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及外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非常丰富。现代农业生产已不简单是田间地头的生产,而是一个包含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和相关服务业在内的一体化的综合产业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成一共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产业体系。包括粮食、棉花、油料、畜牧、水产、蔬菜、水果等各个产业,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二是多功能产业体系。包括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物能源等密切相关的循环农业、特色产业、生物能源产业、乡村旅游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等,以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增进经济社会效益。三是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包括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信息咨询等为农服务的相关产业,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朝着农业的纵向和横向不断延伸的;随着这个产业链条的不断延长和幅度的不断扩大,人们不再以种地来维持生计,大量的劳动力结余出来,这些剩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农产品加工、农业特色旅游等第三产业上,一方面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得农民可以分享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使得部分的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如果能建立一个规范化、秩序化的土地流转市场,那么在今后的农业生产领域的大规模经营将就会实现,这会将会为农业的高速现代化提供夯实有力的保障基础,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养活占全世界人口 19%的人,这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所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以食品产业为主体,在确保粮食充裕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首先,利用优势产业稳定建设粮食的种植面积,结合优质种子、化肥及各项优质科技工程等共同构成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其次,农业重要的贡献就是其产品,这就带动了农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其农业附加值进一步提升,这就更决定了我国农业产业体系要以食品产业为主体,进一步对农作物、果蔬、畜牧等产品进行深加工,使得其产业链条不断向横向、纵向发展;再次,由于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发生了重大改变,不再以吃饱为主,而是要吃的营养、健康、新鲜,这就为现代农业体系的深层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运营,应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创新运营模式。专业化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础,这就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效益为中心,以区域主导产业、产品开发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它联一产、带二产、促三产,构建起链条完整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是一种重大的经营制度创新。随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不断发展,农业的副产品生产发展迅猛,这就需要有完善的现代营销手段和流通来进行扶持。随着近些年市场供需关系的不断变化,营销在农业产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例如:从美国食品产业体系的构成来看,农业生产占25%,加工占 33%,销售占 42%。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产业必须以产品的销售和流通为龙头,围绕着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和组织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市场流通主体,将大型涉农企业引入到农业的生产、销售中来;积极引导和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的食品安全监督,保证人民生活正常有序进行。
在信息大爆发的 21 世纪,知识创新是所有行业发展的法宝,农业产业体系也不例外。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必须要有一个包括农业科学研究开发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人才发展体系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作为支撑。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体系。首先,资金支持。国家应大力投入资金,明确国家是研究投入的主体,对其占有主动权。将高等农业学校、企业吸入进来参与农业新科技的发展与推广,促成成果的转化。其次,实施农业人才发展战略,国家要加大力度进行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可以建立大型实验室、编写大型农业学科建设、农业人才培养方案等一系列举措,吸引有能力的人才加入到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中来,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业企业家、高素质的农民和农民科技队伍相结合的科研力量。
二、 国内外农业产业体系的研究
(一) 国外现代农业三种模式
典型的国家是荷兰,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要特色。荷兰人多地狭,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 435 人,堪称世界之最。并且由于其地势较低,经常受到风暴的侵袭,所以在荷兰有句民谚“上帝造人,荷兰人造地;上帝造海,荷兰人造岸”。正是凭着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仅占全世界 0.02%农业人口的荷兰人却出口了全世界 9%的农产品,这些还不包括花卉在内。荷兰的国土面积仅 4万多公里,人均耕作面积不到 1 亩,并且由于其地势低洼,经常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所以土地十分珍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荷兰人利用了海岸、河流这种奇特的地理资源,创造了伟大的奇迹。风车是荷兰的地标性建筑,坐落在世界西风带的荷兰,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这就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荷兰人追求精耕细作,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例如:荷兰的国花郁金香已经成为荷兰主要出口的花卉作物,掌握着荷兰的经济命脉。
在种植过程中,农民不仅仅依靠精耕细作,并且追求完美,在种植过程中,农户只选择一种甚至一种当中的一个品种进行种植,力求精益求精。这个 60 年前还为温饱问题发愁的小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蔬菜、花卉的出口更是雄踞世界第一。荷兰外,值得一提的国家还有以色列。以色列地处中东,既缺水又少土,因此它比任何国家都注意土地和淡水的高效率使用。以色列节水农业世界第一,平均每立方水可产两三公斤粮食,是我国的两三倍,水肥利用率达 80%-90%。现在以色列不仅改变了粮食、蔬菜、水果长期依靠进口的状况,而且还能大量出口。专家说,若按以色列的土地生产率,地球可以多养活 100 亿人。
三、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 25-40
(一)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5-30
1. 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 26-27
2. 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27-28
3. 渔业产业结构特色突出..................... 28
4. 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 28-29
5. 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29
6.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9-30
7. 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30
(二) 河北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30-34
1. 面临的形势 .....................30-31
2. 存在的问题 .....................31-34
(三)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必要性.....................34-35
(四) 需要解决的制度性问题..................... 35-40
四、政策建议及举措..................... 40-47
(一) 基本原则和目标..................... 40-41
(二) 政策建议 .....................41-42
(三) 主要举措 .....................42-47
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河北省要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适合省情的现代农业体系。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道路不尽相同,但多渠道投入、高科技推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集约化增长、社会化服务等都是普遍通行的做法和经验。
由于本研究属于宏观性课题,涉及知识面广,对于我来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在这里非常感谢冯教授在论文的选题、开题以及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给予的细心指导和不懈的支持。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冯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您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
参考文献
[1]李滋睿,屈冬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政策需求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
[2]刘 洁,刘红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提升农业竞争力.中国发展观察,2007(03).
[3]张学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34-236.
[4]牛丽文,兰 旭,符 丹.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现状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3.
[5]张德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途径.农场经济管理,2009.
[6]雷和涛.农业生态科普旅游发展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12).
[7]王林贺. 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J]. 河南农业科学,2005(11):5-7.
[8]柯炳生.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20.
[9]齐荣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提升办法[J].河南农业,2008(11).
[10]张德全.构建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途径[J].农场经济管理,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