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军队旅团单位业绩审计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inbingkun 点击次数:53
论文字数:25542 论文编号:sb201308111341117466 日期:2013-08-12 来源:硕博论文网
引言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军队的审计工作己经逐步恢复,各级审计部门都针对军事工作实际开展了各种各样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审计业务。但整体上来看,传统的财务审计和合规合法性审计基本上还是主流业务。从近几年各单位开展的经费预决算、物资采购、资产管理以及工程项目投资审计,基本上还是审查项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为主,查纠问题成为了审计的唯一目标。经过各级审计部门不断探索实践,军队绩效审计体系已经n趋成熟,成为具有军事经济特色的审计方式,形成了包含经济决策、经济管理、法规执行、事业建设和廉政情况等在内的审计内容和综合性评价指标,以及由审计、干部、纪检、财务四部门人员组成的多元性审计主体⑴。
军队开展绩效审计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种科学审计理念,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审计能力、强化审计监督的一个必然选择,无论是从理论上或是从实践上,都有着极其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军队绩效审计,进一步提高军队审计的理论研究水平,完善军队的审计理论。同时,科学规范的审计理论又将指导审计实践工作,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使军队的财务管理一步步向强化内控制度和经费管理效益的方向延伸,从而增强军费使用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
1.1.2研究意义
作为审计发展高级阶段的绩效审计,已成为许多西方国家审计的主体,我国的政府审计也已经全面幵展绩效审计。而军队构建绩效审计模式,对提高部队经费物资保障效益和效率,促进部队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拓展审计监督职能,实现军队审计工作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1)有效节约资源构建军队绩效审计模式,可以避免和减少对经费物资等资源的损失和浪费,不断促使被审计单位管好用好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益。通过开展绩效审计,弄清有无因超范围支出、无经费计划开支以及经费管理措施不当等造成的违法违规现象,通过检查考核,加强被带计单位经费的使用管理,减少资源的损失浪费,实现建立“资源节约型军营”的目标。
(2)提高经济效益军事经济活动必然要求讲究经济效益,确定或评价军事经济效益,不仅要考虑经济、社会原则,还要考虑政治原则和战略、战术原则;不仅要考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是否合理,还要考虑能否满足军事幵支的有效性。如果对军队经济活动实施绩效审计,就要用特定的方法和指标评价体系对这种相对特殊的经济活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评价,实现军事经济活动的科学有效性,促进军队经费使用效益的提高。
(3)实现科学发展审计工作的职能作用就是要为军队的科学发展履职尽责。幵展绩效审计,通过对经费预决算、基建工程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领域各项绩效内容的监督和评价,避免当前军队中存在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以及重复建设等不利于军队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充分履行审计的监督职能,促进军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绩效审计,世界各国对其都有不同的定义。例如:英国叫“现金价值的审核”,加拿大叫“全面审计”,澳大利亚和瑞典则称之为“效益审计”,还有些国家定义为“综合审计”,而美国直接称“绩效审计”[1]。美国会计总署修订的《政府部门、计划、活动与职责的审计准则》指出:“绩效审计通过客观、系统的鉴证证据,以实现对政府部门、计划、活动和职责进行客观的评估,及时纠正措施,以改善公共服务,并提供相关信息用于决策监督[2]。”INTOSAI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绩效审计指南》中指出“绩效审计是对审计对象经济、效率和效益的审计”。IFAC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则将绩效审计定义为,以向客户提供相对独立的效益审计信息和认定保证系统为目的的审计”。此外,法国审计法院、加拿大审计长公署,瑞典国家审计厅等机构对绩效审计都有类似或近似的界定。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1986年第12届国际会议上,建议以“绩效审计”来统一这类审计的名称,并对绩效审计作出了统一的定义[3]。
1.2.1国外绩效审计研究现状综述
西方国家对绩效审计进行理论研究探索的比较早,现今已形成相对完善成熟的绩效带计理论体系。绩效审计于上世纪40年代出现,70年代后幵始发展。1948年3月出现的第一次关于绩效审计研究的文章是由Arthur  Kent在美国的《内部审计》杂志上所发表《经营审计》。美国管理咨询顾问William Leonard于1962年所著的《管理审计》成为了最早的,有相关文献所记录的绩效审计研究理论,之后,关于绩效审计方面的研究文章和学术专著也逐渐开始出现。1966年美国学者Churchill和Richard发表的《实验管理审计》,1972年美国管理协会出版的《经营审计》,1988年Leo Herbert出版的《图书管理绩效审计》,1990年John  Green出版的《绩效审计》。1992年的Brown and Williams所著的《政府绩效审计》,该书用大量的篇幅研究探讨了美国政府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在实际审计中的情况,从而引申出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因为绩效审计主要是审查被屯对象的在业绩管理的经济、效率和效果性的方面的情况,所以这些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绩效审计体系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指导。
 
第2章绩效审计相关概念及理论 ...........11
2.1绩效审计理论........... 11
2.2军队绩效审计理论 ...........16
第3章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军队旅团级单位绩效审计构建 ...........20
3.1我国军队绩效审计应用的现状 ...........20
3.2我国军队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20
3.3军队旅团级单位绩效审计体系构建分析 ...........21
3.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军队旅团级单位绩效审计体系构建 ...........24
第4章军队旅团级单位绩效审计案例分析 ...........33
4.1案例基本情况 ...........33
4.2现行的军队审计方法及其结论 ...........33
4.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审计方法及其结论 ...........35
 
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军队旅团级单位的绩效审计体系,将平衡计分卡的财务、顾客、内部管理和学习成长四个衡量指标,通过绩效审计中的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主要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阐述,评价内容涉及军队经济管理的合法合规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该体系设计了作为平衡计分卡维度的36个指标,克服了现行绩效审计过于侧重财务评价的现状,以达到全面真实反映被审目标的综合绩效情况。
总体来看,该体系具有结构清晰,内容完整,覆盖面广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但由于不同的军队项目在绩效审计的范围、目的、内容和标准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不能原封不动地套用所有军队项目的绩效审计,应根据项目的实际用途和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增减,以适应不同审计项目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爱国.财务绩效审计研究[J].现代商贸,2010,( 18)
[2]李尊卫.基于企业能力的企业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重庆人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审计署外事司.国外效益审计简介[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4]邢俊芳.接轨国际绩效审计谋求中国审计发展机遇[J].中国审计,2003(15)
[5] Frans,L丄.performance auditing,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question and answers, Accounting,Auditing&Accountability Journal, 9,1996,92
[6] Dittenhofer,M, performance auditing in goverments.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16,2001,438-442
[7]杨锡春.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十大难点[J].审计研究,2006(2)
[8]宋常,吴少华,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冋顾与展望.审计研究,2004(2)
[9]郝玉清,旅团级生活服务中心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沙:国防科学技术人学硕十学位论文,2009
[10]宋常,吴少华.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冋顾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4.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