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3563 论文编号:sb2022011514281143055 日期:2022-01-22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笔者认为作为产业投资基金的一种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能够很好的对能源企业完成股权方面的投资工作,同时也能够提供一定的经营管理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完成风险的分担。就目前中国在该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不仅有着 10 分充足的金融资本,同时也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应当加强对能源企业的支持帮助,中国的民营能源企业真正的中亚国家进行能源产业的投资以及开发,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中国民营企业在中亚的发展。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从现阶段全球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已经进入到了全球化的阶段,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源被看作为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金融则是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核心,因此现阶段金融与能源的有效合作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研究重点。通过将能源与金融的有效合作,能够很好的完成对能源资源的再次获取,以及开发有效的避免能源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风险的存在,提高整体能源的开发效率。而作为金融衍生品的期货期权等产品也为能源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工具,因此将能源与金融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不断的优化以此来有效的保证整体能源产业与金融行业出现较为良性的互动,最终实现协调发展。现阶段对于能源来讲,已经从传统的石油煤炭发展成为可再生能源,因此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不仅需要对传统资源进行研究,而且需要与时俱进。
作为前苏联的中药加盟国,中亚五个国家自从 1992 年起,分别独立建国在此之后,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随着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的提出,现阶段中亚已经有 4 个国家加入到该组织中。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将中亚五国都囊括进来,通过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很好的实现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多边与双边方面的金融合作发展。
在进入到 21 世纪以后,中国和中亚五国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都与中亚五个国家间有着一定的交流。在发展过程中向中亚五国进行投资的一些能源企业提供贷款。在 2013年时,中国国家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该倡议的提出将中国和中亚五国间的距离拉得更近,由于中亚五国有着十分丰富的能源,而中国现阶段在能源方面的缺口较大,因此中国和中亚五国间能够以能源为依托,发挥中方在金融方面的优势与中亚五国能源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共同发展能源金融方面的合作,对于中国和中亚五国来讲都是十分必要的。
.........................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研究综述
2013 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中亚四个国家进行访问的时候,首次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在第二年所举行的 APEC 峰会上,中国则首次提出了“丝路基金”的建设工作。近几年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金融研究热的出现,中国的相关学者针对能源金融也有着较多的研究。闫世刚(2010)基于后金融危机时期考虑到气候问题和新能源的挑战中国应推动世界能源金融秩序,把能源金融作为能源外交战略的重点之一;李新(2011)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和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应挖掘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领域合作的可能性;刘军梅、郑民(2011)在国际经验视角下,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从能源金融合作等方面鼓励银行“走出去”,深化区域性金融合作;刘劲松、史忠良(2011)和刁莉、汪杨(2011)认为中国能源企业应重视能源金融,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助推其进行海外并购;徐义国(2014)在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以国家战略和西部支柱产业为依托,优先布局能源金融,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大合作。张宝通(2014),张延龙(2014),石志勇(2014),于磊杰、徐波(2014)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结合西安区位和能源优势建议把西安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金融中心,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能源金融交易与合作;高超、张然(2014)认为需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金融一体化,加强能源金融创新,打造乌鲁木齐“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金融中心”。丁志刚(2014)认为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应充分发挥中国金融领域对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项目的支持作用,充分挖掘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能源金融领域合作的潜力,全力打造以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国中亚外交关系;姚德全、黄学军(2014)认为加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合作,应充分利用中国的资金优势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优势促进能源金融中心的建设。
.........................

第 2 章 相关概念分析

2.1 中亚国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初规定,北面开始于阿尔泰山和萨彦岭,南面到达喜马拉雅山,西面源于里海,东面延伸至大兴安岭。按照这一范围的划分,部分包含或全部包含在中亚地区的国家总共有 7 个,阿富汗(北部)、中国(中国与中亚、西藏、青海、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内蒙古)、印度(西北部)、伊朗(北部)、蒙古国、巴基斯坦(北部)和原苏联(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苏联解体后,关于“中亚”所指的范围仍引起广泛争论。一些学者提出将中亚地区分为广义的中亚和狭义的中亚。
本文的“中亚国家”指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金融论文参考
金融论文参考
...........................

2.2 能源金融内涵概述
从最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情况来看,能源所具有的金融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能源来讲,其在金融属性方面最重要的表现之一便是能源所对应的期货价格已经成长为全球范围内能源市场上针对能源定价的重要依据,而在全球范围内,这一市场中期货交易量也越来越大,现阶段已经全面的超过了能源的现货市场所对应的交易量。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可以说能源是十分重要的,而金融又是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部分,因此再将能源和金融结合的过程中,通过金融来有效的促进能源的开发,并且可以通过能源产业反过来,对整体的金融业产生相应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在能源金融提出之后,很好的将能源与金融间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二者通过相互间的影响实现了共同发展。
就现阶段全球范围内的情况来看,能源金融在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在金融市场有着很好的表现,在能源市场上同样有着很好的表现,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能源企业将自身所具有的闲余的资金放置在金融市场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更多的收益,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讲,现阶段已经广泛的参与到了全球的能源市场中来。虽然能源金融间的合作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不过针对能源金融在概念方面现阶段并没有成型,如果将系统学作为切入的角度,便可以把能源金融看作是金融系统与能源系统间的相互融合,通过融合之后完成的新的金融系统的建立。如果使用更加直观的语言来对能源金融进行表述的话,则可以把能源金融当作为能源所对应的资源和金融所对应的资源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以货币作为重要的纽带,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了金融与能源间的有机整合,不仅能够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能源产业的进步。对于能源金融来讲,并不是在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实际上全球范围内最早的能源交易所在 20 世纪初,便已经出现在该交易所的核心内容,便是把资本市场所对应的管理形式放在了煤炭交易所中进行使用,而该交易所也以金融的有效实践。这次之后随着金融行业和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结合,相关学者针对能源金融也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针对能源金融也完成了相应的体系建立工作,而这对于能源金融这一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大的促进作用。
金融论文怎么写
金融论文怎么写
.....................................

第 3 章 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及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市场合作现状....................... 10
3.1 中国能源金融发展概述.................................. 10
3.1.1 中国能源市场.................................10
3.1.2 中国能源金融发展状况...................................... 11
第 4 章 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建设的必要性....................... 28
4.1 必要性分析........................................ 28
4.1.1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 28
4.1.2 巩固核心区能源通道地位的需要................................... 28
第 5 章 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问题分析....................... 34
5.1 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发展问题.................................... 34
5.1.1 金融资源相对匿乏............................................ 35
5.1.2 金融机构数量较少.................................... 35

第 5 章 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问题分析

5.1 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发展问题
从现阶段中亚刚刚个国家整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看,多数情况下还停留在前苏联时期,因此设施的整体开发程度较差,面临着年久失修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中亚国家在交通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这一点则直接制约了能源金融的进一步合作用与发展。例如塔吉克斯坦国内唯一的陆路口岸,在海拔高度方面超过了 4 千米,由于海拔过高,所以对应的气候等十分恶劣。近几年中国在和塔吉克斯坦进行大宗的货物贸易的时候,很少会选择使用塔国境内的口岸,多数情况下会绕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有效的避免由于通关口岸过高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这样一来使得整体货物运输时间及成本较高,同时也面临着十分复杂的手续。就实际的中亚五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腐败问题,使得一些行政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效率低下,不遵守法律等现象,而这一点也直接影响到中亚国家在投资环境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以中国新疆地区为例,作为中国与中亚五国交流的第一线,不过就现阶段新疆整体的能源金融发展情况来看,相对较为薄弱,完整的体系尚未建立,对于已经有的能源金融产品整体的水平相对较差,很难有创新的产品出现,目前作为服务于中国和中亚五国能源金融发展的最前沿,新疆在能源产业方面所进行的融资,基本上都是通过银行来进行的。虽然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体现出当地政府对于该行业的大力支持,但不得不说的事,在新疆地区整体的资本市场现阶段,还未真正的发挥出其所应当具有的融资特性。从全国范围来看,现阶段真正进行能源金融发展的企业相对较少,其所对应的规模则更加微不足道,虽然一些较大型的能源金融企业有过债券的发行,不过所对应的比重也微乎其微,而对于其他的多种不同的融资来讲,则根本没有使用,或者是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比如前文所讲的保险行业与能源金融的结合,虽然在中国存在,但是覆盖率相对较差。现阶段中国在与中亚进行能源金融合作时,能够为企业所提供的融资产品较为单一,基本上还是依赖于银行所提供的贷款,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能源金融领域,嗯,关于金融机构的创新方面明显存在着很大的缺口。比如对于能源产业中所对应的资金结算,票据贴现等金融产品来讲,现阶段中国在和中亚的能源金融合作过程中,并没有能够很好的进行利用,因此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和中亚五国间的能源金融合作,不利于整体行业利润率的进一步提升。
.............................

第 6 章 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对策分析

6.1 充分发挥上合组织作用
从目前上海合作组织的整体情况来看,仅有土库曼斯坦保持中立,而其余的中亚国家都已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在该组织的整体框架下,有效的开展能源金融合作是具有很大优势的。
6.1.1 发挥上合组织银联体作用
自从 2005 年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的成立,在多边贸易方面就已经落实了许多的合作项目,其中优先考虑成员国内部之间的融资支持,因此可以看出现阶段的上合组织已经成为各个成员国之间重要的投融资合作平台。
而对于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来讲,其中资产规模最大的便是中国的国家开发银行,而该行也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各种开发性的金融方式保证啊,国开行能够根据市场化的原则来进行,同时在合作的模式方面进行着积极的创新,无论是对于中国企业还是国际企业来讲,都提供了十分高效的金融业服务,特别是对于一些能源电力等企业来讲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由此可以看出国开行现阶段已经成为中国和中亚五国在能源金融方面合作的重要支持力量。
在 2012 年是中来通过联合投资的方式来实现对项目的投资,现阶段的中国和中亚五国也借助欧洲开发银行,完成了许多项目的投资。随着欧洲开发银行的加入,使得上合组织现阶段有着更加多样化以及多领域的融资方式,有效的推动了能源金融的多边与双边合作。
6.1.2 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
在 2010 年时,中国政府提出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在该提议提出之后,中国一直通过各种积极的方式来推动该银行的成立。在 2013年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建立能源俱乐部与开发银行,在 2015 年时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提出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加快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建立工作。就现阶段上合组织的情况来看,中国已经提供了近300 亿美元的贷款,同时对于成员国观察国等国家也提出了相应的合作基金,并以此来作为首批项目的启动资金,现阶段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也已经通过进一步的完成本币结算的扩大范围来有效的促进货币互换的合作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对能源金融风险的抵御,以此来保证中国和中亚国家能够更好的开展能源金融合作。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