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文以马克思“报刊有机运动”为理论指导,并尝试运用“有机真实”“新闻真实”等新闻学、传播学理论知识,通过梳理和分析2013-2017年共计48个反转新闻案例,力图从整体上呈现反转新闻的发展现状,分析反转新闻的形成过程、类型和特征,行文中结合具体的反转新闻案例,分反转前后共两个阶段,探索反转新闻形成的原因,发现其有机运动表现,对反转新闻做一个全面且较为深入的分析,同时对当下反转新闻产生的必然性进行分析和思考,辩证看待其带来的正负效应,以期提供一种理性看待反转新闻的新视角。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3年,《盘点2013十大“反转剧”:有图未必有真相》的合集盘点由新华网率先推出;2014年,观察者网持续关注反转新闻,跟随盘点节奏,发布了文章《盘点2014年八大反转新闻》;年,反转新闻的盘点《2015十大新闻反转剧,剧情不要太跌宕......》由人民网发布;2016年年底,中国经济网继续推出了什大反转新闻让真相先飞一会儿》盘点文章,2017年年底,“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发布了《2107十大反转新闻哪些差点让你“中招”》图文,反转新闻的盘点像报告一样成为“常态”,其出现的频率似乎也有向高频发展的趋势。随着这种“非常态化”向常态化演变,不可避免的是媒体的公信力将会遭到质疑,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当然,反转新闻出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肯定也不局限于媒体。由此看来,对于常态化的反转新闻的思考和研究,亦是现实社会迫切所需。反转新闻的生成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了解反转新闻的发展现状,探索其具体的反转过程,对于揭示和解决社会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不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反转新闻并不是百弊而无一利的,也有它的可取之处。当下对于反转新闻的认识有将其妖魔化的倾向。虽然反转新闻是近几年才逐渐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种现象,但是这一现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提出的“报刊有机运动”。“报刊有机运动”理论是1842年马克思提出的有关报纸报道新闻的理论,他认为只要报纸在有机的运动中不断修正,真相最终会浮出水面。若将这一理论放到今天的媒介环境中,反转新闻的出现也就不那么可怕或是少见多怪了。从“有机运动”的角度出发,将整个反转过程,尤其是后期推动反转的过程看成是一种有机运动,对其也不必做过多苛责。“反转新闻”的产生对新闻和新闻报道行为的概念界定、理论应用和业务探讨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媒介环境的发展变化,关于新闻定义,尤其是新闻真实的既有的含义、原则和理念发生了变化,新闻时效和新闻真实的关系平衡,加之出现的新情况,这一切都很有必要去厘清和认识。
......................
1.2研究现状与相关概念
1.2.1关子反转新闻的研究
截至目前,通过中国知网,以“篇名”为捜索前提,输入“反转新闻”及相关词汇,共计检索到171篇期刊论文,偏业务型的报纸类文章则共计10篇;以“题名”为搜索前提,输入“反转新闻”及相关词,共检索到26篇硕士论文,至今未有博士论文出现。虽然反转新闻是近年来才在新闻领域普遍出现并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现象,学界和业界至今对其没有一个明确或统一的概念,论文研究也只是对反转新闻、假新闻和失实新闻进行概念辨析,以更好地认识反转新闻本身。但是随着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学界、业界的重视,研究“反转新闻”的相关文献数量逐年增多,其中期刊论文最多。
整体看来,反转新闻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方面是其研究的集中所在,也正是其研究价值所在。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的视角也愈益多样化。如研究者毛源在其所写的《事实与价值的缠结——新闻反转报道研究》文中,以哲学的视角为切入点,选取了3个典型的反转新闻案例,分别从新闻文本和新闻生产的层面,解析反转新闻报道,以此递进,观察并剖析其报道中事实和价值的关系。王敏《反转新闻中的奇观与凝视》以“奇观”、“凝视”两个理论视角为切入点,从而透视反转新闻形成的社会动因,并给出了反转新闻的规避之策。梁硕在《反转新闻传播中的媒介素养研究》一文中,从媒介素养的视角出发,从四种参与方主体的角度,多角度解读反转新闻现象,为后文重点分析反转新闻的媒介素养原因奠定基础,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媒介素养的教育建议,以期提高传受各方的媒介素养来尽量缩短反转过程。谭羽翔在《反转新闻中的逻辑谬误与规制》中,从新闻逻辑学和阅读心理学理论视角出发,行文中结合反转新闻中的具体案例,研究反转新闻不同逻辑表现形式下的逻辑谬误问题、逻辑谬误产生的原因,并从媒体记者和公民的角度给出了具体的问题解决路径。
.......................
第2章反转新闻的形成过程、类型与特点
2.1反转新闻的形成过程
随着2013年新华网对“反转新闻”的盘点开始,此后每年(截至目前)我国的主流媒体皆对“反转新闻”进行了年度总结和评选,为全面呈现反转新闻的发展现状,并探索反转新闻的形成过程、类型及其特点,本文梳理了2013年-2017年新华网(10例)、观察者网(8例)、人民网(10例)、中国经济网(10例)和中国之声(10例)年度盘点的反转新闻(共48个案例)。
经过对2013年-2017年反转新闻的梳理归纳,本文发现反转新闻的形成大概都会经历这样一个反转过程:“事件发生——信源曝出——网络热议\媒体报道——初期舆论形成——新事实的补充、纠正和核实(1次或多次)——舆论反转(1次或多次)——舆论趋于理性。”新闻何时反转?当后续曝光的新闻事实与初始报道或信息发生冲突或是不匹配的时候,新闻就发生了反转。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过程中还有因事实冲突或不匹配引发的舆论反转,舆论开始反转并不意味着反转的结束。本文认为反转的最终结束更在于舆论的平息即舆论趋于理性,这样才算得上一个完整的反转过程。随着事件发生,信源曝出之后,媒体报道或网络热议接踵而至,形成初期舆论。随着与最初事实具有冲突性或不匹配的新事实出现,新事实完成对初始事实的补充、纠正和核实后,新闻就会发生反转。如果再有和新事实发生冲突或者不匹配的事实出现,完成新一轮的补充或纠正,新闻就会再次反转,以此类推,新闻便会出现多次反转。新闻发生反转之后,受众对待新闻事件的立场或态度,将由最初一边倒的舆论最终演变为理性的舆论表达。这一阶段往往是专业媒体就新闻事件展开评论和思考,以正确引导舆论。
......................
2.2反转新闻的类型
纵观48个反转新闻案例,每个新闻的反转在具体的内容、性质和过程表现都不尽相同。从报道内容的总体情况看来,目前反转新闻涉及了医患矛盾、国民素质、社会道德、暴力虐待、校园教育、涉警问题、涉官问题、城乡差距、消费权益、社会信任或爱心、网络炒作问题等主题领域,不过随着反转新闻的增多和发展,其所涉内容的不断丰富,仅仅根据内容对反转新闻做出划分,难以涵盖全部的反转新闻。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反转新闻本身,从反转的程度出发,本文对反转新闻做出了如下的类型划分:
2.2.1“全面”反转
“全面”反转是指新闻报道在真实性层面发生了完全反转,这是反转中最为直接和彻底的一种形式,是最初的报道或信息被后续的报道证明为完全失实即假新闻。这类反转新闻最后往往被揭示出是当事人出于某种原因的撒谎、纯捏造,或是幕后人出于利益只为商业炒作的假新闻,真实程度为零。这种反转新闻所造成的反差感最为直接和强烈,冲击着人们对新闻报道和新闻真实的认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深,往往会破坏社会信任。
炒作的一方意图策划新闻而谋取利益,消费社会大众的情绪,这确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报道媒体在最初未能识别出“炒作”的目的也是失责的表现。但从结果看来,新闻出现了反转,假新闻最终被揭露,反映了媒体“彻查真相”的态度以及对“新闻真实”的追求。“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事件之所以得到反转也正是因为新快报记者对该事件的怀疑态度和持续采访才揭露了这起为伞打广告的“人间真情”有偿演出的假新闻。“深圳‘最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事件的反转推动也正是源于网民的质疑和媒体调查,才得以发现爱心女孩是炒作事件。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发展的一大进步所在,也正反映出了当下新闻的“有机”状态。当下,无论是媒体,还是受众都可以通过“有机”的方式去揭露事实真相,实现新闻真实。
.........................
第3章反转新闻的成因及其必然性...........25
3.1前期导致反转:信源、媒体和受众的“共同演绎”.............25
3.1.1信源层面.............25
3.1.2媒体层面............27
第4章反转新闻的正负效应及其思考.........41
4.1反转新闻的正效应............41
4.1.1还原事实真相,完成对有机真实的呈现............41
4.1.2针砭时弊,解决社会问题............41
第4章反转新闻的正负效应及其思考
4.1反转新闻的正效应
4.1.1还原事实真相,完成对有机真实的呈现
无论反转新闻在一开始与新闻真实偏离了多远,过程中又是如何曲折反复,所幸的是,通过专业媒体的不断努力,事件终究反转到了事实真相,完成了对有机真实的呈现。反转新闻的真实,是一种过程中呈现的真实,只是这个趋近新闻真实的过程更为曲折。发生多次反转的新闻则是这种曲折过程最为形象的体现,因为不断反转的过程中也会不时偏离“新闻真实”的轨道,并不是直线趋近。如“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中从声讨涉事饭店,到声讨新闻当事人,再到谴责涉事饭店的反转过程;“男子开房被抓事件”中从@杭州日报微博报道称,大连小伙李先生“是毒贩更是‘影帝'”到对此事的致歉,都是经过了多次反转,事实真相才得以还原。如若没有这曲折的反转过程,事件只会更加扑朔迷离,这两起新闻中的当事人或许会一直承受舆论压力,也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反转新闻在发生一次或者多次反转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步一步“去伪存真”,不断纠正新闻失实和假新闻,从而还原事实真相的过程。可见,这个反转过程就是一种有机运动的表现。反转新闻的多元参与主体通过“有机运动”的形式,不断纠正前期的偏差或误差报道,完成了对“有机真实”的呈现、建构和塑造。此外,这个不断反转的过程也是一种全新的对话和协商方式,使得我们比以往具有更多的接近事实真相的可能性,这本就是媒体自净功能的体现。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有机真实的呈现--新闻媒体环境下反转新闻现象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