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332 论文编号:sb2022070916520548959 日期:2022-07-2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通过梳理铁凝小说中的家庭伦理关系,可以发现她文学基底中不变的“善意”,用平实真挚地语言抒发着对和谐伦理与灵魂救赎的渴求,流露出深刻的人性关怀与家国情怀。
第一章血亲伦理叙事与文化反思
第一节父女关系:“恋父”与“审父”
父女关系是铁凝作品中一种典型的家庭关系,父亲是女儿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个性别不同的人,对女儿的成长有着不言而喻的影响,性别的差异加上独有的血缘关系,父女关系在亲情的基础上又多出一些微妙的异性情感。父亲不仅是一名异性,还承担着维护家庭秩序的责任,作为女儿眼中家庭权利的中心,女儿从父亲这里首先获得对异性的认识理解,对以后的择偶甚至人生道路选择都有着紧密地关联。我们在铁凝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父亲形象,有的懦弱无能,有的不负责任,当然还有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慈父。女性主人公基于各自带有矛盾性的成长境遇,在对父亲的一次次期待与失望中,构成了“恋父”与“审父”的双重情感,形成女性独有的生存体验。

文学论文参考
文学论文参考

一、“恋父”:血缘之上的异性亲情
“恋父情结”,由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又称之为“厄勒克特拉情结”[1],他发现儿童成长中,女孩在3岁时会从依恋母亲的感觉中分离出较多的情感转向父亲,甚至会与母亲争夺父亲独有的爱,以至于在对母亲的爱之外又有了一层憎恨之感。产生的这种“恋父情结”如果在成长发展中出现偏颇,将可能对女儿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恋父”之情,既是“爱恋”也是“依恋”,是一种特殊的家庭伦理关系,这种以血缘之爱辅以异性情感的父女关系,相比单纯的男女情感会更加牢固。父亲作为家庭权利的中心,女儿渴望从父亲那里得到关爱,对其父充满本能的崇拜与敬慕,之后又产生了不同于亲情的异性爱慕,这种情感存在于女性本能的潜意识之中,不同于普通的男女情爱,“恋父”之情是一种血缘之上的男女之爱,复杂且微妙。
.......................
第二节母与女:审视母爱的张力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铁凝更擅长站在女性角度,描写家中的女性关系,在她的家庭伦理叙事中,对“母亲”形象的塑造与刻画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点,随着对女性生存处境思考的深入,铁凝笔下的“母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有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有冷漠扭曲的恶母形象,这也随之构建出了各种不同形态的母女关系。铁凝笔下勾勒的母系家族历史,也是着力描写了母与女的纠葛,通过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审视传统母亲形象。女性开始探寻自我欲望的解放而忽视了母亲的身份,这种背离传统母职而产生的冲突势必会影响到母女关系,透过母亲和女儿的隔阂裂隙也可以看到时代对于女性的桎梏,最终从母女关系的和解,呼吁母性自然本能的回归。
一、审思传统伦理视野下的母亲
埃·弗洛姆说:“母亲的爱被认为是最高类型的爱,是所有情感结合中最神圣的结合。”[1]鲁迅曾说:“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女儿性,无妻性。”[2]可见无论在中西方文化中,母性往往是神圣且值得歌颂的。铁凝的文中不乏这般中国传统伦理下的慈母形象,她们博爱包容、坚韧勇敢,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下,虽背负不幸与困苦,但仍以母性的温暖去善待这个世界,母亲的责任与义务并非是男权社会赋予,而是一种女人的天性,是一种为母则刚的本能。
《麦秸垛》中的大芝娘是一位善良质朴的农村女性,然而命运却对她不那么公平,在婚姻中她是被抛弃的那个人,丈夫参军三年,大芝娘毫无怨言地等待,却等到丈夫一句“封建婚姻不作数”的离婚通知。离婚后的大芝娘不是不甘心自己的婚姻草草结束,而是不甘心自己结了次婚却没有一个孩子。于是找到丈夫“帮忙”,并保证会独自抚养孩子,不会连累到男人,她不仅说到做到了,还能在县城闹饥荒的时候把丈夫一家接回来,直到吃到米粮见底,这种博大善良的母性胸怀是让人敬佩的。后来自己疼爱的女儿大芝意外去世,她关在屋子里几日,自己消解了如此巨大苦痛,而后又开始了正常的生活,难以想象这是需要多大隐忍力。之后五星的出现又让大芝娘有了精神依托,她主动担起了抚养五星的责任,为了让喜辣的五星能好好吃饭,特地为他种起了辣椒,在看到五星津津有味吃起饭来的时候,大芝娘比谁都高兴。这种母性的责任感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并没有人强迫她要照顾好五星,但是原发于母性的内在欲求让她在抚养五星的同时得到了身心的愉悦感。大芝娘虽身处男权规训的社会,但她的心态与经历诠释了女性并非男性的附属品,生儿育女成为一种女性本能的欲求。铁凝用这种抑扬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原始母性的震撼力。
...........................
第二章夫妻伦理叙事:爱情与婚姻的省思
第一节婚姻之痛与男女存在之思
传统伦理文化中向来推崇“相敬如宾”、“琴瑟和鸣”的夫妻关系,理想的婚姻形态应该是爱与责任的完美结合,男女双方相互照顾,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地相伴一生。但在世俗的现实社会中,婚姻生活总是会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波折,铁凝的创作中放大了人性灰暗面的婚姻问题,揭示了传统伦理道德和社会舆论压力对男女的婚姻关系的捆绑与束缚,当爱情远去,夫妻间的困境与矛盾逐渐加深,在缺少爱情的婚姻里,有名无实的夫妻双方相互折磨,对美好婚姻的向往逐渐演变成围城之内的心酸与困顿。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作者自身的成长,铁凝也逐渐意识到男女之间不完全是长久地独立或对立状态,于是走出轰轰烈烈的男女矛盾,回归简单平凡的夫妻日常,开始用温暖的笔触去探讨和谐统一的两性关系。无论是婚姻的疼痛和压抑,还是婚姻的温情和美,铁凝自始至终都在表达爱的尊重,在婚姻这种契约关系之外,呼吁爱的回归才是两性和谐的真谛。
一、无爱婚姻的相互折磨
在正常的夫妻关系中,爱情应当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意识形态存在于婚姻生活里,如果婚姻中缺少爱情的滋润,夫妻二人就只是名义上的关系,没有情感加持的生活只会带来日益加深的矛盾冲突。在铁凝小说的一系列婚姻伦理叙事中,无爱婚姻的失望与悲哀导致了两性间的畸形的相处状态,夫妻二人为了争夺婚姻中的主体地位展开了相互的折磨与报复,无爱的婚姻所酿造的人性悲剧终究需要一生去治愈。
《玫瑰门》中司猗纹无疑是无爱婚姻中最典型的牺牲品。少女时代的她知书识礼,对生活充满希望,然而在与初恋华致远一场闺阁幽会后,却因为对方所谓的“革命”惨遭抛弃。心灰意冷的司猗纹同意了父母的安排匆匆嫁入庄家,丈夫庄绍俭心中也装着另一个女子——齐小姐。本就没有爱情基础的两人开始了他们的悲剧婚姻,女性的传统思想也曾让司猗纹想过屈服于生活,踏实做个贤妻良母,然而庄绍俭在得知司猗纹不贞的过去后开始了对她心灵和肉体上的折磨与虐待。司猗纹在屈辱中生儿育女,历经千里扬州寻夫换来的仍是丈夫的冷漠与羞辱,这场司猗纹自以为寻爱的和解之行还导致了大儿子的夭折。然而生活远比想象地更加悲惨,庄绍俭在归家后对司猗纹仍是百般凌辱,甚至把性病传染给她。司猗纹在这场婚姻中做错了什么?其实她只是那个时代封建思想的牺牲品,男性婚前可以有恋人有情事,但女性却绝不被允许。庄绍俭本就对父亲安排的包办婚姻不满,又得知妻子的婚前不贞,懦弱无能的庄绍俭没有勇气去反抗家族反抗封建制度,便把所有的愤怒与压抑发泄到了司猗纹的身上。
..............................
第二节“婚外情”:道德与人性的沉思
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要求夫妻二人在婚姻生活中应当忠诚互敬,但因为夫妻之间不似血亲关系有血缘作为纽带,所以当夫妻情感淡化或发生矛盾冲突时,单靠道德舆论和责任义务来约束的婚姻关系实则并不稳定。在社会与个体的逐渐发展过程中,个人私欲和外部诱惑不断增多,极有可能产生有悖于婚姻伦理道德的婚外情。在铁凝创作的婚恋叙事中,婚外情作为一种典型的婚姻困境也是值得重点探讨的。铁凝把小说中的婚外情上升成一种人生选择与社会问题,有的人因为个人欲望与肉体刺激选择出轨,有的人则因为对灵魂与爱情的追逐渴望自身的解放,铁凝用犀利的视角、温和的笔触批判着婚外情对家庭与个人的伤害,同时也站在人性解放的立场上给予三人关系中的悲剧女性更多的包容与关注,其最终目的仍是寻找人们心灵的救赎,呼吁爱的纯净与温情。
一、无爱的情欲冲动
“五四”之后西方思想大量涌入,一直被封建贞洁观禁锢的女性身体获得了言说的可能,性的欲望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表达,而在女性意识在急于解放的同时,伦理道德的标准却被抛之脑后。小说《大浴女》中章妩在下放农场的日子,和丈夫的相处只能像例行公事般在安排好的小屋排队进行,在这种荒唐的环境下,人性的个体欲望完全被压抑,再加之章妩对农场劳作地有意识逃避,不自觉患上了莫名其妙的“眩晕症”。回到城市的她为了能得到一张张不回农场的病假条以及对肉欲解放的渴望,开始了与唐医生的不伦关系,章妩在这段婚外情中情绪与欲望得到了大胆的宣泄,甚至生下了自己出轨的证据——尹小荃,它们二人这段荒唐的不伦之情也因私生女尹小荃的意外身亡带来负罪感而宣告结束。章妩和唐医生之间并没有实质的爱情,只是一段特殊时期的相互慰藉,而在这段婚外情中一直由女方掌握着主动权,章妩主动勾引了唐医生,索要和发泄着自己的私欲。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大多被安排在被动接受的位置,铁凝在《大浴女》中以女性解放意识为契机颠覆了男女两性的关系,由女性主动展现欲望并主导一切的发生。例如唐医生之后的情感发展,依旧是被一位有夫之妇的女护士勾引,女护士的丈夫在外教书,为了排遣欲望她和医院的很多男人都有过来往,她从来不觉得是被他们占了便宜,而是自己在占他们的便宜,污秽又诡秘的“生活问题”在她这里好似家常生活。女护士对唐医生明目张胆地挑逗,把他引入自己家中体会着“庸俗的快乐”,女护士并不惧怕外人的眼光与评论,可唐医生不行,在医院保卫科的捉奸行动中,唐医生赤身裸体地越窗而逃,慌张不堪地他从高耸的烟筒上坠下而亡。唐医生被动扮演着“第三者”的角色,与两位出轨女性相比他是羸弱的,“偷食禁果”的他明知没有结果,却也抵御不住情欲诱惑,最终成为了婚外情的牺牲品。
..............................
第三章家庭伦理叙事的视角与艺术策略................................35
第一节多维度的叙事视角.............................35
一、成人视角和儿童视角相结合.......................................35
二、“第三性”视角的探索突破.........................................37
第四章铁凝家庭伦理叙事的动力机制及其观念演变................................44
第一节家庭伦理书写的动力机制......................................45
一、缺失性的童年体验.....................................................45
二、“民主化”家庭生活及家族历史的促动......................................46
结语................................52
第四章铁凝家庭伦理叙事的动力机制及其观念演变

第一节家庭伦理书写的动力机制
一、缺失性的童年体验
童年经历奠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基础,家庭的相处模式以及父母的教养都融入了孩子的骨血中。作为人生中重要的发展时期,无论是知识的累积还是生活体验都是个体成长不可逾越的开端,孩童时期的经历对个人的情感思维和为人处世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童年经验是个体独一无二的审美经验,作家创作过程中常会将自己对童年的印象和感受以显或隐的形式反映在文本中,而“童年的缺失性经验,从根本上说,是作家的沃土,作家在他的一生中永远可以从这里获得生命的发动力。”[1]铁凝的文学创作也与其童年经历密切相关,而她文字中关于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描述也源于自己童年时期缺少了爱与关怀的经历。
铁凝于1957年出生在一个和睦的知识分子家庭,本可以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健康成长的她,却由于政治时局的动荡,父母迫不得已把三岁的小铁凝寄养在北京的保姆奶奶家。幼小的年纪突然失去父母的陪伴,很容易造成安全感的缺失,这个时候又目睹了保姆奶奶邻居们的刻薄刁难与无休止的争吵,给幼小的心灵造成人际交往的恐惧与排斥。但所幸保姆奶奶对铁凝一直报以无私的疼爱,那种温暖柔和的母性触感让铁凝一生难忘。在散文《我的小传》中铁凝回忆道:“我需要保姆奶奶的那种感情一直延续到长大后去农村插队,当我生病躺在炕上,最渴望的便是一双粗糙的、老年妇女的手的抚慰。”[2]铁凝对那双粗糙但充满母性温暖的手记忆犹新,这种情感不仅影响着铁凝的人生,也形成了她作品中对传统伟大母爱的追求。比如《青草垛》中大模糊婶给了隔壁的一早宛如亲娘般的爱;《麦秸垛》中的大芝娘,发自内心地疼爱着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孩子;《玫瑰门》中眉眉最喜欢慈祥温和的姨婆,觉得姨婆的怀抱温暖宽厚,周身散发着母性温柔的香味,这才是眉眉理想姥姥、奶奶的样子,眉眉对司猗频的依恋恰是折射出铁凝对保姆奶奶的怀念。

文学论文怎么写
文学论文怎么写

...........................
结语
铁凝以自身独特的文化理解为文坛贡献了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复杂多变的文学方式一次次打破外界对她的标签。对家庭生活的关注一直是她主要的切入点,铁凝善于从伦理层面传达对人性的观察、对个人与家庭的思考以及对家庭立场的伦理关怀。通过梳理铁凝小说中的家庭伦理关系,可以发现她文学基底中不变的“善意”,用平实真挚地语言抒发着对和谐伦理与灵魂救赎的渴求,流露出深刻的人性关怀与家国情怀。
铁凝所书写的家庭生活,不拘泥于小家庭或大家族,她更着力去探讨家庭内部少数人之间的关系,如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姐妹关系、婚姻关系的呈现,在他们的矛盾斗争中找寻家庭生活的真谛,实现个体的自我成长。铁凝小说中流露着传统的家庭伦理内涵,如夫妻间要忠贞互爱,姐妹间要谦让团结,晚辈要与长辈和睦相处等,她没有急于挑战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国传统伦理秩序,而是加入平等互敬的观念,用理性辨析的视角去建构完善传统的家庭秩序。用家庭矛盾冲突后的和解呈现家庭生活的柔软细腻,从而更深层次地探析到人性的复杂,这使她的小说增添了一份“治愈”之感,让人们走出沉痛的生存困境,用谅解与忏悔完成心灵救赎,获得新生的力量。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