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一)选题依据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关键时期,是坚持和坚守新课程改革理念、经验相当重要的时期。2011 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和 2001 版的对比可以得出: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更加向素质教育靠拢。这样一来,阅读的价值就被突显出来。数学阅读对小学生数学的学习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数学阅读的相关分析和论证,最终告诉读者:小学教育的主体内容可以说是阅读,阅读应贯穿小学所有的学科,阅读是强化数学学科的落脚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比较完善且优化的阅读技巧。通过阅读,成就着每一个有着丰富精神内涵,健全人格的小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越来越走向“数学化”。当今社会对人的要求、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数学科学又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一门基础性课程,旨在培养小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普遍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大、学生不喜欢动脑思考、更不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一提到阅读,人们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文学阅读、语文阅读、课堂上的阅读理解......可见,早已把‘阅读’和‘数学’分得一清二楚。掌握并有能力继续学习才是适应新社会新发展之根本。所以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崇尚科学,重视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掌握数学知识,练就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家长与老师共合作,让数学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
(二)文献综述
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笔者对文献、期刊数据库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检索梳理与对比,有些文献是本文写作的直接相关文献,还有一些文献可以视为本研究的背景性文献,现将其整理为如下几个方面:阅读是小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拓展小学生视野的重要手段。高尔基说:“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归功于书”,通过阅读可以让小学生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同时小学生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也是巩固、积累知识的过程,还可以增加小学生对大自然、科学、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加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1]阅读还可以陶冶小学生情操,一些名人、伟人的事迹可以洗涤、净化、升华小学生的思想,为以后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也有重大影响。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源于早期的阅读。从理论上讲,让人梦寐以求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阅读能力来开发培养;小学时期的阅读是开发孩子天赋的保证,更是培养健全人格、开发完满智力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第 18 条提到: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已经明确指出扩充知识应从阅读开始,阅读是知识强大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大纲里有一些最难的章节,理解了这些章节才能学懂其他章节。让学生就这些章节阅读一些扩充知识的书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会设法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让学生阅读一些与新知识相关的课外读物,在都是新知识的前提下,学生定会产生许多疑问,这样一来,他在课堂上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可以得出:课外科普读物的阅读使学习产生疑问,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学习新知,得到成功的体验,这样的良性循环越发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说:阅读必将成为孩子获取知识最有效的手段。
....
一、我们对小学阅读的“误读”
在讲求素质教育的时代,阅读被提升至全民化高度,但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阅读就是简单地浏览一些图文类书籍,培养文学素养,其实则不然,阅读可以被分为好多种,针对小学生而言,我们应引导其进行全阅读,这对小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学科对小学生思维的发展起着基础而关键的作用,而通过数学阅读使得小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正是不可忽视的一大课题。
(一)带小学生走上阅读之路
一提到“阅读”一词,大家第一反映往往认为是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任务,似乎阅读就是语文学科管辖范围内的活动。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或是学生自身,都只注重学生的语文阅读情况,而与“语文阅读”相对应的自然是“数学阅读”。然而,在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是很少进行数学阅读的,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外在条件也包括图书市场,琳琅满目的语文阅读方面的书籍,或是用于应试教育的阅读题训练书籍,很少有数学阅读方面的书籍映入眼帘。实际来说,学习数学学科的知识同样也需要阅读,且数学阅读能力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小学阶段的阅读现状可以大致分为两种:课堂之中,有精力的教师会带着学生进行本学科内的课本内容阅读,这项工作似乎只有语文教师能保证完成。课堂之外,会有极少数的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或是学校老师的建议来安排孩子的课外阅读,但多数都是文学阅读。 苏联数学教育学家斯托里亚尔曾经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足以证明数学的学习也离不开阅读。
........
(二)陪小学生赏阅读路上之景
“阅读”两个字刚一出现,我们的理解是“用眼睛看”“读出声音来”就可以了,更是有一大部分人认为阅读就是简单地自上而下浏览一些文字。再有,因为阅读给学生带来的益处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显现出来的,所以教师在这一方面如果不是学校专门开设的阅读课程几乎是不太愿意付出时间做出系统指导的;另一方面,现在家长在给孩子买课外书上特别舍得付出,但在家里,确实不太乐观的一幕:任由孩子随意翻阅,不加以指导,或是陪伴孩子一起来;反过来看,教师与家长之间互相推卸陪孩子看课外书的责任。 更值得关注的是:现阶段小学生的阅读方法缺乏专业人士经常性、合理性指导,[21] 可以理解为:儿童在看课外书籍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自己的理解能力有限,此时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士进行系统指导,那么一般的阅读结果就是,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所得到的只是自己理解的文字表面的知识,之中的一些疑问才是最有价值的,这个时候如果有老师或是家长帮忙把疑问解开,这样做才是在帮助孩子成长。
.........
三、 把阅读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策略 ........ 21
(一)用阅读的力量开启小学生自主学习之门 ..... 21
1.数学阅读为小学生课堂学习提供背景知识 ....... 21
2.数学阅读使小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 22
3.学生自主预习是课堂知识学习的前提 ..... 22
(二)用阅读的魅力营造数学课堂探究学习之氛 ......... 24
1.数学阅读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回归数学教材 ...... 24
2.数学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 24
3.数学课堂学习中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 25
(三)让阅读的灵魂引领小学生终身学习之道 ..... 26
1.数学阅读与数学文化 ....... 26
2.数学阅读助推小学生知识整合能力的形成 ....... 26
3.数学阅读助推师生反思习惯与能力的养成 ....... 27
四、 阅读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案例设计与实效性分析 .... 32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意识 ......... 29
1.培养问题意识的缘由 ....... 29
2.激发问题意识的方法 ....... 30
3.问题意识生成创新意识 ..... 31
(二)增强小学生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 31
(三)涵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 32
四、阅读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案例设计与实效性分析
小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时考虑的是对阅读材料的兴趣,比起数学课堂知识的学习,课外阅读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所以会激发其对图文内容积极思考,这会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想要解决问题的需求,以此循环,使其思维活跃。正应“教育要培养人的创造力,提高人的智慧,实质就是要开发大脑的潜能”。使小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感悟数学,体验数学,从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意识
问题的解决来源于问题的感知,也就是说:需要先意识到问题。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也就是说,在人的认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是现象,并且通常会产生疑问,随之产生想要探求的心理需要,驱使个体积极地思考、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47]也就意味着小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能够提出他们的疑惑不解之处,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正因为有思考的过程,有探求真知的欲望,所以才能产生问题。 小学生在教师或是家长的引导下,对一些数学阅读的材料感兴趣,激发小学生想要进一步读书的欲望,这欲望刚开始可能只是对书籍的封面感兴趣或是对书籍的名字比较好奇,这也正是儿童的天性, [48]对新鲜的事物存有较强烈的好奇心,数学原本就是来源于生活的一门生活科学,而现在的数学阅读方面的书籍也正抓住了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创作,所以当孩子们翻开这些书籍时第一感觉好像是妈妈在身边耐心地讲述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一样,孩子会有种想要和妈妈继续交谈讨论下去的冲动,孩子此时的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正是思考的过程。把思考的过程经过语言表达出来就意味着孩子在提出一些问题,这问题意识在家长的引导下可能促使孩子继续阅读接下来的内容,与此同时,解决了前面的不解之处,孩子从中得到的成功的喜悦,所带来的自信的感觉是任何方式的外在教育都不能给予的,这正是儿童进行数学阅读的价值所在。


.......
结束语
数学阅读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小学数学课堂重要额有机组成部分。但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没能把数学阅读这一活动放在应有的位置。虽然有众多研究者对数学问题这一课题做了大量研究,但好大一部分做的都是常规的研究,诸如概念、分类、功能等一些问题。但笔者坚信数学阅读这一学习活动,对小学生学习知识与素养的养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论点展开研究的。 本文是在总结分析目前我们对小学生阅读误读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数学阅读的部分理论知识,对阅读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这一实践性活动进行研究与策划。但由于笔者的研究水平有限,对具体的融入策略研究不够深入,阅读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不够细致。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我会针对此处的不足做深入到位的研究: 第一:在研究内容方面,多接触学生实际的课堂学习活动,发现总结之中的规律,将数学阅读融入到学生学习的各方面。课前做好铺垫工作,针对学生接下来应该学习的知识给出具体的建议,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提前做好预习工作;课中师生共同交流探讨知识;课后指导学生灵活地阅读书籍,可以进一步总结整合相关的系统知识。第二:在研究方法方面,借着实际的教学环境,可以与家长、同事进行交流、沟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 由于对阅读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研究搜集与分析的工作量较小,所以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总结与分析的还不够全面。特别是教学部分研究的不够深刻细致。使本论文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将其做到更完善。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