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融资模式探究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322 论文编号:sb2021011913412934358 日期:2021-02-05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笔者认为对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人才是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具备互联网和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犹如利剑。互联网金融是一门极具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学科,为能熟练掌握其精髓,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为此企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引入和培养,设置良好的人才奖励机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指导意义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处于建国以来的高峰期,具体表现为经济效益较为稳定,生态效益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等。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可知,虽然我国的平均 GDP 增长率由“十一五”期间的 9.83%下降到“十二五”期间的 7.19%,但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均要好于前期。从表面来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功臣莫过于各大型企业,然而根据最新的文件来看,事实并非如此。据最新的统计显示,接近 1030 万户(不含 3130 万个体工商户)在全国工商部门进行了登记,按 2017 年最新出版的行业划分标准来测算,中小企业达 1023.1 万户,超过了企业总数的近 99%。从中小企业所创造的 GDP、贡献的税收及其创造的就业量来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险要的地位。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创造的 GDP 价值和金融机构为其提供的金融贷款存在明显的不匹配状态,相较大型企业的融资状况来看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2017 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易纲在其演讲报告中指出,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 GDP 构成中中小企业达到近 65%,税额近 50%,而 2017年金融机构为其提供的金融贷款支持仅占企业贷款余额的 37.8%。相比较来看,与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类似的日本情况正好相反。日本中小企业同期创造的GDP 约为 50%,而其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支持占比约为 62%,虽然日本的融资状况与我国的有所差异,但是从数据来看日本中小企业的经济贡献和金融机构对其提供的贷款支持还是较为相当的。造成我国这种不匹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本来看,主要是中小企业的资金及其信誉等未达到银行金融贷款的标准,进而造成中小企业的传统融资渠道存在着资金筹集渠道狭窄,筹集成本过高的问题,进而导致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缺乏发展动力等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通过传统的途径得以解决时,大家便会需求新的路径来解决,而国外的学者在这方面进行的比较早。
20 世纪 70 年代 Weston & Brigham 认为“企业不同成长阶段融资来源是不同的,因此提出了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该理论把企业的资本结构、销售额和利润等作为影响企业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将企业金融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创立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后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Weston & Brigham对该理论进行了扩展,把企业的金融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创立阶段,成长阶段Ⅰ、成长阶段Ⅱ、成长阶段Ⅲ,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1994 年 Peterson & Rajan 从关系金融的角度出发,认为资金供求双方之间的长期互动以及供给关系存续期间银行可以收集到很多业主的私有信息,成为银行了解和决定是否继续为企业提供续贷的依据,而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并不占优势。
2003 年,Vietoria Williams & Charles ou 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数量统计和实证分析,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主要是中小企业由于受其规模较小,经营管理的不规范以及信息统计的不标准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使其很难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
2006 年 Berger & Udell 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应对策略上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信息不对称是现实情况,同时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银行可以通过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在关系金融的指导下进行专用投资来避免信息的不对称。该研究的理论在于因为银行处于绝对的地位,所以并没有采用积极的方式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2 相关定义和理论概述

2.1 相关定义
2.1.1 互联网金融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美国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Bank,SFNB)成立,以此为标志互联网金融一词开始出现。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就是“互联网+金融”,二者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互联网平台形成功能化的金融业务形态和服务体系,二者的融合产生了多种的业务模式如:普惠金融、平台金融等。从侠义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仅指二者的结合,而从广义来看,互联网金融需得从狭义的角度加上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此论文中涉及到的互联网金融均是从广义的角度论述。如图 2.1 所示:
图 2.1 广义互联网金融构成
......................

2.2 相关理论
本文是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探讨中小企业的融资新模式,因此本文会涉及到关于企业融资,融资风险以及有关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2.2.1 金融中介理论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类行为主体的收入扣除消费部分形成储蓄,储蓄构成投资的来源,储蓄能否顺利的转化为投资,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事实上,储蓄并不会自发的转换为投资,而是需要一定的媒介来充当转换的中间环节,这种促使资金从盈余方向短缺方转化的金融机构即是金融中介。早期金融中介理论主要关注的是金融中介的行为及其对经济的作用,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托媒”等现象,让人们开始思考金融中介的存在性等更本质的内容。从金融中介的角度分析,金融中介的存在不仅降低了融资成本,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状况,而且还提高了风险管理水平。这样投资者和融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要求,对投融资过程进行选择。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主要从交易费用和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考察金融中介存在的必要性。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金融中介可以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契约带来的信息搜索费用、签约费用以及监督费用。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角度,金融中介可以解决信息购买这的“搭便车”行为和信息可信性问题,并且在考虑了金融中介本身的代理成本之后,金融中介仍然具有信息生产和监控的优势;金融中介还可以通过将非流动性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负债为存款人提供“流动性保险。”
图 2.2 金融中介的融资过程图
..........................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互联网金融背景的分析.......................15
3.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5
3.1.1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突出,遭遇融资困境........................... 15
3.1.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 19
4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 29
4.1 网络贷款模式.............................. 29
4.2 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 ...................... 33
4.3 众筹 .......................... 36
5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47

5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监管,信贷风险较大
在我国当前信用体系还未健全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由于互联网融资多数属于直接融资范畴,互联网融资平台缺乏相应部门的监管,中小企业融资多数无需提供抵押,信贷风险较大。比如,P2P 的网贷平台属于线上交易,在融资企业无法偿还贷款时,会给投资人带来巨大损失,同时这些问题平台的存在也会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阻碍。近年来,互联网融资平台倒闭或转型的数量不断增加,更是验证了互联网融资平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信息技术发展不够成熟,技术风险高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更多的是依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但我国当前的互联网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不够成熟。在当下,互联网黑客入侵事件频发,这无疑为依赖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融资敲响警钟。中小企业在向互联网融资平台申请融资时,需在线上提供相关的商业机密,这会给网络黑客可乘之机。
(三)互联网融资规模小,影响力不够
互联网融资诞生以来虽发展迅速,但相比较传统的金融信贷机构而言,其融资规模及影响力较小,对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是杯水车薪。我国目前的互联网融资方式主要有网络小额信用贷款、P2P、众筹等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限定的客户,在可贷款资金规模上难以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导致很多优质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另外,很多中小企业对互联网融资这一新生事物不甚了解,因害怕风险,即使具备了互联网融资的条件,但这部分企业仍然首选传统信贷机构。
...........................

6 建议及展望

6.1 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充分的说明了仅靠传统的银行借贷等模式是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的,不仅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对于国家的富强更是一种挑战,因此改变这种现状是刻不容缓的。
6.1.1 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议
①、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对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人才是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具备互联网和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犹如利剑。互联网金融是一门极具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学科,为能熟练掌握其精髓,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为此企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引入和培养,设置良好的人才奖励机制。
②、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加大互联网融资模式平台的科技投入
众所周知,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因率、呆账率持续升高等的原因,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不愿贷款给还款能力有问题的企业。尤其是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上,企业的各种不履约行为会造成银行大量的贷款无法归还,继而影响到企业在银行的下次贷款,造成恶性循环。因此,企业信用是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门面,相关企业必须重视其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如按时还款等的诚信意识。除此之外,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的科技投入如对融资平台的建设和维护,企业信息的管理以及平台的风险预警和监管等等。
6.1.2 商业银行的建议
作为商业银行,为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应该强化直销银行的发展。直销银行是传统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一种新型金融产物,作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分食的利器,直销银行在我国呈现喷井式的增长模式。在此模式下,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银行并不设实体网点,没有实体的银行卡,全天候的为客户实现全程的线上交易。因为少的投资成本,直销银行可以为借款企业提供相对较低利率的多样化信贷产品。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银行提供的这种线上交易线下的资格审查等的充分动态监管,能够有效的减少银行的不良贷款。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