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与治理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3536 论文编号:sb2021022715001934738 日期:2021-03-1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以 GONE 理论为支撑,运用 CSMAR 国泰安数据库,结合证监会处罚公告,筛选出 2015-2020 年因财务舞弊受到证监会处罚的医药业上市公司,总结出得出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虚构利润、虚列资产、一般性会计处理不当、推迟披露、虚假记载、重大遗漏等六大财务舞弊手段。进一步分析得出,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大部分时间跨度较短,为短期性行为,个别上市公司时间跨度极长;医药业上市公司往往同时采用多种财务舞弊手段掩蔽财务舞弊行为;一般来说,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复发率较低,复发公司多为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存在较大经营问题的公司。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选题背景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到今天也只有不到 30 年的发展历程,但是这 30 年取得的成就是卓越的,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增添了充足的动力。不过,发展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国内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制度建设相对落后,财务舞弊恶劣事件层出不穷。随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一再曝光,相关公司的的舞弊手段愈加先进,舞弊金额愈加巨大,一次次为金融市场监管敲响了警钟。
第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变化,人们对于医药卫生产品需求愈加强盛。第二,随着中国公司对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统计局制定的《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中各行业的进入与领先,医药业成为仅存不多的具有超额利润率和盈利能力,而中国企业处于较为落后位置的行业。国家对于医疗卫生行业不断出台政策进行研发、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医药卫生行业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的热点行业,尤其是医药业[1]。第三,随着中国医药卫生体系改革的深入和两票制的逐步实施,医药质量标准不断提高,中低端医药利润不断受到压缩[2]。面对资本市场的热捧和行业竞争的加剧,部分医药公司选择通过财务舞弊进行公司报表的粉饰或借机攫取个人利益。因此,近年来不断有医药业的所谓“白马股”企业暴雷,使得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长此以往,大批投资者将对资本市场的医药企业丧失信心。不但如此,由于上市公司市场形象变差,个人和机构的投资欲望减弱,公司大幅贬值,严重阻碍市场健康发展。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事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和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会造成国家资产和资源的流失,破坏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阻碍我国经济市场与医药业的正常发展。
2019 年 8 月 16 日证监会向康美药业发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认定康美药业“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实施财务造假行为”,认定康美药业2016 年-2018 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近 300 亿元,虚增货币资金近 900 亿元,同时存在虚增巨额资产,和非经营性占用巨额资金的行为。作为我国第一家市值过千亿的医药公司,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手段之复杂,金额之巨大,将医药业财务舞弊现象的关注度推向高潮。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描述性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医药业财务舞弊动因与治理进行研究。
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和掌握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梳理财务舞弊研究现状,学习前人针对财务舞弊现象的分析方法,其次从 wind 数据库、证监会网站等选取医药业研究样本,运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特征与动因进行分析。再次针对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运用 GONE 理论,从贪婪、机会、需要、暴露四个角度进行动因分析,最终给出医药业财务舞弊治理建议。
1.2.2 研究思路
(1)整体思路本文
第一章是引言部分,首先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其次描述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再次解释本文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最后说明本文的预期创新点与研究的应用价值。
本文第二、第三章是针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财务舞弊现象的研究综述,包括舞弊手段,舞弊动机,舞弊识别与舞弊治理。对学术界分析财务舞弊现象的理论进行回顾,并选用 GONE 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第四章选取证监会与沪深两市交易所 2015-年 2020 年因财务舞弊受到公告处罚的医药业上市公司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包括医药业的行业特征与经营现状、财务舞弊案例的统计分析、以及医药业上市公司的动因分析。第五章为案例分析,选取康美药业为研究对象,阐述其舞弊过程与手段,基于 GONE 理论剖析其舞弊动因。第六章为基于第四章与第五章分析给出我国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对策与建议。第七章为针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并给出最终结论。
图 1-1 论文研究框架图
......................

2 文献综述

2.1 财务舞弊的动因研究
Howe(1999)通过实证的方法指出,为了缓解经营压力或追求经营业绩,企业往往通过发布虚假的会计信息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前景[3]。Ryan(2009)认为,当企业财务状况不佳时,持有公司股票的公司高管往往具有更加强烈实施财务舞弊行为的意愿[4]。Bedard、Chtourou(2004)认为,外部审计有效性越低,公司发布年度报告质量越低,越容易发生财务舞弊现象[5]。Mary Low(2008)认为,如果公司高管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其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则对应性较差,对公司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产生不良影响,滋生财务舞弊现象。
叶淑林(2011)认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往往因公司大股东给予的压力而不得不通过财务舞弊为其谋求经济利益[6]。秦江萍、段兴民(2005)认为财务舞弊的动因有拉升股票价格、降低融资成本和达到上市需求等等[7]。郭铁铮(2015)认为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足和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逐导致财务舞弊案件发生[8]。刘晓波和王玥(2013)在对绿大地财务舞弊案例研究后指出,地方政府的过度保护也容易提升企业实施财务舞弊行为的概率[9]。
......................

2.2 财务舞弊的手段研究
Albrecht(2009)研究总结财务舞弊的手段可以分为以下 4 类:虚增营业收入、虚增资产、信息违规霹雳、侵害公众利益[10]。美国反虚假委员会 COSO 委员会(1999)通过案例统计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最常用的手段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虚增收入,包括有虚构业务、提前确认收入、运用不当收入确认条件等;第二、虚增资产,包括有虚增存货、虚增无形资产、虚增股东资产[11]。Charles W.、Mulford 和 Eugene E.Comiskey 指出财务舞弊的手段主要有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收入确认、篡改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更改摊销政策等等[12]。
彭进军(2013)指出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有会计核算方法选用不当,通过资产重组调节利润,利用虚拟资产、其他应收应付款调节利润等等[13]。朱锦余和高善生(2007)在对中国证监会处罚案例的统计分析后发现,上市公司常见财务舞弊手段为虚增资产、虚构销售收入和隐瞒重大对外担保事项等等[14]。刘元、林爱梅和单雅迪(2015)在通过对中国证监会处罚案例分析后认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与其财务部门操作习惯有一点相关性。企业财物务部门操作习惯相对固定的,当企业面临相似的舞弊需求时,企业的处理手法往往较为类似,表现为财务舞弊手法类似[15]。
图 3-1 冰山理论示意图
.........................

3 财务舞弊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9
3.1 财务舞弊的概念界定 ....................... 9
3.1.1 财务舞弊的定义 ............................... 9
3.1.2 财务舞弊的特点 ........................... 9
4 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状与动因分析 ........................ 14
4.1 医药业企业现状 .............................. 14
4.1.1 行业集中度低 .............................. 14
4.1.2 研发风险较高 .................................. 15
5 案例分析 ................................... 28
5.1 康美药业基本情况介绍 .......................... 28
5.1.1 公司简介 ........................... 28
5.1.2 公司关键发展节点 ......................28

6 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

6.1 多策并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6.1.1 聚焦主营业务
医药业作为我国长期发展向好的朝阳行业,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上市公司可以较为容易地募集大量资金。同时医药业作为一个增量市场,上市公司有着扩大企业规模,占领市场份额的强烈意愿。作为健康产业的一部分,医药业可以切入的行业领域较多,例如医药流通、养老服务、医养地产、医疗机构等等。以上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医药业上市公司极易走康美药业的道路,不断增加涉足行业,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这种扩张本质上来源于资本,缺乏护城河,上市公司出于维系股价、持续融资等原因,在面临市场波动、利润率下滑、现金流紧张等情况时,具有强烈的财务舞弊动机。为了在根源上解决这一情况,上市公司应当聚焦主业,建立切实可行的长远战略规划,避免无序扩张带来的经营风险和经营压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6.1.2 提升创新能力
医药业大体可以分为原料药、传统药和生物药。对于生物药而言,创新能力为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例如医药业龙头企业恒瑞医药即通过原研药的不断成功,建立了无法替代的竞争优势,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和高额收益。而原料药企业和传统药企业同样可以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相对传统的医药业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开发品类。通过创新,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获得比较优势。通过创新,在原材料的存储,传统药的生产流程,以及配送和销售模式等方面进行改进,有效地降低成本。康美药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步骤即生产中药饮片,云南白药通过将云南白药的有效成分加入牙膏等产品中使得公司资产和市值提升数倍。品类创新可以帮助医药业上市公司在较低的试错成本下获得快速增长,而我国医药业上市公司大多聚集在传统的药品领域,较少进行相应的创新。
.....................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和数据分析,明确医药业企业现状,包括有行业集中度低、研发风险较高、存货风险较高、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等特点。进而本文以 GONE 理论为支撑,运用 CSMAR 国泰安数据库,结合证监会处罚公告,筛选出 2015-2020 年因财务舞弊受到证监会处罚的医药业上市公司,总结出得出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虚构利润、虚列资产、一般性会计处理不当、推迟披露、虚假记载、重大遗漏等六大财务舞弊手段。进一步分析得出,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大部分时间跨度较短,为短期性行为,个别上市公司时间跨度极长;医药业上市公司往往同时采用多种财务舞弊手段掩蔽财务舞弊行为;一般来说,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复发率较低,复发公司多为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存在较大经营问题的公司。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医药业财务舞弊动因进行了分析。
本文选取康美药业作为案例分析,针对其公司战略、股权结构、内部治理体系、爆发经过和舞弊手段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合 GONE 理论,本文认为,康美药业在贪婪因子方面,公司董事长马兴田及其余涉案高管道德品质低下;在机会因子方面,公司治理结构缺乏有效制衡,独立董事和监事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独立性不足,获取信息能力不足,受内部人控制,运转不畅;在需要因子方面,政策变化与市场竞争加剧经营压力,战略扩张提升融资风险,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不当获利;在暴露因子方面,监管部门监管强度较低,惩罚力度不够,外部审计机构分析性程序不足,资产监盘不合理,收入确认失当,缺乏独立性。
本文认为,针对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状,应当通过聚焦主营业务,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存货管理,跟随政策方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求企业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建立道德监管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维护内部控制体系运转加强企业内部建设;通过加强政府监管、提高舞弊成本、加强事中事后监督、完善信息披露监管提升政府监管能力;通过加强市场道德引导、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提升准入清退标准、借助社会监管力量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从公司内部与外部双管齐下,提高医药业上市公司舞弊成本和被发现的概率,降低其实施财务舞弊行为的动机和意愿,实现对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治理。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