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学的动态建构思考——以《青年文学》(2017—2021)为考察中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855 论文编号:sb2024041715591752212 日期:2024-04-1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认为《青年文学》作为一本重要的文学期刊,以其独特的传媒性和生产性,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城市文本,聚集了作家、批评家等多个主体,以其为中心展开的文学活动,是城市文学动态建构的一个重要片段,可以为城市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参照。
第一章  文学传播机制的动态构型
第一节 媒介交互的脉络架构
在2017—2021年间,《青年文学》不断完善自身的传播机制,逐渐打造出了期刊与数字媒介相结合的媒介交互体系。
一、日新月盛的“纸上舞台”
《青年文学》自创刊起就逐渐向城市文学领域探出了“触角”。多年来,其刊发的篇目中不乏聚焦城市书写的作品。上世纪90年代,《青年文学》前主编,作家邱华栋彼时还是一位在创作道路上孜孜求索的文学新人。1993年,《青年文学》第9期刊登了邱华栋的短篇小说《城市中的马群》。邱华栋把写作题材定位在城市生活的开掘上,陆续在《青年文学》等刊物中发表了聚焦城市的文学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青年文学》探索城市写作的脚步并没有因为贡献出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就停留下来,而是继续推进,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城市文学的建构之中。2017年之前,《青年文学》中关于城市生活的作品是分栏散发的状态。自2017年第7期起,《青年文学》开设“城市”专栏,集中发表城市文学原创文本,其中包括中短篇小说,文学随笔,理论文章等多种文类。到了2020年2月,《青年文学》在“声音”栏目下分设“城市文学瞭望”一栏,主要刊发理论与批评类文章。由此,《青年文学》以纸媒为中心打造出了文学作品,理论文章与文学批评交相呼应的文本体系。
在《青年文学》面向城市文学先后开设的两个专栏中,近五年来发表的作品已经渐成规模。“城市”与“城市文学瞭望”双栏并置,各有侧重。在栏目内部,“城市”一栏主要刊发城市文学原创作品,并且多在当期作品之后附上作家创作谈,名家对谈或者文学评论等构成互动式发表;“城市文学瞭望”一栏则着重在理论与批评层面参与城市文学的建构。故此两个栏目在内容上实现了分流。

文学论文怎么写
文学论文怎么写

..........................
第二节 “城市文学”排行榜的综合探察
回望我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发展轨迹,由文学期刊设立的文学奖项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比如新时期伊始,由中国作家协会授权,《人民文学》杂志承办的“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在当代文学评奖发展史中就具有开创性意义。到了80年代初,《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等刊物在中国作协的领导下先后承办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和全国优秀新诗(诗集)的评选。在这一时期,大多数文学奖的评选活动都是由各级作协和文联的领导下的刊物开展的,由文学期刊独立开设的文学奖项在数量上落于其后,但却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青年文学》就是较早独立评奖的文学期刊之一。1984年,《青年文学》杂志举办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评选活动,同年《中篇小说选刊》开设“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月报》设立百花奖,《花城》文学奖也开始评奖。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文学期刊主导的评奖活动开始大量涌现。
作为文学传播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文学作品走入大众的关注视野。有论者言:“传统的文学作品与通俗的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文学评奖或文学畅销榜等形式在大众中得到关注。”①就产生的作用来看,文学榜单的打造恰如文学评奖的传播效力。《青年文学》自2018年发起首届年度“城市文学”排行榜以来,到2021年已连续举办四届城市文学作品的评选活动。文学期刊开展的评奖和榜单活动往往与其办刊定位联系紧密并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众目具瞻,这为城市文学提供了巨大的言说空间。面对当下城市文学创作的蓊郁气象,《青年文学》在注重刊发反映城市生活的文学作品之外,还与国内多家文学期刊联合起来,缔造年度“城市文学”排行榜榜单,及时筛选和梳理当年发表或出版的城市文学作品。这份城市文学年度榜单在评论界和读者圈引起热议,从而让更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学作品加速走进大众视野。
...............................
第二章  作品共构的城市表征
第一节 城市化的内容呈现
《青年文学》对城市文学的关注和推动使其汇集了一批致力于城市书写的青年创作者。从年龄结构上来看,这些创作者们集中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其中也不乏“90后”的身影。诚然,《青年文学》本就重视对青年作家的培养和扶持,其他栏目的作者也是“70后”和“80后”居多。但就“城市”栏目的创作者而言,“70后”和“80后”作家的聚合则显得更加意味深长。这两个年龄段的创作者在“城市”栏目中占有很大比重。这种结构与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的背景密不可分。当代青年与城市一同成长,越来越多的青年聚于城市,居于城市,越来越多的青年创作者把笔触伸向城市。正如陈晓明所言:“城市是属于青年群体的,因为只有青年群体才会把生活与行动,把爱与恨,把渴望与绝望,把进入与逃离都与城市全面联系在一起”。①他们亲身感受着城市化进程中的日新月异,并把其“新”、其“变”生动地诉诸笔端,落于纸面。
周洁茹的《到深圳去》对“水客”这一群体的描绘十分引人注意。“水客”原本泛指贩运货物的行商,如今在改革开放,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这一名称有了更为具体的含义——往返于大陆与香港、澳门之间,携带商品,走私入关的人。我国城市文学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存在鲜明的投射关系,在《青年文学》2017—2021年间发表的城市文学作品中,周洁茹小说中的内容并非孤例。若从整体观之,其中不少作品所展现的共性特质都集中在城市意象,消费文化和互联网元素这三个层面,反映出城市化进程在个体日常生活中的显影。
.......................
第二节 情感体验的集中指向
有研究者指出,事实上存在两个城市:一个是看得见的城市,即实体的、物质的城市;一个是看不见的城市,即精神的、心理的城市。③城市化进程不仅使城市的物理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塑造了一种现代城市的文化形态。斯宾格勒曾言:“区分城镇与乡村的东西,不是大小,而是一种心灵的存在”。④城市人的情感体验就蕴含在这种“心灵存在”之中,它是在城市文化迅速而持续的影响下生成的。近年来,《青年文学》中的一些城市文学写作者就专注于在现代城市文化的基础上描绘城市人的情感状态。定居于城的焦虑,久居于城的孤独,工作于城的倦怠,都是当下城市所集中创造的情感体验。
一、定居于城的焦虑
城市文化本质上是现代文化的表征。格奥尔格·西美尔指出:“现代文化的发展是以凌驾于精神文化之上的物质文化的主导性地位为基础的。”①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不可避免的受到物质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土重迁”的观念也深深根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种文化杂糅强化了城市人对于购房的执念。买房问题成为城市人焦虑体验的主要来源。这在《青年文学》中刊出的城市文学作品中也多有体现。
书写城市的日常生活,房子问题是难以绕开的,其背后表现出的是城市人集体焦虑。梁学敏在构思“房子系列”的小说时,取材皆是来自他的生活。在创作谈《我们共同的烦恼是房子》中,梁学敏说:“因为那些关于房子的烦恼和困境,要么在我身上发生过,要么在我认识的人身上发生过。”②他在《青年文学》的“城市”专栏发表的《大鸟腾空而去》和《想大喊》都涉及到了城市人的买房之苦。结合另外一些有关房子的小说,梁学敏总结了城市人关于房子的烦恼:征信问题,钱款问题,开放商问题,学区房问题等等。他的总结是较为全面的,这些与房子有关的困境催生出了城市人无限的焦虑。这点在其他作家的笔下也能看到。在《庞然大物》中,尹会计因过大的电视与自己咬牙买的小房子难以匹配而焦虑;在《异物志》中,蔚小壮因为刚刚交了新房的首付款,所以在为余婆婆筹集手术费的过程中遇到了困境;在《黎先生和黎太太》中,“我”和老唐为了孩子能去巨石国际学校上学,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公积金,兼以双方父母的援助,才终于买到了高档小区的房子;在《非典型创业》中,周六月为了能继续创业,顶着压力动用了买房子的钱。
............................
第三章 创作者与研究者的文本交响 ........................ 35
第一节 “城”与“人”:创作者的经验与思考 ............................ 35
一、城市写作群体的经验分化 .............................. 35
二、城市文学观:创作者的观察与体悟 ....................... 37
结语 ....................... 49
第三章  创作者与研究者的文本交响

第一节 “城”与“人”:创作者的经验与思考

文学论文参考
文学论文参考

文学作品是思想自由驰骋的产物。如果单从文学作品观之,则很难获知其内在的创作机制。因此,阅读作者的创作谈、对谈类文章就显得尤为必要。纵观《青年文学》在城市文学领域发表的创作谈和对谈类文章,不难发现创作者们的文化养成,创作动因和心理机制往往可以还原到“城”和“人”的关系上。这些创作者的城市经验首先来自城市与自己的关系。《青年文学》聚合起来的城市文学创作群体也由此出现了分化。随着“城市文学观”的提出,创作者们以观察者的视角把城市和其他人一同纳入谈论的话题之中同时论及自身的创作实践,使这类对谈、访谈类作品更加丰富和多元。
一、城市写作群体的经验分化
《青年文学》对城市文学的关注和推动使其汇集了一批致力于城市书写的青年创作者,但创作主体不同的城市经验,又使这一聚合出现了分化。青年聚于城市,但不是所有的青年都出生在城市,也不是所有的青年都会在固定的城市长居。他们有的自出生起就生活在城市,完全没有乡村经验;有的是因为求学、工作等原因由乡村进入城市,经历了乡—城巨变的阵痛;有的则是辗转于不同层级和“气质”的城市,有着丰富的现代都市体验。从这一角度出发,《青年文学》汇集起来的青年创作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城市原住民。这类创作者出生于城市,成长于城市。多年来积累的城市经验让他们在创作时自然而然地“偏爱”城市题材并热衷于表达当下的城市体验。在乡村经验方面,他们是匮乏甚至是空白的。陈鹏坦言,他很难想象自己去写农村或者小镇,因为那并不是他的生活;①陈蔚文说,她在城市出生长大,城市题材很自然地成为她的创作主体。①张定浩认为:“城市小说只能出自那些在某个城市长久生活过并且扎根于此的作者之手。”②这个观点虽然有些绝对,但却揭示了在时间空间积淀下的城市经验对于城市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有鉴于此,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之子”在城市书写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所提供的文本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有着乡村背景的作者所写的作品。孙睿在回忆自己的阅读和创作经历时说,因为基本需求不一样,写北京人在北京和写外地人在北京截然不同。他在开剧本会时被问到(剧本中)某个人为什么要在北京上大学。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孙睿之前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留在北京上大学对于他来说似乎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③这些在城市出生长大的创作者可以为当前城市写作提供一定特质性的内容,不过乡村经验的匮乏也使他们的创作产生了一些局限,比如周李立在写艺术区的相关故事时,意识到了不少城市人都有乡村背景,但是她在小说中并未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对此她直接坦诚道,她没有在乡村生活过的经历,不了解就不好写。
..................................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走入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居于城市。城市逐渐成为文学作品中的常见背景,书写城市的作品大量涌现,致力于城市文学研究的学者也在不断增多。然而,基于城市化加速推进的现实,城市文学所呈现出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动态给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文学期刊作为文学生产和传播的重要一环,是文学动向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助力者。近年来,《青年文学》敏锐地感受到了城市文学的发展势能,在这一领域开展了诸多文学活动,从而成为观察和研究城市文学发展动态的重要“窗口”。
需要明确的是,尽管学界对于城市文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硕,但是城市文学的发展尚未达到成熟的状态,还处在不断建构的阶段。结合近年来《青年文学》在城市文学领域做出的实绩,不难看出其中彰显的建构性力量。总体而言,《青年文学》在2017—2021年间所开展的与城市文学有关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城市文学的发展,是建构城市文学的有益探索。
在文学的传播机制层面,《青年文学》通过“城市”和“城市文学瞭望”栏目,打造出立体交互的文本体系,并借助新建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进一步拓展了这些文本的传播空间。此外,《青年文学》还联合国内其他重要的文学期刊,合力评选出每一年度的“城市文学”排行榜,进而聚合了更多的城市文学作品,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文学作品走向经典化;在作品的整体观照层面,《青年文学》近几年刊发的城市文学作品折射出当下城市写作的一个侧面:有相当一部分作品面向的都是当代城市人的日常生活,集中书写的是城市化在个体生活中的显影和城市人的情感困境。另外,创作者在作品中所展开的城市想象是以自身的城市体验为依托的,同时结合了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城市对人的塑造作用,建构出了文学中的城市形象。这也是城市在文学中的重要表征;在创作者和研究者的层面,《青年文学》成为汇聚创作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平台,双方在这个平台上撰文讨论城市文学,成为建构城市文学的中坚力量。创作者的对谈、创作谈类文章反映出这一群体的城市经验的复杂面貌。研究者的理论与批评类文章主要涉及城市文学的建构问题,为城市文学的研究引入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仿梦叙事与莫言小说创作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