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医药行业飞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有投资价值的朝阳产业,国家以将其调整为战略规划中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是现阶段和未来最具发展能力的产业之一,已被列入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当中,成为一种战略性产业。“十三五”中明确要求生物医药行业要跟得上全球化的发展步伐,在未来发展期间,不仅要大力开拓全球市场,还要在 2020 年大部分药企的产品质量以及其标准体系要达到与国际水准。医药行业的发展承担着国家赋予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确保医药行业健康、稳点、高效的成长,成为当下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个好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其自身发展进行科学完善的诊断。
近些年来我国医药行业主要以经济实力薄弱的中小规模企业为主。随着全球贸易愈发重要,国外知名医药企业大量涌入我国市场,或多或少会阻碍了本国医药企业的成长进程。在这机遇和挑战双重影响的作用下,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确保我国医药行业健康发展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国外专家学者对公司绩效评价已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绩效评价的理论角度和成本控制的实际操作上进行展开研究。然而国内对于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由于中国特色国情, 绩效评价研究涉及到医药行业的则是更加缺乏。所以,绩效评价如何完善的运用到医药行业中成为近年来最值得解决的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自 19 世纪 90 年代,F .W .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Scientific ManagementTheory 后,西方学者便开始不断研究并优化绩效评价理论。美国的哈里最早建立了标准成本体系,绩效评价的原型又恰恰来源于标准成本的执行差异和分析结果。
上世纪二十年代,沃尔在其两本书中(《信用晴雨表》和《财务报表比率研究》)提出了一种评分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将财务指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组合,从而达到分析企业信用状况的目的。传统的沃尔评分法应用步骤:首先确定 7个基础指标,并规定这 7 项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再与选定的标准比率进行比较,最后计算出各指标的得分和总分,已完成对公司的绩效评价。
1990 年, Economic Value Added 理论出现。它是美国 Stern Stewart 咨询公司创立的一种全新的绩效评价模式。EVA 先将企业的营业利润进行相应调整,使其2利润更具有真实性的经济价值指标。它是公司税后经营净利润减去公司所有资本成本后的净值。此后,一个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逐渐浮出水面,即实现战略与财务指标的融合。同年,平衡计分卡理论被提出。该理论侧重于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如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使得顾客满意度、员工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设计三个方面得到更多重视。
Umit Bititci(2012)提出了企业的绩效评价模式更应该和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其强调财务差异应该根据区域不同而引起重视,以及对地域市场开发的考量。
马题德.宾尼 和 卡贝塔 等人(2019)指出在大型集团内部,绩效评价的模式和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当始终只用一种方式进行考核。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对其进行绩效评价时,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并根据部门的设定功能,选取个性化评价指标,以形成多元化的绩效评价办法。应用多元化的绩效评价模式,有助于帮助企业更加精准的的各个部门的绩效水平和业务能力。对于各个部门的业务能力,要强调监督不同环节的经营成果,帮助企业发现重要部门的业务能力都具有明显的帮助。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医药公司
医药行业,医药产业(Medicine Industry)。医药行业是根据工商业分类理论定义的,一般指与药品生产、销售有关的业务。医药行业从字面意思理解,可以将其视为医药制造业中的一个产业,不包括医疗卫生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第一百〇二条的定义,医药公司,就是指专业生产药品或者经营药品销售的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代码》(GB/T4754-2002)中,医药企业包括中草药加工(C2730)、中成药制造业(C2740)、兽药产品制造业(C2750)、生物生化制品业(C2760)、卫生材料及医疗用品制造业(C2770)等若干子行业。
目前我国行业分类标准体系中,医药行业属于制造业的一个次级分类,包括传统医药制造业和生物技术制造业两部分。传统医药制造主要是对化学药剂、中成药剂的加工生产。生物技术产业是一门新兴的高科技技术产业,其主要加工物是对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进行改造,使其具有特定使用价值或用途。药品制造业被纳入制造业的子类别。
本文中的医药公司主要是指经济社会中的医药产品的生产部门。本文认为医药公司、制药企业、生物医药企业、生物医药产业、医药企业等概念相同,同为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结合。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美国经济学者 Burley 和 Mins 首次提出委托代理理论,其目的是主要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时因两权分立而带来的后果。在经济学中,社会上的经济关系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一般是通过契约的方式进行调节。契约关系会导致了企业主与雇佣双方之间产生信息的不对称。而不对称性形成了合同签订前的反向选择问题和合同签订后公司产生道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出现可以更好地对雇佣这进行简单和鼓励,帮助企业减少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反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而内部控制评价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道德风险”。正常情况下,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时,首先要选定评价的内容。在选定评价内容时,需要各式各样的信息,然而这些信息通常会关系到各个利益相关者(不光是的公司高级管理者和企业主),接着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因此,在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需要考虑委托代理关系。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必须考虑各方的利益,不仅仅只有股东的利益,还应考虑到投资者、合作商、顾客、政府和雇员等各方的利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公平、公正的分配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绩效管理方法时,不仅要顾及代理人的利益还有考虑到委托人的利益,而且要将信用评分、客户满意度、员工幸福感、社会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纳入考核。事实上,这有利于公司做大做强,提高公司品牌效应,进而增强公司软实力,提高国内外竞争力。

图 3-1 B 公司组织架构图
第三章 B 医药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 ..........................13
第一节 B 医药公司基本情况...................................... 13
一、B 医药公司简介 .......................................... 13
二、B 医药公司营业现状 ...................................... 14
第四章 沃尔评分法在 B 医药公司绩效评价的应用 ..............21
第一节 沃尔评分法在 B 医药公司的指标选取及赋权.................. 21
一、沃尔评分法在 B 医药公司的指标选取........................ 21
二、沃尔评分法在 B 医药公司的指标赋权........................ 22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35
第一节 结论.................... 35
第二节 展望................................... 35
第四章 沃尔评分法在 B 医药公司绩效评价的应用
第一节 沃尔评分法在 B 医药公司的指标选取及赋权
一、沃尔评分法在 B 医药公司的指标选取
根据生物医药行业的具体实际情况,本文选取的绩效评价指标及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表 4-1 绩效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表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本文以国内上市的 B 医药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取 10 家上市药企作为研究样本,选取了 16 项绩效评价指标组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改进后的沃尔评分法作为评价方法,对案例公司进行了绩效评价,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2019 年的盈利能力情况表表来看,B 公司的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均处于行业下游,说明其在赚取一定利润的同时没有很好地控制成本,没有利用成本获得较多的利润。2019 年的 B 公司的营运能力上来说,处于行业中段,说明 B 公司的营运资产已被有效的使用,整体发展较为稳健。2019 年的 B 公司的偿债能力上来说,表现尚可。企业的发展需要通过一定的融资、举债,这就要求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要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比率过分的高、低都不理想。2019 年的 B 公司的发展能力上来说,B 公司发展潜力较好。各项指标均未出现负增长,说明 B 公司在成长能力上面表现出了缓、慢、稳的特点。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