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1.1 研究意义
苏联解体以后,世界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局面不复存在,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绝大部分军事实力,为了维护俄罗斯的安全环境和国家地位,俄罗斯不断地进行军事改革,以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在他的任期时间内可以说是俄罗斯重振大国威严的开始。俄罗斯逐步走上了恢复大国地位之路,经济逐渐好转,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普京搭建的这些良好平台基础上,梅德韦杰夫从普京手里接过了国家命运的指挥权。在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面临的安全困境并没有因国力渐强而又所好转,相反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北约不断的向东张扩,已经抵近俄罗斯国家的门槛,美国主导的导弹防御系统,也逐渐在俄罗斯周边布置。面临这样的安全窘境,俄罗斯是怎样运用军队来维护自身利益,如何通过军事改革,彰显自身军事实力,以达到对外部压力的震慑作用。
这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也同俄罗斯一样,面临很大困境,美国高调宣扬重返亚太,加强美日安保合作,对我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自身军队建设,只要能有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军事力量,就能够很好的捍卫国家利益。因此加强军队改革,紧跟时代步伐看准世界军事改革的风向标,因时而动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俄罗斯根据战争需要不断对军队进行改革军队,两次车臣战争以后,在总结并吸取战争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2000 年 4 月和 2001 年 1 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先后签署了《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和《俄联邦军事学说》两份文件,为俄罗斯军事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到了梅德韦杰夫当选总统时期发生的俄格冲突,充分的检验了普京军事改革新政的成果,并在战争中凸显出了俄军指挥系统、武器装备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的不足,在俄罗斯从格鲁吉亚撤军两周后,总统梅德韦杰夫便发布“重塑军队面貌”的命令,推行新一轮军事改革,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战争实践就是检验军队建设成果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推动军事改的强大动力。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都引起了世界性的军事变革。可以说俄格战争是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又一个转折点,它能够使俄罗斯的军事改革更好的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另外,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这种特殊的“梅普组合”方式,在制定国内外政策上必然有一定的连续性。研究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军事改革,把握俄罗斯军事改革的脉络,吸取其中的成功经验,能够对我国的军事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1.2 研究现状
从大多的研究俄罗斯军事改革的文献及相关文章中,研究俄罗斯军事改革的相关学术论文成果较多,军事技术改革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话题。在国外研究俄罗斯军事改革的著作中,比较偏重于研究军事改革与国家经济之间的关系。2005 年出版的《俄罗斯武装力量:权利与政策》作者亚历山大·阿尔巴托夫对 1994 年到 2003 年的军事开支,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赫鲁斯坦列夫在 205 年出版的《军事安全的经济问题》一文中,对俄罗斯军事经济基础、以及军事拨款方面进行了研究。
亚历山大·戈里兹在他所著的《俄罗斯军队:流失的 11 年》一书中对格拉乔夫、罗季奥诺夫、谢尔盖耶夫、伊万诺夫分别担任国防部长期间,对他们在位期间进行的军事改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穆辛 2003年出版的《俄罗斯武装力量与国防部》这部著作中,详细分析了俄罗斯武装力量、国防部、军区、军事院校等因素,并对普京在 2000 年到 2002 年的军事改革进行了研究。2006 年 4 月,俄罗斯国防部出版了《俄罗斯武装力量 2005》讲述了在军事训练以及军事力量发展的情况。在国内的研究成果中,也有很多关于俄罗斯军事改革与军队建设的相关文章。陈建民、李抒音、贾博宇:《蜕变之痛——艰难转型中的俄罗斯》着重介绍了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军队建设以及军事改革和斗争准备方面的概况,以普京任期内对俄罗斯军事战略方针重新认识,重新制定,重新调整。
所改革的内容有俄罗斯对待国家安全的政策、国家总体军事战略以及军队的建军方案等诛多方面。海运,李静杰主编的《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军事卷》研究的是叶利钦时期对军队建设方面的改革。冯绍雷、相兰欣主编:《转型理论与俄罗斯政治改革》、《转型中的俄罗斯对外战略》、《俄罗斯与大国及周边关系》林建超主编的《世界军事概论》、陈永刚的《俄罗斯军事改革简述》,特别是王海滨的《普京时期俄罗斯新军事变革研究》以普京的整个任期为时间背景,对俄罗斯军事改革给与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俄军的发展给与了展望。而在俄格战争爆发后,马建光,刘佳圭的《从俄格战争看俄罗斯指挥自动化的发展》是以新的视角对俄罗斯现代化军事技术改革的全面阐述。
第 2 章 “重塑军队面貌”改革历史背景及原因.......................4
2.1 普京时期军事改革的延续 ....................4
2.2 俄格战争检验后的必然需求.........................5
2.3 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推动 ....................7
第 3 章 “重塑军队面貌”改革的实施方案....................9
3.1 调整部队编制精简人员 ................9
3.2 优化军兵种结构 ................9
3.3 努力建设常备军事力量 ............. 11
3.4 大力推进武器装备更新 .............12
3.5 加强军队职业化建设 .............13
第 4 章 “重塑军队面貌”改革的制约因素...............15
4.1 经济因素 ...............15
4.2 军队因素..............16
4.3 腐败因素 ...............19
结 论
军事安全是与国家的所有事物紧密相连的,作为我国的最大领国,纵观俄罗斯历次军事改革,都与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当时的国际形势有着紧密的联系,上世纪 90 年代,由于对国际局势认识不清,再加上国内处于社会转型与经济能力不足时期,俄罗斯军力一直在倒退,但是俄罗斯作为一个地跨欧亚,且具有强烈的民族荣誉感的国家,在其历史上,一直以“以军兴国,以军强国”作为自己的传统,随着世界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加大,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俄罗斯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复苏,军队改革。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的军事改革,承前启后,不仅仅是保家卫国的需要,更是实现俄罗斯重振大国雄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谢尔久科夫作为辅佐梅德韦杰夫和普京两位总统的国防部长,在国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能够做到连续性,军事改革也能够做到相互连续,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改革的开展。
尽管谢尔久科夫执行的“重塑军队面貌”改革在具体实行上一起了很大的争议,甚至后来还有一定程度的反复,但不可否认,立足于局部战争和小规模武装冲突,加强常备军和职业军队的建军方案是当今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改革方案没有在军队内部达到共识,再加上部队腐败等问题,才导致在具体实行时层层阻碍,并且在实行时操之过急,没有给部队时间来承受改革之初的不适应,在某些方面上适得其反,从梅德韦杰夫宣布宣布将军队人员消减到 100 万人的时间期限由 2012 年恢复到 2016 年,以及后来普京将激进的谢尔久科夫撤职,可以看出俄罗斯高层有意将正在进行的军事改革程度放缓,防止因各方矛盾激化,所引起的不利局面。所以军事改革必须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出发,针对自身能力不能满足国家需要的现实来制定改革的计划与目标,使军队更好的保持威慑,维护国家安全;搞好“顶层”设计是军事改革的关键所在,充分论证,依据军事规律行事,切实的增强军事改革方案的可靠性与科学性,从而避免决策失误。
参考文献
[1] 蒲宁,陈晓东,国际冲突研究,时事出版社,2007 年版。
[2] 刘清才,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地缘政治与国家关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3] 李效东,世界军事发展年度报告(2006 年版),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
[4] 周建明主编,美国的国防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 姜琦主编,俄罗斯重新崛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6] 刘克俭,美国未来作战系统,解放军出版社,2006 年版。
[7] 林建超主编,世界新军事变革概论,解放军出版社,2005 年版。
[8] 冯绍雷,相兰欣主编,转型理论与俄罗斯政治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 黄凤志,信息革命与当代国际关系,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10]冯绍雷,相兰欣主编,转型中的俄罗斯对外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