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贵州农田水利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55
论文字数:40000 论文编号:sb201211061657364008 日期:2015-04-16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清代农田水利发展的自然与社会条件


第一节清代贵州农田水利发展的自然条件
研究区域水利问题,首先要明白地理环境对水利发展所起的作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做了系统的研究,也是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揭示了其本质规律。在同一形态中,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气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着不同区域所拥有的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也决定着不同区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只有充分的认识清代贵州的地理环境,才能更好的研究这一时期水利的相关内容。


一、 贵州的地形地势与土地资源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介于东经103° 36至109° 35北炜24° 37至29° 13之间,四周与诸多省份相邻,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IB比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是西南地区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和陆上交通枢纽。贵州拥有多样的地理特征,不同的物候风貌,丰富的水产资源等自然条件,造就了这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适宜于进行农业的整体综合开发和发展特色农业。而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各种自然资源优势来发展农业与水利设施的关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由西向东形成一个大梯坡,由西、中部向南、北形成两个斜坡带,西部是贵州高原地貌,中部是典型的山原和丘陵分布区,南部和北部则是山原分布区,即南、北两大斜坡区,东部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区。因此,整个贵州以高原、山原、丘陵和山地为主,高原、山原和山地占全省面积的87%,丘陵占10%。平坦之地主要分布在河谷盆地和山间盆地,如铜仁“娃步皆山……偶有坦平,率皆缘溪萦转。”这些盆地规模小,仅占3%。可见,全省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坝地较少。山地面积为10874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1. 7%,丘陵面积为54197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 8%;山间平坝区面积为13230平方千米,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 5%。
由此,不难看出,贵州的土地资源较为匮乏,而在清代相对来说贵州的土地资源还是可以满足农民需求的。其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清代贵州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农民的生存、生产问题摆在了统治者得面前,特别是土地问题。我们知道,农民视土地为生命,所以统治者一般都会在土地问题上大下功夫。其次每一个时期土地资源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业的前景,清朝也不例外,所以统治者对优越的土地资源提倡保护,并且加以整治,兴修水利以资灌溉。再次只有通过水利的灌溉,才会有更多肥沃的土地出现,促进农业的发展;而土地资源的增多,也将会需要更多农田水利的建设。因此,土地和水利有相互促进发展的作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二、 贵州的气候与降水
贵州地处副热带的东亚大陆,是比较著名的季风区,大部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部分地区年均温14到16度,年降水量一般1100?1400毫米之间,适于各种植物生长发育。但因地形和炜度等因素的影响,致省内气候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低到高变化明显,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就气温来说,"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春季,齡东北春雨淋淳,齡西南晴空万里;夏季,东半部久晴干旱,西半部暴雨频繁;秋季,龄西北秋雨连绵,齡东南秋高气爽;冬季,高寒区雨雪凌冻,低桂地温暖如春。而对于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分布不均勻。一般说来,全省有三个多雨区、三个少雨区,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半年,由于地处高原,湿度大、云量多,降雨多夜雨、秋雨,使得西部地区常有春旱发生,而偏东大部分地区,入夏以后,常有伏旱,因而今东地区每年都有夏旱,这就决定了水利设施在全省的重要性。


第二章清代贵州农田水利的发展


农田水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的业绩和农民生活的水平,也决定了一个王朝的命运,所以清代统治者对农田水利的发展极为重视。康熙就指出“水利一兴,田苗不忧旱错,岁必有秋,其利无穷” 雍正也指出“地方水利,关系民生,最为紧要”。因此,有清一代,在中央政府重视和劳动人民的努力下,贵州的农田水利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大到灌田千亩以上,小到灌田数亩的各种农田水利遍布各州府县,是前所未有的奇迹。声明:首先本节必须通过各地方的府志、州志、县志、官员游记、档案等才能了解这一时期贵州的农田水利发展、分布情况,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很多贵州各府州的方志不全或是已失散,很多内容难以补全,所以只能凭己有的史料来进行阐述,当中必然会有一些错误,还请给予指正。其次笔者把史料当中提及的天然水利资源也划入了农田水利当中,因为笔者个人认为天然的水利资源并不是一直能发挥其作用的,它是农民、农田、农作物等的需要,所以在一定的范围和时期,人们一定会精心的维护和修治这些天然水利资源来满足灌溉、饮用,发挥其作用。所以在下面的介绍当中笔者把天然水利资源也纳入到农田水利范围进行分析。下面,笔者将通过对清代贵州各府州县的农田水利进行表格统计、汇总,从而进一步探讨其各阶段的幵发、分布情况。


第一节清前期的贵州农田水利
为分析方便,我们把康熙到乾隆时期称为清朝的前期。这一时期是清王朝发展最快的时期,出现了 “康乾盛世”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与统治者的执政理念是分不开的,不管是在政治上、经济、文化上,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水利也不例外。康熙皇帝即位后,就把水利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就如他说“朕听政以来,以三藩、河务及潜运为三大事”,到乾隆晚年,他认为治河是他人生中的大事之一。正因为统治者对于水利的重视,这一时期贵州各府州县的农田水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贵州开发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正因为农田水利的发展,贵州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充足的保障。现将康、乾时期的农田水利以表格汇总如下,并加以分析。


第三章 清代贵州农田水利的运作模式和特点……………………. 53-65
    第一节 清代贵州农田水利的运作模式…………………….53-58
        一、清代贵州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系统……………………. 53-54
        二、清代贵州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 54-58
    第二节 清代贵州农田水利的特点…………………….58-65
        一、主要以堰坝、塘、沟渠为主……………………. 58-61
        二、井灌作为一种独特的灌溉形式出现……………………. 61-62
        三、天然水资源得到普遍利用……………………. 62-64
        四、灌溉面积较大……………………. 64-65
第四章 清代贵州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 65-70
    一、贪污严重,资金不足……………………. 65-66
    二、管理、维护不善……………………. 66-67
    三、各地区水利纷争频繁……………………. 67-68
    四、生态环境破坏造成了自然灾害…………………… 68-70
第五章 清代贵州农田水利的作用 ……………………70-74
一、保证了政治改革的顺利完成 ……………………70-71


结论


清代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在贵州推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农民的政策,不管是在政治还是经济文化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作者通过对清代贵州农田水利的研究,其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清代的贵州,了解这一时期中央政府与贵州地方的关系,能够真实的反映出贵州人民的生产生活。
本文通过对清代贵州农田水利不同方面的研究,笔者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清代中央政府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是极为明显的,水利法的建立,保障了各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清代从康熙年间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水利法规,内容主要有水利机构的建置、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设施的管理、水利经费的投入、地方水利工程的勘察、兴修等,到雍正、乾隆时期得以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正因为水利法的颁布,贵州各地区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组织形式,各知府、同知兼任水利专员,负责该地区农田水利的建设,通过层层的分工,贵州农田水利得到了发展。其主要表现在各府州县的河、塘、沟、泉、井得到了整治,并且修筑了一些堤堪、大琐等水利工程,从上文中,我们也得知清代贵州的农田水利有对天然水资源的整治和兴修的农田水利,数目达到500多处,成绩辉煌。农田水利的增多,提高了灌概能力,使河、溪、泉附近土地得到合理开垦,耕地面积得到了扩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当然,这一时期不仅仅是贵州水利得到了发展,而是整个清朝统治范围的水利都得到了发展,且江南、两湖、陕南的水利发展更为突出,更多大型的水利工程都是源于这些地方。相对来说,贵州水利是不能与之娘美的,不管是在资金的投入、地理优势、官员管理方面都是有差距的,究其原因,以后另作讨论。
第二,清代贵州的农田水利经历了清初的发展、中期的兴盛、到晚期的衰落至复苏三个阶段。本文在第二章系统的分析了清代贵州农田水利的分布和发展情况。从康熙到光绪时期,在这片积贫积弱的土地上,统治者仍然竭尽全力发展农业生产,伴随着大大小小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出现,各府州县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水利系统,保障了农业的顺利发展的同时,也为推动贵州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值得肯定的。当然,这一时期贵州农田水利的发展到清中期以后主要以小型水利为主,并且取代了贵州官修的农田水利,这在水利史上是较为独特的。究其原因在文中已探讨过,其主要原因是清中期以后社会的动荡而所致;另外一个深层的原因是这块地区独特的地貌所致,山地的不协调性使得无法修筑更大的农田水利工程,以致于农民只得通过天然的水资源或打井、挖沟来进行灌溉;同时在没有太多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农民通过相互的帮助和合作,以捐劳力为主,兴修了能满足当地需求的部分小型水利,以至于民间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贵州农业的发展中代替了官修水利,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总体说来,清代贵州的农田水利是得到发展的。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