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毕业论文范文:福建全面实行初中毕业体育考试之经验、问题与策略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lgg 点击次数:139
论文字数:32600 论文编号:sb201301281033166261 日期:2013-01-28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及经过
为了解该项目的研究情况,通过查新和检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对体育中考问题的研究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开始涉及的,并在此期间少数省、市、地区进行了尝试,但由于受社会各种因素影响,以及体育教育界少数者持反对意见,尤其是受到学生家长的强烈质疑,使中考体育而纷纷夭折,也使得研究停止。近 10 年来,青少年体质出现了滑坡,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做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 号)的指示精神,由此在全国各地又重新拉开了中考体育的序幕。为了做好该项工作,福建省教育厅于 11 月 25 日下发了《关于印发福建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教基〔2007〕69 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 2008 年起,全省全面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所有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必须参加规定的必考和选考项目的考试,考试成绩以 A、B、C、D 四个等级或实分制形式呈现,并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依据之一。各设区市应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中考中招制度改革的整体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落实,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然而,人们却心存疑虑:该政策是否会持久,中考体育是否有必要,会不会刺激“应试体育”,这些考试项目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效,是否符合学生和家长的承受能力,2008 年实施后的效果如何等等一系列问题,亟需我们去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做出科学的评估。因此,该研究对中考体育考试改革具有现实的实践指导意义和长远的学科理论建设意义。主要体现在:其一,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督促学生在平时注意提高身体素质,而不是针对应试的体育项目搞突击训练。其二,意味着大众对青少年体质重视程度的提高。其三,加大体育考试成绩在招生入学中的权重,是为了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四,为政府的教育决策与评估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


1.2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研究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初中体育考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在此期间对体育中考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对他的历史回顾、考试实施现状、函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还包括体育中考与课程改革等的一些研究。目前,国内的许多专家和学者以及一些处在教育一线的老师对体育中考已经有比较深刻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发现,在一些期刊、杂志或者中国知网、维普上关于体育中考的文章都在相继增加。这些学者和老师都通过研究调查,总结出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宝贵的意见。为进一步研究国内体育中考情况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参考资料。


1.2.1 有关体育中考历史回顾的研究
专门研究体育中考历史回顾方面的文章还是比较少的,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一般都是在文章的开始一带而过。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顾美蓉的《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回顾与展望》和李凤梅、朱海涛的《对体育加试的反思》两篇文章对体育中考的历史回顾叙述的还是比较详细。两篇文章开始都是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对 1979 年到 2008 年止体育加试实施情况以及出台的各种法律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1.2.2 体育中考实施的必要性研究
体育中考从实施至今一直饱受争议,在实施初始阶段,由于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体育教育界少数者持反对意见,尤其是受到家长的强烈质疑,使中考体育夭折了,同时也使得研究停止。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出现了滑坡,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此做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指示精神,由此体育中考又拉开了帷幕。白明在《高考加试体育之我见》中,通过对 1985 年以来全国进行的四次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现状触目惊心,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中学校体育得不到重视放在首位,因此在 2006 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提交了一份“建议中考增加体育考试”的提案,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分数至上”的大多数学校,忽视体育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增加青少年体质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迫使在 2008 年 3 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冯世良又提出了“中考体育加试不能走形式”的提案,笔者认为,为改善当前青少年体质状况,转变中学忽视体育的观念,高考加试体育史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李小伟在《体育中考:生存还是毁灭?》一文中指出:体育考试仍将继续,改革完善乃大势所趋。文章明确指出体育中考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目前有些地方的体育中考出现了与教育部通知及有关文件不相适应的做法,不进行体育中考都是不对的。并且根据现阶段青少年体质的不断下降,指出通过体育中考强制学校来进行锻炼。因此体育中考是十分必要的,并应坚持完善体育中考。陈文科、胡迪在《中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再审视》一文中,开门见山的对中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中明确指出了现行学校教育体制是中学生体制下降的首要原因,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天性来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在快乐中得到锻炼,积极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去。


第 2 章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查找、阅读对我国改革开放 30年来,学生体质、体育课程考试的问题,并进行全面的综述和总结。提出中考体育的社会、教育历史背景。


2.2 调查法
在梳理了我国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形成及发展的基础上,针对福建 9 个地级市参加了 2009 年至 2011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部分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以及部分的体育教师、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领导、社会新闻评论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先后共发出调查问卷和访谈问卷 600 份,最后收回 496 份,有效 491 份。有效的其中学生 163 份、家长 152 份、体育教师 123 份、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领导 37 份、社会新闻评论者 16 份。


2.3 访谈法
通过走访调查部分其他省市、地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情况,与福建省实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强化中考体育的改革实施方案。2.4 个案分析法拟定个案进行分析,现场观察和数理统计 2010 年中考生参加日常体育锻炼的总人数比例、个体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运动负荷安排等。分析学校、家长对学生日常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制度、措施、行为等),以及中考体育对低年级学生形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的影响度进行分析。


第3章 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社会....................... 15-28
    3.1 中国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 15-21
        3.1.1 探索期....................... 15-18
        3.1.2 试验期.......................18-20
        3.1.3 实施期....................... 20-21
    3.2 福建省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21-28
        3.2.1 福建省教育厅文件解读....................... 21
        3.2.2 福建省 9 地级市实施方案的解读....................... 21-28
第4章 福建各地市中考体育实施方案....................... 28-33
    4.1 福建省 9 个地级市所颁布的实施....................... 28
    4.2 福建省 9 个地级市所颁布的实施.......................28-33
        4.2.1 计分方法与成绩呈现的方式不同 .......................28-29
        4.2.2 设置选择类的考试项目不同 .......................29-31
        4.2.3 考点的设置与布置不同....................... 31-33
第5章 福建省 2008 年初中升学体育考....................... 33-41
    5.1 被访学生情况分析....................... 33-35
        5.1.1 身体健康状况与考试成绩....................... 33
        5.1.2 取得中考体育满意成绩的经....................... 33-35
    5.2 被访家长情况分析 .......................35-38
    5.3 被访体育教师情况分析 .......................38-39
    5.4 被访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领导....................... 39-41


结论


近些年来,由于缺乏合理营养结构和科学体育运动习惯,青少年“小胖墩”、“小豆芽”和“硬、软、笨”(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三种情况比率不断扩大,青少年不仅在抵御感冒发烧等普通疾病方面下降趋势明显,并且在体能、精力、耐寒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抗击打能力等综合方面均呈现下降态势。全面实施中考或高考体育,将破解中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难题,对于解决我国青少年整体体质下滑的趋势,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切实可行的一个办法。相信在 “中考或高考入学体育考试”的强力推动和“科学运动、合理营养、健康观念”的倡导下,在政府、学校、家庭、媒体等多方力量的整合下,以及一批富有社会责任感、专业从事运动营养、体能监测方面的企业力量作用下,扭转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局面,使中国青少年在体质健康起跑线上占据领先位置,将不再是遥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顾美蓉.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学校体育,1996(05):59-61.
[2] 李凤梅,朱海涛.对体育加试的反思[J].浙江体育科学,2010(05):74-77.
[3] 白明.高考加试体育之我见[J].当代教育科学,2009(11):83.
[4] 李小伟.体育中考:生存还是毁灭? [J].中国学校体育,2006(06):21-22.
[5] 陈文科,胡迪.中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再审视[J].体育科学与研究,2008(50):158.
[6] 陈更昌.不容忽视的体育中考问题[J].上饶师专学报,1997(02):97-99.
[7] 候丽,杨杰.“体育成绩将与中高考挂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9):606-608.
[8] 陈宝水,王秀香.对新课程下体育中考实施中呈现短视现象的思考[J].搏击,2010(2):46-48.
[9] 丁汉华.新课标下体育中考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0(03):81.
[10] 黄龑.中考体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08):87-90.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