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多分离”理念下电力多经单位Y集团之市场性发展策略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19
论文字数:36900 论文编号:sb201301311006266401 日期:2013-01-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国企背景的多种经营企业是国有经济的特殊表现形式,一定程度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改革了职工的分配结构,为社会减轻了就业压力,为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许多国企背景的多种经营企业发展有不同发展历程,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简称电力多经企业)始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多属集体性质的中、小型企业,以安置富余职工和子女就业为主要目的,电力多经企业是在电力系统的扶持下成长起来的。电力多经企业之间因局部利益驱动:区域性市场保护与封锁,使多经企业总体上不能有机地融入社会化大生产中,无法进行广泛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与联合,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随处可见。电力行业涉及面广,但多经企业与用户相关的新增业务较少,增值业务更少。
电力多经企业由于长期受主业的保护,以为在电力市场的垄断一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只追求主业要求的安全、稳定等社会目标,靠主业维持企业的生存,“等、靠、要”的思想长期存在。而正是这种缺乏战略眼光的工作思路,让多经企业逐渐走向困境;再加上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多经企业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内部的人事管理制度又不符合实际,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对主业依赖过强,市场意识薄弱,技术水平低,投资主体不明确等。这势必严重阻碍了电力行业经济的发展。
多经企业越来越没有活力,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2010 年按照国务院国网公司提出的“五个分开”政策电力行业逐步推行“主多分离”改革,正是电力多经企业体制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具体要求:一是多经企业既能为供电企业内部服务,又能为积极为社会服务,改革分离后能够快速融入社会;二是改制兴办后的经济实体要具有一定的市场开拓能力,具有一定的生存发展能力;三是形成一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拓经营的能力和一定实践经验的经营群体;四是职工已经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并有一定的改革意愿;五是纳入“五个分开”后的多经企业的资产质量要相对良好,能够妥善处理拖欠的社会保险费、职工劳动关系补偿及各种债务,即所谓“匹配”。即电力多经企业要立足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立足于适应整个电力行业的改革深化的需要,立足于满足广大多经企业职工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追求。因此,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多经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求得发展。论文将对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多经企业战略制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实施建全法人治理结构,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战略措施是电力多经企业市场化发展的基础。


1.1.2 研究意义
企业发展战略是否明确并适应实际,成为决定多经企业兴衰存亡的首要因素。唯有进行科学的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实施产业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和企业文化等各项战略,多经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牢牢掌握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时时立于不败之地。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设想通过对电力多经企业——Y 集团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揭示电力多经的战略发展的规律性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指导 Y 集团的改革进程和未来发展,也对其他地区的电力多经企业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关于电力多经企业改革发展的研究和实践现状归纳
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电力企业文献和国际电力网站,发现外国电力供应公司只负责买电卖电,电力建筑和安装、电力设备制造则由独立、专业化公司完成,而不是由电力公司自己成立多经公司来完成。因此国外没有电力多经产业这方面的研究。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历史条件决定了不存在国外电力多经企业。由于国家成立和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注定了国外工业建立之初就必须适应市场环境。虽然电力工业曾一度是各国家管制行业,但由于引入竞争能够实现整体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智利早在 1986 年就开始对电力工业解除了管制。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以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逐步在一些环节解除管制,并将竞争机制引入发电环节。1992、1993 年,俄罗斯、美国先后进行电力体制改革。较早建立和完善的市场环境,不但加快了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进一步促成了产业结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二是国家监管的发展和完善决定了国外电力多经企业没有生存的条件。由于国家对电力企业的监管使得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了主要集中在服务社会的电力买卖上。电力建筑安装、电力设备制造则由独立、专业化公司完成,而不是由电力公司来完成。电力企业如果发展多种经营,成本会超过社会专业化公司的社会边际成本没有生存的经济基础,不具备竞争实力。


第 2 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电力系统的多种经营企业(简称电力多经企业,或称“三产”企业)始建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大多属集体性质的中、小型企业,原以安置富余职工及其子女就业为主要目的。而 1981 年中央 42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决定》文指示:“城镇青年的就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关系着国家的安定团结和‘四化’前途”。“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各级政府、厂矿企业、机关、团体都应该采取积极态度,坚决地、迅速地组织城镇青年就业。”所以当时全国各行业都积极地响应中央号召,其中水利电力部所属企业选派了一批优秀骨干,带领着家属、职工子女创办了“劳动服务公司”,逐渐解决了电力企业职工子女和社会“知识青年”共 14.89 万人的就业。这大大增强了电力企业的凝聚力,顺利渡过了当时的困难时期。这里需特别提出的是,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所不同的是:电力行业在解决安置问题初期,就已把发展多种经营同改革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有效地结合起来了。1984 年 10 月水利电力部召开了第一次多种经营工作会,该会就命名为《全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同时会议明确了在全国电力企业中施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把当时的“服务企业”统称为“多种经营企业”;在次年的第二次全国多经工作会议上,又确定了在全国电力企业中实施“一厂两制”的体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制并存)。


第3章 Y 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19-26
    3.1 政治环境分析 .......................19
    3.2 经济环境分析 .......................19-20
    3.3 社会环境分析....................... 20-22
    3.4 技术环境分析....................... 22
    3.5 行业环境分析 .......................22-26
        3.5.1 行业背景分析....................... 22-23
        3.5.2 福建电力产业现状 .......................23-24
        3.5.3 福建省及泉州市电网建设....................... 24-26
第四章 Y 集团内部条件分析....................... 26-36
    4.1 Y 集团基本概况 .......................26-27
    4.2 财务状况分析....................... 27-28
    4.3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28-32
    4.4 经营业务分析 .......................32-36
第5章 Y 集团相关多元化战略制定....................... 36-49
    5.1 核心业务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36-40
        5.1.1 业务组合分析....................... 36-37
        5.1.2 价值链分析....................... 37-38
        5.1.3 核心竞争力分析....................... 38-40
    5.2 SWOT 分析....................... 40-41
    5.3 市场化战略制定....................... 41-44
5.4 相关职能战略....................... 44-49


结论


本文以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电力多经企业的发展, 吸纳最新的战略管理理论和采用先进的战略分析工具和方法,结合 Y 集团的具体特点,充分运用 SWOT分析方法探索发展战略方案,作为一个理论兼实用型的主题,本文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整合性和创新性。在分析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不仅考虑了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了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还顾及了企业战略的相关支撑战略和保障措施,指出了 Y 集团生存发展的新方向,能够较为有效地达到企业持续发展的目标。由于战略制定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使得这一战略的实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分析了当前“主多分离”背景下,电力多经企业的改革方向必须顺应国家政策走市场化道路,同时采用 PEST 分析方法比较 Y 集团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得出在企业所面对的机遇和所拥有的优势都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实施相关多元化的市场化发展战略也是可行的;运用业务组合分析和价值链分析理论找寻产业价值链中核心产业重点培育,并有针对性弥补自身不足,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制定了相应的职能战略支撑总体战略实施。
本人是在查询了许多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寻找多经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并且选取了 Y 集团这个多经企业作为分析的主题,这同时是结合本人自身在该企业的管理实践和向他人的理论咨询等。文中对电力多经企业 Y 集团的分析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目前改革进程中其他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发展战略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冀望于可以为它们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当然由于目前国家政策措施仍在进一步细化中,各地多经企业的改革进程不一,同时本人的能力限制而未能够获取更多的研究和实践资料,冀望于以后在进一步学习研究中,对电力多经企业的组织结构完善和市场机制构建方面有进一步的探索,同时必将随着改革的深入对改革战略的控制机制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宏伟.供电多经企业现状及应对[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10期:230
[2]王永干主编.国外电力工业体制与改革[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1
[3]黄冬晓.JB发电厂多种经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 2008.1
[4] Robert M. Grant. Cases to Accompany http://sblunwen.com/dllww/ Contemporary Strategy Analysis,Blackwell Pub.2008
[5]刘杰.株洲高新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机会分析[D]. 华北电力大学, 2007.4
[6]陈翌枝. 电力多经企业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广东科技, 2008.08:145-147
[7]黄良顺.电网多经企业路在何方[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8):50-51
[8]田建家. 电力多经企业改革政策解读与形势分析[J]. 管理视界,2008.(03):71-74
[9]周艺清. 地市层面电力多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管理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2008 NO.12(下):124
[10]陈建中. 导入契约管理提升治理水平_电力多经公司治理结构再思考[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9年(4):51-53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