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临床医学论文,笔者研究发现(1)维生素D与抽动障碍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体内血清25(OH)D水平升高,患抽动的风险逐渐降低且趋于平稳;(2)与健康儿童相比,年龄>6岁时女性可能是抽动障碍的保护性因素,且维生素D水平对抽动障碍儿童的影响更明显;
1营养元素铁
1.1铁与神经系统
铁是人体中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它参与人整个生命周期的多种生理过程。铁可参与机体血红蛋白、细胞色素氧化酶、肌红蛋白等合成。铁是大脑中最丰富的营养元素[16],对大脑的神经发育功能有重要作用。铁是氧运输、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电子传输以及作为酪氨酸羟化酶辅因子合成多巴胺所必需的营养元素[17]。铁缺乏导致脑内铁含量继发性下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出现神经精神疾病症状[18]。铁缺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多巴胺能系统以及其他神经递质[19],通过动物模型研究发现,缺铁使纹状体中的多巴胺受体及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密度降低[20,21]。铁也是维持少突胶质细胞功能和参与髓鞘生发所必需的营养元素[22]。研究发现,铁是多巴胺代谢和多巴胺D2受体活动[23,24]、髓鞘形成[25]、DNA合成/修复和磷脂代谢[22]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有研究发现,人体内铁水平降低可能与抽动障碍关系密切。
临床医学论文怎么写
....................
1.2铁与抽动障碍
铁在大脑发育和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支持树突和突触的形成、白质髓鞘形成以及神经递质代谢。抽动障碍是一种与大脑发育和神经递质异常密切相关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功能障碍及其以多巴胺、γ-氨基丁酸、肾上腺素和谷氨酸等多种神经递质共同参与而导致的运动、行为异常。缺铁是儿童常见的营养性健康问题,我国2000-2020年0-14岁儿童的总贫血患病率为19.9%,婴儿期患病率最高30.3%,其次为幼儿期16.7%[26]。Ghosh等人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缺铁与抽动的严重程度相关,对TS儿童的影响更大,且独立于共患病强迫症(OC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焦虑[27]。另外多项成人和儿童TS研究中发现,TS受试者的铁蛋白水平明显较低;他们还发现与铁蛋白水平较低的对照受试者相比,TS受试者的尾状体和壳核较小[19,28,29]。缺铁与抽动障碍发病相关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铁在大脑发育和维持脑功能起关键作用;二是基底节区结构明显富集铁,包含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等,尽管其机制不清楚,但是富含多巴胺的基底神经节在TS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30];三是缺铁导致多巴胺受体及多巴胺转运体密度下降,铁还是多巴胺合成酶的辅因子;四是铁是神经元髓鞘形成和维持其功能的蛋白质酶的重要成分,缺铁限制髓鞘的形成。综上所述,缺铁可能与抽动障碍的发病相关。因此,研究血清铁与抽动障碍的关系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2研究资料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及儿保科门诊HIS系统对纳入样本进行门诊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并根据诊断分为抽动障碍组(TD组)及健康对照组。
TD组: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及儿保科门诊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3-14岁抽动障碍儿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
健康对照组: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儿保科门诊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门诊检查的3-14岁健康儿童,无相关疾病史,既往身体健康且资料完整的健康儿童。
2.1.2纳入标准
(1)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及儿保科门诊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3-14岁抽动障碍患儿病例作为TD组。符合《DSM-5》抽动障碍诊断标准:①一过性(短暂性)抽动障碍:一种或多种运动和(或)发声抽动;首次抽动起症状持续少于1年;18岁之前起病;抽动不是某种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导致。②慢性(持续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一种或多种运动或发声抽动持续存在,但不是运动和发声两者都出现;抽动呈现波动起伏,首次发生抽动起至少持续1年;18岁之前起病;抽动不是某种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导致。③TS:多种运动和(或)发声抽动,但运动和发声未必同时存在;抽动呈现波动起伏,但自首次发生抽动起持续超过1年;18岁之前起病;抽动不是某种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导致。
(2)以同期儿童保健科健康查体的3-14岁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
2.2临床资料收集内容
2.2.1年龄及性别
所有纳入本次研究的儿童的年龄及性别均以门诊登记及挂号出所登记的信息内容为准。
2.2.2实验室指标
本次纳入的实验室指标包括:诊断为抽动障碍儿童和健康对照组儿童在我院检查的血清铁、锌、维生素D、血常规RBC、HB、HCT、MCV、MCH、MCHC、MI,所有实验室指标的结果均从临床数据中收集。对符合纳入标准关键变量信息缺失的个案进行排除。参照2024年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标准[88],即血清25(OH)D>50nmol/L(>20ng/mL)为维生素D水平正常,30~50nmol/L(12~20ng/mL)为维生素D不足,25(OH)D<30nmol/L(<12ng/mL)为维生素D缺乏。
2.2.3检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及试剂:血清铁、锌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法及人体元素测定试剂盒;血清25(OH)D检测使用上海爱博才思分析仪器贸易有限公司的仪器AB SCIEXTriple QuadTM 4500 MD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及25-羟基维生素D试剂盒;血常规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XN-9100及Fluorocell WPC。
..........................
3结果.......................................................18
3.1两组基础资料分析............................18
3.2结果分析.........................................18
4讨论...............................................24
4.1维生素D与抽动障碍.................................24
4.2铁、血常规与抽动障碍........................................26
结论............................28
3结果
3.1两组基础资料分析
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及儿保科门诊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3-14岁诊断抽动障碍的118例儿童作为TD组,将健康体检75例儿作为健康对照组。TD组118例诊断抽动障碍儿童,其中男性94例(76.6%),女性24例(20.34%),年龄;对照组75例健康儿童,其中男性48例(64%),女性27例(36%),对两组年龄及性别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1-1,图1-1)。
临床医学论文参考
............................
结论
(1)维生素D与抽动障碍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体内血清25(OH)D水平升高,患抽动的风险逐渐降低且趋于平稳;(2)与健康儿童相比,年龄>6岁时女性可能是抽动障碍的保护性因素,且维生素D水平对抽动障碍儿童的影响更明显;(3)在TD儿童中年龄大于6岁时女孩比男孩可能更容易缺铁;(4)铁、锌在抽动障碍组较对照组水平低,统计学无差异。目前没有足够研究数据关于维生素D制剂治疗抽动障碍儿童疗效的干预及预后观察,未来可进一步做相关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严重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钙磷吸收障碍,出现导骨骼异常、佝偻病,还可引起免疫力下降、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临床医生应该综合评估患儿临床情况,决定是否给予抽动障碍患儿维生素D干预治疗。
我们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我们的样本量不够大且研究方案设计相对简单;二是本研究是回顾性研究在收集纳入研究者基础资料如饮食、生活方式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有限,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偏倚;三是我们未对抽动障碍儿童进行严重程度分组,不能明确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是否与抽动障碍严重程度相关。营养健康问题时儿童管理的基本问题之一。
营养健康关系儿童生活、学习及社会-心理状态。营养元素与疾病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中之重。维生素D、铁、锌等对人类健康意义重大,未来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发现营养元素与疾病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