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区警务预防:我国关于社区警务的刑事政策的本质要求
第一节 社区警务概览
社区警务是一个与社区警务预防密切相关的概念,社区警务预防就是要通过实现社区警务来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反过来说,防范犯罪,确保社区治安良好,正是社区警务的首要任务和主要目标。因此,要把握社区警务预防的实质就必须从研究社区警务入手。
一、社区警务的含义
社区警务作为一种全新的警务战略、警务思想和警务方式是当代西方警务革命的核心,始于本世纪 60 年代,并于 70—80 年代先后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开始推行,逐步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被誉为“世界第四次警务革命”。社区警务主张警务工作立足社区,实行警察与民众的合作,通过警察的服务,密切警民关系,增强民众的参与意识,形成控制网络,辅以多种矫正和疏导措施,预防犯罪,先发制人。
对于“社区警务”的含义,国内外的专家众说纷坛,认识不一。有人认为“社区警务”是发动公众越来越积极地参加警察工作的警务,正如英国警学专家约翰·阿德森在他的社区警务理论中提出:“警察工作不只是控制坏人,而且要动员好人,这就是现代警务所以要扬弃传统模式的原因”;也有人认为“社区警务”即实行问题导向的警务,是在发生问题前,警察与社区共同找出和研究社区中的消极因素、容易激化的矛盾以及可能导致犯罪的问题,超前进行综合治理,从而起到预防与控制作用,也被称为新的警察哲学;还有人认为“社区警务”就是警察把更多的力量、更多的时间投放在社区,加强巡察,发现问题,主动、有效控制。这几种说法各有侧重,一个偏重于“社区公众”,一个偏重于“问题导向”,一个偏重于“警察巡察”,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社区警务与传统的反应型警务有本质区别,它是一种预防战略,是警察机关工作保持主动、超前、有效的战略。因此,我们可以在最一般意义上将“社区警务”理解为存在于警方和社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社区公众参与、发现寻找问题、实施综合治理的警务,是一个充满主动性、以治本为目的的预防战略,旨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的治安问题。
二、社区警务的特征
作为一种以预防为主的警务方式,社区警务确实优越于在犯罪发生后再做出反应的警务,因此,曾有人比喻说:“社区警务是警察工作的树根,巡逻是树干,而其他警察单位等专业部门只能代表树枝。”社区警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那么,社区警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警务战略与以往的反应型警务相比较,自身具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呢?.....................
...................
第二章 我国社区警务预防工作的基础
社区警务预防在西方国家取得了预防、控制犯罪的实际效果,这促使我们在新时期加强同犯罪做斗争时,对斗争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使我国的犯罪防控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目前,从党中央到下级各公安部门都已意识到推行社区警务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加大了建立和完善社区警务的力度,并收到了一定成效,既促进了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又保障了人民生活安宁、幸福。
同时,由于现代社区警务是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因此,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和扩大向国外学习的机会。总的来说,大力推行社区警务预防工作,在我国是拥有一定现实基础的;并且也只有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才能建构出较为完善的社区警务预防制度。而我国开展社区警务预防工作的现实基础主要包括我国社区警务预防工作实践活动的积累,世界范围内社区警务预防工作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我国社区警务预防工作实践活动的积累
从政治与政策上看,中国公安工作一贯坚持的是党的群众路线。新中国的警务方式主要是由专门机关发动,依靠人民群众,预防、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坚持群众路线与专门工作相结合是中国公安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中国公安工作的特色。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脱离了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几十年来新中国公安工作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只有更紧密地依靠群众,更好地发动群众,才能使公安工作更上一层楼,完成跨世纪的战略目标,而我们在 20 世纪 80 年代片面追求所谓“现代化”警务,忽略社区警务防范建设,偏离了群众路线,致使防控犯罪的工作走到了低谷。大力推进社区警务战略正是新时期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发扬和光大公安宗旨的有效途径,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局面,使我们从被动走向主动,变消极为积极。
从工作经验上看,解放后,我们推行了户籍管理制度,通过户籍管理加强了对地区中人、物、事的控制,一度使 20 世纪 50 年代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治安状况,违法犯罪率降到了最低点。.................
..........................
目 录
引 言...............................................................................................................1
第一章 社区警务预防:我国关于社区警务的刑事政策的本质要求 .......2
第一节 社区警务概览 ...........................................................................2
第二节 社区警务的刑事政策分析 .......................................................5
第二章 我国社区警务预防工作的基础 .....................................................10
第一节 我国社区警务预防工作实践活动的积累 .............................10
第二节 世界范围内社区警务预防工作的经验借鉴 .........................12
第三章 我国社区警务预防工作的问题反思 .............................................13
第一节 现有的警务活动难以应对犯罪挑战 .....................................13
第二节 群众路线的贯彻不力 .............................................................14
第三节 警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16
第四节 社区安全防范措施的缺失 .....................................................17
第四章 我国社区警务预防工作的战略导向 .............................................19
第一节 我国社区警务预防工作的理论导向 .....................................19
第二节 我国社区警务预防工作的实践导向 .....................................25
结 论 .......................................................................................................36
结 论
社区警务预防重在强调发挥社区警务这一新型警务模式群防群治的优势,应该说在我国这样一个曾经有过良好警民关系传统的国家里,社区警务预防的适用范围还是十分广大的。本文从实际出发,寻找我国社区警务预防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为社区警务预防的进一步发展做好了先期准备,并继而提出自己的一些构想。但也正由于社区警务预防与实践的密切关联,牵涉诸多社会因素,因此,在进行了理论探讨后,如何把研究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是更为关键的问题,尚需各个社会职能部门和广大民众给予支持和协助。此外,由于社区警务预防是在近几年才被引入我国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文中提出的某些构想难免过于理想化,与客观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出入,未必能立刻实现,亦或在实践中被否认和抛弃,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完善。
加强场所治安管理,及时查处治安案件。治安案件是由行为人违反治安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造成的,如果查处不得当或不及时,就会扰乱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甚至引发为刑事案件,所以及时妥当地查处治安案件,是搞好派出所社区警务防范工作的一个关键。这类管理包括对旅馆、饭店、修理、寄废旧金属收购、刻印章等行业、公共复杂场所,以及枪支弹药、爆炸和剧毒等危险药品的管理等。目前因为管理上的漏洞,出现了许多违法犯罪现象,如黄赌毒,制贩枪支、炸药,非法收购废旧金属,非法私刻印章等。社区警务工作应当把加强场所治安管理作为减少犯罪的主要工作来抓,侧重预防。通过落实责任区治安管理承包责任制,切实提高了社区预防、打击犯罪的能力,从而为维护社区治安秩序,减少犯罪创造了条件。
参 考 文 献
1.陈月:《“边缘社区”的犯罪问题及其社会控制》,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 年第 1 期。
2.文海、大启:《“交番”与“邻里警岗”——日本、新加坡的社区警务》,载《人民公安》1999 年第 6 期。
3.熊一新:《中外社区警务之比较》,载《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 1 期。
4.弘毅:《面对新世纪的现代警察》,载《现代世界警察》1997 年第 1 期。
5.边极:《坚实地走科技强警之路》,载《人民公安》1998 年第 10 期。
6.戈斯:《犯罪控制靠什么》,载《现代世界警察》1997 年第 1 期。
7.宋践:《论当代犯罪防控体系的理论设计》,载《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7 年第 2 期。
8.[意]切萨雷·龙勃罗梭著,黄风译:《犯罪人论》,中国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9.何鹏主编:《现代日本刑法专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10.刘云江:《犯罪防范研究》,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刑事政策视角下的社区务预防工作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53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