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结论有:(1)经营扩张有使得企业得到更好发展的优点,也有相应的缺点,合理的扩张战略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增加企业的利润。但是过度的扩张会适得其反,占用过多资金比重,带来债务风险和资金流动性,使得融资结构变得不平衡,容易引发财务风险。(2)融资作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可以加快企业的发展,在资金流入企业时就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也是经营扩张的契机。但是一味地通过融资而扩大企业的资产规模终归是不可取的,资产负债率持续高涨只能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担,偿债能力和现金流动速率的下降都会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中央从 2015 年 10 月提出“降杠杆”的政策要求,自此之后,我国进入了强制性实施“去杠杆”政策的阶段。[1]“去杠杆”政策,有财政去杠杆与金融去杠杆之分[2]。在金融去杠杆政策作用下,趋利避险的金融资本越来越远离“低回报”、“高风险”的实体经济企业,使我国近年来面临越来越突出的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实体企业金融化等方面的问题。[3]尽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面临企业债务水平上升快的问题,但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承担了更多的去杠杆的政策压力。[4]随着金融政策收缩幅度不断加大,在民营企业杠杆率下降的过程中,伴生了企业总资产回报率的下降和企业债务风险的提高。
在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的基础上,姜文芳(2018)[6]分析发现,“去杠杆”政策实施以来,大多数企业投资增速不断减缓,很多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出现边际效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持续扩大规模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负债金额不断增大,财务风险出现;在一些地方,政府财政及金融市场都受到影响,相关基建项目被迫搁置。因此,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改革要围绕产业结构优化、供给过剩矛盾解决进行,通过去产能化来推动经济增长,让大部分企业能够实现供给侧改革。
目前,全球需求不确定,贸易战激烈,融资环境持续恶化,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不破不立”同样可以用来阐述我国经济结构的状态。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在从量变走向质变,进入关键时期,相关政策也在进行微调,在这样背景下的我国企业战略也必须进行转变。国内金融市场需要进行风险防控,避免再度爆发金融危机,金融杠杆产生的泡沫必须加速去除,与此同时,加大风险防控力度,尽可能降低损失。很多公司也可以扩大业务规模,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扩张性投资,合理控制扩张性投资对营业能力的提升、闲置资金的运用、市场业务的开拓,有都有很大作用,资金利用率再度提高;只不过,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提升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1.2.1 文献综述现代企业理论
在近几十年快速发展,关于上市公司扩张,不论是哪个经济学派的研究者都不敢否认其扩张的必然性。在现有的研究当中,经济学者主要是从经营扩张的规模和范围进行研究的:夏清华(2002)[7]在分析经营扩张与企业增长关系时,从内部积累扩张和外部扩张分为两种类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陈红儿、丁宣(2004)[8]基于不同行业和产品的视角下,将经营扩张的类型归为单一化扩张、多种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多元化扩张。姚慧丽(2007)[9]提出通过各种不同的扩张方式进行扩张,可以将扩张类型归类成:有形扩张与无形扩张、有边界扩张与无边界扩张、战略联盟与动态联盟扩张。王宗军(2007)[10]通过企业不同的战略视角将企业的扩张类型分为:品牌扩张、海外扩张、区域扩张等。王朝晖(2008)[11]认为企业自身产品和能力作为依据,与交易费用、组织费用等相互制约,共同确定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规模。
在近期的理论中,学者将经营扩张规模与资产负债比例相结合,来分析经营扩张的合理性,其中:在现行经济体制下,李然、陈悦(2015)[12]认为技术效率的提升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规模的适度扩张。这些研究表明,技术效率水平的高低是企业发挥内在资源能力的主要表现,对经营扩张的意愿和成效有重要影响。姚清铁(2016)[13]提出内部企业资金之间的互相支持是近代中国经营扩张的主要推动力,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破除融资约束的束缚,推动企业的扩张。刘小玄、杜君(2018)[14]认为,资金保障充裕的企业,往往会持续超常的过度扩张。王金秋等(2019)[15]认为只有合理的控制扩张速度,在扩张时做好风险权衡工作,才能避免盲目扩张所带来的企业亏损甚至破产,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2 经营扩张、融资结构与财务风险的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与评价
2.1.1 经营扩张及其评价
经营扩张是指企业在本身规模的前提下,受到资本或物质条件的支持,企业规模逐渐增大。在竞争能力、内部管理制度和企业整体架构上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经营扩张是在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资本在逐渐累加,将这些资本合理运用更多经营领域以达到更好的资本效益而发生的经营活动。
企业的扩张现象本是形成合理资金结构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可以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同时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也是决定公司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企业采取内部扩张方式还是采取外部扩张方式,都比企业的其他发展阶段加大了投资力度,因此资金需求也更加紧张,需要及时拓展筹资渠道,获取筹资量金额。但是将资金用于各种效益并不理想的投资项目,甚至将资金投入到一些公司原本并不熟悉的领域,就会造成业务经营扩张。近年来,经营扩张中存在盲目扩张、过度扩张的现象,导致了我国整体经济过热,产能过剩,资源集中到某些盈利能力低下的领域,大量资源被浪费。企业把资金投入到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经营扩张企业规模,而这些项目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最优的扩张机会,这种损害企业价值的行为即被称之为过度扩张。本文主要通过案例中不同的三个方面来评价企业的扩张情况,一是从相关联度较高的扩张战略的投入产出比以及盈利情况来分析扩张的合理性;二是从相关程度较低的多元化扩张战略的投入产出比以及盈利情况来分析扩张的合理性;三是将永泰能源的扩张情况与同行业的相比对,来分析永泰能源的扩张速度与规模是否合理。

图 3-1 2010-2015 能源消耗总量与煤炭消费总量对比图
2.2 经营扩张与融资结构的关系分析
宽裕的资金支持是经营扩张的基本保证,市场融资大环境也决定了企业的融资模式和规模。只有做到宽松的货币政策,才可以让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中,降低内部现金流的敏感性缓解财务压力,在没有融资约束的前提下,促使企业进行业务扩张。在很多企业经营中,经营者会选择使用企业内部资金完成扩张。因为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的业务扩张可以不受到融资约束的束缚。但是,内部资金是有限的,扩张也会相应受到约束。对于大部分民营企业来说,资金的缺口是限制经营扩张速度和规模最大的问题。在大多数企业中,公司的财务决策、资源配置、生产运营等都受到其业务扩张行为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经营绩效、发展前景、获利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经营扩张行为对融资结构的须有是存在依赖性的,好的融资结构可以平衡债权债务之间的关系,并且使企业的扩张战略达到效益的最优化。
根据企业周期理论,当一个从发展、成长、成熟到衰退是一个周期性的必经过程。影响这个过程的因素很多,在时代变更、政策变动、客户群体的需求改变的情况下,企业原先的经营效益则会发生改变,制定合适的扩张战略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是每个企业都会经历的。上文提到,好的融资结构会使扩张战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但是如果融资结构的时间期限都是短期或者集中到期,或者融资成本过高,那么很有可能企业所扩张的项目会出现净现值为负的情况。原因可能是由于扩张战略短期内营业利润低于成本,企业需要用现有资产的未来收益来填补。还有一个可能性是所扩张的项目在实现利润之前,由于不合理的融资结构使债务集中到期或者偿债能力下降,企业缩紧扩张战略而选择放弃继续经营该项目,投入的沉没成本导致亏损。所以,融资结构对经营扩张的影响并不仅是扩张期短期内的,更是伴随扩张战略动态制约的。
......................
3 “永泰能源”案例介绍........................ 14
3.1 公司简介 .......................................... 14
3.2 公司经营扩张情况 ................................ 16
4 永泰能源经营扩张、融资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分析 ............... 26
4.1 永泰能源经营扩张速度分析 ....................... 26
4.2 永泰能源融资结构水平分析 ............................ 28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32
5.1 主要研究结论 ....................................... 32
5.2 相关对策建议 ........................ 32
4 永泰能源经营扩张、融资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分析
4.1 永泰能源经营扩张速度分析
(1)电力行业扩张。根据规模收益理论对 2015 年-2018 年电力行业规模收益进行了计算分析,2015 年-2018 年,规模收益大幅度上升,电力行业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的阶段。2015-2018 四年内投入资金共计 283.38 亿元,取得收入 310.29 亿元,根据边际效益理论,电力业务扩张无疑是成功的一次扩张性经营活动。但是在 2018年,生产要素比例大幅下降,产量规模上涨比例远低于 2017 年的增幅,同时劳动成本上浮 38.26%,高于产量增长的 32.40%,盈利能力是下降的,投资回报周期长。同时,大量投入的资金占据了公司很大一部分的资金流,这也成为 2018 年公司多笔债券违约的导火索。所以对于电力行业的扩张,在规模方面是合理的,但是扩张速度过快为公司资金链带来了很大压力。

表 4-1 永泰能源 2015-2018 电力板块规模收益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1)经营扩张有使得企业得到更好发展的优点,也有相应的缺点,合理的扩张战略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增加企业的利润。但是过度的扩张会适得其反,占用过多资金比重,带来债务风险和资金流动性,使得融资结构变得不平衡,容易引发财务风险。
(2)融资作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可以加快企业的发展,在资金流入企业时就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也是经营扩张的契机。但是一味地通过融资而扩大企业的资产规模终归是不可取的,资产负债率持续高涨只能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担,偿债能力和现金流动速率的下降都会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3)企业作为资本的载体,其财务水平是一切经营发展的基础,也是生产经营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标志着企业的健康状态。只有好的财务指标,才能为融资活动和扩张活动提供保障。而当财务状况面临风险时,会使筹资难度增大,融资能力变差,也会让扩张业务陷入僵局,企业整体营业能力变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