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思维过程研究中如何应用认知心理学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candace 点击次数:149
论文字数:32500 论文编号:sb201212112322424978 日期:2012-12-12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1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1.1.1哲学背景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研究     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等学者就对认知的起源及其性质进行过探讨,并在记忆和死亡等问题的研究上阐发了不同的观点,尽管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观点简单且不成体系,但却导致了认识论发展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对现代认知心理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经验论与唯理论    经验论与唯理论是欧洲哲学史上的两大流派,它们在知识的起源和知识的性质等问题上针锋相对,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洛克主张人的一切知识均来源于经验,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感觉经验给人提供了简单观念,通过联想,简单观念就可以组成复杂观念。认知心理学家受到了联想原理的启发,以至于有些学者把认知心理学称为"现代联想主义心理学"。唯理论的代表人物笛卡尔贬低感觉经验、抬高理性能力,主张"天赋观念说",他认为认识就是靠理性的直观去发现"清楚明白"的天赋观念。其观点对现代认知心理学有直接的影响。
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   康德认为任何知识都是有质料和形式两种成分构成的。质料是从经验中产生的,而形式则是先验的,是头脑中固有的。康德的这一思想不仅影响了皮亚杰,同样也影响了认知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兴起的过程中,各种哲学思想都是相互交织在一起而对其产生影响的。但对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发挥重要影响的哲学思想当首推经验主义。按照经验主义取向进行研究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实证性的",这与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本一致。近代西方心理学正是在经验主义科学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走上了科学的发展道路。

1.1.2心理学背景
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科学心理学的鼻祖冯特以意识经验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实验内省法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对感知觉、反应时、注意等问题进行的卓越的实验研究。现代认知心理学继承和发展了早期实验心理学这一传统,在推翻行为注意的统治后向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回归,提出了 "出声思考法"。内克森(M.Neckson)、西蒙(H.simon )等人对出声思考的记录采用了多种分析技术,在认知研究方面取得了 一定的成就。(内克森,西蒙,1980 )。
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经验的整体性,认为整体是不可分为元素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而是先于部分并决定各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格式塔心理学以格式塔原则来解释知觉、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这种研究倾向对认知心理学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认知心理学注重信息的破译、便秘和整合,强调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釆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这与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继承和发展了行为主义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在新行为主义的刺激(S)-中间变量(0)-反应(R)的研究模式基础上提出了输入-内部信息加工-输出这种可与计算机的操作相类比的认知模式,从而保持了对心理过程探讨的可操作性,使其研究呈客观性。
皮亚杰学派的影响     皮亚杰提出"先天图式"的概念,强调认知结构是在不断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信息加工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在一定的认知结构中的信息加工;强调认知模型、心理定势在信息选择、接受、编码中的积极作用。认知心理学家采纳了皮亚杰所提出的先天图式概念,并将其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机制。认知心理学家对认知结构重要性的强调正是受了皮亚杰的启发。

1.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心理学以人的认知及认知过程(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成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试图用信息加工观点来说明各自的具体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也有类似之处。

综述2.中医诊疗思维硏究进展

2.1中医诊疗思维研究概述
中医诊疗思维研究,是中医思维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对象是中医医者在诊疗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应当在哲学的指导思想下,运用文献计量学、心理学、思维学、统计学及数据挖掘等方法对中医医者的诊断思维、治疗思维等进行深度探讨,总结出其诊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方法。通过分析中医医者诊疗过程中思维发展的内容与过程,研究其诊疗时思维方法的具体运用,总结中医诊疗过程中的思维特点,为阐述中医诊疗经验的具体内容提供支撑,也为探讨中医诊疗经验传承奠定基础。

2.1.1中医诊疗思维的概念
中医诊疗思维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其对象是同时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的患者,劳动资料是诊治用具及中药材等等,劳动主体则是具有特殊思维能力的中医医者。在这三个要素中,医者是构成实践结构的主体,其思维活动的产物则支配着诊疗全过程,努力使诊疗过程向着有利于主体恢复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主体(中医医者)的思维因素,是决定诊疗活动趋于诊疗目标(使患者恢复健康)的核心因素,是争取得最佳疗效的重要条件。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 26
1认知心理学视角下思维及中医思维方式研究.....................................................................26
1.1思维的含义.................................................................................................................................26
1.2认知心理学视角下思维的概念及特征...........................................................................................27
1.3认知心理学之问题解决的思维观......................................................................................................28
1.4认知心理学视角下中医思维方式的界定及其特征.........................................................................................31
2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中医诊疗思维研究.................................................................................................................36
2.1中医诊疗思维过程的动态认知研究.....................................................................................................................36
2.2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医诊疗思维...............................................................................................................42
2.3言语分析是揭示中医诊疗思维过程的重要手段................................................................................42
3  "出声思考法"结合"深度访谈法"探究中医诊疗思维过程的意义及具体应用......................44
3.1"出声思考法"源流、含义及操作过程...................................................................44
3.2"深度访谈法"来源及定义..................................50
3.3"出声思考法"结合"深度访谈法"探究中医医者诊疗思维过程的具体应用.............51
3.4 总结......................................................................64

结论

(1)在中医诊疗过程中,其关键作用的是医者及医者的认知。正是由于不同的医者其自身条件(包括知识积累、既往临床经验等)的不同,才导致了对疾病最终做出的诊断结论及治疗方法的差异。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获取医者的诊疗思维并进行层析,有助于医者诊疗思维的显性化,便于在诊疗过程中进行交流。
(2)通过出声思考法和深度访谈法,本论文从医者诊疗思维研究这个角度探讨了医者诊疗思维显性化的呈现技术和医者诊疗思维的模拟技术再现。这一方法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医者诊疗思维过程的原创性和完整性,将医者的诊疗思维特点和思维路径予以呈现。本研究工作可在名老中医诊疗经验的传承研究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对于类似的研究工作也具有积极意义。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