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管理的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0366 论文编号:sb2020081213221732846 日期:2020-08-27 来源:硕博论文网
分别对其盈利水平、发展能力、经营能力水平和债务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还结合了非财务指标,包括公司员工情况、专利申请数量和研发投入三个非财务指标。同时,还分析了股权激励方案的发布对市场股价短期变动的影响,以反映出投资者认为股权激励方案的发布是否会对中兴通讯未来的财务绩效起到积极影响。经过本文分析认为,中兴通讯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的发布和实施都对公司的财务绩效的提升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股权激励的产生源于两权分离。我国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革的进程中,逐步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趋势,即企业的所有者将经营权委托于聘用的职业经理人,让职业经理人作为经营者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管理来做决策,因此两者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但是,这种关系还存有一些问题,例如经营者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为达到短期效益而操纵企业经营活动的行为,从而导致代理成本的增加,且这种行为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存有一定隐患。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为了最大程度的缓解这一问题,避免经营者短视行为的发生,且最大程度的减少代理成本,目前部分企业采取了以股权激励的方式来将经营者的报酬与企业发展的绩效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而达到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趋于一致的目的。企业通过与经营者签订绩效契约的这一方式,使双方为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增强企业自身发展能力而共同努力。
股权激励机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日趋完善。从 20 世纪 40 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就已通过制定并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这一方式,来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冲突的问题,以达到提升企业经营绩效,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目的。我国自 1992 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公司股份制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与此同时,股权激励机制也逐渐被引入中国。2005 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发布将我国股权激励机制的应用推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股权激励机制引起了我国企业的广泛关注,我国部分企业开始将股权激励机制实际应用到企业发展中。此后,我国相关部门又陆续出台了《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规和文件,对企业实行股权激励的行为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相关法规和文件的出台,为我国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成功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企业数量也逐步增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中兴通讯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其目的在于:第一,通过分析中兴通讯实施的三期股权激励方案前后对财务绩效变化的影响,以考证其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是否对自身财务绩效具有提升作用;第二,通过对中兴通讯实施股权激励案例的研究,发现其股权激励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点为中兴通讯今后制定股权激励方案提供有效的建议;第三,将研究结果推而广之,为其他拟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提供具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对中兴通讯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能够在案例分析中提高对股权激励与财务绩效两者关系的理论知识的认识。首先,对自己在股权激励理论、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研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次,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丰富股权激励成功实施的理论基础,为其他拟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作为参考借鉴;最后,中兴通讯属于通讯设备制造行业,由于其行业特性,行业内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数量逐步增多,本论文以此为突破口,从中兴通讯这一案例展开较为深入的剖析,以期为通讯设备制造行业股权激励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2)实践意义
随着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逐步增多,出现了部分企业并没有由于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使企业发展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对财务绩效的提升效果不显著。造成这种结果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企业在制定股权激励方案时,并没有通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的调查研究来制定激励方案,部分企业甚至照搬模仿其他企业的激励模式,导致最终没能达到提升企业财务绩效的期望。鉴于此,本文案例的研究对促进股权激励方案的完善和财务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图 1-1   本文研究内容结构图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相关政策梳理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股权激励
肖淑芳,石琦,王婷(2016)等人通过对股权激励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后认为,股权激励通常是指公司拿出部分股权用来激励公司部分关键岗位人员以及核心员工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这种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使被激励对象的利益与公司发展目标尽可能趋于一致,在满足被激励对象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27]。从他们的结论来看,股权激励的实质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方式,并且该方式是一种附带条件的激励方式,被激励对象为了能够达成激励条件进而享受股东权利,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得到提升,在达成个人目标的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更多价值。
2.1.2  财务绩效
有关财务绩效的研究,2019 年张石认为公司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其制定和实施的发展战略为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的最终效益称之为财务绩效。具体而言就是,财务绩效能够体现出公司的经营活动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财务指标方面所获达成的最终成效[28]。但是财务绩效的表现不仅仅只用财务指标来体现,还可以通过非财务指标得以表现。2001 年胡奕明就曾通过选取非财务指标来对财务绩效进行分析,他认为非财务指标以其良好的前瞻性与价值相关性,可以有效地弥补财务指标的不足,非财务指标作为非财务绩效考核的革新日益引人瞩目[29]。因此,本文将两位学者的观点相综合来对财务绩效概念进行界定:认为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身制定和实施的发展战略为公司财务指标以及非财务指标产生的最终成效称之为财务绩效。
............................

2.2  理论基础
2.2.1  激励理论
早期的激励理论以“需求”为出发点来进行研究。该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 1943 年所提出,被称为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结构是动态变化的,即在生存需求得到部分满足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会趋向于高层次的自我需求,这会有成为影响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30]。之后,在 20 世纪 50 年代 McClelland 又提出成就需求理论,他认为成就需求为人类后天所形成且有社会性。在众多需求中,成就需求对于个体和团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某项工作被个体认为对自身具有价值时,个体通常会表现出强烈的工作意愿和渴望成功的工作状态,此时个体的能力会被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为团体尽可能创造最大价值。由于个体被激励的原因,团体的发展也变得更为有力。团体的发展通常会伴随着个体的努力程度而不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31]。
中兴通讯实施股权激励方案这一举措,正是以激励个体的方式,通过激发公司员工的工作潜力和工作积极性,来使被激励对象为公司尽可能多的创造价值,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
2.2  委托代理理论
关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早,1976 年西方学者 Jensen 和 Mecking 曾做过该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公司所有者为了能够有效监督和约束公司经营者而签订并执行契约时所付出的成本超过所有者所获利得造成的损失,称之为代理成本[32]。显然他们所提出的代理成本在现代公司发展过程中非常多见,股权激励在公司中的应用就是产生代理成本得具体体现。公司通过对经营者分配一定股份,使其自身利益与公司发展目标相绑定,经营者因此会更注重公司的管理经营,进而减少代理成本,促进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可见委托代理理论中,付出一定的代理成本对稳定委托代理关系有着重要作用。
中兴通讯以股权激励的方式给予公司高级管理层以及核心人员一定的持股比例,从而来对被激励对象的行为进行约束,尽可能避免被激励对象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短视行为、工作消极等情况的发生,进而降低代理成本,稳定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最终达到提升公司经营业绩的目的。
.........................
 
第三章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背景分析 ···························· 16
3.1  中兴通讯公司概况 ····································· 16
3.2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方案架构与实施 ·························· 17
第四章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前后财务绩效的变化分析 ··································· 22
4.1  评价方法、评价指标、时间维度的选择和依据 ······························· 22
4.1.1  评价方法的选择和依据 ································· 22
4.1.2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依据 ································· 22
第五章  结语 ··························· 44
5.1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 ··························· 44
5.1.1  促进了公司财务绩效的提升 ······················· 44
5.1.2  发现的问题与不足 ······························ 45

第四章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前后财务绩效的变化分析

4.1  评价方法、评价指标、时间维度的选择和依据
4.1.1  评价方法的选择和依据
对绩效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现代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记分卡(BSC)、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方法和非财务指标评价方法等等。
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记分卡(BSC)是较为现代的评价方法。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具有较多主观因素影响的会计调整项目,并且在进行会计项目调整时部分相关数据难以获取,例如在对费用调整时,需要考虑到市场开拓费用、员工培训费用等一系列公司内部数据。平衡记分卡(BSC)从多维度对绩效进行评价,但是同样在搜集数据方面仍然受限,例如客户维度指标、内部经营管理维度指标、员工成长维度指标等数据同样难以获取,所以这些方法不适用于本文。
经综合考虑,为了尽可能做到同现代绩效评价方法较为全面的评价体系,对中兴通讯的分析尽可能做到多角度,较全面的研究,本文将运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方法作为本文的绩效评价体系。2019 年涂桂英在做股权激励对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分析时,运用了财务指标作为判断企业绩效是否改变的依据,这是因为财务数据通常可以从公司的各年年报中获取,通过对年报的数据进行整理,可以计算出具有反映公司发展状况的各项财务比率,从而得到所需要的财务指标,以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34]。
表 2-1  我国股权激励相关政策梳理表
........................

第五章  结语

5.1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
5.1.1  促进了公司财务绩效的提升
本文主要对中兴通讯实施的三期股权激励方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选取了财务指标,包括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四个指标,分别对其盈利水平、发展能力、经营能力水平和债务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还结合了非财务指标,包括公司员工情况、专利申请数量和研发投入三个非财务指标。同时,还分析了股权激励方案的发布对市场股价短期变动的影响,以反映出投资者认为股权激励方案的发布是否会对中兴通讯未来的财务绩效起到积极影响。经过本文分析认为,中兴通讯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的发布和实施都对公司的财务绩效的提升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1)激励方案的实施对财务指标方面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通过对盈利水平、发展能力、经营能力和债务结构四个方面的分析,发现中兴通讯在这三期股权激励实施期间,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均有得到提升,从股权激励的行权解锁结果能够看出,2007 年至 2008 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率和利润增长率均达到了行权的解锁条件。第二期股权激励的实施结果除受 2016 年美国出口禁令的影响,前两个行权期的行权条件也均已达成。第三期股权激励的第一个行权期和第三个行权期同样达成解锁条件。经研究分析发现,未达成行权解锁条件的原因均是受到不可控的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该时期内条件解锁失败。如果没有重大事件发生的影响,中兴通讯的股权激励计划均能够对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财务指标起到正面促进作用,起到提升财务绩效的结果,进而达成方案制定的行权条件。
(2)激励方案的实施对非财务指标方面具有显著影响效果
从三期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的结果来看,2006 年开始研发人员的数量有了显著的增长,虽然途中会有人员的流失,但是整体上对研发人员的保留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对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核心研发人员的保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后,随着核心研发人员队伍逐渐稳固和研发投入占比逐步增长,中兴通讯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自 2010年至 2018 年的国际专利申请数位居全球前三,为公司发展和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潜力,进而间接的对公司的财务绩效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总而言之,中兴通讯实施的三期股权激励方案,促进了中兴通讯稳定的发展,保障了中兴通讯在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地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