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用户需要的生态服务体系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inbingkun 点击次数:131
论文字数:23332 论文编号:sb201308161459467665 日期:2013-08-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以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的智慧为主要增长来源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具有全球性、高知识性、低资源依赖性、高资金依赖性、高风险性以及长周期性等特点,这也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经济的全球性使得图书馆所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的用户群不再只是地域范围内的用户,其用户范围不再受时空限制,而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加速了这一进程的实现。知识经济高知识性下的用户高水平智能结构决定了图书馆服务的高技术含量,客观上要求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以及一系列增值服务,否则用户经过博弈以后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来满足自身需求;而低资源依赖性也使用户能够摆脱资源的束缚,进一步对博弈的结果产生影响。
同时,知识经济环境使图书馆从相对闭塞的环境逐步走向更加开放的环境,这使得图书馆不可避免的面临来自同行业的竞争与挑战,具体体现在对用户等资源的竞争、对参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机会的竞争、对人才的竞争等方面。这从另一方面加剧了图书馆对资金的依赖程度,传统的经费来源将越来越无法弥补图书馆发展进程中对资金的需求缺口,图书馆迫切的需要从其他途径获取资金来源,这将促成图书馆走产业化与公益化共同发展的道路。产业化发展将加速图书馆之间的竞争,无论从图书馆发展趋势、图书馆发展战略的角度来审视,还是从图书馆的耗散结构来看,未来图书馆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对用户资源以及用户需求资源的竞争。只有真正重视图书馆用户需求,不断挖掘、开发、拓展、引导用户需求,及时、准确、全面获取用户需求,切实满足并超越用户需求,图书馆才能够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谋求发展。
图书馆用户需求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图书情报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学者们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是对用户需求重要性的经典诠释:图书馆必须满足用户需求(每个读者有其书),要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资源配置(每本书有其读者),实现用户价值(节约用户的时间)。IFLA、ALA、ALIA、CLA 等协会陆续对外颁布了各自的核心价值,虽然表述有所不同,但是对于用户需求的重视无一例外地被内化在各自的价值体系中。观其核心价值,从服务民众、自由开放获取(满足用户基本需求),到尊重用户个性和多样性(满足用户较高层次需求),再到公平、平等、尊重与保障隐私(满足用户更高层次需求),再到教育、终身学习、用户价值实现(满足用户自我实现的需求),体现出图书馆界务求满足用户从基本需求到更高层次全方位需求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然而长期以来,受到以文献资源为中心的理念影响,加之图书馆本位思想的严重束缚,特别是在学术界对技术研究倾注了过多热情的大环境下,在似乎解决了技术问题就能够解决图书馆所有问题的理念支配下,图书馆一直将工作重心放在自身建设与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对用户需求的研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正如王文所述“对于人的研究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深入研究读者需求和阅读活动的书文著述如凤毛麟角”。
F W Lancaster 认为:在学术界,图书馆变得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非人性化了。图书馆学教育的现状更堪忧虑,课程设置少有关于读者需求和阅读活动者。现在技术已经渗入并统治了整个课程体系。我们的课程中还有多少与人类关心之事相关?有多少与职业宗旨相关? 有多少与服务理想相关呢?随着图书馆外部环境的深刻变革,以及图书馆去中心化、去职业化趋势的加剧,图书馆逐渐开始加强对用户需求的研究,以用户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论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理念逐渐成为学者们的共识,并在相关研究中发挥着引领思潮的作用。
可以说,对用户需求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过,也要清楚的看到,当前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与薄弱之处。首先是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缺乏从系统的角度来深入研究用户需求,缺乏比较公认的用户需求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是缺乏对图书馆用户需求本质的研究,相关研究的针对性、系统性、深入性、连续性有待加强;第三,用户需求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利用图书馆产生信息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最基本、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关系,从这种“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出发,分析这一最简单的现象从而揭示出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活动的规律,探求问题的本质及根源,应该是最科学的思维方法,而当前的研究普遍缺乏以用户需求作为逻辑起点进行研究,更多考虑如何获取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很少考虑用户需求的产生、萎缩、消失、转移、外溢、扩散、竞争,对用户以及用户需求所处环境的相关研究也比较薄弱;第四,缺乏从生态学的视角切入来研究图书馆用户需求。
 
第 2 章 相关理论基础 ..............23
2.1 用户需求的相关理论 ...............23
2.2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56
2.3 生态位理论 ...........59
2.4 生态学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研究 ...............62
第 3 章 生态学视角下的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 ..............71
3.1 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的生态性界定 ............71
3.2 当前图书馆服务系统的非生态性表征 ...............75
3.3 当前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89
第 4 章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92
4.1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构成 ..............92
4.2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关键影响因素 ...................96
 
结论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循序渐进的,不断推进的。鉴于主观能力的限制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本文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并争取取得突破。
(1)继续以用户需求为图书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从更多的角度,更深的层次来分析用户需求,力争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用户需求发展规律,只有更加透彻的了解用户需求,图书馆的服务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起来。
(2)从生态学的角度切入,来研究图书馆服务是一个崭新的尝试,但是这一尝试还只是初步的。今后应将生态学的更多理论引进图书馆学领域中,利用生态学的知识解决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更好的为用户需求服务,更好的实现用户需求。应基于生态学的理论对图书馆学的问题展开更深入的实践研究,例如如何计算一个图书馆的生态承载力问题等。
 
参考文献
[1]周进良,刘君君.图书馆学五定律在复合图书馆时代的阐释[J].图书情报工作,2005(8):44-46,66.
[2]罗曼,何雪樱.阮冈纳赞图书馆学思想新探[J].图书情报工作,2003(1):34-36.
[3]罗曼.图书馆服务中的“关键时刻”管理[J].图书情报工作,2000(2):16-18.
[4]向海华.图书馆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5(3):83-86.
[5]杨琨,孙平.MyLibrary 用户需求分折的理论探讨[J].图书馆杂志,2004(9):24-27.
[6]柯平,李卓卓.从“注意力经济”看图书馆用户需求[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1):3-6.
[7]唐金华.从用户本位看我国大学图书馆发展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6):90-93.
[8]苏海燕.基于“长尾理论”的图书馆服务模式[J].情报资料工作,2007(3):46-48.
[9]刘雅雯,侯丽慧,王宁,徐瑶.基于长尾理论的数字图书馆用户保障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2):28-30,72.
[10]侯壮.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调查与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12):18-20.

上一篇:论民族社会之经济交换
下一篇:梅德韦杰夫时期“重整军队面貌”军事改革研究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