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设项目工程架桥机安全管控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3633 论文编号:sb2020011016395329181 日期:2020-01-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机,桥梁建设作为基础建设一个重要部分,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近 20 年来,一座座跨江、跨海大桥如雨后春笋般的横卧于江海中,如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南京大胜关大桥、港珠澳大桥等,为大家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桥梁的建设离不开起重设备的参与,各种类型、型号的起重设备是桥梁建设的重要利器。设计方案推动设备的升级换代,特别是近 20 年来设计制造的各类桥梁,不论是高度,还是跨度、承重量等都在突破各项世界纪录,相应推动了施工设备规格型号也在一次次刷新纪录。然而伴随着桥梁建设的高速发展,近些年大型起重设备在桥梁项目建设中重大事故频频发生,成一个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亟待系统研究和解决。例如 2010 年 12 月某大桥 2000t 架桥机垮塌,造成 3 人死亡、9 人受伤;2014年 5 月某大桥 900t 架桥机垮塌造成 3 人死亡、5 人受伤;2014 年 10 月某特大桥起吊 1000t 预制钢结构主塔时掉入海中;2015 年 12 月某长江特大桥 3 台塔吊垮塌,造成 3 人死亡、6 人受伤等等,这些桥梁建设中发生的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给家庭、企业、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然而,目前关于桥梁项目架桥机的安全管控能力和管理经验非常缺乏,值得深入研究。
(1)《安全生产法》为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14 年 8 月 31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的决定,自 2014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1)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1)建立健全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和实施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
(4)确保有效实施单位的安全生产投资;
(5)监督检查机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和实施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计划;
(7)及时,真实地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对生产安全管理的相关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统计数据,安全生产事故率最高的为建筑施工行业。英国、日本这样堪称安全管理典范的国家,由于事故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达到施工项目总成本的 3%~6%[3];如何降低工程建设领域事故发生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些发达国家在 18 世纪中末期,已开始进行相应的研究。20 世纪下叶,西方经济学者提出了风险概念,被应用于社会科学、环境科学、灾害性以及安全科学等领域,后又提出了风险评估概念等被广泛应用[4]。
1976 年,两位学者 Leevill 和 Parker 研究了企业家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风险意识越高,风险发生概率越低;对员工进行频繁的安全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抑制风险事故的发生  [5]。
1978 年,美国著名安全专家 Hinze,对安全管理突出的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研究总结以下结论:1.制定安全计划,强化安全监控对减少事故发生有重要作用;2.领导重视,加强检查频次可明显减少事故;3.作业人员的精神状态对安全有重大影响;4.生产中只强调进度、效益,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增加;5.对重要关键项目是否重视,是否召开专题会议与事故发生有重要关联。6.管理人员的素质,团队的稳定性对安全管理有重要联系[6][7]。
Mohamed 研究得出,建立好一套较为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对项目安全管理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有效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8]。Gregory Carter 对项目开展风险源识别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对项目风险源识别的重要性,提出只要对项目风险源进行细致识别,可以有效挖掘出项目存在的风险[9]。
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安全管理技术研究方面,信息化和 IT 技术已逐步融入其中,成为重要的管理手段,西方国家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仍在不断寻求突破。如何将 3D 模型、BIM 技术等先进信息化工具应用到安全管理中,从而实现安全管理的智能化,以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10]。
............................
第二章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和架桥机主要风险识别评价

2.1  架桥机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1.1  架桥机的定义
架桥机是支撑在桥梁结构上、可沿纵向自行变换支承位置,用于预制桥梁梁体(包括整孔梁体、整垮梁片、节段梁等)安装在桥墩指定位置的一种专用起重机。其主要功能是将梁片提起,然后运送到位置后安稳放下。架桥机与一般意义上的起重机有很大的不同,要求的条件苛刻,并且存在架梁时行走或者横移等复杂工况。
2.1.2  架桥机的分类
在公路、铁路桥梁项目建设中,用于整跨架设因其架桥工效高,成本相对可控,在我国公路、铁路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2]。
关于架桥机的分类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标准,各个制造单位的叫法不同,架桥机按照用途大致可以分为公路架桥机和铁路架桥机。按结构分类的叫法相对较多,有单梁式架桥机、双悬臂式架桥机、双梁式架桥机、大型桁架式架桥机、导梁式架桥机、辅助导梁式架桥机、运架一体式架桥机等。也可以根据架设的方式来分,如节段拼装式、整孔式等。也可以根据吨位来分,公路架桥机的吨位比较小,一般都是低于 300 吨的。铁路架桥机吨位比较大,特别是高速铁路架桥机,450 吨、900 吨都是比较常见的。有些厂家生产的架桥机可以公铁两用,不过这种架桥机一般用在普通铁路的桥梁架设上。还有一些项目上使用的公路架桥机吨位也很大,一般采用阶段拼装式的,整孔的形式较少[23]。下面对常见根据结构形式分类的架桥机进行简单介绍:
通过几张附图展示一下架桥机:

............................


2.2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2.2.1  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定义
(1)风险的定义与特征
1)风险的定义
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风险,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对风险的理解也是相对的。它既可以是一个正面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负面的概念;同时,结合风险演变的历史,风险可归纳为:风险是由于个体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和未来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基于个体的主观评估来估计偏离程度和实际结果的预期结果的可能性[24]。
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历一些教训,造成一定的损失中逐步深刻和完善的。从施工企业的角度来定义风险问题,风险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形象损失,是需要严加防范。通俗来说,风险就是人们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其所期望的过程及目标,与实际情况存在的差异程度[25]。
2)风险的特征
根据风险的定义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可以总结得到风险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不断产生和变化,风险因素独立于风险主体。它不是由人们的意志转移,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
2、风险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不确定性是生产目的与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工程项目的风险活动或事件的发生及其后果都具有不确定性。包括风险发生的原因、发生的概率以及危害程度都是事先难以准确计量和判断风险的发生和结果。通常在桥梁项目架桥机施工时,相关管理人员都是根据历史经验进行判断和管理,但偶然事情过多,通常很难做出较好的判断[26]。
............................
第三章   架桥机风险的应对建议 ............................... 36
3.1  各类风险具体的应对建议 ............................... 36
3.1.1  设计风险的应对建议 ............................ 35
3.1.2  制造风险的应对建议 ......................... 36
第四章   嘉绍跨江大桥项目架桥机案例分析 .................................. 45
4.1  项目背景简介 .............................. 45
4.2  架桥机风险识别 ................................... 46
4.3  架桥机风险评价与分析 .............................. 46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2
5.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52

第四章   嘉绍跨江大桥项目架桥机案例分析

4.1  项目背景简介
嘉绍大桥北起嘉兴市海宁市,南接绍兴市上虞区,是继杭州湾跨海大桥后,又一座横跨杭州湾的大桥。嘉绍大桥于 2008 年 12 月 14 日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 2 月 3 日顺利全桥合龙。嘉绍大桥全长 10.137 公里,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三分之一长度。桥面宽 40.5 米,8 车道,设计速度为 100 公里/小时。嘉绍大桥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主桥长 2680 米,分出 5 个主通航道,总宽达55.6 米(含布索区),索塔数量、主桥长度规模位居世界第一[42]。嘉绍大桥建成后,将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嘉绍大桥第Ⅶ合同段工程为北岸水中区引桥和北副航道桥的上部结构,起讫桩号 K43+975.0~K48+975.0,全长 5000 米,孔跨布置为:7×(5×70)m+(70+2×120+70)m+5×(5×70)m+(6×70)m。其中:B48#~B52#墩上部结构为一联悬浇法施工的(70+120+120+70)m 连续刚构,B13#~B48#、B52#~B82#、B82#~Z1#墩之间为十三联预制拼装法施工的 70m 等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合计 66 孔[43]。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本论文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及国内外关于安全管理和桥梁建设项目架桥机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从施工单位的角度,对桥梁建设项目架桥机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如下:
(1)介绍了桥梁建设项目架桥机的种类、特点,施工管理现状;同时对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定义、流程和方法。就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评估、风险应对及风险监控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2)通过 WBS-RBS 风险识别方法,对架桥机施工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建立架桥机风险清单,主要包括设计、制造、安拆、运行、环境、维修、管理这七个方面,为桥梁建设项目架桥机施工风险识别提供一些借鉴。
(3)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运用风险矩阵分析法和 Borda 序值法对桥梁建设项目架桥机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得到各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为后文提出具体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4)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综合分析评价得到的风险等级,针对架桥机从设计到投产施工各个环节中的风险因素,提出具体的应对建议;然后从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工作流程和思想意识四个方面对风险管理提出了综合的应对建议,为桥梁架设项目架桥机施工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5)以嘉绍大桥项目为例,从设计、制造、安拆、运行、环境、维修、管理这七个方面识别了该项目架桥机存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了风险评价,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建议。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