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新闻评论《主播说联播》的话语分析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2555 论文编号:sb2021123011525841605 日期:2022-01-1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评论论文,笔者通过对《主播说联播》的评论话语进行分析发现,节目改变了传统的内容产与思维模式,以通俗易懂的生活用语和网络用语对当下的热点事件进行解读、剖析与评论,在语言表达上凸显个人情感与特色,凭借短视频的传播方式和规律使新闻评论富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在此,根据前文分析,提出短视频新闻评论话语构建的相关建议,以供其他媒体参考借鉴。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的一种特殊体裁,在帮助人们理解和思考时事热点上起着一定的引导性作用。进入新媒体时代以后,传播技术的革命促使了信息传播模式的转变,这种变化表现为短视频已成为新闻信息的重要传播形态。短视频具备了态度鲜明、情感化的表达等的特点,一方面使得传统主流媒体在新闻传播的形式上变得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使得受众更容易接受新闻内容,也满足了受众多样化的心理需求,还与新闻评论所具备的态度鲜明、观点明确的特点相契合。同时,时事热点与生俱来的独特影响力,加之媒体新业态下对其进行的解读,丰富了新闻时评的呈现形式。新闻时评以短视频的形式出现,这种形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政治传播方式,其形式、内容更具特色,传播效果对社会和受众都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央视新闻媒体近期推出一档节目《主播说联播》,对时事新闻、网络热点进行简短评论,向受众传达权威观点,其独具一格的节目呈现形态和话语表达方式,极大地改变了受众对于传统主流媒体庄严肃穆、不苟言笑的刻板印象,吸引了新、老受众对节目的持续关注,有力地提升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可以说,短视频新闻评论节目《主播说联播》开创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新形式,成为众多主流媒体开拓网络发展空间的标杆和榜样。
而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还是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新闻媒体始终不变的责任与使命是通过新闻话语的传播对受众进行舆论引导。新闻舆论工作在我国一直备受关注。如今,新闻评论嫁接至互联网这一媒介,以短视频形式进行传播,其舆论导向的把控以及话语的传播成为受众的关注点,在爆炸式增长的海量信息和碎片化阅读的习惯下,如何通过话语表达有效实现舆论引导目标,是传播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短视频新闻评论的话语表达显得更加重要。
基于此,运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对《主播说联播》这一代表性的短视频新闻评论展开研究,将新闻评论话语视为新闻话语,分析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新闻评论话语的呈现状态,理清话语的结构,归纳其话语表达特征,总结探究《主播说联播》是如何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实现传播效果、进行舆论引导,同时帮助人们认识短视频新闻评论的话语特点和呈现形式,能进一步拓宽大众传播的研究领域。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探析传统主流媒体以短视频《主播说联播》转型过程呈现出的节目特征,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对短视频新闻评论《主播说联播》的话语展开研究,分别从文本和语境视角对其进行分析,理清话语结构及表达特征,总结话语特征,提出话语转变的相关建议,探究传统媒体如利用短视频话语进行舆论引导的,为其他主流的新闻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转型和升级提供建设性的操作模式。
1.2.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以话语分析理论为主,基于文本与语境两个角度,探析了《主播说联播》的基本特点,并对其话语特点做了进一步研究,通过分析得出启示,从而为推动话语分析理论下短视频新闻评论节目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贡献微薄之力,这是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主播说联播》这一由央视新闻媒体与短视频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节目,曾多次出现在新媒体平台的热搜榜单之上,是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成功典范,对其他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发展具有较大的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本论文探索了该节目的呈现特征、话语变革的特征,总结话语转变的启示,为其他主流媒体进行短视频转型提供参考,为推动传统媒体更有效地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媒体观点,进行宣传和监督,实现与公众真实、得体地对话提供了借鉴,有利于提高传统媒体形象,推动官民双向交流与沟通,从而有助于传统媒体其拓展舆论阵地,增强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

2 文献综述

2.1 理解“话语”
“话语分析”这一提法的源自于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首次使用“话语分析”这个术语,此后,话语分析随着语言学的发展成为了一门专门学科。话语分析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讲,是跨学科交叉的产物,广泛吸收符号学、社会学、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内容。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话语分析更加紧密地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相连,传播学研究也运用话语分析考察社会现象。传播的话语分析是站在传播的视角上吸收对传播研究具有紧要意义的话语研究成果。
“话语分析”是对话语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一门学科,应溯清源头做“话语”内涵的考察辨析。话语有诗学的话语、政治学的话语;有纯粹语言学的话语和泛文化研究的话语;在语言学中,话语还指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包含着“能指”与“所指”的含义等,不同的分类标准中对“话语”内涵和外延的判断是不同的。哈里斯把话语看作是连接的言语,是说出的语言的形式,话语本身已有信息性功能和互动性功能两种属性,有侧重上的偏差,话语是语义上有联系、语法结构完整、有实际交际传播用途的语句。
话语分析作为一门学科比较年轻,以 1952 年哈里斯首次使用该词作为现代话语分析理论开始为标志。实际上,话语分析可以追溯到古典修辞学,精英政治和城邦民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演讲和雄辩,已开了话语风格、话语结构、话语交际的先河。60、70 年代是话语分析的黄金时期。1964 年,社会学家海默斯主编《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论文集出版,对马林洛夫斯基等人类语言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的理论作了回顾,对话语、风格等作了系统的研究。80 年代后,还出现了大量“话语分析”命名的著作。话语分析越来越注重宏观结构的语义分析,将语言置于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探析语言的意义和交际功能,探究话语系列生成过程。
...........................

2.2 关于节目话语的研究现状
费尔克拉夫指出,“任何话语事件都可以被同时看作是一个文本,一个话语实践的实例,以及一个社会实践的实例。”1而大众传播活动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语言交流和沟通。从这一角度来说,利用话语分析的视角对节目进行话语分析还是十分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对节目进行话语分析是话语分析理论在大众传播领域的实证研究,常见的方法是将话语分析理论与具体的节目案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由于节目可以大致分为电台、电视播送的项目和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节目,因此,对节目的话语分析也可以分为电台、电视节目和新媒体节目的话语分析。
笔者以“电台、话语分析”在中国知网进行模糊检索,仅显示 8 篇文献,且集中在对奥巴马和特朗普每周电台演讲的研究。这些文献据大多数都以 Matinand Rose 的评价理论为分析工具对电台进行研究。滕达从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对奥巴马电台演讲进行分析2;魏淑玉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对演讲的语言特征进行描述,联系语篇与语篇生成者之间的关系,阐释与语篇生成过程3;宝常丽以态度子系统为理论框架,从情感、判断和鉴赏 3 个层面对特朗普每周电台演讲进行探究,分析其政府态度立场4。
笔者又以“电视节目 话语分析”再次进行模糊搜索,结果显示共有 1040篇文献,可见专家学者们对电视节目的话语分析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笔者在对这些相关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这些文献的研究方向做了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分析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是从节目主持人的话轮操控、话语角色、话语风格、话题分类、传播语境等方面分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言语活动。如唐卓主要从主持人的话语角色、节目的话语结构、主持人的语篇整体构建、主持人的话语操控四个层面对电视谈话类节目进行研究,探寻主持人宏观语篇运行和微观话语操控的规律和艺术,揭示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传播规律;5黄成钰从话题选择及构成方式、话语特色两方面对梁宏达在《体育评书》中的话语进行了解析,从而探究该类节目成功的原因和规律。
新闻评论论文参考
新闻评论论文参考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10
3.1 研究对象................................................10
3.2 研究方法........................................10
4 《主播说联播》的节目概况........................................12
4.1 发布频率....................................................13
4.2 主播人数及播报场景...................................15
5 《主播说联播》的文本分析...........................................21
5.1 新闻图示结构之“概述”....................................22
5.1.1 标题分析——观点性导入..........................................22
5.1.2 导语分析——概述式开头.................................26

7 《主播说联播》的话语特征

7.1 规范化与口语化并存
根据前文的分析和统计可知,口语化是《主播说联播》节目最大的话语特征之一。在全媒体时代下,由于短视频用户接受信息的水平参差不平,仅仅采用规范化、专业化的话语已经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因此口语化表达已成为主播必备的一种重要素质。口语化的表达通俗直白,更加亲民且接地气,易于用户理解和接受,能够拉近用户与主播之间的距离。可以说《主播说联播》节目是用贴近百姓的语言风格,向用户传递正确的主流价值导向。用户在长期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向上的正确观念。因此,口语化的表达对于信息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然而,该节目在顺应时代潮流大量采用口语化表达的同时,并没有完全丢弃新闻节目固有的规范化的表达。主播们始终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评述,对于重要人物和庄重事件也依旧仅使用官方话语进行解说。这是由于新媒体时代也是信息爆炸时代,各大新媒体平台对消息的过滤能力较为欠缺,在多重因素作用下,难免出现新闻被过度解读或传达信息失真的情况,用户在信息杂乱的情形下难辨真伪,会对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产生质疑。而规范化的语言不仅能够准确地传递信息,还不易被曲解,能够增强信息的专业性和可信度。《主播说联播》作为央视权威平台下的新闻节目,主播在追求语言创新的同时,还需要保持应有的语言规范。不但要做到语言更加口语化、通俗化,更要保证为用户提供准确、真实、可靠的消息。无论语言风格怎样变化,规范化的表达永远都是新闻语言的根基。
新闻评论论文怎么写
新闻评论论文怎么写
...........................

8 《主播说联播》话语特征的启示

8.1 拓宽话语渠道,传递主流声音
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更新迭代,促进了信息传播渠道的转变,也使得受众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权利,释放了话语权,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满足了受众的表达欲望。在新媒体时代,话语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存在国家、媒体等官方话语主体,同时还包括企业以及各种民间集团、尤其是公民个人主体,生活在新媒体时代的每个人不仅有权力、更有渠道去发声,从而形成了多样化话语主体并存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媒体传播传播需要改变以往的话语霸权的模式,主动迎合、遵循新的游戏规则, 从过去的官方“独唱”转变为官民的混声“合唱”。
社交平台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为媒体与受众提供了即时“对话”“合唱”的最佳通道。为满足受众的需求,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借助短视频加快传统媒体的转型融合,以《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形态在社交平台进行分发,为传统媒体拓宽传播渠道,建立新媒体领域的舆论空间内。在人人皆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不仅扩大传播的范围,也为短视频新闻评论的传播提供更多话语主体和话语空间,实现了权威与对话共存的话语情境,在坚持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的基础上,主动开放多元化的受众参与模式,与民众进行有效互动,从而进一步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和公信力。
传统媒体在顺应时代语境向新媒体领域的拓展的过程中,应守正创新,绝不能以大屏模式固步自封,要根据栏目定位,从“用户思维”出发,在话语呈现形式上的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创新,迎合信息接收者对于媒介的“使用与满足”心理,而传递主流声音、表达主流价值始终都是媒体坚定不移“守正”的责任与担当。《主播说联播》改变了传统《新闻联播》正襟危坐、严肃客观的新闻播报语态,以新闻脱口秀的形式,与用户聊时事、话家常,用贴近生活化的表达方式、轻松幽默地将新闻信息以及主流媒体的声音传递给用户。
《主播说联播》在话语措辞上活泼幽默、富有网感,运用丰富的话语表达方式引导舆论,如用充满温情的话语点赞正能量的新闻,点评敏感事件语言直接犀利、铿锵有力,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让用户爱听爱看,搭建了与用户沟通的桥梁,提升了主流媒体在网络群体中的舆论引导力;同时在节目中,不仅有“主播说”,还有“主播唱”“主播拜年”等,选择多种多样的形态来呈现不同的节目话语,让用户眼前一亮,用更易于被用户接受的整体形态来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