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疲软趋势,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经济活动和金融体系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盈利能力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成长的基础,也是吸引客户占领市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其盈利能力会受到自身特点、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因素,诸如流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需要说明的是,信用风险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因其自身业务特点所不可避免的风险,是其一直需要面对的主题。信用风险的发生主要以不良资产为体现。产生不良资产的原因有很多,且多为复合性质的综合结果,一般来说,形成不良资产的因素可从两个角度来考虑,第一个原因是经济体系波动性。第二个原因是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固有的特征,其一,金融市场本身就充满了波动性,即使政府实施一些政策也不可能避免其波动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第一,金融市场会随着经济环境的波动而波动,当经济环境变化呈现出一定周期性特征时,金融市场变化也会同样地呈现出一定周期性特征;第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鉴于自身业务主要以信贷发放为主,很受信用风险因素的影响,如果借贷人自身存在信用风险问题,这种信用风险问题会通过信贷业务转嫁给商业银行,所以面对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有其被动性。尤其地,当金融经济增速减缓,而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利率自由化深化更加降低了商业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前提下,监管部门要求严格把控系统性风险,使得监管更加严格, 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这些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渐渐表现出其现有业务经营模式的劣势,从而使得其不得不进行业务模式转变和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全方位配套的改变,相对应地,诸如这些波动性因素也会对信用风险产生影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须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效率,使高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成为其前进路上的垫脚石和有力保障,这样才能使得其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合理高效配置金融资源、确保金融资产的高质量,降低甚至消除不良贷款率,从而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和水平,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
1.2 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都有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做出研究,并作出了海量的优异的成绩,本篇论文关于相关文献的综述只选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1.2.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早,有着诸多研究成果,在理论分析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可以从中学习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来适度参考借鉴。
Comett 和 Strahan(2009)认为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Hasan 和 Schmiedel ( 2012)指出信息科技的应用能够加快商业银行产品创新速度,吸引更多的客户并能保证盈利能力长期不波动。Daniel Rosch (2003)指出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大,进行信贷工作的金融机构会增加,由此借贷人有了更多选择,金融机构偏好于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从而使银行的信用风险加剧。Arnaudde Servigny 和 Olivier Renault(2012)综合分析了信用评级的基本原理、信用评级的方法和信用风险量化模型、与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的结构化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等。在分析的同时,既提供了识别、度量、监控信用风险的最新技术模型,又结合信用风险的现状建议了信用风险的规避和治理方法。Nisrul Irawati 和 Azhar Maksum(2017)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银行规模会对其资产收益率产生积极而又显著的影响,同时不良贷款会对其资产收益率产生负面影响。Schmiedel, Malkamaki 和 Tarkka ( 2006)实证研究发现支付结算系统本身就具有很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支付结算系统的规模越大,成本收益就会越明显,小规模的支付结算体系有着显著的规模经济收益。Jean-Philippe Boussemart 和 Hervé Leleu 等人(2019)研究指出通过将商业银行盈利分解为经济效率和信用风险管理效率,使得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偏好作出适当的决策来提高银行盈利水平。Winda F.K Pratiwi 和 Sigit S. Wibowo(2017)研究发现,商业银行资本水平与信用风险具有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商业银行资本可作为抵御信用风险的缓冲。Manthos D. Delis 和 Yiannis Karavias(2015)发现可以产生最大银行利润的最佳信用风险水平是有周期性的,且这种周期性和货币政策联系紧密。Debock 和 Demyanets(2012)通过以 1995-2010 年间中国、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廷、智利等 25 个新兴市场国家为样本,研究发现经济景气程度与信用风险具有正向变动趋势。
..............................
第 3 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及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16..............................
第 2 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涵
国有商业银行是指由国家(财政部、中央汇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大型商业银行,即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这就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双重特性,不但作为一种政策工具为国家的政府目标和经济目标服务,比如,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时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直接而有效地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减、资金投向和市场价格引导等方面,而且自身还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组织,要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是中国最基本的银行力量,国有商业银行具体有: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它们无论是在人员、机构网点数量上,还是在资产规模及市场占有份额上,均处于优势的地位,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 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涵
国有商业银行是指由国家(财政部、中央汇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大型商业银行,即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这就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双重特性,不但作为一种政策工具为国家的政府目标和经济目标服务,比如,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时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直接而有效地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减、资金投向和市场价格引导等方面,而且自身还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组织,要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是中国最基本的银行力量,国有商业银行具体有: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它们无论是在人员、机构网点数量上,还是在资产规模及市场占有份额上,均处于优势的地位,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4 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旧中国时期的银行进行了全面整顿,中国人民银行当时是内地仅有的一家银行;1978 年改革开放后,为顺应经济多元化发展趋势,国家对国内银行业进行一系列举措,初步形成了以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交行、中信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辅的竞争格局,其中,专业银行既要负责国家政策性业务,又要保证自身利润,经常左右为难;1993 年,国务院提出深化金融改革,将工农中建由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这样的举措可以更好地使国有商业银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为经营目标,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1999 年,国务院专门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解决工农中建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问题,为其发展成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铺路。2002 年至今,中央提出银行业改革遵循“降低不良资产、实行审慎原则的会计制度,到实行股份制,再到上市”三步走的战略思路,为当时国有商业银行走出困境指明新的出路方向。
..............................
2.2 信用风险管理的内涵
信用风险管理体现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中安全性的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特有的国有属性使得其对安全性的考量较一般商业商业银行更为重要。国有商业银行只有在自身安全性经营原则得到保障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稳定和调控经济发展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众所周知,国有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不良资产问题严重,且作为以信贷业务为主要经营的商业银行,其信用风险管理更是国有商业银行保证自身安全性经营的重中之重。
信用风险,也叫违约风险,当借款人的贷款无法按时偿还,信用风险就发生了。具体可描述为借贷人、证券发行人、交易对手或合伙人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或不能够按时履行偿还到期债务的行为,从而造成商业银行损失的风险。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信用风险就是其需要一直面对的主题。信用风险这一隐患并不局限于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在其表内外业务中同样也无法避免。如若商业银行日常工作中不能够及早地发现因信用风险导致的不良资产,从而没来得及做好提高坏账核销准备金率工作,错过在最佳时机作出停止确认利息收入的判断,信用风险就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信用风险是内生性的 (并非完全由客观因素驱动,而是自我的臆断, 而且不能被真实的信息所检验);信用风险并不是对称的 (若主体承担了某种程度的信用风险,他所期望得到的回报和所估计承受的失败预期损失并不是对称的);信用风险是非系统性的(与其他可测量的统计风险不同,信用风险难以量化,因此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信用风险是时聚的 (具有持续叠加、恶性往复、链式反应、超过越过一定值则倏地发生而且导致经济危机的特征)。
信用风险管理即提出一系列相关信息的规范制度,从客户信用调查、支付方式选择、信用额度的确定到货款回收等环节,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及时回收。因此,信用风险管理有两个核心要素: 第一是预测主体是否会违约; 第二是预测银行违约后的后果。

................................
..............................
2.2 信用风险管理的内涵
信用风险管理体现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中安全性的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特有的国有属性使得其对安全性的考量较一般商业商业银行更为重要。国有商业银行只有在自身安全性经营原则得到保障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稳定和调控经济发展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众所周知,国有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不良资产问题严重,且作为以信贷业务为主要经营的商业银行,其信用风险管理更是国有商业银行保证自身安全性经营的重中之重。
信用风险,也叫违约风险,当借款人的贷款无法按时偿还,信用风险就发生了。具体可描述为借贷人、证券发行人、交易对手或合伙人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或不能够按时履行偿还到期债务的行为,从而造成商业银行损失的风险。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信用风险就是其需要一直面对的主题。信用风险这一隐患并不局限于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在其表内外业务中同样也无法避免。如若商业银行日常工作中不能够及早地发现因信用风险导致的不良资产,从而没来得及做好提高坏账核销准备金率工作,错过在最佳时机作出停止确认利息收入的判断,信用风险就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信用风险是内生性的 (并非完全由客观因素驱动,而是自我的臆断, 而且不能被真实的信息所检验);信用风险并不是对称的 (若主体承担了某种程度的信用风险,他所期望得到的回报和所估计承受的失败预期损失并不是对称的);信用风险是非系统性的(与其他可测量的统计风险不同,信用风险难以量化,因此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信用风险是时聚的 (具有持续叠加、恶性往复、链式反应、超过越过一定值则倏地发生而且导致经济危机的特征)。
信用风险管理即提出一系列相关信息的规范制度,从客户信用调查、支付方式选择、信用额度的确定到货款回收等环节,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及时回收。因此,信用风险管理有两个核心要素: 第一是预测主体是否会违约; 第二是预测银行违约后的后果。

................................
3.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现状概述........................16
3.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概述................................18
第 4 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性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实证分析................24
4.1 实证研究设计........................ 24
4.2 实证过程...................... 25
第 5 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性及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28
5.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性方面存在的问题................................29
5.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0
第 6 章 提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的对策
6.1 内部对策
提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的内部对策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要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把控信用风险关键还是对违约风险进行前瞻性预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很重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既要满足于市场竞争需要,同时还能有效管控信用风险,这就需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做到以下准则:第一,要做到严格遵守制度和规章的标准底线和经营业务创新和发展的融合,不能遵纪不发展,也不能发展不遵纪,要既遵纪又发展;第二,信用风险管理人人有责,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各部门要相互配合互帮互助,可以阶段性地分析当前信用风险管控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应对举措;第三,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要构建有着定期检查和监督制约的纵向架构,根据业务类型、金融产品种类的区别来定信用风险管理和监督的员工,做到从下到上的管理。
提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的内部对策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要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把控信用风险关键还是对违约风险进行前瞻性预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很重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既要满足于市场竞争需要,同时还能有效管控信用风险,这就需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做到以下准则:第一,要做到严格遵守制度和规章的标准底线和经营业务创新和发展的融合,不能遵纪不发展,也不能发展不遵纪,要既遵纪又发展;第二,信用风险管理人人有责,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各部门要相互配合互帮互助,可以阶段性地分析当前信用风险管控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应对举措;第三,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要构建有着定期检查和监督制约的纵向架构,根据业务类型、金融产品种类的区别来定信用风险管理和监督的员工,做到从下到上的管理。
二、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要加速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可助推数字化信用风控体系建设。一方面,高精度的风险识别能力助力筛选优质客户,有效预防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在数字化风控体系中,可借助数字化手段建立对超预期的不利情况的正反馈机制,在信用风险发生时及时止损。数字化信用风控体系的建设首先要遵循协同银行内外部环境、以业务为导向、人才专业化和合规性的原则,其次是建立内部统一性且安全度极高的优质数据池来保证低本高效的信息共享,最后是研究出可智能应对市场变化的计量模型自动运行,如若发生极端情况还可选择人工手动操控,持续提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
数字化转型可助推数字化信用风控体系建设。一方面,高精度的风险识别能力助力筛选优质客户,有效预防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在数字化风控体系中,可借助数字化手段建立对超预期的不利情况的正反馈机制,在信用风险发生时及时止损。数字化信用风控体系的建设首先要遵循协同银行内外部环境、以业务为导向、人才专业化和合规性的原则,其次是建立内部统一性且安全度极高的优质数据池来保证低本高效的信息共享,最后是研究出可智能应对市场变化的计量模型自动运行,如若发生极端情况还可选择人工手动操控,持续提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
结论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面对利率市场化深化改革、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广泛应用等一系列的挑战时,同时也是在面对提升自身盈利性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一机遇需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做到以下五方面的内容:第一,创新调整所实施的内部治理结构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并积极主动完成业务盈利模式的转型来吸引客户,抢占市场,提高自身盈利水平;第二,在保持信贷业务等传统业务带来的盈利水平基础上,增加低本高效的中间业务的非利息创收, 解除利率市场化改革引致的利息差缩小困境带来的威胁;第三,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来减弱风险,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第四,多措施共施来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优化资产结构;第五,借助金融科技,完成数字化转型,增强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略)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面对利率市场化深化改革、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广泛应用等一系列的挑战时,同时也是在面对提升自身盈利性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一机遇需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做到以下五方面的内容:第一,创新调整所实施的内部治理结构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并积极主动完成业务盈利模式的转型来吸引客户,抢占市场,提高自身盈利水平;第二,在保持信贷业务等传统业务带来的盈利水平基础上,增加低本高效的中间业务的非利息创收, 解除利率市场化改革引致的利息差缩小困境带来的威胁;第三,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来减弱风险,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第四,多措施共施来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优化资产结构;第五,借助金融科技,完成数字化转型,增强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