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地产公司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评价体系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2536 论文编号:sb2020082016063732953 日期:2020-09-07 来源:硕博论文网
对评价体系的构建、设计、指标权重确定和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并取得了如下结论。第一是根据 B 地产公司示范区建设过程的特点,将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作为研究主体,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项目启动阶段、项目计划阶段、过程实施阶段、项目开放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走访专家等方法细化各个阶段,形成 20 个明细指标,从而建立了 B 地产公司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评价体系。第二是基于 AHP-熵权法,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了行业内相关专家的意见,最终确定 B 地产公司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进行总排序。第三是以 B 地产公司 LK 示范区项目为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走访了解、参与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完成单因素分析,通过合成模糊矩阵客观全面的分析了四个阶段及整个示范区建设项目的评价结果。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关于政策,从 1998 年国务院发文推进住宅商品化、停止实物分配,标志着商品房时代的伊始,2002 年再次发文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标志着装修交付在法律层面上成立,2008 年发文再一次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指出逐步取消毛坯房,标志着装修住宅产品将成为住宅产业化中重要的一环。在 200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指出国家要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地产行业也由毫无理性的粗犷模式逐渐变得精细化、科学化。
关于市场,开发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陆续进入三四线城市,与此同时为了提高产品品质,与竞品拉开差距,保持竞争力,建设示范区成了“战无不胜,经久不衰”的方式。地产示范区是市场、政策、社会因素三方面的作用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是在地产项目开盘前期作为助力销售推广蓄客的载体,是地产项目开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地产企业树立和展现品牌形象的最佳方式,是拉近与客户之间距离和增加客户体验感最适宜的手段,是潜在客户亲身感受未来小区状态最好的途径。
随着地产企业逐渐意识到地产示范区在销售端起到的重要性,将示范区作为项目销售前最重要的营销手段,地产示范区的形式在业内变得丰富多彩,但是问题随之而来,示范区建设预留周期短,要求品质高,参与部门和参与施工单位多,容易出现交叉施工、矛盾指令、返工、工序倒置、质量差等问题,因此做好地产示范区建设的过程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地产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需要多个部门参与合作,需要形成统一的目标和节奏。其次,地产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作为占据周期最长和影响最大的环节,过程中必须合理优化关键路径和组织施工才能有条不紊的衔接穿插从而提高效率和缩短工期。最后,示范区前期策划到过程实施,最后到完美开放,整个过程管理是否合理、是否对销售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效果、是否选择了可靠有效的管理方法,目前缺乏对地产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研究,从而无法对过程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也就丧失了调整方案的时效性。因此科学、合理、全面的对地产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进行评价在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

第二节 目前研究现状
第一,关于地产示范区内功能要素设计的研究。
王怡琼[1],耿智[2],宋飞[3]等深入研究了当前售楼处的建设形式随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逐渐成熟也由早期的临时性建筑为主的情况转变到现在以可持续性利用建筑为主,指出售楼处是一种当今结合了理性、商业、时尚的复核空间综合体,也是时代代表性的微建筑,同时也提出如何在增加文化特质的同时考虑售楼处二次使用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康东阳[4],张高峰、郭雷[5],戴兆鶤[6]等从开发商的角度,指出设置售楼中心的重要性,并从销售中心设计原则、位置选择、项目外围展示、环境与形象展示、内部各功能区、销售通道、施工环境七个方面分析总结出销售中心的设计,应以提升营销为出发点及其他设计关键点,重点强调了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如何划分界面、如何现场协调工作。
2017 年东南大学马强在其论文《商品房销售示范区设计研究》[7]中,详细分析了示范区规划、各功能布局的设计原则,最后以某地产示范区为例,总结了该项目设计的一般过程。袁晶[8],贾宁[9],谢博敏[10]等人以实际案例列举了示范区设计的分类(临时性、半永久性、永久性),并以实际案例分析了三种示范区的特点。
田凤霞[7],周媛媛[12],王云凌[13],陈燕茹[14]等详细阐述了地产示范区中样板间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指出设计管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总结了样板间设计的经验。傅剑[15],崔程[16],杨富森[17],申樱花[18],邵宗博、李晓东、刘永欢[19]等人通过对大量的住宅示范区景观规划设计建造手法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现有景观规划的利与弊,总结最佳示范区景观营造模式。亢伟新[20],王隽[21],丁永东[22],张东、唐子颖[23]等人阐述了示范区销售中心特点、设计策略等,阐述示范区各功能区景观设计要点(外围道路、形象入口、景观道路、生活庭院、参观动线等)。江合春[24],王珠海[25],王丹燕[26]等人以实例说明示范区景观设计至完成,各节点的控制,
并分析了示范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难点及重点。祝文婕[27]在其论文中通过分析室外软装饰在示范区景观中的应用和对比案例探讨了室外软装饰设计的特点和可借鉴之处,从而总结出室外软装饰在示范区中的优势。
...........................

第二章 地产示范区发展及建设过程管理要点概述

第一节 地产示范区发展
一、地产示范区发展历程
地产示范区形成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保持一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 90 年代之前,房地产开发只局限于部分南方城市做为试点,没有商品房,房地产开发主要用于企事业单位内部职工福利分配。此时的房产销售,没有售楼处,无须广告推广,当时的市场并没有太多的竞争,因此地产商之前的开发模式近乎吻合,此阶段为无载体式营销。
(二)1990 年至 1998 年,中国房地产从起步到无序发展再到调控。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认为深圳特区搞市场经济建设之后,房地产业非常成功,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时间海南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之后形成严重泡沫。房地产市场如何正常健康发展,成了当务之急。1993 年,朱镕基总理视察海南后,决定停止银行贷款,房地产泡沫得到抑制。此时房产销售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出现了简易的售楼处,营销手段出现了纸媒及其他传统媒介,此阶段为建议售楼处营销。
(三)1998 年至 2004 年,房地产也从原始状态,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成了全国范围内规模庞大的国内经济支柱产业。1998 年房改,停止福利分房,推出商品房。银行业鼓励按揭贷款,优惠力度大。此时的房产销售已逐渐变得正规化和系统化,开始引入精装修样板间,引入专业的策划推广公司,形成了整体的服务销售模式,也为日后的发展掀起了开端,此阶段为“样板间”式营销。
(四)2004 年至今,虽然期间政府对于房地产过热现象出台多项政策和法规,均使房地产逐渐走向规范化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在 2004 年之后的发展,房地产业进入成熟稳定发展的时期,对照如今的房产销售模式,早已非同往日,不再拘泥于样板间,售楼处等简单的功能布局,而形成了更具活力和品牌特色的地产示范区,地产示范区不仅包含了样板间、售楼处等基础配置,而且引入了更人性化更具吸引力的元素,比如园林绿化、营销包装软植入、体验馆等,还配备了经过精心挑选、高强度培训后的讲解员,让整个体验过程更加深入人心。地产示范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不是一蹴而就,经过了多年历史沉淀和借用了国内外先进经验才发展到如今的状态,也是逐渐向更加成熟、稳定的方向发展。
图 2.1 售楼中心平面布置图
...........................

第二节 地产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要点概述
一、建设过程管理的概念及必要性
建设过程管理是指将项目的建设看作一个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组成的过程网络系统,从而可以研究项目开始到完成全过程中的决策、计划、实施、收尾等工作的完成效果,提出改进和提升的方法,达到优化过程管理的目的。
地产示范区作为地产项目的门户,是项目开盘销售的最佳载体,建设过程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地产示范区的品质,从而影响销售,因此对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进行深度的研究和建立恰当的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示范区的建设,做好部门横向沟通、实现高效的搭接、避免无序的冲突、使问题快速反馈和快速解决是非常重要的。
二、地产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要点
(一)部门联动管理
地产示范区的建设过程需要多个横向部门沟通交流,尤其是工程与营销之间的融合,工程部门负责示范区内所有工程的建设和首推货量形象进度的建设,是质量、品质、安全的主要承责部门。营销负责推广拓客和氛围包装策划,保证开盘之后的去化率。为保证地产示范区如期完成,需要运营和工程综合考虑材料、政策、劳动力市场等各方面因素,切实、合理地制定示范区的里程碑节点,以免陷入被动。计划和实施阶段需要采购与工程,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和清单,实时地监控材料的到场情况,避免因缺货导致怠工等现象。成本部门要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变更进行把控,确定损失的归属、赔偿的费用以及所有变更签证的有效性。设计部门需要对图纸与现场矛盾的地方进行实时的变更和调整,以便继续推进施工。
.............................
 
第三章 B 地产公司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评价体系设计与方法研究··················· 23
第一节 评价体系的设计···························· 23
一、评价体系要素分析························23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23
第四章 B 地产公司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评价案例分析···································42
第一节 LK 项目概况及过程管理····················· 42
一、LK 项目概况····························· 42
二、B 地产公司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行为·······················44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6
第一节 研究结论···························· 66
第二节 研究展望··························· 66

第四章 B 地产公司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评价案例分析

第一节 LK 项目概况及过程管理
一、LK 项目概况
(一)LK 项目简介
该项目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县级市主城区,该市常驻人口 68 万,城区人口 28万,2017 年 GDP 增速 6.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848 元。根据当地市场情况,主要意向客户为该市区及周边城郊乡镇,该项目类型定格为高端改善型。该项目占地 109 亩,容积率 2.0。如图 4.1 项目规划图-示范区范围所示,该项目示范区建设范围包括 1#、2#楼沿街商业,3#楼建 BJ100 实体板房,5#楼建 BJ145 实体板房,6#楼建 BJ200 实体板房,含园建、绿化占地面积共计 7400 ㎡。
图 4.1 项目规划图-示范区范围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详细阐述了地产示范区发展历程、功能配置及可持续性,对地产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的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程建设过程管理常用的评价方法,对评价体系的构建、设计、指标权重确定和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并取得了如下结论。
第一是根据 B 地产公司示范区建设过程的特点,将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作为研究主体,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项目启动阶段、项目计划阶段、过程实施阶段、项目开放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走访专家等方法细化各个阶段,形成 20 个明细指标,从而建立了 B 地产公司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评价体系。
第二是基于 AHP-熵权法,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了行业内相关专家的意见,最终确定 B 地产公司示范区建设过程管理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进行总排序。
第三是以 B 地产公司 LK 示范区项目为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走访了解、参与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完成单因素分析,通过合成模糊矩阵客观全面的分析了四个阶段及整个示范区建设项目的评价结果。
第四是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使企业更加全面的认识地产示范区,从而重新审视和定位示范区,根据评价结果的分析研究,从而提高示范区建设效率及改革企业内部结构,最终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