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①。目前在中国,服务业己与第二产业一起,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饭店业作为服务业中较具活力的产业,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外汇收入、弘扬民族文化、扩大对外交流、传播现代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行业快速、稳定、良性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其发展过程和发展机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而明确行业在时空中的动态演化过程、掌握其内在的演化机制是深入了解其发展过程和规律的重要步骤。因此,研究饭店行业的演化及其内部动力学机制,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寻找行业发展的特性,揭示行业演化机制和演化规律,是科学制定饭店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加强行业管理,促进饭店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自组织理论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创造的新方法和新的科学思想,正越来越多的被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应用于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研究。自组织理论是一门注重演化的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为研究行业系统的演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视野。学术界逐渐认识到,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所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有复杂性,这客观上要求它的研究方法必须是整体的、系统的、演进的,而传统的、线性的、均衡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必须让位于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饭店行业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古代客栈、大饭店、商业饭店、新型饭店等多个发展时期①,时至今日,饭店行业受到经济、政治、地理位置甚至自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例如,从宏观上表现为行业的动态现象如企业战略联盟、区域合作、不同类型企业并存等,而在微观上表现出企业灵活的网络组织、学习型组织、企业异质能力、小型饭店快速的创新和反应能力等现象。也就是说,饭店行业系统在宏观层次上表现出相应的规律性特征,而在微观层次上,饭店行业的主要微观主体一一饭店企业却在个体时空特征上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有效的解释这两个相对层次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需要寻求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撑。而传统经济理论采用微观还原论的方法,将个体企业作为行业的基本单位,对饭店行业发展研究的出发点是在设定了种种假设下的企业个体行为,缺乏系统论的思想和动态的解释。
............................
第二节研究方法、思路和理论基础
一、研究方法
本文在系统论、自组织理论、演化经济学、饭店发展理论等多门学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以上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逻辑推导,从而得出文章的结论,在研究过程中重点应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归纳法。本文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自组织理论和演化经济学,这两种理论的发展都不够成熟和系统化,而且它们分别产生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领域,其理论和方法都带有其所在领域的特征和局限性,因此结合饭店行业系统的特征,应用归纳法总结这两种理论的基本思想,使之适用于对饭店行业系统演化的分析,进而确立文章的研究框架,是本文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采用归纳法得出文章的理论框架后,本文将饭店行业实际的发展演化过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以基础理论为导向研究事实,以事实为依据验证理论,从而有效的探讨饭店行业自组织演化的动力学机制。系统分析法。
3.系统分析方法强调研究对象的整体性,重视研究对象整体与部分、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将饭店行业看作一个整体性的系统,研究系统与外部环境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流以及内部各因素在演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系统分析方法贯穿全文。
4.过程分析法。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历史对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也就是说行业发展的现状是以历史的积累为基础的现在行为的状态是与已经过去的行为状态紧密联系的,甚至有时现在行为是过去行为的必然结果。因此本文在分析饭店行业系统的演化时,采用过程分析的方法,以时间为维度,详细描述饭店行业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和规律,以行业历史的演化为基础推测其未来发展。

...........................
第二章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第一节基本概念界定
一、系统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表示由部分组成整体。系统的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理论,一般公认是由贝塔朗菲创立的。他于年发表的《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被认为是一般系统论的代表著作。贝塔朗菲对系统的定义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诸元素的集或统一体,它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总体①。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随着系统理论的传播和系统研究的发展,对系统概念的界定也更加多元化。一般系统论通常将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连接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我国学者钱学森致力于系统工程的研究,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②。我国学者苗东升认为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功能的角度看,系统是相互制约的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从结构的角度看,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③。
系统定义的多样性反应了系统的复杂程度高,研究难度大。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概念,但比较多种定义可以发现,它们在总体上都强调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功能性、有序性等基本特点。
.............................
第二节自组织演化理论研究综述
一、演化理论在经济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深受物理学的影响,形成了以静态均衡分析为主的经济分析体系,并被公认为主流的经济学分析工具。而强调整体演进思想和历史归纳法的演化经济学一直被排除在主流经济的大门之外,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20世纪70年代之后,对主流经济学的质疑之声日盛,同时物理学、生物学、非线性科学等自然科学的兴盛为演化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演化经济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对经济系统进行演化分析的文献开始大幅度的增加。综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可知,演化思想和理论在经济系统分析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产业和行业演化、市场演化和企业演化。
在这三个领域中,对产业和行业系统演化的研究最成熟,研究成果也最多。在纳尔逊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就有提到产业的演化问题,他们主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对产业内的企业数量以及由企业数量引起的其他变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其他学者也注重从企业数量角度研究产业演化问题,如克莱伯和米勒、蒙托彼欧、莱姆布森和多西、马斯理和奥森尼国等人的研究①。除此之外,国外经济学家还从企业行为角度对产业和行业演化进行研究,其中企业在进入或退出某一产业或行业时的行为选择就是研究焦点之一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则从技术创新角度对产业或行业演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内对产业和行业演化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例如江小涓、孙天琦等人以中国经济转轨为背景,对中国产业组织演化的研究。
............................
第三章饭店行业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解析.................23
第一节饭店行业系统的涵义.................23
一、饭店行业系统的概念.................23
二、饭店行业系统的内涵…………23
第四章饭店行业系统自组织演化动力学机制研究.....................30
第一节系统自组织演化动力学机制.....................30
一、序参量.....................30
二、支配原理.....................30
三、涨落及其关联放大.....................30
第五章优化我国饭店行业系统动力学机制的对策建议...................49
第一节我国饭店行业自组织演化现状分析...................49
一、我国饭店行业系统演化过程分析...................49
二、我国饭店行业系统演化现状分析...................49
第五章优化我国饭店行业系统动力学机制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我国饭店行业自组织演化现状分析
优化我国饭店行业演化的动力学机制,促进我国饭店行业的发展是本文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前文提出的动力学机制理论也必须与饭店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本章首先概括、总结我国饭店行业的演化过程与现状,然后分析其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对策。
一、我国饭店行业系统演化过程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各省会、直辖市和风景区建立了一批宾馆、招待所,其功能主要是干部修养和接待公事访问。盈利并不是这些饭店的主要经营目的。这一时期的饭店行业处于计划经济的“他组织”环境中,饭店企业主要是根据政府的特定指令建造的,企业内部的利益主体单一化,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利益合而为一,饭店行业系统内部的非线性作用不存在,行业的演化采用的是他组织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饭店行业的发展速度缓慢,1978年,全国饭店总数只有137家,客房15539间,其中绝大部分是国宾馆和招待所①。

..............................
第六章结论与进一步研究
结论本文将饭店行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演化经济学、自组织理论的方法论结合起来,在阅读和分析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系统、演化、自组织演化、动力学机制以及饭店行业发展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找出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点和本文的研究方向。总结全文,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研究结论:
第一,饭店行业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的特点,且系统在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涨落,因此饭店行业系统满足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前提条件,为自组织系统。
第二,饭店行业系统的演化包含两个层次,即企业内部层次的演化和行业层次的演化,二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企业不仅仅是分析行业层面演化现象的一个工具,它是连接两个演化层次的“互动作用元”。
第三,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演化表现为系统层次的不断增加,从饭店行业的发展历程看,其依次经历了食宿供需关系、服务供需关系、商业化供需关系和大众旅游供需关系四个发展层次。当新的更高级的系统层次出现后,在饭店行业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会对旧的、基础的系统层次产生影响,使之根据新层次的需要发生特定的变化。
第四,饭店行业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是由内外部动力因素推动的,一般行业中的动力因素对饭店行业系统演化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以一般行业系统演化的动力因素为基础,本文总结出饭店行业系统演化的外部动力因素为市场需求、技术和政策内部动力因素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协同关系。
第五,以协同学和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思想为基础,从过程论的角度,本文将饭店行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分为涨落机制、创新机制、选择机制和学习机制四个组成部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饭店行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模式图,形象的展示了饭店行业系统在内外动力因素的作用下,从低级有序状态自发演化到高级有序状态的内部动力过程。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