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w 模式”下我国短视频新闻的发展与传播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633 论文编号:sb2021060509363835918 日期:2021-07-0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文章对于媒体组织通过短视频工具提供新闻报道时,如何让“关系网络”和“内容网络”进行深入的整合并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一方面尚未进行深入研究,此外短视频新闻如何与直播相互联系,从而促使新闻的传播效果得到有效最大化,商业这一属性得到充分利用,是媒体专业人士需要更深入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一、短视频新闻主体的研究

(一)短视频的定义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其发展时间并不长。同时,短视频传播的各个发展阶段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国内关于短视频的定义和概念的各种具体陈述是不匹配的。换而言之,短视频的主要分类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传统的说法是通过根据短视频主要内容的特定信息源对短视频进行分类来使短视频更加精确,从而使短视频的特定内容的定义和概念更加清晰。
通常,就短视频传播出现的原因和背景,短视频传播的主题,演示格式以及主要应用场景和目标而言,它逐渐出现在现代移动互联网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潮流中,因为移动网络可以满足用户自身对社交网络的基本需求以及相互资源共享的基本需求。并且短视频作为一种短片视频,一种新型的内容分发模式,它依赖于网络的快速发展。这类定义通常是说在互联网或新媒体应用发布 5 分钟之内的视频。而另一个定义则是高频率推播视频内容,其中短视频可以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并且适合在移动和短期休息条件下推送几秒钟到几分钟之内的视频内容。
初期关于短视频是没有确切定义的。最开始的定义是《2016 短视频内容生态白皮书》提出的短视频的时间认定为 5 分钟以内。①2017 年 4 月 19 日,快手突然为短视频推出了定义——“57 秒,垂直屏幕”,并宣布其为短视频行业的标准。一天后,今日头条新闻的高级副总裁赵添为短视频给出了另一个定义:“4分钟是短视频的最主流时长,也是最合适的时长”。随后秒拍又给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海报,海报上说:“不必定义短视频,秒拍就是短视频”。从各短视频应用给出的定义来看,几乎包括了先前说的元素标准:互联网内容;新媒体;5 分钟以内;休闲状态下;高频推送。
由此可见,短视频的定义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快准短是它的标准模式,而后面要说到的短视频新闻行业就是基于此定义而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新闻传播形式。
....................

(二)短视频的发展概述
在讨论短视频的完整发展之前,需要先提出一个新术语:微视频。互联网自1994 年进入中国已然持续发展了近 26 个年头。经过 26 年的沧桑巨变,它已经彻头彻尾的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命运走向。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下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正以空前的旋风席卷整个新闻和通信行业。许多网络应用程序和服务,包括在线论坛社区,电子邮件地址和在线即时消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互联网上的音频和视频起步相对较晚,但互联网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网络体系,所以不应低估其开发的规模、速度和影响。
而后来出现的短视频行业里最具影响力的视频共享站点便是外部网络视频平台——YouTube。其当时的战略定位是使广泛的受众可以分享和发布他们感兴趣和可能发生的各种新闻和事件。在 YouTube 初期,最强大的功能之一就是会员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将任何内容或链接以视频的形式发送到任何电子邮件或任何网络视频共享群里。
YouTube 最初是由三名唱片公司工作人员合作创建的。当时他们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互相交流分享与家人或者朋友在聚会时拍摄记录下来的短片和视频,视频的平均时间就是 19 秒。而这样一个非常短的时间,恰恰是它激发并开创了新的视频形式。
YouTube 最初为许多用户创建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在线视频讨论、共享和交流平台。使众多中国乃至世界的网络在线视频分享用户可以自主上传自制的网络视频且可以主动参与视频讨论,主动进行视频点评。另外它还组建了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视频兴趣爱好者的频道或讨论小组,以便让受众自由选择自己偏爱的网络频道或内容小组,达到创建一个完全单独的互联网频道、视频和内容数据库。它可以使一个网络影音视频传播用户由非常传统的网络视频传播受众转变成一个网络视频的主要拍摄者和幕后制作者, 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创作者的热情,并增加了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
....................

二、短视频新闻内容分析

(一)短视频新闻传播内容
在短视频新闻领域,区别于传统新闻视频的特点,在创作出来的短视频报道内容方面会有差异化,对于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深入讨论就显得意义重大。本章将对短视频新闻行业中处于领头羊地位的梨视频新闻应用的内容倾向、 价值观方向为例进行分析,收集了大量的新闻数据和结果,并且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辅助研究。
1.主题特征:以社会类、生活类和娱乐类为主
在将搜集的梨视频报道的 150 条新闻视频样本和新闻资讯进行分类之后来看,针对梨视频报道主题的九大分类:美食类、社会类、世界类、体育类、科技类、生活类、娱乐类、旅行类、财富类(图 2-1)进行了分析。从数据可看,类别里面视频数量最多的是社会类共 56 条,占总样本量的 37.3%;第二为娱乐类,共 22 条,占总样本量的 14.7%;第三为生活类共 18 条,占总样本量的 12%;科技类 15 条,占样本量的 10%。
图 2—1: 短视频行业报道主题分类概览
图 2—1: 短视频行业报道主题分类概览
........................

(二)短视频新闻的传播内容特征
1.简单化
与以前的长视频新闻报道相比,短视频新闻相对来说不需完全严格遵循长视频新闻的逻辑结构和叙述思想,就可以体现和创造出一种简单化的视频新闻特征。不同于长视频新闻的严谨和详细,短视频新闻报道需要的是短、快、准,因此短视频新闻报道以简单为主。但简单不意味着缺少主要内容、丢失新闻的真实性,而是简单中包含了事件的几大元素,以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让受众简单获取信息,简单思考处理信息。
2.碎片化
之前的传统新闻报道,受众往往需要阅读长篇大论,或者观看较长时间的视频后才能深入得知一条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但短视频新闻的出现,即使有着时长过长或过多的新闻素材等因素,但通过后期制作对素材的剪辑拼接,时间上以秒为基本单位,往往一条短视频新闻的时长控制在 15 秒—1 分钟之间,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然填补了当代受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新闻的空白,满足了受众当代互联网使用的需求,也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带来全新的可读性和叙事联想空间。短视频新闻基本不受空间和时间上的束缚,以碎片化的形式填补了受众日常生活中获取新闻信息的空白。
3.即时性
同时,因为短视频新闻的从业者,甚至是“公民记者”已逐渐遍布世界各地,加上短视频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简化改变了以往传统新闻报道需要经过层层审批的慢效率。通过短视频拍摄上传发布的及时性,短视频的观众和用户在浏览时可以快速查看到最新新闻。前一秒发布,下一秒受众就能做到点赞评论和转发,这种短视频新闻即时性所带来的滚雪球效是长视频新闻很难达到的效果。
图 3—1: 抖音这个视频有点长话题截图
图 3—1: 抖音这个视频有点长话题截图

........................

三、短视频新闻传播渠道分析................................. 16
(一)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特点..........................................16
(二)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渠道.................................18
四、短视频新闻的受众分析................................... 27
(一)年轻化趋向...............................27
(二)高学历背景..........................28
五、短视频新闻传播效果分析................................ 31
(一)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效果..................................31
1.认知层面..................................31
2.心理和态度层面.............................32

五、短视频新闻传播效果分析

(一)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效果
1.认知层面
传播效果中的第一层面为认知层面,即是否能够引起人们知识量知识结构的变化。①而从梨视频这一短视频新闻应用的认知度和受众对其传播内容带来的认知变化作为切入点,可以对梨视频的认知层面做出更深层次的分析。
学者钟丹敏调查发布的 256 份问卷中有 198 人知道梨视频,占被访问总人数的 77%。可以看出,大众对于梨视频的品牌认知度相对熟悉。从梨视频认知渠道分布图(图 5-1)来看,受众知道梨视频这一软件的最多途径方式为通过微博平台推送,占 32%,这表明梨视频先前投放的那些几十个账号有很显著的作用,期间还通过微博上意见领袖的二次传播达到更加广泛的传播效果。占比第二位的是直接通过梨视频自身内容的生产而被熟知,占到 24%,可以说明正是梨视频靠着过硬的优质专业内容,提升着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而被受众所熟知。而且梨视频凭借较好的口碑和宣传,让因通过朋友推荐而获知梨视频的比例达到18%,说明良好的二次传播对于品牌传播的意义重大。再者通过梨视频相关报道了解到梨视频的占 17%,表明它受到社会大众和其他媒体的关注度较高,这让作为新闻类短视频应用代表的梨视频有更优势的先天条件。但通过广告了解梨视频的占比实属较少,说明梨视频在广告推广宣发方面尚不足够,无法形成良好的广告影响效应,应该更注重梨视频的广告推广工作,让更多受众认知此短视频新闻软件。
...........................

结语


作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新型渠道,短视频的出现和发展利大于弊。在媒体方面,短视频平台不单单仅供用户记录个人生活内容,也是媒体用来拓展与用户之间联系的纽带,完成多个内容登陆的有效途径并以此逐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当前,媒体组织对短视频工具的使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将来,主流新兴媒体可能会选择以更新的短视频形式向公众展示更多现场报道。对于纸质媒体而言,这场机遇至关重要,它可以有效改善纸质媒体在视频传播方面的缺点。短视频的长度 15 秒-5分钟以内更有利于新闻片段的逐步编辑,以呈现出新的直观全景图像。“社交”和“媒体”是短视频平台具备的两个显著属性,但平台不同,发展趋势也会有所差别。例如,今日头条有媒体偏向的基因,所以它下属的抖音也是偏向于媒体的。相比之下,倾向于社交的腾讯仍在其微信应用程序中保持其社交属性。这就归功于社会化媒体极其明确的属性定位。另外,短视频应用程序的属性稍有点模糊。例如,抖音最初是作为用户记录美好生活的平台,然后添加了私人消息,后来,粉丝小组甚至启动了与其连接的社交网络“多闪”社交软件。字节跳动的目的是让使用视频聊天作为改善用户之间社交互动的一种方式。但遗憾的是,这两个应用程序的角色由于相互交叉而显得模糊,这种情况应在未来的开发中特别注意。短视频应用属于社交网络类型,与微博具有许多共同点,都具有相同的理念:信息的实时性和信息传输,以及在时效的基础上和可传递信息的非静态信息传输网络。此外,短视频应用程序还取决于弱连带关系。基于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的“弱连带优势”理论,与强连带关系相比,弱连带属性可以更有效地传播效果。①由此,媒体的属性应被作为短视频应用程序开发的重点,并在新闻传播中发挥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社会属性可以被忽略。5G 的赋能促使互联网日益发展,内容为王,作为主要生产力的关系驱动着信息内容的产生和传播,关系和内容已然变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新闻报道和短视频的结合预计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章对于媒体组织通过短视频工具提供新闻报道时,如何让“关系网络”和“内容网络”进行深入的整合并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一方面尚未进行深入研究,此外短视频新闻如何与直播相互联系,从而促使新闻的传播效果得到有效最大化,商业这一属性得到充分利用,是媒体专业人士需要更深入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