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创意与策划角度下的《读库》出版探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chenhuixia 点击次数:198
论文字数:68110 论文编号:sb2014120917121911123 日期:2014-12-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绪言
 

编辑策划是编辑出版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编辑工作中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近几年来,编辑策划在编辑实践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研究者对于编辑策划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编辑策划作为编辑学理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受到关注和重视。对于书籍或者期刊在编辑策划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初成规模,但大多是针对行业内的理论研究,关于个体或者一种类型的刊物的编辑策划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在新的文化和技术环境下,许多新型的刊物也相继涌现,而大众主要目光依然集中在主流出版市场,对于这种相对独立小众的刊物关注较少,针对这种类型刊物的研究也并不系统。近些年,这些相对小众独立的杂志或刊物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和主流刊物有所区别的是,这些刊物更具有个性化的编辑策划理念,其成功和发展就意味着会给编辑策划创新研究开拓新的领域。本文试图从传播学、媒体创意与策划理论视角出发,借鉴社会学,文化学,社会心理学、思维科学等学科的观点和原理,并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法、调查法、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按照书、刊创意与策划的流程及原理,对张立宪本人及其创刊七年的五十余本《读库》所呈现的出版理念、创意与策划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旨在以《读库》在创意与策划过程中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深度剖析出《读库》的策划路径与内涵,观察当下我国独立出版策划人的创新特质和传播生态,并通过《读库》与同类出版物的对比研究,了解中国小众独立出版物的发展走向和跨文化影响,揭示创意主体以及策划的创新对于杂志书籍以致传统编辑出版行业重要意义。

..............


第二章  《读库》作为个人出版物创意的历史谱系 

2.1. 中国民间出版创意与策划简溯
在诸多民营出版企业中,一些以独立策划为主的民营文化工作室代表了现当代个人策划出版的普遍情况,这些工作室只限于选题策划和撰写的编辑业务,不涉及出版权和出版环节问题,属单纯的上游型工作室。这种民营工作室除了没有出版社的正式书号外,所有出版社的特征一应俱全,基本也会设有总编室、编辑室、发行部等部门,形式完全是一个正规出版社的建制,且往往有一个卓有成效的发行网络。在近些年,许多优秀的出版物都出自这些小规模工作室,或者是一些活跃在出版界的独立出版策划人。他们创意内容涉及选题的各个方面,题材类型灵活多变。内容制作精良,品质具有一定的保障,和传统的出版物相对比,更具有自己刊物的个性与见解。这样的工作室在制作和发行图书时过程相对独立,制作出很多具有编辑个人气质的出版物,最大的特点就是继承了中国传统私刻的精品意识。  

2.2 《读库》的个体创意缘起
由于张立宪自身的文化涵养以及超常的交际能力,让他不仅有一批忠实的读始终追随,更让他在传媒界赢得了更多可以利用的优质资源,2010年,张立宪又涉足电影界,和高群书导演合作拍摄了电影《神探亨特张》,并在台湾金马奖中获得了诸多的殊荣。由此,张立宪不管是在传媒界还是文化圈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个人影响力,这是《读库》酝酿诞生的文化“茧床”,甚至可以说《读库》的出现是张立宪个人创意与策划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由于《读库》全程制作发行的独立性,张立宪个人的创意资源被充分聚合在这本刊物之中,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隐身的强大资源库,源源不断地为《读库》提供它所需要的能量与资源。《读库》是张立宪为中国出版界提供的一个奇迹式个人出版标本。无论从内容、版式还是到装帧,《读库》追求完美,一丝不苟,令许多出版界同行汗颜,而他自身的文化素养则是《读库》编辑策划创意的创意根基 

第三章  《读库》的选题策划分析.............................17    
3.1  《读库》的选题策划 ..............17    
3.2  选题策划范围以及类型.................................... 18    
3.3  选题策划过程  ............................................ 20    
3.4  选题资源构成分析 ................................ 25
第四章  《读库》的内容策划分析.........................28    
4.1   《读库》的内容策划流程..................28    
4.2  信息内容的策划........................................ 29    
4.3  符号内容的策划...................................... 33
第五章  《读库》的编辑策划分析.......................37    
5.1   《读库》的编辑方针.................37    
5.2  《读库》的编辑模式 .................. 37

第八章 《读库》的传播效果分析

8.1《读库》网络传播模式
《读库》的传播形式呈树状,这一传播形式是基于网络“自媒体”而形成的。新媒体时代,博客以及微博“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传播者向数量不清与形态各异的受众发出信息,这种新的传播模式使受众表达内容更加精炼准确,甚至有可能被广阔的公共领域所关注,这些自媒体也会形成的特定圈子和文化氛围,产生一定的传播效果。张立宪通过自己的博客、微博进行宣传和营销,《读库》的读者再利用自媒体发布和装载与《读库》相关的信息和评论,这样通过自媒体高效而迅速地实现了信息的传播和利用。

8.2 《读库》发行量的数据统计
2006年,《读库》初始在进入图书市场的时候,整个图书产业依然处在低迷的阶段。市场萎缩,图书品种越来越多,但是单品发行量越来越低。读者对图书的质量和内容越来越不信任,由于各种因素图书行业整个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就是在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下,《读库》从2005年11月试发行,试刊《读库0600》起印数只有500本。2006年2月,《读库》第一期《0601》正式发行,从2006年到2013年期间,《读库》每年发行六本,到迄今为止已经发行了55本。现在《读库》每期固定销量在3.8万册左右,平均每辑发行量已经达到1.5万册左右。[21]从2006年《读库》正式发刊以来,传统的实体书店的发行量一直持续低迷的态势,而依赖于书店这一发行渠道的占到《读库》年发行量的份额一直持续缩水。类似于“淘宝”、“当当”的网上书店一直呈持续上涨的态势,占到《读库》年发行量的一半左右,而其中发行量维持较为均衡的是《读库》的自有销售平台“读库网店”,这种网络全直销模式占到《读库》一年总发行量的四分之三。由于《读库》具有出版的连续性,以此类推,预计到2012年,《读库》一年总发行量近100万。《读库》在刊物不断出版的同时,发行量也随着刊物的增多而持续增长中。
............


结语:从张立宪与《读库》看中国独立出版策划人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编辑策划的创新会成为决定传统出版业生存与否的关键,编辑策划的创新对于杂志书籍更甚至于传统编辑出版行业的未来发展,都将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意义。张立宪在编辑策划《读库》的过程中不断挖掘有利刊物创意策划创新的内容与理念,不仅对于转型期的传统出版业可以提供积极利好的因素,更对于我国独立出版策划人的创新特质和传播生态进行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并以此揭示出创意主体以及策划的创新对于杂志书籍更甚至于传统编辑出版行业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