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白小说的主要典型空间形态
(一)镜像
1984 年加布里尔·佐仑发表《走向叙事空间理论》,在这一文本中,建构了具有实用价值和具备一定理论高度的空间理论模型。他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建立在文本虚构的基础之上,强调空间的建构需要读者的参与,同时强调叙事的空间是一个整体,在这基础之上,他将空间结构等级分别划分为三个层级:地形层、时空层和文本层。在地形层空间结构中,空间作为一种静态的实体而存在,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作家的语言再现在文本中,文本创作者可以直接描写或者通过对话、叙述来完成地形结构的重现,它可以是非常具体的空间概念,比如城市、乡镇等,也可以是人或物存在的形式层面上的空间,可以是作者的梦境或者再创造。
林白作为个人化写作的女性作家代表,对于空间和地域都有着她自己独特的感知,就像她笔下的家乡,她非常乐意甚至不知疲倦的将小说背景放置在一个相似于自己家乡的背景下。奥野·健男在《文学中的原风景》中提出了“原风景”这一概念,他理解的“原风景”指的是“作家固有的、自己形成的空间”:“主要的形成时期就是该作家的幼年时期和青春期,固定在自己的意识层深处,小时候不能理解的风景在长大以后,离开故土以后又有了更多的留恋。”①1958 年林白在广西北流的一个偏远小镇出生,在沙街长大,直到成年以后才离开家乡,童年的生活经历给林白的作品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林白在她的创作谈《自述》中说道,她一度最想逃离的地方是她的家乡,真正离开以后,记忆却总是会闪回到过去,她好像又开始了想念,“故乡在我离开它多年之后才来到我的心里”②。北流沙街是她出生、长大的地方,生活的记忆早就刻在了骨子里,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风土人情,在创作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加入自己的情感记忆,在结构作品时自然而然地就以沙街作为她的创作原型。
........................
三、林白小说叙事的时间与空间 .................................... 291984 年加布里尔·佐仑发表《走向叙事空间理论》,在这一文本中,建构了具有实用价值和具备一定理论高度的空间理论模型。他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建立在文本虚构的基础之上,强调空间的建构需要读者的参与,同时强调叙事的空间是一个整体,在这基础之上,他将空间结构等级分别划分为三个层级:地形层、时空层和文本层。在地形层空间结构中,空间作为一种静态的实体而存在,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作家的语言再现在文本中,文本创作者可以直接描写或者通过对话、叙述来完成地形结构的重现,它可以是非常具体的空间概念,比如城市、乡镇等,也可以是人或物存在的形式层面上的空间,可以是作者的梦境或者再创造。
林白作为个人化写作的女性作家代表,对于空间和地域都有着她自己独特的感知,就像她笔下的家乡,她非常乐意甚至不知疲倦的将小说背景放置在一个相似于自己家乡的背景下。奥野·健男在《文学中的原风景》中提出了“原风景”这一概念,他理解的“原风景”指的是“作家固有的、自己形成的空间”:“主要的形成时期就是该作家的幼年时期和青春期,固定在自己的意识层深处,小时候不能理解的风景在长大以后,离开故土以后又有了更多的留恋。”①1958 年林白在广西北流的一个偏远小镇出生,在沙街长大,直到成年以后才离开家乡,童年的生活经历给林白的作品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林白在她的创作谈《自述》中说道,她一度最想逃离的地方是她的家乡,真正离开以后,记忆却总是会闪回到过去,她好像又开始了想念,“故乡在我离开它多年之后才来到我的心里”②。北流沙街是她出生、长大的地方,生活的记忆早就刻在了骨子里,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风土人情,在创作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加入自己的情感记忆,在结构作品时自然而然地就以沙街作为她的创作原型。
........................
(二)身体
林白的小说有着极为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小说对女性有着更为明显的偏爱,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林白偏向于应用松散的结构,回忆、梦境与幻象叠加,削弱对于时间的依赖,转而进一步凸显了空间叙事。林白小说中的女性始终活在两性所组成的伦理空间之下,那么其中以某种等级来明确的社会空间必然会带来女性地位的不平等,并同时伴随着女性身体上的苦痛愈加明显,甚至最后走向毁灭。
林白的小说有着极为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小说对女性有着更为明显的偏爱,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林白偏向于应用松散的结构,回忆、梦境与幻象叠加,削弱对于时间的依赖,转而进一步凸显了空间叙事。林白小说中的女性始终活在两性所组成的伦理空间之下,那么其中以某种等级来明确的社会空间必然会带来女性地位的不平等,并同时伴随着女性身体上的苦痛愈加明显,甚至最后走向毁灭。
伦理空间并不是近代以来的重大发现,而是早在人类文化产生之初,就已经发现了社会文化空间中不可避免的包含着伦理空间。家庭作为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文化单位,男女之间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从而形成了互为羁绊的关系,在伦理空间中,家是最为基本的单位。我们发现在林白的小说中对于家的描写是没有温度的,冷色调占据着主导位置,在那个所谓的“家”里的男女之间关系僵化,女性被道德理论法则所压迫,同时还要承担自己作为女性要承受的身体上的苦痛。家庭自古以来即作为温暖、和谐的象征,但林白以女性的独特视角,
描写出了不管是作为童年时期的女性还是成年以后凭借妻子的身份进入家庭的女性,她们的身体始终为痛苦所环绕,饱受折磨,不论是在成长过程中还是在成为女人以后她们都必然伴随着身体疼痛带来的折磨,身体是她们的实践空间。
在甲骨文中,“家”表示屋内和场所的意思,从构形上来看,“家”的上方的偏旁表示家的形状,下方的字表义,是雄性的意思。从我国古代的甲骨文的构字来说,家这个最具有典型代表的伦理空间是男性的所属领地,女性进入这个空间不具备自己的身份,只能是男性的从属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外来人员”。林白的小说以描写女性为主,而这些女性她们在进入家庭以后加上了“妻子”、“母亲”、“女儿”的身份,这些身份都是相对于男性来定义的,在家中她们是第二位的。因为从属的身份地位使得她们必须压抑自身身体的情感、欲望,迎合男性,抛弃自己的理想与自由,受到由男性制定的礼法的制约,背上道德的枷锁。在“家”这个空间中她们的身体就作为实践空间而存在着。
..............................
二、林白小说的叙事结构
(一)中国套盒结构
在《空间叙事学》中龙迪勇将“中国套盒”界定为:“故事里套故事——大故事里套着一个中故事,中故事里又套着一个小故事——的小说结构方式,也称嵌套结构或俄国玩偶。”①因为故事一层套一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叙述分层现象,整部小说往往也不止一个叙述者,甚至可能存在这个叙述者同时兼有两种身份——大故事中的叙述者和小故事中的被叙述者。层层叙述递进将读者带入其中,因为打破时间性一方面带来了情节的碎片化,利用中国套盒结构,从而使得不同故事层之间的联系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文本的逻辑性。林白小说大多是以回忆性的文本内容为主,站在现在回望过去,回看自己无比期待要逃离的家乡,从当下的现实出发,回忆过去的事实,一层又一层深入,我在故事中不断转变,从一个讲述者,慢慢变成故事中的人物,读者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文本带来的感染力,同时阅读过程也给读者带来了参与感。
在甲骨文中,“家”表示屋内和场所的意思,从构形上来看,“家”的上方的偏旁表示家的形状,下方的字表义,是雄性的意思。从我国古代的甲骨文的构字来说,家这个最具有典型代表的伦理空间是男性的所属领地,女性进入这个空间不具备自己的身份,只能是男性的从属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外来人员”。林白的小说以描写女性为主,而这些女性她们在进入家庭以后加上了“妻子”、“母亲”、“女儿”的身份,这些身份都是相对于男性来定义的,在家中她们是第二位的。因为从属的身份地位使得她们必须压抑自身身体的情感、欲望,迎合男性,抛弃自己的理想与自由,受到由男性制定的礼法的制约,背上道德的枷锁。在“家”这个空间中她们的身体就作为实践空间而存在着。
..............................
二、林白小说的叙事结构
(一)中国套盒结构
在《空间叙事学》中龙迪勇将“中国套盒”界定为:“故事里套故事——大故事里套着一个中故事,中故事里又套着一个小故事——的小说结构方式,也称嵌套结构或俄国玩偶。”①因为故事一层套一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叙述分层现象,整部小说往往也不止一个叙述者,甚至可能存在这个叙述者同时兼有两种身份——大故事中的叙述者和小故事中的被叙述者。层层叙述递进将读者带入其中,因为打破时间性一方面带来了情节的碎片化,利用中国套盒结构,从而使得不同故事层之间的联系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文本的逻辑性。林白小说大多是以回忆性的文本内容为主,站在现在回望过去,回看自己无比期待要逃离的家乡,从当下的现实出发,回忆过去的事实,一层又一层深入,我在故事中不断转变,从一个讲述者,慢慢变成故事中的人物,读者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文本带来的感染力,同时阅读过程也给读者带来了参与感。
最早利用中国套盒这种文本叙事结构的,我们可以想到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王后因为行为不端,国王将其杀死,之后每日都会娶一个少女,直到他遇到山鲁佐德,山鲁佐德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女子,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国王,并且每每在讲到精彩处正好是天快要亮的时候,国王为了听完故事不忍杀她,于是就这样一晚又一晚地讲下去,直到她的故事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被打动,决定与她成婚。山鲁佐德本身作为这个故事中的最主要的讲述者,她是一个又一个次故事层的讲述者,每个小故事又都构成一个完整而又独立的个体,这些小故事的存在又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整个故事,同时她也是主故事层的参与者,她与国王的故事被其他人所讲述着,形成了套盒式结构,当然这也是最简单的、最机械的套盒式结构的运用,故事与故事之间相对独立,一层又一层,每个故事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主故事层与次故事层在层次上有明显的高低,自然而然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让他们感受到不同的空间中讲述着不一样的故事,一个个单独的小故事的讲述同时也能带来明显的分离感,每个故事即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
..............................
(二)橘瓣式结构
在现有的几种叙事结构中,橘瓣式是一种比较独特且运用较多的叙述形式,橘瓣式结构,顾名思义,就像橘子一样并列组合,相互依靠,相互粘着,看上去像是互相独立并且发散向外,但他们仍然是必须集中在一起,有一股向心的力量将它们牵连在一起。戴维·米切尔森在《叙述中的空间结构类型》中说道:①“橘瓣”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它表明并置或者并列的故事情节是向心的而不是离心的,“一个橘子由数目众多的瓣、水果的单个的断片、薄片诸如此类的东西组成,它们都相互紧挨着(毗邻——莱辛的术语),具有同等的价值??但是它们并不向外趋向于空间,而是趋向于中间,趋向于白色坚韧的茎??这个坚韧的茎是表型,是存在——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各部分之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②在传统的小说当中,承上启下是非常重要的,在上一章的结尾一定会为小说的下一章所要描写的内容做铺垫。《水浒传》中第一章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结尾处停留在了史进与三个头领被困,将他们脱身的的这一至关重要的情节安排在了下一章的开头,《红楼梦》中第八回主要写的秦相公在第七回薛宝钗小恙梨香院,贾宝玉大醉绛云轩的结尾处大致交待了秦钟的身世,章节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这种叙事结构一方面是为了读者能够更好地跟上作者的跳跃思维,所以在结尾处必定要设置一个引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受到了古代说书人的影响,为了可以再次吸引听书人,所以往往将故事的开头引出,吸引他们的兴趣。传统小说中对于读者的反应极为重视,现代小说发展以来,对读者的关注度逐渐下降,作家们逐渐转变自己的创作方式,不断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创作更加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割断了章节之间直接的蓄意设置的联系,使得读者需要发挥自己统摄全局的能力,才会发现在各个章节之间存在着的那种极为隐秘的关系。林白的小说总是给人一种极为松散的感觉,读过小说以后会给人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看上去林白只是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整个文本阅读下来好像写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情节性总是不够强烈,在阅读的过程中刚刚找到了些许线索,立马林白又转向了下一条叙事线索,仔细看来总是多条线并进,错综复杂,容易让人产生混乱,因为时间的碎片化带来小说情节淡化,给小说的叙事结构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现有的几种叙事结构中,橘瓣式是一种比较独特且运用较多的叙述形式,橘瓣式结构,顾名思义,就像橘子一样并列组合,相互依靠,相互粘着,看上去像是互相独立并且发散向外,但他们仍然是必须集中在一起,有一股向心的力量将它们牵连在一起。戴维·米切尔森在《叙述中的空间结构类型》中说道:①“橘瓣”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它表明并置或者并列的故事情节是向心的而不是离心的,“一个橘子由数目众多的瓣、水果的单个的断片、薄片诸如此类的东西组成,它们都相互紧挨着(毗邻——莱辛的术语),具有同等的价值??但是它们并不向外趋向于空间,而是趋向于中间,趋向于白色坚韧的茎??这个坚韧的茎是表型,是存在——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各部分之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②在传统的小说当中,承上启下是非常重要的,在上一章的结尾一定会为小说的下一章所要描写的内容做铺垫。《水浒传》中第一章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结尾处停留在了史进与三个头领被困,将他们脱身的的这一至关重要的情节安排在了下一章的开头,《红楼梦》中第八回主要写的秦相公在第七回薛宝钗小恙梨香院,贾宝玉大醉绛云轩的结尾处大致交待了秦钟的身世,章节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这种叙事结构一方面是为了读者能够更好地跟上作者的跳跃思维,所以在结尾处必定要设置一个引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受到了古代说书人的影响,为了可以再次吸引听书人,所以往往将故事的开头引出,吸引他们的兴趣。传统小说中对于读者的反应极为重视,现代小说发展以来,对读者的关注度逐渐下降,作家们逐渐转变自己的创作方式,不断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创作更加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割断了章节之间直接的蓄意设置的联系,使得读者需要发挥自己统摄全局的能力,才会发现在各个章节之间存在着的那种极为隐秘的关系。林白的小说总是给人一种极为松散的感觉,读过小说以后会给人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看上去林白只是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整个文本阅读下来好像写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情节性总是不够强烈,在阅读的过程中刚刚找到了些许线索,立马林白又转向了下一条叙事线索,仔细看来总是多条线并进,错综复杂,容易让人产生混乱,因为时间的碎片化带来小说情节淡化,给小说的叙事结构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
(一)非线性时间与时间的碎片化 .......................... 29
(二)场景与空间感 ................................. 33
(三)回忆与空间化 ................................... 36
四、林白小说的视角与空间叙事 .................................. 40
(一)人物视角与女性感知 ............................... 41
(二)叙述聚焦与女性意识 ................................... 43
(三)女性话语的追求 ........................... 45
五、林白小说空间叙事的价值与意义 ..................... 48
(一)女性写作与空间叙事的新探索 ............................ 49
1、地域空间与记忆困境 ............................... 49
2、文化空间与生存困境 .......................... 50
五、林白小说空间叙事的价值与意义
(一)女性写作与空间叙事的新探索
曾经在一个采访中,有人询问林白,是什么因素促使她选择了这样的一种叙述方式,林白说是她的个人感受,是最真实的那种感受。虽然林白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女性主义作家,但她自认并没有学习什么女性主义理论,也没有认真地读过国外的女性主义的著作,在被定义为一个女性作家之前她首先是一个作家。她的小说最根本的还是描写自己的感受,从皮肤血液中渗透出来的对于世界的最直接的感受。在林白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林白对于这个世界的恐惧和热情,她努力地想要去追赶,将她的感受包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害怕与情感都暴露在她的文本当中,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体验,在小说中她不断探寻女性到底该如何自处的问题,当然还有在内心深处的对世界的期望,林白将自己扒光呈现在世人眼前,通过空间叙事,林白通过空间叙事展现了当代女性的具体的生存状态以及在各个空间中她们独特的情感体验。
1、地域空间与记忆困境
许多作家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都表示,如果没有一个熟悉的、具体的空间,他们就无法进行创作。首先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再对它进行适当的想象,这就是许多作家构思自己的文本创作的具体空间的基本想法,在《存在·空间·建筑》中,诺伯格·舒尔兹首次提到了“存在空间”的概念,他认为的“存在空间”指的就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知觉图式体系,也就是环境留在人的记忆深处的固定印象,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故土和家园很容易成为我们的“存在空间”,①林白也是一样,她的存在空间就是她的家乡广西北流,在她的小说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融入家乡的情况。林白说,她在成年以前并不喜欢自己的家乡,但是事实上她不满的是自己的生活,不满的是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恐慌、焦虑,因为童年的记忆总是伴随着这些不好的记忆,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家乡则被烙印上了固定的色彩。林白说:“从小我就觉得这个世界很恐怖。任何东西对我好像都有一种压迫感。现在已经好多了,从容多了。以前总是打电话也会害怕,我现在摸铁的东西还害怕,不知道为什么?也许与我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从小没有父亲,母亲也不在身边。自己面对一个世界,无边无际的世界——自然就非常害怕,没有安全感,就只能躲起来。”①从小生活的地方——她的故乡给她留下了非常深重的心理阴影,所以在林白的小说作品中,稳定的知觉图式的影响导致她一方面将小时候面对生活的恐惧直接反映在了小说中,另一方面,也促使她不断去进行虚拟世界的创造,来反抗恐惧。
..............................
结语
林白是当代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从 1990 年代开始,林白致力于女性主义小说的写作,在文坛上发出了不一样的呼声,她结合自身的生命体验写出女性的生命窘态以及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心灵苦痛。随着这样一种极致的女性主义写作的不断发展,消费社会带来的欲望心理使得 1990 年代以来发展的女性主义写作走向了歧途,他们将女性的隐秘体验不断放大,误入了纯粹肉欲写作的歧途。林白敏锐地察觉到了女性主义写作的困境,在 1990 年代末期就开始了自身的创作转型,她在坚守女性主义创作的基础上,同时走出了她自己在文本中创设的密闭空间,在更广阔的环境中遨游,观察人生百态。
本文从空间这一要素出发对林白小说中的空间进行分析,林白小说一直以女性主义为特点,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大多数仍然停留在女性意识的研究以及她近些年的创作转变。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在林白的小说文本当中,空间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的空间结构方法种类繁多,塑造空间感的过程中林白不拘泥于单一的创作手法,场景描写的极端化,叙述时间的空间化,叙述视角选择的独特,她将女性叙事与空间叙事完美结合,在进行自身意识传送的同时写出了不一样的空间体会,在空间叙事的进程与叙事功能上进行创新。空间叙事在叙事学中整体的研究都不如时间叙事,也正因为如此,留下了更多的探索空间,女作家们因为在现实环境中自身环境的束缚开始注意到空间,并以空间来展开自身的写作。不得不承认林白在自身创作的过程中或许并没有专门受到空间叙事学的影响,但是因为女性特有的对于空间的感知使得她的小说打上了空间叙事的烙印。
林白小说的空间叙事别具一格,但由于本人的个人能力有限,对一些文本的分析上未必能做到详尽,也未能做出成熟的空间叙事理论的阐释,而且由于林白的文学世界复杂而神秘,在一些作品的体会与把握上不能做到精细准确,分析与研究起来实属不易,文中尤其缺乏对林白新时期创作以来的作品的关注以及分析。对林白小说的空间叙事更全面更深入的阐发,还有待日后本人对空间和叙事理论学习的提高,再做进一步的探讨。我相信,在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林白小说文本中的空间叙事将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展开更深入更细致的讨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