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电力合作的意义
1.1有利于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与云南相邻的周边地区,由于地理复杂,山岭、河流、雨林将这一区域分隔为若干相对封闭的区域,社会环境复杂,影响边疆地区稳定的深层次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仍然存在,并严重威胁我国边境安全。’目前,我国己有一批有实力的能源资源开发公司,通过资本、技术、设备等为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能源资源开发合作提供支持和帮助,通过电力合作方式,积极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巩固边防稳定。
1.1.2有利于周边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随着我国及周边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广阔的能源需求市场,毫无疑问将为东南亚等地区的能源资源提供多元化市场。而周边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石油、天然气、煤等矿产资源和宝玉石、农业、水产养殖等优势产业,云南与周边国家的电力合作,必将成为双边未来重要的能源供给线之一,既有利于周边国家资源和产业得以充分开发利用,形成优势产业,又可促进其在多边的经贸交往中相互开放,互惠互利,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1.1.3促进云南和大循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
水电建设中70%的投资用于土建工程,大量使用当地的各种建筑材料和劳动力,对于云南和大泥公河次区域经济有直接拉动作用。开发水电在满足本地区电力需求的同时,还可通过向周边区域外送电力,加快水电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云南和大媚公河次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按照大帽公河次区域电力贸易营运协议(Rl〕TOA)提出的GMS电力贸易发展“四个阶段”的设想和所制定的未来行动计划,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电力贸易合作、能源开发合作,将大大改善这一区域的能源资源供给状况,扩展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教等领域的交往和合作,深化双边政治关系,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区域经济联系,促进共同发展。
1.1.4有利于保障西电东送电力供给
“十二五”期间随着云南水电开发加快,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源构成将由原来的云、贵水火并举转为以云南水电为主。20巧年南方电网西电东送总规模预计达4362万千瓦,其中云南2210万千瓦,占总规模的50.7%,虽然云南还具备输出600万千瓦季节性电能的能力,但随着云南自身负荷的增长,若要保持外送规模不变,还需要其它水电进行补充。至2030年,利用云南电力交换枢纽,将大泥公河次区域水电和西藏水电送往华南、华中和华东,必将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电力联网,有利于西电东送,保障电力供给。
1.1.5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加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也增长较快。从电力工业本身,目前有效可行的途径是通过大力发展水电来替代火电机组可以起到节省行业燃煤消耗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作用。云南和大媚公河次区域的水电无疑可成为主要的依靠力量。云南及大泥公河次区域水电开发并向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输送,可以极大缓解我国长期以来对化石燃料消费的依赖,缓解电煤消费带来环保压力和巨大的交通运输压力。
2对外投资理论分析
2.1对外投资理论概述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主要有七种,即:垄断优势理论、寡头垄断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区位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其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以垄断优势理论为基础的;内部化理论发展了垄断优势的理论,并将国际贸易同国际投资结合起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运用折衷主义的方法,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优势理论三者结合起来并通过概括性和综合性的分析最终形成新的理论。上述理论或者从产品的差别生产、垄断和要素市场角度,或者从着重解释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性,或者着眼于跨国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决策过程,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对跨国投资进行了侄释。其中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由英国学者邓宁提出)、边际产业扩张论(由日本学者小岛清根据日本对外投资的具体情况提出)较为通用。“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总是从该国己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开始。小岛清在其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中,根据不同企业跨国投资动机的差异,理论上将对外直接投资(FDl)划分为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生产要素导向型和交叉投资导向型。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公司的运作有其指导作用,它促使企业领导层形成更全面的决策思想,用整体观念去考察与所有权、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联系的各种因素,以及其他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减少企业决策上的失误。资源能源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资源能源的寡占型市场特点,决定了各国政府和企业不断增加资源能源行业的投资力度。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获取和控制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矿产资源等等)的战争一直是国际紧张和武装冲突的根源。7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成为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激增的一项主要推动力。“同时,资源能源类产品国际市场是典型的寡占型市场,而国际市场资源能源价格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期货市场行情大幅涨跌,为了获取更多的矿产资源储量,增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抗风险能力、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效益,资源能源类企业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跨国投资,以便迅速加大对关键原材料的控制,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形成行业垄断直至最终获取产品的定价权。”
3 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电力合作........................... 14-24
3.1 周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14-17
3.2 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电力联网情况........................... 17-19
3.3 中方企业在周边国家电力投资...........................19-20
3.4 与周边国家电力合作面临........................... 20-24
4 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电力合作趋势........................... 24-32
4.1 云南省内电力供需预测 ...........................24
4.2 云南周边主要省区电力交换........................... 24-26
4.3 云南周边国家电力供需预测........................... 26-32
5 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电力合作........................... 32-36
5.1 合作优势 ...........................32-33
5.2 合作障碍 ...........................33-36
6 对策建议 ...........................36-39
6.1 加强电力调配枢纽建设........................... 36
6.2 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办法........................... 36-37
6.3 加强风险防范 ...........................37-38
6.4 实施多元化投融资模式........................... 38
6.5 加强相关国家社会文化研究........................... 38-39
结论
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的信贷资金,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GMS国家金融机构、东盟国家金融机构、南亚国家金融机构,以及法国、英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跨境电网建设的贷款支持。在与对方国家协商,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由我国企业出面负责完成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经营管理,待企业经营若干年到合同期满后,将项目交给该国政府,完成项目转让,加快跨境电网建设项目的建设速度。
在与对方国家协商,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由我国企业出面负责完成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经营管理,待企业经营若干年到合同期满后,将项目交给该国政府,完成项目转让,加快跨境电网建设项目的建设速度。
加强对周边国家社会文化的研究,对其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社会组织形式、价值观念、审美倾向、历史特征、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禁忌与忌讳等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梳理,形成对相关国家文化的认识,以利于在强调国家认同的同时,充分尊重相关国家的文化特别是跨境民族的文化及文化认同,尽可能地获得周边国家更大范围内文化的支持,促进电力合作项目与当地社会的融合,营造文化和谐软环境,保障云南跨境电网建设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