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之财务管理问题研究--以中工国际为例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696 论文编号:sb2019061414571726795 日期:2019-07-1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通过国内建筑龙头企业中工国际进行案例分析,分别基于要素和渠道绩效评价体系对中工国际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研究,从中发现中工国际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高于行业水平,但在营运资金结构、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营运资金管理的建议。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伴随着针对建筑企业放权让利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建筑业逐渐发展壮大。建筑业关系到国计民生,产业关联性强,通常建筑业会带动建筑设备、轻工、冶金、机械、装饰装潢、钢铁、水泥、建筑陶瓷、化工、纺织、清洁能源等30多个行业70多个产业的发展。随着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8%增长至目前的6.9%,建筑业直接推动了GDP快速增长,对GDP的影响立杆见影,建筑的投资与其他投资相比,能够更有效率地促进我国GDP的增长。建筑业的发展与GDP呈现出强烈的正相关,尽管近年来国内建筑业总产值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国民经济中仍发挥着支柱产业的作用。图1-1为近五年我国建筑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及增幅。

................................

1.2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阅览大量国内建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经典文献,以当前盛行的渠道管理思想为核心,来总结当前企业适用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同时说明传统的以要素为核心的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己不适宜时代的需求,而以渠道为核心的营运资金管理思想更有利于目前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显然,新的营运资金管理思想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
2.统计分析法:对当前建筑龙头企业的财报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从报表数据中提炼出目前国内建筑业在营运资金管控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用数据图表的形式来直观体现出近年来国内建筑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变化趋势。
3.案例分析法:以国内建筑龙头企业中工国际为案例,同时从传统的以要素为核心的营运资金管理、以渠道管理为核心的营运资金管理两方面入手,横向剖析国内建筑业的营运资金现状。同时,通过中工国际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水平与国内建筑业均值进行比较,找出其营运资金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探寻相应的解决策略。
1.2.2研究内容
本文以国内建筑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为主线,并结合中工国际营运资金管理为案例,从基于要素与渠道两方面对国内建筑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深入研究。
............................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概述
2.1.1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概念
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等通过以要素、渠道为核心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评价企业当前的营运资金管理状况,该过程称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通过上述方法各利益相关者能够了解到目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据以估计出企业将来的运行势态。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者能够通过对流动资金的准确把握,预计出当前营运资金对企业的具体影响,并以此对之前的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同时对那些潜在的不利项目和因素进行管控,以进一步改善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
2.1.2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方法
本部分将分别阐述传统的以“要素管理”为核心和现代化的以“渠道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方案。并且,针对前述的两种评价方案,将分别说明基于要素的营运资金分类和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分类,同时说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并且给出相应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公式。
1.基于要素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法
(1)基于要素的营运资金分类
资产负债表里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所涉及科目均属营运资金的范畴。显然,以“要素管理”为切入点的营运资金相应的分类必然是以单独科目为关键要素进行管理。如图2-3所示:

.............................

2.2建筑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特点
在我国,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其产业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市场组织方面,体现为市场集中度低、具有易进难出的行业壁垒、技术能力偏低、企业间竞争层次低、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等特点;第二,行业内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方面,体现为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建筑企业的业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路基、轨道、房产、桥梁、钢结构等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建筑企业盛行的“走出去”战略,大型建筑企业的业务范围不仅在国内广泛分布,更在亚洲、非洲、拉美洲建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诸多发展中国家承担长期建设项目;第三,产业内上市公司生产活动方面,体现为生产过程模式化、技术装备落后、建筑周期长、建筑质量不高、垫资普遍等特点。由于建筑业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建筑业的营运资金管理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2.2.1资金管理分散
建筑施工企业通常采用组建相对独立的项目部的方式对中标项目实施经营管理,企业有限的流动资金大多分散到众多的项目部,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一方面,工程项目分散,设立银行账户过多,资金分散且占用不尽合理,致使资金分流沉淀,周转缓慢。另一方面,建设单位资金拨付的不均衡与项目的均衡生产发生矛盾,在建设准备阶段,刚拨付时资金充裕、大量闲置,后期的工程施工阶段,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因无法保障项目的正常施工,项目部必须自己筹借资金。另外,遇到抢工等突发事件时不得不赊购材料,因此,项目部需要加强营运资金的筹借和运用能力,以解决营运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不同步性。
同时,建筑企业内部往往存在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各项目部资金盈缺状况不一,甚至大相庭径,存在着同一建筑企业内部不同项目部之间有的资金大量堆积、有的资金严重匮乏这一两极分化局面,集团的资金管控不到位,导致企业营运资金未能得到合理运用,企业总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保持在低位水平。如何灵活调控各项目部流动资金的余缺,最大限度地压缩库存现金的同时又能够保持收支动态平衡,是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
...............................
第三章我国建筑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现状分析..............................26
3.1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26
3.2建筑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配置与来源现状分析..............................26
第四章中工国际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36
4.1中工国际简介..........................36
4.2中工国际净营运资金状况分析..........................36
第五章提高建筑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思路........................55
5.1全面把控营运资金........................55
5.2完善存货内部控制........................55

第五章提高建筑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思路

5.1全面把控营运资金
基于建筑企业工程地点分散的特性,企业更应该全面把控营运资金,统一归集资金和调配资金,通过从企业整体高度进行货币资金的统一筹划,来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压缩成本,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具体说来,有必要强化资金内控制度,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建立起资金结算中心对营运资金进行统一筹划。
要加强企业资金的内部监控,建立起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报告体系。为了使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及时获知企业的营运资金状况,企业应建立起高效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报告机制,相关人员应及时上报各类重要货币资金信息,做好信息流的交换工作。同时,出于检查的需要和管理层的特殊决策,企业高层可临时要求相关人员报告资金实时状况。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货币资金信息要做到自上而下传达,在管理层进行重要决策时也应做好信息交换工作。
建筑企业的工程地点分散,造成企业资金不能够集中使用,因此,有必要设立资金结算中心,把建筑企业内部相对分散的资金归集起来,以进行合理分配,既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盈利能力,又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资金的占用成本建立企业资金结算中心应注意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企业相关资金必须通过内部资金结算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及时监控企业各子公司、办事处、部门的资金使用状况,掌握企业整体资金运作趋势,通过科学规划和统一调配,降低企业资金流转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

第六章研究结论

6.1研究结论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建筑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分别从要素和渠道为核心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入手,将国内建筑龙头企业中工国际和国内建筑业各营运资金平均指标进行比较,得出中工国际高绩效的营运资金管理优势所在,提出国内建筑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提高绩效水平的策略。传统的基于要素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中,单要素指标分析不足以反映企业整体营运资金管理水平,若仅仅是谋求企业单要素提升,则必将降低企业各渠道协同性,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产生不利影响。建筑企业必须尤为重视上下游供应链关系管理,在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分析时,必须综合渠道管理思维,从采购、生产、营销渠道入手,以提高营运资金流转效率。
由第四章提出的案例可知,国内建筑龙头企业中工国际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较好。中工国际在实践中融入渠道管理理论,对企业营运资金进行科学管理,中工国际历来重视上下游供应链关系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与众多供应商达成深度合作关系,在关注自身营运资金周转绩效提升的同时,并未过分挤占供应商货款,合理使用商业信用,以促进整条供应链的良性发展。在存货管理方面,中工国有着较好的存货管理绩效,在应收账款周转绩效方面更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了中工国际整体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