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探讨——以南通市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6586 论文编号:sb2022101115055749514 日期:2022-10-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本文通过围绕南通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三个阶段,探索不同阶段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农村金融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体系,同时,可以为其他欠发达地区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速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发展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截至2020年底,经济总量位于世界第二。但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尚不能达到平衡,城乡二元化问题仍待解决,相较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农村每年所能够获得的收入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据2020年经济统计,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农村居民2万元,意味着城乡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特征,而这也是我国共同富裕进程中所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金融论文怎么写
金融论文怎么写

2004年三农“一号文件”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调扩大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而2012年文件确立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将政府补贴落实到小农户以及农村合作社之中;2020年的“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我国要从产业结构、产业创新、丰富产业主体、解决终端等方面构建新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农业产业化作为实现农业强国的有效保障,“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农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20年,农业机械化率高达70%,农业科技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发展不均衡即存在区域差异特征,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最为显著。因此,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为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1、理论部分。包括引言、概念、文献及理论。首先,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其次,界定了农业产业化和金融支持等相关概念,并梳理了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
2、随后,分别梳理农业产业化发展、金融支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述。
3、案例描述部分。本章收集整理了南通市二十多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数据,并基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产业化发展分成三个发展阶段。
4、案例分析部分。南通市农业产业化在初步发展、快速发展、趋向成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对资金需求会不一致,进而会影响金融支农的路径。本文从不同阶段的农业产业化金融需求、金融供给和金融支农路径三个方面出发,探索两者的匹配性,分析金融支农机制和实现路径。
5、案例启示部分。本章基于案例分析的结果和现有相关领域的政策,从政府和农村金融机构两个角度,对农村金融在今后如何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持提出几点建议对策,旨在提高农村金融支农路径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匹配性,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国家,国内学者在关于农业产业化的界定中逐渐形成统一的学术观点。钱中平(1999)认为农业产业化应将农产品的种植、供求以及销售环节结合起来。贾妍等(1996)提出农业产业化主要任务为建立农村合作机构,通过农科教、产供销以及种养加等方式来经营农业产业,发展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唐春根(2009)等认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关键是鼓励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充分运用好金融机构等的服务。孟秋菊(2018)认为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将会成为必然,这也使得农业产业化内涵得以深化。
综上所述,各位学者专家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依照自己的见解对农业产业化进行了解释。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农业产业化应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采用新型农业科学技术以及农业管理体系经营农业产业。
2.1.2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内涵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所有产业链环节的合理运行都必须要保证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所以,解决农业中的资金需求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关键之举。舒司茜子(2017)认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主要指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政府配置资源的作用,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在保证自身经济效益前提下,尽量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合理协调好农业产业与农村金融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认为可以从政府的政策、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三个角度来探讨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
2.2 理论基础
2.2.1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基础理论
1、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认为由于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易受外界条件影响,且生产周期具有波动性的特征,存在较大的风险;而金融机构更在意的是经营业绩,考虑到农业的弱质性特征,农业领域很难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从而导致资金短缺成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大的阻碍因素。
另外,该理论认为农民的收入难以支付发展农业产业化所需的机械设备以及生产技术等成本,难以取得传统金融机构的信任,不得不通过其他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这一行为增加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成本。因此,政府应该及时发挥自身的优势,适时的进行干预,支持正规金融机构将贷款资源倾向于农户或者农业组织,合理分配金融资源。
2、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1980年以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开始兴起,该理论强调了政府在金融市场上合理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应支持金融市场自行调节信贷资金面临的问题。该理论认为政府强制干预金融市场,会降低农民的储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农业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应通过储蓄鼓励政策来吸引农户储蓄资金,以争取达到平衡机构内部的金融资源的要求。另外,适当支持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宽农户的融资渠道选择,其中包括国有银行在内的众多正规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主体提供良好资金支撑。该理论认为政府过度干预反而会抑制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但是,实际社会中,仅通过市场自身来调节金融资源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样需要通过政府的干预措施来保证合理配置金融市场资源。而对于发展中的国家而言,由于金融市场与农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那些自身能力有限的农户却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将会抑制农业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
............................
3南通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 ......................... 15
3.1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 15
3.1.1指标选取 ....................................... 15
3.1.2数据描述 ..................................... 16
4 南通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金融支持分析 ......................... 21
4.1农业产业化初步发展阶段(1992-2003年) .................................. 21
4.1.1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及资金需求特点 ............................. 21
4.1.2农业产业化的金融供给 .............................. 21
5 结论与启示 ................................... 32
5.1主要结论 ................................. 32
5.2发展启示 ............................... 33
4.1农业产业化初步发展阶段(1992-2003年)
4.1.1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及资金需求特点
龙头企业初步形成,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南通市从1992年开始,将发展重点集中在了自身所具有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层面,不间断打造出许多优秀龙头企业,目前全市120多家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有40余家是“九五”期间建立起来的。龙头企业组织农户生产,并把农副产品销售出去,到2000年龙头企业带动农户98万户,给农民增加收益2.94万亿元。
专业市场初具规模,流通网络不断畅通。南通市政府按照“谁有能力谁当头”的发展规划,鼓励农民加入流通组织,培养了一大批农民经纪人和营销队伍,将企业与农户紧紧联结在一起。农户的产品销售渠道有了着落,便拥有了稳定的收入,企业的货源数量和质量都有巨大保障。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名单中,这个时期创立的江苏苏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海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一些知名企业均在其中。
2002年江苏省首家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协会在南通成立,首批入会会员60名,协会帮助企业信用担保,联合金融部门进行银企合作,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并为企业做好吸引投资和政策支持服务,为农业产业化的高速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这一阶段南通市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不断探索,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相对于发达地区,南通市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龙头企业虽开始形成,但多数企业运营模式仍为“低、小、散”。在资金需求上,龙头企业农产品的收购、加工、流通等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但目前资金积累非常有限,需要信贷支持进行周转;基层农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离不开资金投入,包括购买机械设备、种子等,这些资金需要农户自己筹集。这个阶段资金需求特点为周期短、频率高、额度相对较低。

金融论文参考
金融论文参考

...............................
5 结论与启示
5.1主要结论
第一,基于数据分析将南通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根据不同时间段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特点可分为:1992-2003年为起步发展阶段,此阶段最为基本的经营方式就是小规模经营,产业化发育程度不高,龙头组织大多仍是“低、小、散”,专业市场初具规模,流通网络正在形成;2004-2014年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龙头企业开始逐渐向着集团化、精细化管理不断迈进,基层组织开始从家庭经营的“小规模、大群体”向“规模化、企业化”方向转变,龙头企业生产链条延长;2015-2019年迈向成熟阶段,自动化、智慧化等科技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企业开始转变观念,导向由之前的增加产量转变为提升质量,在绿色发展、特色产品、品牌建设上下功夫,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第二,发现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金融需求不同有针对性的金融供给体系:农业产业化的初步发展阶段,资金积累有限,龙头企业加工、商业、运输、服务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得到金融支持,基层农户急需资金购买生产资料,这时资金需求的特点为额度低但时效性要求较高,资金供给主要以合作性金融为主,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作为辅佐金融工具;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龙头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资金积累部分解决了企业对资金的短期需求,但是如果想要快速形成规模效应,还需要依靠金融供给,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将农户纳入企业化管理模式,因资金的有限,农户仍要自筹部分资金进行生产投入,因此这个阶段农户需要部分短期、额小的资金,重点龙头企业资金的需求量大、周期长,此时金融供给主要表现为政策性金融为主,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作为辅助金融工具;农业产业化开始进入趋向成熟阶段,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大型龙头开始逐渐从做大转向做强,中小农业企业不断强化自身实力,产业升级,基层农民生产的精细化、高端化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农业产业化金融供给需求表现为多样化趋势,不仅需要中长期资金来满足发展需求,也需要周期短的小额周转资金,金融供给以政策性金融为引导,以商业性金融为主,合作性金融为辅,同时部分重点龙头企业开始了直接向社会融资。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