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技术创新应进一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拓展创新的深度和广度。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加速转型变革,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技术创新发展,从研发到转化与应用,再到开拓市场、效益产生,和最后的投资回报,必须有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支持。 因此建立一个适应和推动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与金融结构,具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金融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当金融结构及其功能,更能适应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诉求,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就将进一步提升,从而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评价和判断金融体系结构是不是最优,主要看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运行质量是不是高效,最终要看是否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由于金融市场和银行在实现金融功能、支持技术创新上各有特点,关于何种金融结构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一直没有形成共识。现有研究的观点主要包括结构相关论、结构无关论和最优结构论。一些学者认为造成各种观点冲突的原因是大多数研究涉及宏观经济方面,但较少对金融结构影响技术创新的内在逻辑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张一林、龚强和荣昭,2016;徐明、刘金山,2017 等)。
我国的金融体系一直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技术研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日前,中国银保监会明确提出,要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围绕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能级,强化普惠金融服务。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
本文系统研究了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对不同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共分为五章。每章的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对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阐述了金融结构和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基础,细致梳理和分析了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
第三章是理论机制研究。从资本生成、风险的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公司治理等维度对金融结构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是实证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全国层面的实证研究,首先对全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实证检验我国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检验结果。第二部分是将样本四个组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按区域和年份对主要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比较不同地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转化以及金融结构的差异。 然后使用模型对不同区域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检验区域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不同区域的检验结果。
第五章是相关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

金融论文参考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金融结构在现有的文献中,金融结构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结构是指资本市场和银行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即资本市场主导和银行中介主导(林毅夫等,2009)。根据西方国家的划分,中国的金融机构是“银行主导型”的,这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的。以银行中介为主导金融结构可以促进创新,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同样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并且各自有自己的优势。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变得更高,金融结构开始从以银行中介为主导向资本市场为主导转换(Demirguc-Kunt 等,2011)。
Oldsmith(1969)认为,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形式、特征和相对规模是金融结构。Levine(1997)的观点是金融结构是一种混合物,它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结构,代表着在金融体系中,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以及融资的方式的相对占比。一组世界性的关于金融结构的数据库在 2001 年被Demirguc-Kunt 和 Levine 共同开发出来,他们都相信金融服务中介和金融市场的组合才是金融结构,但是关于这个组合必须从两个方向来进行思考,这两个方向分别是相对量与绝对量。然而张立洲(2002)坚决认为金融结构是金融组织、金融产品、金融资金服务在金融体系中的内部构成、比例以及演变趋势。白钦先(2003)认为金融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着两个方面分别是广义金融结构于狭义金融结构。把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不利称为狭义的金融结构。然而广义的金融结构的内容要比狭义的金融结构丰富得多,如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资产的相对量水平、绝对量水平以及质量。而林毅夫等(2003)从狭义的层面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定义为金融结构,即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市场型融资工具与以银行中介为主导的中介型融资工具的比例。
...............................
第二节 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
金融发展的功能具有多样性,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的提高离不开金融发展,高高效的资金配置也离不开金融发展,它降低资本成本,并促进技术创新(Rajanand Zingales,1998)。Laeven et al(2015)指出,金融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降低交易成本,转移风险,加强监管,以提高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能力。Aghion等(2005)以熊彼特经济发展模型为基础,并从不完全的信贷市场的角度讨论了金融发展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金融发展可以减轻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需要面对的银行信贷约束,企业技术创新的鼓舞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也可以由金融发展来促进。张倩肖和冯雷(2019)研究发现,金融规模扩张会和金融竞争度提升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周少甫和龙威(2020)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有利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资本市场的促进作用大于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和银行业相比,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钟腾和汪昌云,2017;孙立梅等,2019)。

金融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12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功能与技术创新.................................... 12
一、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论...................................... 12
二、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论...................................... 13
第四章 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18
第一节 实证模型的构建................................... 19
一、变量定义及数据说明................................. 20
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2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第一节 结论...................................... 41
第二节 政策建议................................... 42
第四章 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实证模型的构建
以往的研究表明,除了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有影响之外。其他因素: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以、教育经费支出、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产业结构对技术创新也会产生影响。①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但代表了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水平,同时还是地区技术创新资本投入能力的一种体现。Maskus et al(1994)发现国家人均 GDP 的增加,将会从研发投入方面影响国家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②除了经济发展水平之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其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因为金融体系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一国的金融体系的发展状况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 R&D 经费投入强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askus et al,2012)。③教育水平对地区技术创新的作用同样不能被忽视,因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资金,而且还需要充分发挥研发人员或相关管理人员的才能,不但反映了创新人员的综合素养,还从整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创新的发展潜力,蔡中华等(2014)分析发现教育水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非常重要。④对外开放程度,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进而间接的影响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情况,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还可以使技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中的转化,使其各自发挥好在技术水平上的比较优势,直接的影响着技术创新的转化阶段。黄飞霞(2013)研究分析发现,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增加了我国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⑤第二产业占比状况同样对技术创兴有着显著影响,肖敏(2010)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创新。⑥除了以上指标之外,外商直接投资情况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对东道国技术创新活动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技术创新,因为外商的进入直接或间接地为东道国带来了比较先进的技术。在直接方面,在东道国建立或投资公司,为了获得相应的利益,会引入本国先进的管理经验或设备;在间接方面,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外商在东道国对自己投资的公司里的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员工也可以在培训的过程中去熟悉并掌握相关设备,进而激励东道国的技术创新。Kosova和 Ayyagari(2006)对外商直接投资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其提高了东道国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但另外有一些学者认为,外商直接投资阻碍了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因为外商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东道国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进而降低东道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本文选取 2007 年至 2018 年我国各省市的数据信息作为样本进行研究,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不同阶段对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第一步从全国层面分别分析了金融结构与 R&D 投入、申请专利数对数以及技术合同数对数之间的关系,因为不同区域的金融结构不同,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能级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还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各区域进行分组,分析了金融结构在不同区域对研发投入、专利申请和创新转化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果:
从全国层面上看,金融结构(股票交易额/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能显著促进技术创新的投入,金融对技术创新的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结构能显著促进技术创新的产出,对技术创新的转化同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
从不同区域层面上看,金融结构对第一组(北京、上海)和第二组(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州)的技术创新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有促进作用,金融结构对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技术创新的产出和转化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产出和转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产出和转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结构同样对第四组(云南、甘肃)的技术创新投入和对第三组(河北、安徽、江西、青海、四川、河南、新疆、贵州、广西、山西、黑龙江、吉林、宁夏、海南、湖南、辽宁、湖北、重庆、陕西、内蒙古、山东)技术创新产出有正向影响,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将促进第四组的创新投入和第三组的创新转化,以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将抑制第四组的创新投入和第三组的创新转化。
从技术创新的相关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教育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