与众不同的建国经历与意识形态信仰,而它的典型性又体现在现代史中西方国家所普遍面对的民族国家构建与对外扩张趋势。美国的特殊性与典型性给予了美国早期历史不同于任何国家发展的世界性意义。首先,民族国家构建与帝国构建构成了美国早期历史发展中的两条主线。建立在州权至上时期的十三个前殖民地,通过对英国殖民者的抗争与内部发展矛盾的妥协,以宪法的方式确立了联邦高于州权的原则,并在客观上形成中央与地方分权的现代民族国家的雏形。1815 年第二次英美战争结束后,美国彻底摆脱了对英国的依附,民族主义与政治和谐局面一度主导战后的政治生活。之后的美国进入了工业化初始阶段与第二轮政党政治时期,两党制的形成为政治争论和组织政治活动提供了平台,但也为美国党派分歧和社会分化提供了条件。美国在逐渐形成了北方工商业社会与南方种植园经济并立的局面。美国关于奴隶制的争论最终撕裂了社会,并将美国南北形成利益对立的两方,民族国家出于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之中。最后,通过联邦政府所领导的统一战争,挽救了国家的分裂,民族国家获得了新生。在帝国构建方面,美国基于建国理想的自由主义为自由帝国做了合法性的辩护。通过路易斯安那购地,美国的帝国构建开始朝向包含整个北美的方向前进。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西进运动的需要,美国不断通过购买、武力或外交谈判的方式获取大陆西部和南部的领土。到内战结束后,随着阿拉斯加购地的完成,美国最终奠定了大陆帝国的领土范围。其次,美国的民族国家构建与帝国构建具有同步性。在第二次英美战争之前,使美国关于民族国家摸索与帝国理想构建的初始阶段。通过联邦派与共和派的争论与交替执政,美国确立了联邦制下州权自治的民族国家框架,同时在尝试着帝国的扩张的方向。通过第二次英美战争,美国掀起民族主义的高潮,同时也确立了帝国西进的方向。到 1848 年美墨战争结束之前,民族国家构建的基本特征体现为基于民主政治和两党制之下两种经济体制的形成,社会多元化趋势明显;而对土地利益的需求和“天定命运”论辩护,美国掀起领土扩张的狂潮,并首次用武力征服的手段获取大片领土。进入 19 世纪 50 年代,有关奴隶制存废的辩论最终导致政党政治的解体和重组,并深深撕裂了南北双方对宪政精神的理解,不得不经受一次血与火的洗礼,美国民族国家得以重生;而帝国构建在 50 年代后有了新的特征,开始出现海外帝国的转向,大陆帝国开始向海洋帝国转变的趋势,随着阿拉斯加购地的完成也带来了大陆帝国的终结。


参考文献
[1]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2] [英]安德鲁•海伍德. 政治学核心概念[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民族-国家与暴力[M]. 北京:三联书店,1998.
[4] [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5]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民族与民族主义[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 [英]安东尼•史密斯.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7] [英]厄内斯特•盖特纳. 民族与民族主义[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8] [英]休•希顿-沃森. 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9] [美]汉斯•摩根索. 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英]安东尼•派格登. 西方帝国简史:转移、探索与征服的三部曲[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