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军队纪律与相关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inbingkun 点击次数:132
论文字数:22314 论文编号:sb201308292127187950 日期:2013-08-30 来源:硕博论文网
绪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
自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时代便有了战争,它成为调节阶级关系和私有化财产分配的手段和工具。军队作为军事斗争的主体,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基石。它的作用,从冷兵器时代到现在的信息化战争时代一直没变。正因如此,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军队的重要性。《孙子兵法》幵篇就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这样的论述。军队内部能够保持稳定与团结,军队纪律发挥了重要作用。军队纪律内容的制定及其变化、它的执行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和军事斗争的胜负,更关系到了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消亡。可以说,军队纪律是影响战争的关键。在唐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军队纪律的制定和执行究竟是什么情况?唐代军纪对国家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唐代由盛而衰。藩镇林立、割据混乱不堪,武夫悼将成为社会的主角。军队纪律又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它的执行力是否得以发展,对于中晚唐的政权维护和晚唐五代走向割据局面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唐代军队纪律的制定和规范,也反映了唐代法制史的变迁。在唐代前期盛世环境下,经济、军事实力不断的增强,进而促进国家法令的修绪与完备。军队纪律作为国家法制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国家意志力在军队内部活动的外在表现,切实保障军队内部成员犯罪有法可依、违纪必究。将领阶层作为官僚中的一员,他们的军事犯罪行为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惩处,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安史之乱后,唐代从幵元天宝时期的盛世浮华全面衰落。国家战略整体收缩,兵制产生了重大的变革,唐代军队纪律也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改变。唐代前期有效而完备的法律体系逐渐松动,许多军事法令趋于废除,进而导致唐代后期的军队纪律趋向于严酷。军队纪律的内容与实质已经突破了单纯意义上的军事行为,以军代政成为唐末五代社会一大现象。
另外,由于军队纪律不断发展和演化,使之与唐代许多问题产生交集。其中,唐代后期屡经军乱,“士卒凌上,上下相疑”的现象不断发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军队纪律及其执行者发挥的重要作用。唐代后期战争不断,维护士兵服役作战,用赏赐这种构建在经济基础上的方式来刺激军队,也导致了军纪发生重要的变化。唐代后期,军人阶层与宦官阶层地位上升,他们几乎控制了国家军队生活的全部。他们的个人修养及其权力,在对待维护军队纪律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也是值得关注的环节。总之,研究唐代军队纪律问题,不仅向我们揭示唐代军事系统在国家兴衰下的缩影,也是我们了解国家意志对军队控制力影响的一条线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军纪问题至少从侧面折射出中古时代社会面貌产生的变迁和历史特征。
 
第二节研究概况
一、唐代军事专著的研究
唐代的军事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科学出版社1957年)是对《新唐书兵志》的史料考证纠谬与补充,作者对于唐代军制提出了诸多见解,为后来之研究提供了门径。另外,唐先生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华书局2011年)中对于唐代军事的发展变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唐代兵制改革,实质是将唐代前期的义务番上兵转化为以经济雇佣为形式的职业兵。随着这样的变化,唐代军事各个领域也多有改变。张国刚先生《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对于府兵渊源、兵募、健儿、蕃兵、禁军以及藩镇军将均有涉及,是研究唐代兵制的重要著作。张先生《唐代藩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从藩镇角度出发,对唐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做了大量论述,考订详实、论证严密,是研究唐代后期军事领域变化不可或缺的著作。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是一部专门研究唐代军事文书的著作。
孙先生《唐代行军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对唐代的行军制度以及武将构成及变化等方面做出了分析。贾志刚《唐代军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从军费这一细节入手,将与军费相关的军籍、军赐、赏军、甲仗库以及军市等问题相联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是近些年来唐代军事研究的杰作。将唐代的军事研究从宏观的制度考证转向了微观的个案分析,使唐代军事的研究走向了全新领域。此外,一些通读性的军事性专著,例如杜文玉先生的《中国军事通史?唐代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郭绍林《隋唐军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等。其中杜师的著作对于唐代的军事领导体制、兵役军事布局、马政及骑兵、律令条文、战役战术等均有涉及,内容充实,是不错的唐代军事通读性著作。而且书中对于军队纪律及其影响、军事主将的治军思想,唐人对兵法的重视程度也做了诸多分析,是唐代军事研究不可或缺的参考。尽管以上唐代军事专著内容丰富翔实,考证严密,涉及唐代军事研究的各个领域。然而限于作者本身选题和行文的侧重,对于唐代军队纪律问题很少涉及或只言片语,使得有关唐代军纪问题成为唐代军事研究的薄弱环节,因此,唐代军纪问题研究可谓必要。
 
第一章唐代前期的军纪及其相关内容............. 7
第一节统一前的军纪情况............. 7
第二节唐代前期军纪的内容(以律令为主)............. 8
第三节唐代前期军纪的执行情况 .............17
第二章安史之乱后唐代军纪的走向及其职效............. 19
第一节军事环境的转变对军纪的影响 .............19
第二节唐代后期军纪的新特征 .............22
第三节唐代后期军纪的执行情况 .............30
第三章唐代军纪相关问题个案考察 .............37
第一节新兴军官阶层的崛起对唐代军纪的影响一以都虞候为中心............. 37
第二节军纪与军赏、军费关系及其影响 .............45
第三节宦官监军、典军与唐代军纪的关系 .............53
 
结语
唐代自兵兴以来即重视军队建设,实行府兵制,以简单的军事法律条文来规范和约束士兵;同时坚持在军队推行慎刑的原则,成为唐王朝统一天下的有力因素。其后,封建大一统局面所造就的律法编撰措施,也使得军队内部法令得以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唐代前期的军队纪律以军律与军令为主,也分别从显性和隐性两个角度各自发展。显性化的军律作为法典化时代的成文法律来规范士兵和军队的内部生活及其活动;隐性化的军令则在实际作战中更为直接和重要。这样的差异性也说明了在国家司法制度上,唐代统治者坚持慎刑的原则,重视人的生命权。而在军事斗争中,却坚持胜利至上的原则,用严刑峻法来稳固军内风气,凝聚部队战斗力,这也说明了军人违纪从重从严的原则。
唐代前期军队内部的等级贵贱观念,造成了士兵与将领违纪惩罚的差异性。官僚阶层更易于得到国家特别是封建帝王的庇佑,从而逃脱军队纪律的制裁。安史兵祸后,唐代整体守内虚外,更多的将军事力量集中起来,镇压地方强藩与人民抗争。唐代兵制不断改革,从国家义务兵转化为以雇佣形式出现的私人武装。在军队内部,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开始松动;同时,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士兵大量存在。这也造成军队内部猜忌严重,相互屠戮、杀伐不断。军队纪律逐渐从较为宽简的军律,直接被严苛的军令所取代。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唐】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5]【唐】魏徵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6]【后晋】刘狗.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7]【宋】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8]【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9]【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