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发展基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随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科技创新,便抓住了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这是我国对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着重强调创新的战略地位,突出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撬动作用。
当前社会物质条件丰富,产品种类多元化,我国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加大制度、科技、产业、企业、市场、业态、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创新也就成为了国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创新驱动发展,而研发投入则是企业进行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研发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保障。研发投入不仅能增强产品个性化、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还能转变其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甚至提高一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国际话语权。因此,研发投入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研发投入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我国应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创新发展战略。
1.1.2 我国研发投入与创新型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8 年,我国全国研发经费达到了 19677.9 亿元,研发支出投入强度从 2000 年的不到 1%,上升到了 2.19%,超过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多数成员国水平。从表 1-1 可以看出,2009 年到 2018 年,我国投入的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数量均处于增长态势。2018 年与 2009 年相比,我国研发支出总投入增长了 13875.8 亿元,研发支出投入的增长率高达 239.15%,研发支出投入强度也呈现出逐年稳定增长趋势;研发人员数量增加了 209.83 万人,增长率为91.86%,且研发人员的人均支出也逐年递增,增长率为 76.78%。由此可看出,我国越来越重视创新活动的研发投入。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
1、从社会层面看,研发投入对社会存在正的溢出效应。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有助于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创造出更多方便快捷的高科技产品,不断丰富现有的物质文化生活。这说明研发投入的增加能造福于人民,造福于世界。本文研究通过揭示企业研发投入与其价值的关系,推动社会投资者重视企业基本面,重视提升企业的长期价值。
2、从国家层面看,本文从整体出发分析了我国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能够更全面、系统的评价研发投入对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判断其是否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本文研究有利于推动国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从而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夯实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优化我国研发资源配置,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1.2.2 现实意义
2007 年以前,我国并不强制要求披露企业研发投入的相关信息,企业的披露都是自愿行为,因此,当时国内很少有学者对企业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这使得信息使用者和市场对企业价值的判断不够全面准确。2007 年我国施行新会计准则,要求上市企业必须披露研发费用的相关信息。这一规定实施后,上市企业逐渐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研发费用披露模式,增强了财务报表的实用性,让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真实的研发情况了然于心,能够全面、及时、恰当的估计企业的实际价值,预测企业的发展潜力。因此,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
1、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看,本文的研究可以揭示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是否存在正向影响。通过本文对实际数据的分析,可使企业管理者全面深入地了解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有助于管理者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同时,本文将研究样本分为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两组样本,对比分析两个组别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充分揭示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异同,并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
2、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投资者在查阅企业财务报表时,可以通过分析研发费用相关科目的披露,从而掌握企业研发投入的基本情况、研发成果的转化状况。有利于投资者合理评估企业的成长速度、持续经营能力、盈利能力,进而做出正确的理性投资决策。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肯定态度
2.1.1 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直接促进效果
尽管既有研究的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选取指标也存在差异,但大多数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一致:研发投入的增加会促进企业市场价值的增长。最初学者研究该话题时,企业价值所选取的指标为股票市场价值。如 Grabowski 和 Mueller(1978)利用股票市场价值代表上市企业市场价值,运用价格—收益回归模型,横向分析了不同行业研发投入密度和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性,以确定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资是否能带来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结果表明,研究密集型行业的企业研发资本回报率显著高于平均水平。Grabowski 和 Mueller 为后面的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研发投资和企业价值关系的思路和方法。Pakes(1985)延续 Grabowski和 Mueller 的研究思路探讨了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企业的研发支出和企业股票市值之间的动态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长期进行研发活动可以增加企业的股票市值,即企业的研发支出能有效提升企业价值。同时还认为,企业的自身环境和制度、市场的宏观因素均能影响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以及研发成果转化后的经济价值。
创新活动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而研发资金和项目的披露日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者将投资者的预期心理加入研究中,他们认为虽然投资者对企业研发活动的信息缺乏,但对研发活动带来的预期收益有较好的评价,所以增加会计信息披露可能是有益的。Chan(1990)研究了 95 项新增研发支出公告的股票的股价反应,发现即使是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研发支出公告对股价也有非常积极的反应。并且发现宣布增加研发支出的高技术企业的异常收益为正,而宣布增加研发支出的低技术企业的异常收益为负。此外,研究还发现只有对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来说,较高的研发强度引起的股价上涨会大于行业平均水平。Doukas 和 Switzer(1992)探究了股票市场对美国企业研发支出计划的评估。研究通过考虑企业间知识资本的差异,对 1984 年占美国企业研发资金 58%的企业发布的公告样本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显示,研发投入对企业股票市值的回报率相当高。而 Sundaram 等(1996)通过一种新的实证方法同样证实了研发支出公告对股价变动的促进作用。我国学者也对中国上市企业披露的研究公告进行了研究。黄坤和王芳(2013)以 2008—2010 年我国民营高科技上市企业的数据为样本,股权市场价值作为企业价值的衡量指标,对研发费用披露是否影响企业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对企业价值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企业研发投入披露程度越高,对其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也越强。
.......................
2.2 关于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否定态度
虽然大部分学者都从理论上分析了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积极促进影响,也依据实证数据证实了这一结论。但仍有部分学者得出与之不同的结论,通过他们的研究发现,在影响企业价值的诸多因素中,有比研发投入、创新产出成果更有效的指标。某些学者认为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无相关关系,甚至有些学者还认为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有负向影响。
Levin,Klevorick 和 Nelson(1987)从行业技术和经济环境性质入手,选取四类独占性工具(专利、领先时间、学习曲线优势和商业秘密)进行研究,通过调查 100 多家制造业的研发高管得出以下结论:其一,不同行业或不同企业从创新中获利的独占性工具差异很大;其二,在过程创新中,专利的效用最低,其他三个独占性工具应被优先选取;其三,在产品创新中,商业秘密作用最差,而专利仍次于另外两种工具。
有些学者认为研发活动存在的潜在风险过高,创新产品的成功所取得的收益率会大大低于创新失败所遭受的损失率,所以他们认为研发活动并不能对企业价值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Amir 和 Lev(1996)探究了财务信息指标和非财务信息指标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信息指标与企业价值无关,而非财务信息指标与企业价值高度相关。而企业的研发投入在会计账面上均计入了当前费用或递延费用等财务指标,也就是说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无关。Yueyan 等(2016)利用我国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股票市场的面板数据,以无形资产增量作为创新投入指标,考察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创新绩效。通过比较不同股票市场的结果,发现在这三个市场中,研发投入和增加研发投入对市值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这可能是由于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薄弱和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宽松造成的。但郭志勇和杨文培(2018)基于我国创业板的相关数据,利用改进的股票价格模型和股票收益率模型,检验资本化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
第 3 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21
3.1 概念界定...........................21
3.1.1 研发投入的概念.............21
3.1.2 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22
第 4 章 研发投入对上市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4.1 研究假设....................31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32
4.3 研究变量的描述.........................32
第 5 章 结论及建议..........................53
5.1 研究结论........................53
5.2 对策建议..........................53
第 4 章 研发投入对上市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
根据托宾 Q 理论,股票价格的上涨有效地反映了更强的增长机会,因此市场估值高的企业投资更多,以开发更好的机会。如果高估值企业的增量投资是出于创新目的,如通过研发支出反映,那么企业应以新发现、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形式实现更大的创新产出。由该理论可推出,托宾 Q 值应与研发支出投入应成正相关关系。
此外,从增长机会价值理论中可知,企业价值由实际资产所产生现金流的现值和增长机会的现值两部分组成。增长机会价值则是指企业未来投资支出的那一部分价值。本文将研发投入作为企业的增长机会,其中研发投入包含研发支出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如果研发支出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的比重越高,企业当期价值和未来预期价值可能越高;同理,如果研发人员投入占企业总人数的比重越高,也会增加当期企业价值或给企业价值带来有效的滞后效应。企业通过大力投入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广泛开展研发活动以提升企业价值,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企业取得研发成果充分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其二,促进企业股票价格的上涨。而这两个成果恰巧能够同时满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需求。因此研发投入能提升企业经营绩效,进而增加企业的价值。但是,研发活动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过程,研发的每个阶段都不具有可控性,需要时间使投入的生产要素转化为研发成果。在生产出研发产品后,推向市场使消费者接受也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当期研发支出投入产生的积极效应极有可能到后期才能表现出来;而研发人员当期投入越多,创新产品的种类和速度可能越快,因此研发人员投入很有可能在当期提升企业的价值,因此提出假设一:
H1:上市企业研发支出投入强度与企业价值提升存在滞后性;
H2:上市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当期企业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

.........................
第 5 章 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章根据第4章对2009—2018年我国上市企业的数据样本进行的实证分析,分别从研发支出投入、研发人力投入以及研发支出和人力的相互作用三个维度,实证检验了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从总体来看,中国上市企业的研发支出投入在一定滞后期内对企业价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发人员投入当期就会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能相互促进,共同增加企业价值。综合以上结论可以判断,中国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确实有积极的拉升作用。
2、依据企业的不同属性,对企业价值拉升作用的大小也不同。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研发支出投入将在四期后提升企业的价值;研发人员投入当期就对企业价值产生了积极影响。对非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企业的研发支出将在两期后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并且这种促进可以持续到第四期,研发人员投入也在当期即可增强企业的价值。但整体看,非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支出投入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强于高新技术企业,而研发人员投入的持续影响不如高新技术企业。
3、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的联合作用,可以共同促进企业价值的增长。并且其相互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当期的企业价值都有非常显著的拉升作用。因此,企业应同时增加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的投入,以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
4、本文将研发投入作为企业的增长机会,确实为企业带来了未来的现金流,增强了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迈尔斯和特恩布尔所提出的增长价值理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