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雷锋精神的界定
第一节雷锋精神的含义
雷锋精神是诞生于中华大地上的一种优秀道德精神,无疑打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恪印。而雷锋精神又产生于社会主义新中国,响应了时代的发展,又具有与传统文化不同的精神品质。雷锋精神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是一种与时俱进的道德精神。了解雷锋精神的含义,首先必须分析雷锋和雷锋精神之间的关系。雷锋和雷锋精神的关系可以称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联系上看:雷锋是雷锋精神的开创者,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生平中的事迹和言论,以及雷锋身上所展现出的优良品质体现了雷锋精神,雷锋是雷锋精神的典型代表;从区别上看:第一,雷锋是一个人,而雷锋精神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第二,雷锋身上的优秀品质是雷锋精神的一部分,但雷锋精神不等于雷锋,因为雷锋精神不仅是一种文化精神,更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时代精神,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向前,所以它远远超过雷锋,并不只是雷锋个人身上才具有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己经成为一种精神符号,不为任何人所特有所专有,任何人只要真心学习也可以具备这种品质。
……….
第二节雷锋精神的实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人民的重要性,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甘愿做人民群众的公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方面表现在对人民的无私奉献,慷慨帮助。另一方面表现在对自己的刻苦钻研和严于律己。他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通过严格要求自己来完善自身,以期帮助更多的人,从而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要体现在对人民的无私奉献上。雷锋的无私奉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民的重视,无私服务人民,二是以助人为快乐之本。雷锋热爱人民,是因为雷锋时刻将集体主义放在首位,雷锋认为,“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所以,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就应该为集体出力。雷锋强调人民的重要性,就是因为人民是集体中必不可少的个体,这也是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甘愿做人民群众的公仆的原因。雷锋常说,“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②不过,雷锋对人民的爱带有鲜明的阶级性,他的“爱”是爱憎分明,分清对象。他对待人民,是“春天般温暖”,而对待敌人,是“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节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宝贵品质
雷锋精神诞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和中国共产的培育下产生的,是一种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自诞生那天起就具有批判的精神,使得雷锋精神也具有批判的性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存在其历史必然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批判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而又超越前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哲学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切优秀传统和积极成果的合理继承者。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世界性理论,但它必须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走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民族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宝贵品质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的思想体系,对各种有价值的思想,它始终采取谦逊的态度兼收并蓄,博取各家之长。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列宁同志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他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十九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的继承者。”
………….
第二节批判地继承是中国共产党弘扬传统文化的宝贵经验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且历来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始终把它作为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巾只,已经发展为一种宝贵的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向全民族庄严宣告- “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集中地表现为党在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和思想理论成果。从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再到“中国梦”的提倡,无不体现着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民族文化绵延更新的奋斗史。江泽民同志精辟地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实践者,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真正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使中华文化得以薪尽火传、一脉相承,将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第三章雷锋精神对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批判..... 18
第一节对民本思想的批判....18
一、封建民本思想是统治阶级的驭民之术.... 18
二、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
第二节对勤学苦读的批判.... 21
一、封建社会视读书为个人升官发财之路.... 21
二、雷锋精神之刻苦学习的内涵是为人民服务的需要....23
第三节对修身养性的批判 ....24
一、封建修身养性为维护封建秩序服务.... 24
二、雷锋精神之严于律己的内涵是为人民服务的需要....25
第四章雷锋精神对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继承与弘扬.... 27
第一节无私奉献对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继承与弘扬....27
一、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无私奉献 ....27
二、雷锋精神对无私奉献的继承与弘扬.... 30
第二节刻苦学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33
一、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勤学苦读.... 33
二、雷锋精神对勤学苦读的继承与弘扬.... 36
第三节严于律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38
第四章雷锋精神对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继承与弘扬
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时代的精神标杆,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如此重大的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因为雷锋精神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在对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批判的基础上,合理地吸收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髓,是对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继承与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雷锋精神最核心的精神品质。主要表现在对人民的无私奉献,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刻苦学习。诚然,雷锋精神对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继承与弘扬,内容非常多,比如感恩意识、忠诚意识、自强意识、奉献意识以及服务意识等在内的优秀道德传统,但本文主要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将民族传统传统文化与雷锋精神做一个深入透彻的比较分析,旨在厘清雷锋精神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承继关系。
…………
结论
雷锋精神之所以产生于中国,之所以一产生就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关键在于雷锋精神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又具有与时倶进的精神状态。正是因为雷锋精神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与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才使雷锋精神显现出贴近人民、贴近现实、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凝聚力的精神力量。雷锋精神蕴含了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闪光点。在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中华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创造出举世闻名的中华传统文化。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使民族传统文化带有根深蒂固的封建性,但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无不体现着一种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和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这种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是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力量。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价值目标,无私奉献、刻苦学习并严于律己,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深层价值追求。雷锋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培育下产生的。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表现出对人民群众的极大尊重与爱护。雷锋对党充满深厚的感情,自觉地听党的话,全身心投身于对人民的无私奉献之中。雷锋的这种高尚道德精神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展现出鲜明的时代价值。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