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燕旅行散文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8022 论文编号:sb2022042514500046505 日期:2022-05-18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认为旅行散文不仅仅只是游山玩水、写景纪游那么简单,它的游历对象的选择、观看的方式以及其中包含的文化意蕴,都有着很大的可探讨空间。不同于游玩享乐的普通游客,真正的旅行作家总是会从无所不包的大千世界里,精心挑选出更加可靠有力、意蕴丰富的事物呈现到读者眼前,他们的慧眼既能洞察到观看对象的深处,又能直视进人类的情感深处。
一、旅游文学知识素描与陈丹燕旅行散文概要
(一)旅游文学和游记散文
1.旅游文学
“旅游”一词古已有之,最早可见于沈约《悲哉行》中“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后来在王勃、贾岛、白居易等人的诗中也有出现。不过,古时的“旅游”与今天的“旅游”名称虽然一样,但内涵与外延上的差别却不小。古之“旅游”多带有迁徙 、寄居的意味,古人“旅游”行为的发生,往往与个人、家族的发展延续相关连,或是在时局动荡的背景下,关乎身家性命、社稷江山的无奈之选,如安土重迁、经商征战等,唐代诗人贾岛《上谷旅夜》中所描写的:“世难那堪恨旅游,龙钟更是对穷秋。故园千里数行泪,邻杵一声终夜愁”就体现了远离故土,伤心离别的意味。帝王的巡游狩猎、祭祀封禅虽有游乐之意,但其目的更多在于展示王权富贵,巩固封建统治;而文人的漫游,或借山水表现自己的高洁品质、标举个性,或借路途险恶隐喻仕途艰辛,尽管可见游山玩水、寄情于天地,但对仕途、世情和人生的批判与感叹更胜。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则更多怀着愉悦的心情,有闲适游乐之意,是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产物。1942 年在瑞士举行的“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给旅游下了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这些人不会永久居留, 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①而在中国,自 1964 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旅游工作会议”之后,“旅游”一词才逐渐在社会上传用开来。机械化生产解放了劳动者的双手,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出更多时间;现代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于是,有闲有钱的民众以旅游的方式享受生活,这种方式既包括美食、住宿、出行、娱乐、购物的物质性,又包含放松身心,取悦自我的精神性,象征着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后,人类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文学论文怎么写
文学论文参考

.............................
(二)陈丹燕旅行散文概要
陈丹燕的旅行散文记录其在外国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作时间是在 1991年之后,与同时代其它旅外游记散文相比,她的作品中既有类似的时代特征,又有个人特色。文章中体现出的强烈自我主体意识和内容的琐碎性,以他国对历史古迹和传统文化的珍爱为参照,两相对比之下批判本土对传统文化的践踏,这些是 80 年代后期旅外散文中的时代印记。但陈丹燕的旅行散文又有其个性,她在不同类型的文化场域变换中建构着自己的文化身份,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观照各国景观,突破了游记的一味写实,将虚构的写作手法融入文中,这些都使得她的旅行散文呈现出独特的样貌。
陈丹燕说过,自己的作品都关于旅行,却不是游记,故而笔者将陈丹燕的旅行文学作品称作“旅行散文”。在她看来,关于旅行的文字应该比游记更深刻,应该关心旅行者在路上的命运和他内心因此发生的变化。游记带有探索的好奇和发现的惊喜,但少了些对人生、对世界、对信仰的思考,而陈丹燕的旅行文学作品将这些都包容在内,在带领我们欣赏世界各地风景的同时,也展示着她的成长沉淀,传递着她脑海中不断翻涌、反复咀嚼的深刻思考。她对于异国的文化元素十分敏感,所以总能够在扑眼而入的景物人事之中,体会到国家的文化氛围,捕捉到历史的时间遗痕。此外,在羊城晚报的采访中她曾谈到:“‘旅行文学’是一种特殊文体,特点在于虚实相间……旅行的片段是碎片化的,旅行文学作为一种文体必须要有虚构的部分,需要有结构手法贯穿起来,同时挖掘旅行故事的意义。”①所以在描写方式上,她没有像传统的游记散文那样仔细描山摹水、写景状物,力图将所见之景还原于纸上,而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虚构、想象和回忆的成分。这里的虚构并不是指凭空幻想、无中生有,而是指发挥想象力,融入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一只眼睛向外观察自己曾路过的世界,另一只眼睛向内审视自己的内心,将在身处之地看到的东西与回忆联结,再补充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让旅程曲折生动,让文章丰富深刻。
.................................
二、自我找寻主题和多重文化蕴含
(一)自我找寻与成长
1.自我意识的苏醒
陈丹燕的旅行更多是向内的,即使向外,也都带着强烈的个人印记,明明有时一去长风万里,所到之处却回归了自己的内心。一开始,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任由思绪去做翩然跳跃的联想,后来她对自己的联想产生了兴趣,开始探究联想下的潜意识,以及这潜意识下藏着的真实自己。步履不停的旅行加上笔耕不辍的写作,当我们回望时,可以看到她在看景识人、心境体悟等方面的变化,三十多年来,陈丹燕的心智轨迹都被记录汇总在了书里。旅行滋养文字,文学丰富旅行,两者交织成长。就这样,在不断地外出旅行、回家写作、故地重游和作品修订中,她经历了遇见自己的过程,达到了完成自己的目的。
最初,陈丹燕只是迫切地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1958 年出生的她在童年和少年时期恰逢文革,虽然在后来诗意地形容自己的童年“有种很是颓败但直指人心的美”①,但这场革命给她带来的创伤,以及当时那种人人自危、神经紧绷的氛围,都在记忆里留下了磨灭不去的印记。禁锢,这是陈丹燕对那段日子最深的感受,而被禁锢的人对自由的向往,绝不亚于被困在沙漠中的人对甘霖的渴望,即便是在自由旅行了二十多年后进行回顾,她仍觉得“千难万险都不怕,就是不能将他们再关在一个禁锢的国境线内,再过失去私人护照的生活。”①1991 年,陈丹燕的作品《女中学生之死》在日本出版,她有了出国访问的机会,这便是她旅行生活的开端。
在最开始的旅行中,陈丹燕屡屡在异国他乡想到上海,想起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行李像一些古怪的影子》就记录下了她第一次来到欧洲时,思绪在现实与回忆中反复横跳的情形。慕尼黑机场深深渗透着的咖啡香气,令她追忆“很久以前的冬天,趴在棉被里漏夜看译本……棉被深处橡胶热水袋散发出带着橡胶气味的热气,发了黄的旧书也散发出带着轻尘的纸的清淡气味。”②这是气味的联想;亲眼见到巴伐利亚王的夏宫,“回想起来的,是在大学礼堂拥挤的木条凳子上,与中文系三班的女生们一起看电影的情形。”③这是画面的跳转;在收音机里听到的英文歌,“像许多年以前,我的少女时代,常常在晚上用短波收音机听澳大利亚之声音乐节目的声音。”④这是声音的穿越。旅途中经由不同感官捕捉到的感受,都触发了遥远的故乡和童年记忆,虚实相间、今夕交错。正如她自己所说:“只要在欧洲旅行,就总是会迎来这样的时刻,从心中的轨道,一路滑翔入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是寒冷的上海,天光总是暗淡,但心中总是飞翔着轻盈而绝望的梦想。”⑤虽然在旅行时总是会遇见从前的自己,但当时的陈丹燕并没有发觉这一点,她像一个被关在监狱里刚放出去的犯人,看什么都新鲜,什么都要多看一点,担心回到中国以后就永远都看不见了,所以她的心被各种各样的情绪挤满,无暇思考这些情绪背后,藏着怎样的一个自我。
.................................
(二)文化身份建构与超越
1.认同他乡的想象
关于文化身份,斯图亚特·霍尔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一文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身份观。一种以“同一性”为原则,把文化身份定义为一种共有的文化,反映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符码,按照这个定义,我们的文化身份是稳定、不变和连续的。另一种是差异的身份观,这些深刻和重要的差异构成了真正的现在的我们,“它们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它们决不是永恒地固定在某一本质化的过去。”①按照这个定义,文化身份是一种相对的、不稳定的存在,并且永远处在建构的过程之中。在实际的观察研究中我们常会发现,文化身份既相对稳定,同时又会随着个人经验的累积和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被建构、重构。陈丹燕的文化身份,就是一个被建构、而后经历迷茫和怀疑、最后被重构,实现了自我超越的过程。
文化身份的形成从童年就开始了,陈丹燕的童年经历使得她文化身份的形成过程充满了不稳定性和复杂性。祖籍广西平乐的陈丹燕出生于北京,爸爸是广西人,妈妈是东北人,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她 4 岁时随着父母迁往上海,这个地方对于她来讲是陌生的。由于口吃,小时候的陈丹燕朋友极少,不易宣之于口的情绪都放在了心里,也让她过早地体会到孤独的感觉。这些都让她对上海的生活有种隔膜:“回想我在上海的生活,总有种浮在水面上的油的感受。”①她与自己的出生地北京也并不亲近,16 岁的暑假回到那里时,也感到了隔膜。漂浮在上海之上,游离在北京以外,陈丹燕没有过真正的对地域的认同,也没有对故乡的归属,她的心里始终有种漂泊的感觉,根本不知道哪里才是自己的故乡。
除了地域认同模糊不定以外,她的民族文化身份也颇为复杂。一方面,陈丹燕的家庭背景引发了她对欧洲的好奇和向往。在《等待出航》中她曾提到过,自己的的母亲喜爱一切带有舶来气味的情调,哥哥也的英文花体字也写得很漂亮,父亲曾在中外合资的航运公司里任职总经理,他工作的“特殊性”为陈丹燕见识和得到外国东西提供了条件,父亲有时会带她去远洋船上玩,“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在那些风尘仆仆的大船上,找到了一个辽阔的世界。”②另一方面,特殊的时代背景加深了她对欧洲的喜爱,甚至将喜爱变成了一种执念。她 7 岁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被抓去劳动改造,妈妈的脸总是忧伤不快,在文中她这样描绘当时的情形“大人都忙着应付各自备受威胁的生活……全家都各自抵抗,互不了解,就像当时人与人之间的情形一样。”③身处其中的陈丹燕感受到了强烈而深刻的压抑和禁锢,这时,欧洲小说、诗歌里的自由和浪漫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慰藉。此外,她也并不能完全摆脱时代的影响,革命年代顽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曾打动过她,只是这样的感情潜藏在内心深处,被其他感情掩盖,渐渐沉寂了。

文学论文参考
文学论文参考

..............................
三、情思交融的艺术表达.............................30
(一)观看之道:旅行者视角........................ 30
1.从远观到近看.....................................30
2.从仰望到平视...................................32
结论.....................................40
三、情思交融的艺术表达
(一)观看之道:旅行者视角
1.从远观到近看
旅行者总是带着对世界的好奇与观看的渴望踏上旅途,观看和感受的具象化就是一部部旅行文学作品,这些文字的背后是旅人的心灵投射。旅行者的观看视角,总是先远观再近看,就像钟文音说的:“远观,是从历史地理文化面横切入一个旅地的空间广度;近看,是从我这样的女子在瞬间面对异城异国的无数众生时所铭刻的时间遗痕。”①从远观的角度,可以观察到作家对目的地的直观感受,探究其如何书写人文建筑与自然风光;从近看的角度,则能够通过作家对当地人生活的观察,发现其中的时代印记以及与作家的心灵共鸣。
“行旅的环境或处所不仅仅是一个场所,它映射着人类各个文化集团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所以景观和环境的根本意义在于人类自己的活动自然形成的文化意义。”②人文建筑通常是一座城市里最好的文化符号,陈丹燕在远观它们时,总是会带上历史背景去探寻其精神向度,这一点在《捕梦之乡》中对贝尔格莱德修道院和伊斯坦布尔索菲亚大教堂的书写最为典型。修道院是塞尔维亚中世纪的精神基石,东正教的修士与修女们世代守护着这里,自四世纪诞生的赞美诗至今仍在被低低吟唱;墙上的宗教湿壁画是东正教对精神世界的认识与描绘,如果破损了,进行修复时必须要由与画上圣人同时代的颜料来描绘。陈丹燕在他们的严苛与执拗里看到的是对永恒的谦卑和对时间的不懈追寻,一个国家的历史也通过这种古老而虔诚的方式得到传承。曾是世界上最大东正教堂的索菲亚大教堂,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被改成了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两种宗教信仰在这幢建筑里重叠并相融,在陈丹燕看来,索菲亚大教堂如今的状态成了一个诗意的象征:“索菲亚大教堂呈现出不同信仰彼此照耀时的最美境界,并不彼此毁灭,而是相耀生。”①从人文建筑里,陈丹燕也读懂了一座城市,尽管贝尔格莱尔身世坎坷命途多舛,总是在经历战火与纷乱,如今却并无伤人的戾气,只是“背着自己的过往,以遗世独立的逻辑生活着。”
...............................
结论
陈丹燕的人生轨迹与旅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回望她这么多年的驿马生活,旅行道路和文学道路早已互相交织应和,并呈现出它们对一个作家漫长的回馈。
旅行散文是陈丹燕观看世界后所整理的收获与总结,从个人角度来看,更宽广的空间和更肆意的自由,帮助她治愈了曾经因被压抑、被禁锢而受到的精神创伤,引导她向内探索自己的心灵世界,实现了自我扩张,心智也变得更加成熟。对日常平淡生活的短暂抽离,让她获得了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世界并心有所得,推进了她深度观察家乡的上海书写和书籍与旅行交织的地理阅读。在不同文化场域间的游离与行走、迷茫与清明,帮助她完成了自我文化身份的建构与精神故乡的归依,让她能够敞开胸怀接纳整个世界。从文本角度来看,陈丹燕的作品呈现出了开放历史意识与深刻文化思考。她在作品中选择不同视角来阐述自己对历史的不同理解,不轻易论断对错而是辩证地去看待既定的历史,并从中获得面对人生的态度。她以包容的心态和开放的视野观察各个国家,字里行间充满各种对文化的延伸性深沉思考,这些都让她的旅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游学意味。她将意识流融会贯通,既把它当做观看世界的立场、体认生活的方式,又把它的结构方法用在旅行散文的撰写中,使文章呈现出蒙太奇式的镜头组接感。她用感觉化的语言描述旅行中所经历的场景和氛围,让自己在旅途中天然的、直觉的个性化体验介入其中,让语言充满着生命细节,同时她也善于联想,凭借着锐利敏捷的感觉力看到事物之间复杂多样的联系,并且借助这联系将事物的特点贴切地表现出来,功力深厚。从文化角度来看,陈丹燕对西方文化的追随姿态,是在那个年代长大的人普遍具有的文化心态,而他们在追随路上所遭遇的碰壁、破碎、迷茫,不仅仅只是那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理困境,对于文化全球化下的今天,仍然具有启发意义。还有观看视角从仰望到平视的转变,不仅记录下了西方形象在中国人眼中的流变,而且折射出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人由最初的眩晕到平和坦然的心路历程,以及转变背后的国家崛起。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黄锦树小说离散书写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