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666 论文编号:sb2021102110472438953 日期:2021-12-1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本文通过对河北省 2005 到 2019 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利用 ECM 模型分析了河北省过去发展中股票融资、债券融资、风险投资和商业银行贷款和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长短期影响关系,发现几者长期存在着均衡关系,而针对各个因素的影响。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也进入了新的时期,我国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河北省过去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传统支柱产业(如煤炭、钢铁)处在去产能的阶段,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在此背景下,河北省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将河北省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为河北省的发展提供了方向。然而,在产业承接与升级上,河北省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支撑产业转移的问题。虽然 2019 年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指出,河北省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在 2017 年排在全国第 21 位,处在第二梯队。但是站在经济区域的视角来看,同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经济区域的北京和天津的综合科技水平分别位于第 2 和第 3,处于全国第一梯队。河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北京和天津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也导致河北省无法为从京津外迁至本省的高科技企业提供完整配套的上下游产业,也无法在跨区域合作园区和合作联盟的建设上跟上北京的步伐。因此,对于河北省来说,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刻不容缓,这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客观要求。
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截至 2017 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 99%,高技术产业中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占比 91%,河北省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组成结构决定了承担河北省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民营企业。近年来,河北省制定了涵盖企业从初创到上市全周期的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针对初创期企业的“苗圃工程”,通过建立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中小企业贴息补助;针对成长期企业的“雏鹰工程”,通过设立专项计划给予优先支持;针对发展期企业的“科技小巨人工程”,通过提供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补贴等进行政策上支持;针对上市企业的“上市工程”,通过财政资金奖励激发企业上市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河北省在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上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一是设立创业引导基金等各类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二是不断深化与商业银行战略合作,设立风险补偿资金,加快科技支行建设,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是推广使用科技创新券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在相关方面已有很多研究成果,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具有的风险分散和资源配置功能,能够为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熊彼特认为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银行,银行作为重要的间接融资渠道,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银行的参与。
在技术发展的初期,技术进步主要靠引进再吸收,此时银行体系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提高融资效率,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会使得贷款流向信誉卓著的大企业,对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有待提升。不同学者对商业银行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商业银行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Stulz RM(2003)认为商业银行可以为科技创新企业选择性的提供资金支持[1]。Stoneman P(2008)认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金支持的方式使企业更有动机进行科技活动[2]。由于科技创新企业的特殊性,使得其在银行家眼中不是优质的投资标的,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往往伴随着极为严格的筛选,Rajan[3](1992)和Hellwig[4](1991)认为上述行为会导致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降低,进而抑制企业科技创新。Morck(1999)等从逆向选择的角度出发,认为银行的经营原则中的逐利性和风险规避原则会使有潜力但高风险的企业遭到拒绝[5]。
风险投资是高科技企业孵化的重要推手,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Hall(2002)认为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的促进要高于其他资本市场工具。风险投资基金除了是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外,其公司治理与配套服务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的发展,曾有学者指出风险投资能够大幅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在公司治理方面,Berghe 和 Levrau(2002)认为风险投资基金进行公司治理在于其作为高科技公司的监督者的角色,进而促进高科技公司的发展[6]。有风险投资基金介入的企业的整体发展要远高于没有风险投资基金介入的企业,这一点被 Guo 和 Jiang(2013)对风险投资基金对中国创业公司的贡献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其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介入的创业公司在劳动生产率、盈利性等方面均优于后者[7]。
图 1-1 研究框架
图 1-1 研究框架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阐述
2.1.1 科技创新的概念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其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三种创新类型。其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种。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活动,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是提出新观点、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及通过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已知事物的过程。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与基础,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是以创造新技术为目的的创新或以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创造的资源为基础的创新。管理创新在现有条件下,通过管理手段,对系统所拥有的资源要素进行再优化配置的活动。
2.1.2 金融支持的概念
金融支持在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学术认知,一般将其认为是政府和金融机构对相关企业和经济主体采取的一系列包括颁布政策法规、开发金融工具等举措,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或对特定产业扶持等目的,实现金融资源向目标的有效配置与倾斜的行为。金融支持既有政府力量主导下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也有在市场经济下自由配置的市场性金融支持。政策性金融支持顾名思义,是以国家和地方为主导,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运用特殊的金融手段直接或间接进行融资的行为,政策性金融支持具有明显的行政色彩,鲜明的政策导向,是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在现有规划下对某一行业或特定产业进行的资源倾斜,带有一定的宣示效应,往往是整个行业大水满贯式的投资,虽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而在甄别优质资产上却存在这明显的不足与缺陷,即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而市场性金融支持则充分尊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优胜劣汰,起到大浪淘沙的积极作用,理论上具有远高于政策性金融支持的资源配置效率,但是不能体现当前的政府政策,在短期内会造成资源的过度集聚,长期则会产生“马太效应”,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甚至造成经济被绑架的危险。
................................

2.2 金融支持科技的理论分析
2.2.1 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金融结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基础
在格利和 E.S.肖分别发表的著作《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中,首次进行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戈登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是研究金融发展问题的最早和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将金融市场的要素总结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他认为金融发展从本质上来看就是金融结构的改变与调整,研究金融的发展就等价于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变化的趋势。他以世界上现有的的金融史料与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并建立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情况和金融发展水平的一系列指标,为 70 年代以后的金融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2)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
罗纳德·麦金农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 E.S.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本书主要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研究对象,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补充,丰富了理论的内涵。麦金农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以及肖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和货币金融理论的重大创新,并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制定及改革。
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对的金融干预深刻影响着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会致使利率和汇率所具有的价格功能偏离其原本的水平。利率的管制导致了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很低,负收益导致储蓄不足,造成储蓄的减少,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资金来源以储蓄为主,最终导致储蓄无法满足投资的需要,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肖认为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推动和制约,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经济的良性循环
肖的金融深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应该重点关注金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放弃金融压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通过放开利率管制和汇率管制,让利率和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让市场决定资源的配置,从而减少寻租行为,扩大金融中介的作用,使各类金融机构合理有序发展,发挥金融体系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促进两者共同健康协调发展。
图 3-1 金融支持创新机制
图 3-1 金融支持创新机制
.......................................

3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系和机制 ................................. 16
3.1 科技创新支持体系 ................................................. 16
3.1.1 政府监管体系 .................................. 16
3.1.2 金融支持体系 ................................ 16
4 河北省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现状 .................................. 22
4.1 河北省科技创新现状 ............................................... 22
4.1.1 科技活动投入情况 ............................................ 22
4.1.2 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 24
5 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金融支持研究 ....................................... 36
5.1 模型构建 .......................................................... 36
5.1.1 指标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 36
5.1.2 模型设定 ................................................... 37

5 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金融支持研究

5.1 模型构建
风险投资、商业银行、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都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效果尚不明朗因此本文采用误差修正模型来检验各个因素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5.1.1 指标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旨在研究金融对河北省科技创新的支持,可以看到目前河北省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包括股票市场融资、债券市场融资和商业银行融资和风险投资。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河北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和《中国金融年鉴》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一定处理,现有具体的指标选择如下:
(1)科技创新能力指标的选择。
在《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检测报告》种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活动投入、科技创新活动产出的分类指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有很多指标可以衡量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在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实际,选取河北省的专利申请授权量(PAT)作为创新能力指标,专利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将专利申请授权量作为地区的创新能力指标,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将其作为模型的因变量,具体数据来自2005 年-2019 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2)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指标选取
根据前文现状分析以及本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选取债券融资规模、股票市场融资规模、风险投资强度和商业银行科技贷款作为金融支持的因素。
债券融资规模(BOND):债券融资作为中、大型企业重要的融资来源,是对商业银行融资渠道的补充。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债券的税盾效应,来提高企业的价值以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债券融资规模的大小反映企业从债券市场融资的难易程度。
股票融资规模(STK):作为直接融资的重要方式,通过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既可以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并且不会给企业的财务带来负面影响,还可以在改善企业财务结构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知名度,能够直接或间接的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将股票融资作为金融支持的另一自变量因素。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旨在河北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现状,以及针对目前状况所需采取的改革措施。由于河北省的支柱产业主要以资金密集、人力密集型且高能耗的煤矿、钢铁产业组成,使得过去本地区资金投向科技创新等中小企业的规模不足,对科技创新能力没有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本文通过对河北省 2005 到 2019 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利用 ECM 模型分析了河北省过去发展中股票融资、债券融资、风险投资和商业银行贷款和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长短期影响关系,发现几者长期存在着均衡关系,而针对各个因素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
(1)河北省商业银行的科技贷款对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短期为正,即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和商业银行科技贷款的发放呈正向偏离,这表明短期内,增加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企业的贷款发放有利于短期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结合河北省商业银行对科技贷款的发放可以看出,河北省科技贷款的发放与地区还有些差距,这说明目前河北省的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业的支持力度还是尚显不足,其对河北省科技创新企业支持的不足使得河北省的间接金融体系无法对科技创新企业形成有效的支持以促进河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
(2)河北省股票市场对科技创新能力具有负向的作用,这与理论分析不符,由于河北省股票市场融资是用河北省整个股票市场融资的数据,因此考虑可能由于河北省上市企业过去的研发动机不足导致的,其次,由于河北省过去的经济结构,导致高技术产业普遍处在发展阶段,上市的高技术企业并不多,以及上市科技创新企业的数量较小,导致股票市场的融资并不能完全被科技创新企业所利用来进行研发投入。
(3)河北省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能力同样具有负向作用,而作为初创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样不符合理论分析,结合河北省风险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现状,可以看到,河北省的风险投资强度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的投资项目均处在种子期和成长期,而科技创新活动属于典型的长周期活动,在短期内无法立刻看到科技成果,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河北省的风险投资融资对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具有负向的效果。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