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本文进行界定的相关概念来自于本研究的背景、理论、核心内容和落脚点。通过对关键词的界定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后文中相关概念的规范理解,并为论文的整体写作提供完善的思路。
一、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党和国家希望通过“精准扶贫”解决扶贫过程中贫困人口数量不清晰、情况不明确、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针对性不强、扶贫工作相对粗放的问题。为此,党中央做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决策,为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至今,习总书记多次就此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并在调研云南地区时重点强调:“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此后,“精准扶贫”发展成为了扶贫工作的方向和实施准则。
目前,学术界对“精准扶贫”这一概念的定义尚未统一,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来看,对“精准扶贫”的概念界定多与“粗放扶贫”模式密切相关,“精准扶贫”是对“粗放扶贫”工作模式彻底性的革新。本研究中的“精准扶贫”指的是基于不同贫困地区环境和农民的特殊性,运用合理、恰当的方式对贫困地区农民实施精准识别、帮扶、管理的扶贫方式,其核心是“谁贫困就扶谁”。同时,在本研究中,笔者将“精准扶贫”作为时代大背景,研究“精准扶贫”工作收官之年云南贫困地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实践。
二、 创新扩散
“创新扩散”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传播学家埃弗雷特·罗杰斯,在其著作《创新的扩散》一书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罗杰斯认为,创新具体指的就是被大家看作是新鲜的理念或事物,而“扩散”指的就是理念和事物传播的过程,它是一种常见且普遍的社会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新鲜的理念和事物被扩散出去,它的意义更加凸显。由此看来,“创新扩散”指的是一项新的技术或观念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个社会系统内部的传播过程。“创新扩散”主张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以及新产品,并侧重于研究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本文中的“创新扩散”将“农业科技信息”看作是一种创新,进而分析其在羊肚菌种植户中的传播。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本文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实践活动的研究进行支撑,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探究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优化策略。
一、 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
埃弗雷特.罗杰斯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是墨西哥大学传播学与新闻学系教授,著名的传播理论家。在学术领域,罗杰斯的名字几乎是“创新扩散”这一理论的同义词。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主要包含以下五部分内容:
(一) 创新
通常情况下,一个观念、方法或事物被大家认为是“新的”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它看作是一项创新。创新本身所具备的属性以及受众对它的认知和认可程度决定了创新被采用的速度。兼容性、复杂度、可见性、可试性及相对优势是衡量创新被采用的重要的特征。在本研究中,笔者将从这五方面入手,评析羊肚菌种植技术及农业科技信息所具有的创新性。同时,以此为契机,探讨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如何能够具备更多的优势,使种植户更好地将其采纳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 沟通渠道
当一个信息从一方传到另一方时,这其中所运用的手段和方法被我们称为沟通渠道。根据研究者们的经验判断,我们可知在信息的扩散中,大众传播是信息普及阶段最有优势的传播渠道,人际传播是受众说服阶段最有效的传播渠道。现如今,伴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过互联网交互沟通也是近年来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本研究中,笔者将基于此探讨创新扩散和沟通渠道的相关理论在云南羊肚菌产业中的适用性,并以此来分析不同传播渠道在不同阶段中所发挥的作用,使之更好地指导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
....................
第二章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调查实况
第一节 调研点选择与确认
一、 调研点选择
本研究是从传播学角度对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贫困地区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一种监测研究。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云南羊肚菌产业形成了与当地特色相结合、助力脱贫成效明显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形式。由于云南省羊肚菌种植片区相对分散,位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乡镇,每一种植片区种植户数量有限,为了全面反映云南省羊肚菌详实、准确地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情况,在样本协调的原则基础上,运用简单随机抽样产生了分布在云南东、中、西部的七个种植片区作为调研点,分别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菱角乡种植片区、云南省玉溪市红塔种植片区、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六街镇种植片区、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保山华大智慧农业公司种植及推广片区、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东山镇老街村种植片区、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种植片区以及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马登镇种植片区。这七个调研区域分布合理,每个调研点拥有其独特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形式,并在实践中带动了当地种植户脱贫致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能够以点带面,反映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体系的全貌和总体情况。

图 2.1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调研样本区域分布
第二节 调研样本数量与特征
本研究根据各调研点种植户数量及相关公式计算,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87 户种植户为受访对象,共计发放问卷 87 份,剔除漏填、错填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共 80 份,问卷有效率为 92%,调研亩数共计 3200 亩,全省羊肚菌种植总面积约 20000 亩,调研样本量约占全省羊肚菌种植总面积的 16%,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对 80 名羊肚菌种植户的整体样本特征属性进行分析统计,我们发现羊肚菌种植户男女比例相差悬殊,男性占 92.5%,女性占 7.5%,可见云南地区羊肚菌产业的主要经营主体为男性,农村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女性的社会活动参与度较低。

图 2.2 样本性别比例分布
第三章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实践现状及分析............................50
第一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分析........................... 50
一、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分类.............................. 50
二、 羊肚菌种植户信息需求内容相关统计分析........................... 51
第四章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97
第一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问题及局限................................97
一、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问题分析....................................97
(一) 虚假农业科技信息内容传播盛行.............................. 97
(二) 农业科技信息内容不丰富、不精准.............................. 97
第四章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问题及局限
一、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问题分析
(一) 虚假农业科技信息内容传播盛行
真实、有效、可靠的农业科技信息可以帮助种植户解决生产问题,提高作物产量,从而实现增收致富。但虚假的农业科技信息不仅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会使种植户蒙受更大的损失,甚至颗粒无收。因此,对于农业科技信息来说,真实性显得格外重要。根据图 4.1 调查结果显示,23.75%的种植户表示曾有过被虚假农业科技信息蒙骗的经历,可见虚假农业科技信息随处可见,这也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的困境之一。

图 4.1 种植户虚假农业科技信息蒙骗经历
.............................
结语
本研究以罗杰斯“创新扩散”等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及传播成效四方面入手,对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地区羊肚菌种植户开展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实践进行深入调研,在探析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云南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通过对羊肚菌种植户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我们发现在信息内容方面,现有的农业科技信息基本能够满足种植户农业生产中的信息需求,帮助其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前看来,种植户面对的困难是因为农产品市场信息接触较少而导致的,因此,要着重加强此类信息的传播力度,使之更好地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在信息获取渠道方面,羊肚菌种植户更倾向于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渠道获取农业科技信息,而大众传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少。在受众分析方面,通过罗杰斯创新扩散“S”形曲线分布图,探究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时间与创新采纳人数的关系,根据羊肚菌种植户的创新特征将其分为具有冒险精神的创新先驱、备受尊敬的早期采用者、深思熟虑的早期大众、谨慎多疑的后期大众和传统保守的落后者五大类别,各类别采纳者有其独有的信息获取特点,是探寻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优化路径的突破口。通过将羊肚菌种植户倾向获取信息的渠道与种植户现有信息获取渠道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基本吻合,说明云南省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能够满足种植户的信息渠道需求。此外,结合本研究精准扶贫的背景,笔者的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农业科技信息有利于种植户增收致富,带动脱贫的效果明显,传播成效显著。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我们发现,种植户对现有的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基本满意,但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仍有不足,对受众的信息传播依然不够精准。基于以上情况,笔者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地改善措施和对策,一是在传播内容方面要提升信息的丰富度、可操作性和精准性,并严查虚假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二是在传播渠道方面要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大力发展大众传播,并注重信息反馈渠道的建设;三是在信息传播受众方面要针对各类受众进行精准传播,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受众的信息素养,这也是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从学术界和业界两方向入手,推动以种植户为主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