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随着数字阅读的兴起,在欧美等出版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大量有影响力的阅读软件和硬件终端也随之出现。数字出版这一概念的提出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时期,随着网络互联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被受众支持和接受,我国的新型数字出版企业己经逐渐超于传统出版单位。现在中国的数字出版行业已经正式进入到了成长期,数字的背后是数字出版业的快速兴起与发展,面对全球出版业严峻的形势,中国的数字出版业仍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出版应用和相关服务的发展态势良好,至于格式虽然门檻较低,标准相对开放,但由于数字版权保护标准不统一,造成大量数字资源不能共享,并且现有机制不能满足避免盗版的需求,使得在国内尚未开展大规模应用。我们针对目前专业技术资料资源分散,纸质资源多、数字资源少、缺乏统一的格式标准等影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研发基于标准的全流程信息化数字出版内容编辑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出版数据格式的一致性,改变因格式不一致导致读者阅读成本过高、阅读方式不便的问题;也希望通过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更多的整合资源、对版权实现真正的保护。
............
第二章EPUB关键技术分析
2.1常用电子书格式分析比较
TXT格式是作为纯文本格式而被用户所熟知的,它主要用于存储文本信息,因为没有其他信息存储,所以几乎可以被所有的文字阅读软件识别,使用起来不受平台限制,比较灵活。格式虽然使用较为普遍但是有其自身的不足,它不能像文档那样保存字符的样式和编排格式,亦不能够支持图片和标记书签,缺乏美观性和实用性。同时,格式体积比较大,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因此,也致使格式流量费较高,在“流量就是金钱”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中,格式作为大容量的电子书格式有其自身的不足。原版原式解决了显示效果还原的问题,但是在某些场景下,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要求文档内容能够根据显示设备的特性进行自适应调整。通过对文档逻辑结构信息的加入,可以在普通计算机屏幕上进行阅读,也可以通过逻辑流重排页面对象的方法,实现在不同移动设备上的相同阅读效果。
2.2EPUB文件结构分析
通常基于XLM的文档釆用zip作为容器进行打包和压缩,但是,针对版式文档的应用,打包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不支持文档历史的修订记录,难以实现在版式文档应用中的公文屯批、文档批注等操作;和专用压缩算法相比,在压缩数据时的压缩率相对较低、不支持线性化操作,难以实现网络上边下载边阅读的应用需求。针对版式文档的应用需求,本项目设计了多文档打包结构来描述和存储数据,使编辑工具能在一个文件中容纳大量对象和数据,并解决压缩率、随机访问数据、线性化处理问题。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三章开发平台分析与选择....12
3.1常见的电子书开发工具.........12
3.2开发平台的选择.....................13
第四章系统总体分析......................17
4.1数字出版系统客户需求................17
4.2数字出版系统总体分析................18
4.3模板功能总体架构.................21
第五章模板功能详细设计.........................26
5.1实现模板信息读取......................28
5.2实现模板按钮图片的显示.......................31
5.3模板的加载..............34
第六章模板功能测试方案
6.1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对程序构成最小部件进行验证,如类及对应方法的检测,在单元测试阶段我们主要釆用白盒测试方法,对代码中提及的语句和各种条件进行遍历,根据逻辑结构进行那个测试用例,实现语句覆盖,条件覆盖,分支覆盖以及路径覆盖。实际操作是在程序幵发过程中开展进行,建立简易测试项目,使用开发完成的类创建对象,参照模板模块详细设计当中模板信息读取,模板按钮图片显示以及模板加载和显示等部分的程序流程图和控制流图,依次调用相关函数,输入符合要求的参数,验证结果是否与程序的逻辑结构图中所示一致。若发现有与预期不相符的结果,则对代码进行修改和调试。
6.2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是将单元组件整合在一起,对其接口进行的一种测试类型。实际的软件开发制造过程当中,虽然局部的单元组件经过单元测试可以按照预期结果正常工作,可是将他们组合在一起可能就会暴露意想不到的问题,影响软件功能实现和运行。对于模板功能模块,与之产生接口的功能模块有新建,修改,删除,保存及演示等部分,于是我们采用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集成模式分别对其进行验证。
.............
结论
论文重点研究了系统中模块化这一部分内容,基于技术完成了包括调用模板、加载模板在内的功能,为数字图书的交互操作和多媒体制作建造了良好的开端。完成了已有电子书未能实现的模块化动态效果功能。但是,本系统仍只是在生成EPUB格式的电子书上进行相关的研究,是基本的解析和处理阶段的应用,而在具体编辑工具上只是开发了一些较为基础的功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继续对格式电子书的高级内容和样式进行分析和研究设计相应的可视化编辑功能,并在编辑器的模板使用和编辑上进行更丰富和高级的扩展。以后工作的方向会有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多媒体互动式效果,实现组件式的开发;实现多功能撰写和排版功能;增加更加人性化的用户体验;现阶段只能够在平板和手持设备上查看,在电脑上查看的效果较差,今后会在这方面进行开发,真正实现跨平台。随着电子书的用户数量不断增长,用户群体不断扩大,数字出版内容编辑软件的市场也将不断扩大,项目的产品将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由于项目的主要产物为库产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移植性,使得上层产品的开发可以由应用程序开发者自由定制,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具有极大的适用性。同时,项目会跟据最近的趋势和需求,开发更加完善的功能,以使得其能满足更广泛的需求。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