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导论
辽朝(916-1125 年)和金朝(1115-1234 年)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非常重要的朝代,而金朝又是在反辽灭辽的过程中建国并发展壮大的。“辽金是以我国北方民族契丹、女真为主建立的两个王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辽金时期各族人民对开发北方、加强北方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这一时期历史的研究。”1金朝和辽朝作为对等的国家只有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金也是在辽的边境逐渐兴起的。”2有关这段历史的记载多出现在记录辽朝灭亡或金朝兴起的大背景下作了记述,当然也有专门论述辽金关系的文章,比如任崇岳的《论辽金关系》3、张秉仁的《论辽金之战》4、吕云峰、王春雷的《议阿骨打在抗辽建国时期的外交政策》5。前人已经对辽金战争和辽金关系多有研究,但是至今未见有关完颜阿骨打对辽议和研究的专门文章出现,本人不避浅陋,本文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完颜阿骨打与辽议和的有关问题、议和最后没有成功的原因及辽金议和对辽金关系发展的影响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 金辽议和的时代背景
(一) 女真族建国前的发展状况
完颜阿骨打,是金世祖(劾里钵)的次子,是女真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隋唐时的靺鞨分为七部,最大的是北部黑水靺鞨、南部粟末靺鞨两部,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渤海国于天赞五年(926 年)为辽所灭。黑水靺鞨中发展出来的女真族,在辽代又被分为“系辽籍女真”和生女真。建立金朝的就是生女真。 “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以耕凿为业,不事蚕桑。土产名马、生金、大珠、人参及蜜蜡、细布、松实、白附子,禽有鹰、鹯、海东青,兽多牛、羊、麋鹿、野狗、白彘、青鼠、貂鼠,花果有白芍药、西瓜,海多大鱼、螃蟹。冬极寒,多衣皮,虽得一鼠亦褫皮藏之。皆以厚毛为衣,非入屋不彻”。1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女真族居住地区气候寒冷,但物产很丰富。完颜部的始祖是函普,因为制定了约定,所以被推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发展到昭祖石鲁时期,昭祖“稍以条教为治,部落寖强”。2这样一来,生女真完颜部就逐渐的发展壮大起来。景祖乌古廼时期,“稍役属诸部,自白山、耶悔、统门、耶懒、土骨论之属,以至五国之长,皆听命。”3生女真完颜部逐渐走上了统一女真族的历史过程。后来,景祖被辽朝封为生女直部族节度使,但是景祖以各种理由,没有系辽籍。还是保持了比较大的独立自主性,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并且不受辽的限制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条件。景祖做了节度使后,“有官属,纪纲渐立矣。”4也有了号令其他各部的条件。生女真族本来没有铁制工具,但是注意从邻国引进,购买后修造弓矢,军事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辽咸雍八年(1072 年),辽朝鹰路不通,景祖帮助辽朝平定叛乱,保证了鹰路的畅通。取得了辽朝的信任。此后经过世祖劾里钵、肃宗颇剌淑、穆宗盈哥、康宗乌雅束四代的发展,军事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辽乾统二年(1102 年)辽朝萧海里的叛乱,辽朝没有能力平定,被穆宗率领女真族士兵平定,“金人自此知辽兵之易与也。”1到这个时候,女真族认识到了辽朝的虚弱,已摆脱了对辽朝的盲目恐惧,对以后金辽关系的发展进程,解决了思想方面的一些顾虑。女真族发展到此,“初,诸部各有信牌,穆宗用太祖议,擅置牌号者置于法,自是号令乃一,民听不疑矣。自景祖以来,两世四主,志业相因,卒定离析,一切治以本部法令,东南至于乙离骨、曷懒、耶懒、土骨论,东北至于五国、主隈、秃荅,金盖盛于此。”2已经完成了生女真族的统一进程。女真族的目标是统一整个女真族,这必然要招致辽朝的不满。女真族是辽朝的属国、属部,“与汉代相比,辽代的属国有着相对独立的政权组织和比较宽泛的行动自由。”3程妮娜老师认为,生女真地区在辽朝属于属国、属部中的属部。政治上,生女真族有向辽朝进贡和打通鹰路的任务;经济上,生女真各部与辽朝进行榷场贸易;生女真部族节度使具有较大自治权和生女真部族节度使在政治上曾隶属于咸州详稳司。
(二) 女真族与辽朝的矛盾
女真族在建国前与辽朝的关系比较紧密,女真族受辽朝的控制,但是女真族和辽朝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女真族和辽朝之间是有矛盾的。主要的方面有如下三个:一是“打女真”。辽代在宁江州设有与生女真贸易的榷场,进行双边贸易,但是“州人低其值,且拘辱之,谓之打女真。”5辽朝的这种做法,只有在女真族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在女真族民族意识增强的情况下,必然会激起女真族人民的反抗。一是海东青事件。“海东青者,出五国。五国之东接大海,自海东而来者谓之海东青,小而俊健,爪白者尤以为异。必求之女真,每岁遣外鹰坊子弟趣女真,发甲马千余人入五国界,即海东巢穴取之,与五国战斗而后得。其后女真不胜其扰。”6海东青之所以令辽朝这样痴迷,重要的还有经济利益的因素。辽天祚帝即位的同时,宋徽宗也在差不多同时即位,“当中国(此指北宋)崇宁之间,漫用奢侈,宫禁竞尚北珠。北珠者,皆北中来榷场相贸易。”1宋徽宗即位,肆意挥霍,崇尚享乐。北宋上层达官显贵,崇尚北珠,北珠是同辽朝榷场贸易得来的,而天鹅能食蚌,北珠则就在天鹅的嗉中,海东青又是捕捉天鹅的好手,所以辽朝十分看重海东青。辽朝起初并不是很在意北珠的重要性,天祚帝曾经还有禁绝这种与宋的贸易的做法,但臣下对天祚帝说:“中国(此指北宋)倾府库以市无用之物,此为我利,而中国可以困恣,听之,而天祚亦骄汰,遂从而慕尚焉。”2听到有这样的好处,天祚帝断无禁止这种贸易的理由了。海东青存在于女真东北部的五国部的海边才能捉到,女真为辽朝的属部,有为辽朝打通鹰路的义务,而每次生女真族人民要去捕捉海东青,都要与五国部战斗后才能得到,所以说,每一只海东青的获得都可以说是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并且每年都要这样,女真族人民必然会起来反抗。有人已经提到:“促使契丹人对海东青越来越狂热的原因,除了其原始的游猎习俗之外,其背后更有着其深层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原因在内。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对由于海东青而引发的一个民族不得不造反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3海东青的问题激化了女真族与辽朝之间的矛盾。作者的这种看法是比较到位的。一是“银牌天使”的问题。“又有使者,号天使,佩银牌,每至其国,必欲荐枕者,则其国旧轮中下户作止宿处,以未出室女侍之。
后使者络绎,恃大国使命,惟择美好妇人,不问其有夫及阀阅高者,女真浸忿,由是诸部皆怨叛,潜附阿骨打,咸欲称兵以拒之。”4银牌天使仗着自己手中的权力,不仅伤害了女真族下层人民的感情,而且使得生女真的上层也非常不满,这样就有了下层人民团结在阿骨打的周围,进行反辽的准备。通过以上情况的论述,我觉得女真族人民进行的反辽战争在初期是反抗民族压迫的战争,这也是学界的主流观点,我不能同意任崇岳、张秉仁等的观点。5虽然女真族和辽朝存在着一些矛盾,但是直到辽朝天庆二年(1112 年),女真族和辽朝之间海维持了一个相对说来是比较平静的时期。辽天祚帝来到“春捺钵”之一的混同江钓鱼,因为女真族是辽朝的属部,所以有来朝贡的义务。但是已有人指出,“生女真名义上是辽朝的属部,实则在辽和高丽之间叛服不常,辽对他们不过是‘羁縻’而已。”1在例行举行的“头鱼宴”上,生女真族诸酋长都要跳舞助兴,轮到阿骨打时,阿骨打借口说自己不会,天祚帝反复要求,阿骨打就是不答应。此事过后,天祚帝意识到了阿骨打的不平常之处,劝枢密使萧奉先找借口除掉阿骨打,否则可能会成为辽朝的隐患。萧奉先对天祚帝说:“彼粗人,不知礼义,且无大过,杀之伤向化心。设有异志,蕞尔小国,亦何能为!”2这里可以看出来,萧奉先等人根本没有把完颜阿骨打放在眼里,对女真族向上的发展势头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但并非所有的辽朝上层人士都没有注意到女真族的发展壮大。在天祚帝时期曾经担任辽兴军节度使、东北路统军使等要职的萧兀纳(一名挞不也)就是对女真族的发展持比较客观态度的人。在临海军(今辽宁锦州)节度使任上时,就曾上书天祚:“自萧海里亡入女直,彼有轻朝廷心,宜益兵以备不虞。”3但是天祚帝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仍旧像往常那样,狂妄自大,认不清形势。辽天庆元年(1111 年),萧兀纳知黄龙府事,改东北路统军使,再次上书天祚注意防备女真的崛起:“臣治与女直接境,观其所为,其志非小。宜先其未发,举兵图之。”4但是多次上书,天祚始终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可以看到,在整个辽朝进入到末期时,“迩来天祚惟耽乐是从,不恤万机”5根本不去关心政事,只知道四处游玩。而以萧奉先为首的群臣多数只顾自身利益,没有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完颜阿骨打自混同江宴会归来后,怀疑辽天祚帝意识到他有反叛的迹象,所以首先吞并邻近部族,遇到拒绝听命的人赵三、阿鹘产等,阿骨打抓获他们的家属,这两个人就到咸州详稳司去告状。
在行政上,生女真族是隶属于咸州详稳司的,详稳司又送到北枢密院处置,枢密使萧奉先仅仅当做平常的小事上奏天祚帝,辽朝又把这件事下放到咸州去责问完颜阿骨打,希望阿骨打能够自己反省,现在看来萧奉先等人是多么的幼稚和天真。此后,天祚帝再召阿骨打的时候,阿骨打称自己有病,不再应诏。天庆三年(1113 年),阿骨打在三月的一天率领五百骑兵突至咸州,“吏民大警”1,可以看出来,这时候的女真族骑兵已经是多么的威风。阿骨打与赵三当面对质,毫不妥协,没过多久,完颜阿骨打迅速撤走。并且随后派人上书天祚帝,说详稳司要杀他,所以不敢久留。从此,再召阿骨打,阿骨打就不再听从诏令。天庆四年(1114年)七月,辽朝派遣使者阿息保质问女真在与辽的边境建城堡的原因,女真以傲慢的语气回答:“若还阿疎,朝贡如故;不然,城未能已。”2这时候,女真当已经做好了反抗辽朝的准备工作,所以在语气上也是比较强硬的。阿息保回到辽朝后,向辽朝如实汇报了女真的战备情况,所以辽朝也调集浑河以北的军队,增加辽朝东北路统军司的实力。完颜阿骨打与弟弟粘罕等作为参谋,以银术割等为军帅,首先抓获辽朝的障鹰官为突破口,九月,完颜阿骨打进军宁江州(今吉林松原的石头城子),各路兵马汇聚来流水(今拉林河)。天祚帝听到女真军队进攻宁江州的时候并不在意,仅仅派遣海州刺史高仙寿统帅渤海军队支援。十月,女真军队攻下宁江州。十一月,女真族军队与辽军相遇在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南),女真军队击溃辽军。这次辽朝方面是以萧嗣先为都统的,这么严重的失败,萧嗣先是萧奉先的弟弟,萧奉先生怕自己的弟弟因为战败受到严惩,上奏天祚帝说,应该赦免这些士兵,否则“恐聚为患”,天祚帝听从了萧奉先的意见,仅仅把萧嗣先免官而已。这里想要说的是,我们不否认萧奉先有为他弟弟开脱的意思,但是同时不可否认,“啸聚为患”的危险是绝对存在的。辽朝其他的军队也就互相传开:“战则有死而无功,退则有生而无罪。”3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所以在以后的战斗中出现临阵逃跑或者投降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十二月,咸州(今吉林农安北)、宾州(今吉林农安境)、祥州(今辽宁开原老城)三州都叛辽归入了女真的管辖范围。
三、 金辽收国议和 .................................................................................15-21
(一) 金辽收国议和进程 .................................................................................15-19
(二) 金辽收国议和................................................................................. 19-21
四、 金辽天辅议和................................................................................. 21-39
(一) 金辽天辅议和进程................................................................................. 21-29
(二) 金辽天辅议和没有.................................................................................29-39
五、 金辽议和对金辽关 .................................................................................39-45
(一) 金辽收国议和对金................................................................................. 39-40
(二) 金辽天辅议和对金................................................................................. 40-42
(三) 金辽议和对金辽关系 .................................................................................42-45
结语
辽金两朝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辽、金两国作为对等国家存在的时间只有10年。女真族作为辽朝的属国属部与辽朝共存了很长时间。在很长的时间内,女真族的力量都是十分弱小的。辽朝对女真族也百般敲诈、勒索,终于引起了女真族的激烈反抗。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于收国元年(1115年)建立了大金国,但是肯定为辽朝所不容。本文所要研究的完颜阿骨打对辽议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金辽收国议和中辽朝并无真正的议和想法,只是想通过恐吓的方式使金朝屈服,金朝除了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外,没有放弃战争准备,通过几次使者往来,辽朝没有达到使金朝屈服的目的,放弃了议和。双方接着开始了大规模的战争。到了金朝天辅元年(辽朝天庆七年,1117年),金辽双方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两国内部形势的发展变化,双方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议和有了进行的前提条件。 在辽朝首先提出议和请求的情况下,金朝向辽朝提出了请求封册。从此双方围绕金朝提出的条件,使者多次往来交涉,金辽议和的过程中,金朝注意改善自己的内政,整顿军备,时刻准备着继续与辽进行战争;辽朝则没有长远打算,不仅内部形势进一步恶化,外交上也逐渐处于孤立境地。北宋差不多同时也试图与金朝建立联系,共同夹攻辽朝,收复失地。金朝也注意稳住高丽,使高丽在金辽战争中保持中立。金朝在天辅议和初期没有灭亡辽朝的打算,随着议和的进行,内政的不断巩固和外交上的成功,逐渐有了灭亡辽朝的想法。辽朝虽然战场上不断失利,但是不肯放下自己大国的架子,对新建立的金朝玩弄文字游戏,最后,金朝果断中止了与辽朝的议和活动。金辽议和对金辽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金朝通过议和不仅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赢得了人民的支持,而且注意发展自己的力量,明白议和是要以实力作为后盾的,金朝进行的议和活动可以叫做“积极的议和”。辽朝最高统治集团则只为自己的荣华富贵考虑,收国议和时妄图用恫吓方式使金朝屈服,天辅议和时又没有长远战略,不注意整顿军备,不深谙谈判桌上也是要靠实力说话的道理。为了议和而议和,注定是失败的。辽朝在议和过程中更加暴露了自己的缺点。金朝掌握着议和的主动权,辽朝又没有完全满足金朝所提的条件,金辽天辅议和在金天辅四年(辽天庆十年,1120年)由金朝果断中止。天辅议和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只是在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最后也以破裂告终。金朝通过议和壮大了自己的实力,辽朝则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后,金朝发动对辽朝更大规模的进攻,短短几年时间内,灭亡了辽朝,顺应了历史的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