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模式金融研究——基于九江社区银行和台州社区银行的比较分析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2232 论文编号:sb2020090314010433062 日期:2020-09-20 来源:硕博论文网
间的联系,银行与居民之间的黏性才是其“生命线”[55]。因而,在社区银行实际的经营过程当中,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提供各项服务时,也应当坚持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比如,在银行业务相关的服务方面,社区银行可以尝试打破银行网点“朝九晚五”的时间限制,提供延时便民服务;再者可以为社区中年龄较大身体不便的客户安排“存取款接送”等服务;此外,还可以在社区开设理财知识讲座,为社区居民推广金融和理财等方面的知识。而在非银行业务方面,社区银行可以开展各类社区服务,以拉近银行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加深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比如,为社区居民提供理发、量血压、拍照片、代售火车票以及代送鲜花等服务,在社区银行内设置图书馆、举办知识讲座、举办老年运动会、开设健身房等等,都可以成为社区银行多样化的社区服务的一部分。借助上述多样化的服务,社区银行也将逐渐从一家单纯为客户办理各项业务的银行,转变为“社区中心”,成为老百姓爱逛的银行。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由于我国城市私营、个体经济的蓬勃兴起,城市信用社发展加速。1994 年底,全国共有城市信用合作社 5200 多家,资产总额超过 300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城市信用社存在规模小、资金成本高、股权结构不合理、内控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城市信用社在经营方面已经存在和潜在的风险都与日俱增,对其经营与发展而言都有着非常的负面的影响。1995 年国务院通过《国务院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通知中决定自 1995 年起在 35 个大中城市原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分期分批组建成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该措施于 1996 年年中扩大到 35 个大中城市以外的地级城市。1998 年经国务院批准,城市合作银行名称变更为“城市商业银行”[1]。在未来的几十年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数量可以说是与日俱增,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客观而言,城市商业银行数量的激增不仅对于我国城市居民而言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还对我国各大城市的发展有着许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段时间以来,受益于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财务指标非常亮眼。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城市商业银行也逐渐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压力,所面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城市商业银行越来越需要深入思考存在的问题,寻求创新发展路径。而转型发展,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也必将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本文在消化吸收金融共生理论、社区营造理论、普惠金融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理论在本文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来扩充它们的理论内涵。更进一步的通过把这些基础理论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理论分析框架。这对该领域研究范式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本文在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可行性的基础上,介绍了九江银行和台州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案例,并对这两个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业务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这对于推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提供了实践参考和决策支持。
图 1-1  论文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社区银行的相关概念
2.1.1  社区银行的界定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经过 2011 年关于社区银行的专项调查后,将社区银行定义为:在一定地理区域范围内通过人际关系模式展开授信业务经营传统贷款业务的银行。从定义中可以了解,社区银行的资产是有一定限制的。正常情况,社区银行的资产规模一般低于 10 亿美元,且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银行的贷款资产占比数要高于 33%,负债的核心存款比高于 50%,且营业网点的数量在 1到 75 个之间[16]。
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我国许多学者都对社区银行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自己所得的研究成果与结论。 巴曙松[17]于 2002 年提出研究认为,可将一定地理区域范围内的中小银行认为是社区银行。社区银行主要以该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为主的独立经营的商业银行。从服务方面和自主方面来看,社区银行的主要服务范围为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金融需求,通过保障服务质量以维持与客户的长久关系。
王爱俭[18](2006)根据我国的国情,从市场定位、资产规模和产权结构三方面对社区银行定义:在我国,社区银行是指其资产规模低于 20 亿人民币,公司性质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提供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在该定义中,王爱俭将现代商业银行性质、规模小、主要为社区提供基本的社区服务等作为定义的重点和特点。
侯福宁[19]在 2013 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社区银行的定义还应加入市场定位与服务内容清晰、符合所在区域金融需求等条件。他认为,社区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应针对该区域中小企业与居民的金融需求并给予有效解决,达到实现社区内客户的认可和满意的目的。
王浩[20](2013)认为我国的社区银行可被认为是“县域银行”,如此更好结合了我国的社会国情。他将社区银行定义为:以县域为经营地理范围,以中小企业和个人为目标客户群体而独立运营的中小型商业银行。
.........................

2.2  社区银行的相关理论
2.2.1  金融共生理论
早在 1879 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林里提出了金融共生理论。共存理论早起主要应用于生物学范畴内,之后在金融范畴也多次被使用。共生理论中有三个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和共生环境。共生理论为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共生单位之间逐步建立了共生的关系。金融共生理论为不同规模和性质的金融组织,在区域环境中通过交互的方式逐步建立起共生关系,并且该关系实现了经济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良性发展。随着金融共生关系的逐步发展,金融共生系统应运而生。金融共生系统更加复杂,但可通过其是否具有多样性、关联性和整体性等来判断其是否形成。当金融共生关系具有多样化程度高,金融单元相关性强,整个关系的整体性高等特点,可判定为金融共生关系。在经济关系中,金融共生关系主要表现为其金融共生单位自身竞争力、抗风险力和持续盈利的增加。在该关系中,每一个要素都会影响共生能量改变。
社区银行虽然资产规模不大,但其依旧是尊重市场商业化运作,以个人和企业为主要提供资金来源对象,同样是以小微企业和个人为其主要客户群体。
因此,在金融共生关系当中,小微企业、个人和社区银行也就构成了金融共生单元。而对于这三者的共生模式,小微企业既是资金的提供者,也是资金的需求者。然而,小微企业在传统金融机构中很难获得信贷资格,这是由其规模小、产品单一、不具备足够的抗风险能力、信息无法做到公开透明等特点导致的。与此同时,社区银行因为深入社区,具有地理优势更容易接近客户,也就能更好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并开展关系信贷。而因为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取贷款,这有利于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继而提升当地社区银行的存款金额。可见,社区银行与其所在区域的居民和小微企业的共生将更有利于信息的流动、共生能量的产生,并最终有利于三者的发展。
...........................
 
3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 10
3.1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沿革 ......................................... 10
3.1.1  起步阶段 ................................ 10
3.1.2  调整阶段 .................................. 10
4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案例介绍 ............................ 18
4.1  服务社区百姓的社区型银行——九江社区银行 ............................ 18
4.1.1  九江银行简介 ............................ 18
4.1.2  九江社区银行服务社区百姓 ...................... 18
5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案例分析 .................................... 23
5.1  九江社区银行与台州社区银行业务的同质性分析 .................................... 23
5.1.1  经营业务传统 ..................................... 23
5.1.2  融入社区、贴近客户 .............................. 24

5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案例分析

5.1  九江社区银行与台州社区银行业务的同质性分析
5.1.1  经营业务传统
九江社区银行开展的业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办理存取款、转账、理财、贷款、缴费等多种金融业务;另外一类则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便民的服务,比如为方便年纪较大或者身体不方便的客户而设置的存取款接送服务,为方便社区居民生活开办了代送洗衣物、代收快递、免费义诊等众多生活服务项目。在案例当中,痊愈之后的张大爷,在遇到现金不足需要去银行取钱时,便使用了九江社区银行为方便社区居民而设置的存取款接送服务。此外,九江社区银行还根据社区用户的需求特点,为社区居民聘请资深的金融专家开展系列理财知识讲座,并针对客户实际需求提供单独设计理财产品的服务,又或者是结合社区用户融资需求强烈的特点,开展金融知识讲座以及银企对接会等相关活动。对于台州社区银行,他们开展的金融业务主要是办理存取款和贷款,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例如,在案例当中,从事制鞋产业的陈先生在遇到资金缺乏的问题时,台州社区银行的客户经理为其推荐了手续简便的“小本贷款”。而所谓的“小本贷款”,是源于台州社区银行在 2006 年从欧洲引进的小额信贷技术。依据这一技术,再结合台州银行自身的条件和经验,开发出的一款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的特色贷款产品,该产品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小微企业,而是扩展到个体户、家庭作坊和农户[44]。这类产品没有设置高难度的贷款条件,贷款额度为 2000 元至 100万元不等,贷款对象可按自己意愿选择性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房产证明或银行流水等。客户提出贷款只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具备足够的创业意愿;拥有一技之长且可带来收入;经营时间在三个月以上。之后台州银行会有专门的信贷服务人员进行调查,资料和情况确认后的两个工作日客户就可得到贷款。这为需要贷款的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客户量。比如案例中的陈先生,一方面原材料短缺急需大批进货,一方面销售方每天催着要交货,苦于手头资金不足,这时朋友向他推荐了台州银行。之后,台州社区银行的信贷员便建议他办理手续简便的“小本贷款”,两天之后,陈先生便收到了 20 万元的贷款金额。此外,该产品的贷款期限也可根据客户生产,消费周期而定,主要采用利随本清、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也可根据客户的综合回报给予合理的利率定价。事实上,该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小微企业,以及小微企业户与个体工商户,因为这一群体通常可提供的抵押物都比较少。根据调查发现,在“小本贷款”中,第一次获得银行贷款的客户占比高达 60%,而随着许多客户生意发展越来越好的同时,贷款额也从几千元提高到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元,在这个过程中“小本贷款”始终为其提供着相关贷款服务。
...............................
 
6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政策建议

6.1  扎根社区生活,创立个性品牌
首先,城市商业银行往社区银行方面发展时,应当注意不能仅仅模仿社区银行的形式,不能将社区银行简单的理解为将银行网点开进社区,而是要重视社区银行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银行与居民之间的黏性才是其“生命线”[55]。因而,在社区银行实际的经营过程当中,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提供各项服务时,也应当坚持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比如,在银行业务相关的服务方面,社区银行可以尝试打破银行网点“朝九晚五”的时间限制,提供延时便民服务;再者可以为社区中年龄较大身体不便的客户安排“存取款接送”等服务;此外,还可以在社区开设理财知识讲座,为社区居民推广金融和理财等方面的知识。而在非银行业务方面,社区银行可以开展各类社区服务,以拉近银行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加深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比如,为社区居民提供理发、量血压、拍照片、代售火车票以及代送鲜花等服务,在社区银行内设置图书馆、举办知识讲座、举办老年运动会、开设健身房等等,都可以成为社区银行多样化的社区服务的一部分。借助上述多样化的服务,社区银行也将逐渐从一家单纯为客户办理各项业务的银行,转变为“社区中心”,成为老百姓爱逛的银行。
其次,各个区域的用户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收入结构等因素都有所不同,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社区银行的过程中,应该从多个维度对当地居民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为社区居民提供具有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创立个性品牌。具体来说,社区银行首先可以对所在区域进行各项调查,了解区域内客户的各项基本特征并对不同社区进行大致分类,比如可以分为商圈型、批发市场型、高端社区型、老年社区型、医院学校家属院型等。之后,社区银行可以通过上述服务,拉近银行与居民之间的距离,进而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挖掘出用户的内在需求。最后,根据所在区域的特点、类型以及跟客户实际交流中获取到的信息,对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比如,针对老年社区型的社区,社区银行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接送服务,以方便社区居民上门办理各项业务;针对批发市场型的社区,可以举办银企对接会或者是微贷客户对接会,为社区中的个体商户和企业主提供借贷服务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了解客户借贷需求,推进信贷产品创新;针对高端社区型社区,可以举办理财知识讲座,为居民设计理财规划,在满足高端社区居民理财需求的同时也能推动社区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和创新。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