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案例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2155 论文编号:sb2021080614165736730 日期:2021-08-1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采取案例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对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与分析,总结全文结论如下:第一,受到我国金融业实施分业监管与分业经营的限制,汉口银行采取了以外部联动模式为主的方式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包括积极争取与风投机构、政府及证券公司等联合,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业务机制,共同为科创企业提供“股权+债权”、“融资+融智”的金融服务。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创新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李苗苗等,2015;Chava etal(2013))[34][19]。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正在进入新常态,依靠人口红利与资本投入的粗放型经济机制已经难以维系,经济转型的要求使得技术与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通过整体金融机制体制设计,激发经济的创新活力,进而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当下中国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只有充分发挥企业微观主体的创新能动性,才能实现产业改革升级,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一大问题便在于融资约束,即融资渠道与规模的限制。企业创新的主要贡献又来源于中小企业,对这类风险抵御能力较弱的企业而言,这一问题尤其突出。
中小科创企业融资,特别是创新活动融资,由于其高风险、低抵押价值、高度信息不对称性,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在中国以银行为主导的特殊信贷体制下,一方面资本市场建设长期不完善,使得大部分企业无法借助资本市场力量直接融资,另一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银行长期以来存在着规模歧视与所有制歧视两大问题,即在信贷选择上更偏向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二者叠加使得中国中小企业尤其是科创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融资约束问题(张杰等,2013)[35]。
2013 年随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金融改革悄然加速,为支持金融机构业务创新以缓解科创企业融资问题,推动产业升级的举措也随之而来。2016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会议上阐述下一步工作计划时,明确指出投贷联动试点工作将提上日程,随后于同年 4 月份,银监会与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要支持并引导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探索支持中小科创企业融资的新渠道与新方法,在防控信贷风险的基础上,运用科技金融赋能科创型企业发展。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在查阅了商业银行缓解中小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研究文献后,着重汉口银行投贷联动的成功模式,以汉口银行成功扶持兴图新科在科创板上市这一事件为例,对国内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进行研究。主要路线分为六大部分:
第一章绪论。详细说明了本文选取研究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背景与意义后,将国内与国外基于投贷联动视角的中小科创企业融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
第二章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概述。首先归纳“投贷联动”的基本内涵,然后谈论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内在动因与外在动因,最后对现阶段商业银行投贷联动试点进展及业务主要模式进行概括。
第三章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分析。通过介绍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后,对其开展投贷联动的业务模式深入研究,包括从市场定位、产品设计、盈利来源、风险控制及业务退出五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第四章“汉口银行——兴图新科”投贷联动案例分析。在本章对汉口银行与兴图新科投贷联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成功经验。
第五章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从科创型中小企业层面、汉口银行层面及外部环境层面对汉口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制约因素进行层次分析,并就分析结果对汉口银行进一步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提出对策建议。
第六章结论,总结全文,对未来国内投贷联动业务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2 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概述

2.1 “投贷联动”概念界定
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硅谷银行就针对急需资金的科创企业,研究出一项专门为扶持科创型中小企业的投融资业务。硅谷银行属于硅谷金融集团旗下的一家商业银行,硅谷金融集团则是一家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包括硅谷银行、硅谷私人、硅谷分析、硅谷资本、硅谷资产,其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如图 2.1 所示:
图 2.1 硅谷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图
图 2.1 硅谷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图
硅谷银行利用天然优势,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硅谷银行与科创型中小企业签订股权或期权的认购协议并提供信贷资金,将股权行使权交给硅谷资本代持,这种新型业务模式使得硅谷银行迅速发展起来,在同行业中独树一帜。
........................

2.2 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动因
2.2.1 外在动因
截至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数为 426479 家[1],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推动各行业经济发展中逐渐上升到主体作用。该类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但因为轻资产、高风险等企业特征,在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模式下可贷资金非常少,导致科创型中小企业进行创新研发的启动资金严重不足,发展备受制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大力鼓励科技发展,近年国家对于科技研发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如图 2.2 所示,2016-2019 年国家科技财政支出占比不断攀升,2020 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有所下降。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响应国家政策,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推进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以提高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投贷联动业务正是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有益探索。
图 2.2 国家科技财政支出占比(%)
图 2.2 国家科技财政支出占比(%)

......................

3 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分析...........................................16
3.1 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现状............................................16
3.1.1 投贷联动业务发展历程.......................................16
3.1.2 投贷联动业务开展成果......................................16
4 “汉口银行—兴图新科”投贷联动案例分析...............................27
4.1 投贷联动主体.........................................27
4.2 投贷联动过程................................29
4.3 投贷联动绩效..........................................33
5 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39
5.1 业务制约因素的定性分析....................................39
5.1.1 汉口银行层面......................................39
5.1.2 科创型中小企业层面......................................40

5 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5.1 业务制约因素的定性分析
为了研究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制约因素,本文通过翻阅投贷联动业务相关的研究文献以及综合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发展情况考虑,确定从科创型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外部环境三个层面选取最主要的五个因素进行分类分析。
5.1.1 汉口银行层面
(1)资金错配
银行资金错配通俗来说是指银行将信贷资金流向了经济效益不高的地方,而能产生较高经济效益的地方却出现资金短缺,主要包括期限错配和资源错配。银行如果能实现最优化资源配置,对于投贷联动业务来说,将更能创造双倍的盈利。但是,如果资金错配,不但会降低信贷收益,还会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
(2)人才队伍
投贷联动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的巨大差别致使从事投贷联动业务的工作人员必须拥有多种行业知识与技能,但是这样的人才比较稀少和珍贵,商业银行在不断招聘相关人才组建投贷联动业务团队时也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否则,由于员工的不熟悉导致的项目失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3)产品创新
投贷联动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颠覆了以往信贷产品的设计思虑,也正是因为银行想要改革转型才开始探索投贷联动业务模式的,因此,在进行投贷联动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时,需要银行有魄力能周全,敢创新懂研发,如果产品设计不合理,不仅可能面临法律纠纷,也极易导致项目失败。如果产品创新力不足,也会制约投贷联动业务的发展。
(4)风险控制
任何经济活动的收益与风险都是挂钩的,投贷联动业务能带来高收益,也能带来高风险。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除了贷款风险还多了一个股权投资风险,由于国内投贷联动业务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目前并没有可供参考的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

6 结论


汉口银行始终坚持为最需要资金的企业,在企业最需要的时期,提供金融服务。在当前新冠疫情持续影响的背景下,部分中小微企业被迫长时间关闭停业后,资金周转不灵,无法重新开业。汉口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帮助中小微企业,尤其是科创型中小企业,解决当下资金紧缺问题,创新了“复工贷”、“人才抗疫贷”等多种金融服务方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汉口银行无论是从科技金融战略走向投贷联动业务,还是从服务中小企业倾向科创中小企业,始终在坚持“规模+特色”战略方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小银行发展之路,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采取案例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对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与分析,总结全文结论如下:第一,受到我国金融业实施分业监管与分业经营的限制,汉口银行采取了以外部联动模式为主的方式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包括积极争取与风投机构、政府及证券公司等联合,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业务机制,共同为科创企业提供“股权+债权”、“融资+融智”的金融服务。第二,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可知,汉口银行自身制约投贷联动业务发展的影响最强,其次是中小科创企业、外部环境,众多制约因素中,比重排序依次是风险控制、人才队伍、公司估值等。因此,汉口银行想要进一步发展投贷联动业务必须要从自身出发,深化改革,确保风险可控,从而才能成功地实现业务转型升级。
纵观未来,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或将会成为大多数中小银行发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可供参考和复制的模式。随着政府及银监会等相关监管部门对投贷联动业务的政策逐渐明朗,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将会很快成熟起来,综合化、专业化的投贷一体式经营模式定会成为银行业务重要的转型方向。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