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梳理
1.2.1数据新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与新闻领域结合,数据新闻应运而生。

........................
1.1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积累,数据新闻兴起。凭借其可视化的优势,数据新闻不断发展。起源于西方的数据新闻,在与中国媒体新闻实践中进行本土化的融合。凭借着精心的设计,可视化的新闻叙事,良好的互动,数据新闻在大量单一的文字报道中脱颖而出,对新闻生产的理念和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此外,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实施大数据战略。大数据与新闻结合,数据新闻这种新兴的报道模式,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
数据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在2006年被提出,随后被英国《卫报》、《纽约时报》等媒体广泛推行';而在国内,数据新闻的尝试开始于2012年左右,有许多网站陆续开办了与数据新闻相关的栏目,比如说搜狐的“数字之道”,网易的“数读”,财新的“数字说”,腾讯的“新闻百科”等。传统媒体也在发力,比如说新华网的“数据新闻”,人民网的“图解新闻”和央视的“据说”系列。数据新闻逐渐获得媒体重视,占据一席之地。
相比许多欧美国家媒体,我国的数据新闻实践较晚,对数据新闻的研究也是从2012年开始起步。我国一些媒体在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实践上依然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说呈现形式单一,缺乏故事性,过分注重展现形式等。数据新闻可视化研宄的理论基础也较为薄弱,没有形成一定的专业规范,目前对于数据新闻可视化研究也并未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因而,对于数据新闻的可视化研究是必要的。
1.2研究梳理
1.2.1数据新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与新闻领域结合,数据新闻应运而生。
不同于精确主义新闻学运用精确而具体的数据分析新闻事件,数据新闻是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与处理,运用可视化图表和数据新闻小视频等方式讲述新闻故事。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过程。
首先便是新闻报道理念的变化,数据从配角走到了主角的位置。众所周知,一篇好的新闻一定是一则好故事,对于数据新闻来说也依然如此。不同的是,传统新闻通常以叙述性语言直接描述故事,而数据新闻则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呈现,让读者看懂背后的故事。在数据新闻中,数据不再起辅助作用,而成为报道主线。数据不是数字,数字是符号,而数据是对现实生活的数字化表达。
其次,数据新闻对新闻的生产流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数据新闻有时很难在制作前就明确报道主题,采编团队能做的只是确定一个大的方向,然后在调查、搜集数据和-数据分析中发现真正的新闻切入点。总结一下,数据新闻的生产过程是确定选题大方向、搜集数据、过滤清洗数据、分析挖掘数据以及可视化呈现。其中核心是数据的处理和可视化呈现。

........................
第二章财新数据新闻概述
2.1发展历程
2.1发展历程
财新的数据新闻栏目叫做财新“数字说”。财新“数字说”栏目于2012年11月成立,制作了许多优秀的数据新闻作品,是国内早批数据新闻的实践者。“用数据解读新闻,用图表展示新闻,将数据可视化,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是财新“数字说”栏目的定位。财新于2013年10月成立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如下图介绍)。它是结合新闻编辑和数据研发的虚拟实验室,专门进行数据新闻制作和探索,其中有不少数据新闻作品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现已改名为“财新数据新闻中心”。
国内数据新闻先行者一一财新数据新闻与可视化实验室创始人黄志敏曾指出财新数据新闻制作流程是:确定选题一一收集数据一一清理数据一一确定新闻切入视角——确定可视化呈现方式。这一过程,需要采编人员、设计师和程序员的合作与互动。不再是传统新闻下,先由采编人员写好稿件,然后设计进行配图和排版,最后发布出去。
.......................
2.2可视化的原料:数据
.......................
2.2可视化的原料:数据
可视化是对数据的可视化,数据是可视化的原料,也是数据新闻的原料。让我们从源头开始探索。
政府公开数据一直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数据来源。除此之外,我国官方通讯社一一新华社也是成为媒体的主要信息来源,数据还可以从市场调研机构那里获得。其实在我国,微信,QQ等社交软件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数据,但出于企业利益和隐私保护等种种原因,大量数据并未公开而且难以获得。此外,中国少数互联网企业掌握着大量未公开的数据,比如说百度掌握着用户大量搜索和出行的数据(百度地图),阿里巴巴掌握着用户大量的购物数据,腾讯则掌握着大量用户的社交数据。
当然,光获得数据是不够的,需要明确搜集到的数据是否真实有效,这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需要数据新闻记者有良好的数据专业素养。财新要求数据新闻记者采取质疑的态度,过滤无效数据,筛选有效数据。因为数据并不意味着真实。它们必须接受检验,从来源到质量,再到是否有隐藏的偏见。这样,数据新闻新闻才能做到相对的客观和真实。
.........................
.........................
第三章财新数据新闻可视化实践探究..........14
3.1财新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内容分布...........14
3.1可视化的数据来源..............14
3.1财新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内容分布...........14
3.1可视化的数据来源..............14
第四章可视化的问题与思考............35
4.1可视化与新闻叙事...........35
4.2可视化与用户思考..........37
4.1可视化与新闻叙事...........35
4.2可视化与用户思考..........37
第五章思考数据新闻发展的未来........38
5.1互联网新闻持续发展,开放趋势增强............38
5.2新闻资讯类APP炙手可热,头条受重视.............40
5.2新闻资讯类APP炙手可热,头条受重视.............40
第五章思考数据新闻发展的未来
5.1互联网新闻持续发展,开放趋势增强
5.1互联网新闻持续发展,开放趋势增强
从新华数据新闻《数读中国新闻业最新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近三年来持证记者的人数在不断增长,但是报纸人数减少,电视网站类新闻记者人数增加。媒体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做好新时代的转变,对媒体工作者来说,媒体的转型不仅是形式、内容、体制上的突破,也是思想上的彻底转型。
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媒体工作者要提高数据素养和媒介素养,提高敏感度,发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增强数字化时代新闻实践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批判性思维。面对海量的数据,要有充分和理性的认知,抱着怀疑和审慎的心态对待数据,考量数据的可信性、可行性、时效性、思想性、和逻辑性。
从用户群体来看,我们会发现网络新闻的用户持续增长,所以媒体工作者要重视网络,重视数字化媒体,注重抓住移动媒体的用户。在日益去中心化的媒体中,把握并应用好关键的传播渠道,到达更多的用户,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媒体要拓展融合网络媒介渠道,和网络巨头进行合作。比如说央视就曾和百度合作,获得出行方面的大数据,推出“据说春节”等数据新闻栏目,更好地服务用户。
............................
............................
第六章结论
移动互联的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蓬勃发展。其可视化的形式,创新了新闻叙事的方式。相比传统的文字新闻报道,数据新闻更加直观,使用户对新闻故事一目了然。
作为数据新闻界的标杆性媒体,财新数据新闻的生产和可视化展现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要想实现数据新闻的长足发展,需要有规范化、专业化的数据生产流程。这一切,离不开数据资源的积累,数据库的建设,专业化数据新闻团队的建设和可视化技术及工具的使用。需要传媒工作者提升对数据的敏感意识,提升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高数据新闻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财新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和交互性是其两大魅力。静态信息图表、动态信息图表、小视频动画,甚至是游戏等,是可视化的不同展现形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比如说静态信息图表适合数据较少,逻辑较为简单的报道,而交互式信息图表和动画视频一般适用于数据信息庞杂,需要强有力叙事逻辑的报道,而游戏则多出现在手机移动端,提供给用户轻松愉悦的产品体验。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设计也需要考虑不同媒介的特点。网页端因其较大的空间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设计,而移动端的可视化呈现常常要考虑手机屏幕的大小、界面的简洁美观、转换的设计按钮以及所耗流量的大小。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