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郭廷以曾提出,认定一代学术宗师的地位,应该基于三个标准:"一、其本人对某学门有卓越学术贡献,是该学门的开创者,或集大成者。二、开创新的研究方法,或建立新学风,形成学派。三、长期主持学术机构,为该学门栽培大批后起之秀,使其后继有人,绵延不绝。"'以这三项标准来观照郭廷以,他曾主持汇编中国近代外交档案,先后出版《海防档》、《矿务档》、《中法越南交涉档》、《中俄关系史料》、《筹办夷务始末补遗》等重要文献汇编,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卓越贡献。他还重视口述史料,曾亲自拟订保存口述历史的大纲细则,并先后访问了许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各界重要人物,在他引领下,口述历史研究在台湾学界蔚然成风。他的学术追随者众多,形成了近代中国史学界名声显赫的南港学派。很显然,郭廷以自已就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的一代宗师。早先,因为意识形态的冲突,我们一直对郭廷以的史学成就采取否定或是忽视的态度,对其研究实绩与理论成就缺乏公允的评价。郭廷以自己也认为大陆学术界对他的评价存在偏颇,曾在给吕实强的信中谈起这个问题,他说到:"大陆每论及所编《近代中国史》与《太平天国史事日志》,虽亦称许其详实,惟谓过分客观,且是小资产阶级意识。"2现在,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拘束逐渐放开,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对郭氏的史学成就作一公允的评价。基于此,我选择了郭廷以的近代史学理论成就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在新中国建立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大多无法脱离政治的束缚,容易陷入思维定势。在研究方法上,郭氏注重史料的收集与考证,他编撰的《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和《中华民国史事日志》,书中引书浩繁,每拟一事都有根据,对于不能考订事实的事件,往往把多种资料都罗列于著作上供读者了解。同时对历史事件不会刻意用某种阶级思想去看待问题,尽量撇开政治的因素,做到客观公正。这种带有乾嘉考据学印记的研究取向,也与我们大陆史学界长期以来强调史学研究是探索历史规律、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倾向明显不同。因此,重新研究郭氏的史学著述,将他的史学研究与新中国史学界学人作深入比较,这对于衡量实证史学、唯物主义史学等多种形态的研究范式,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视角。...........
...............
郭廷以近代史著作中体现出的经世致用思想
不同时期的人们,研究历史的目的很少能脱离经世致用这个本质追求,人们在研究中都会不自觉折射出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主题,为当下的政治服务。具体说,就是史学家们希望拿历史作为经验、教训,为当前时代所存在的问题或政治运动寻找依据和原因。虽然郭廷以是一再努力客观还原历史原貌,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叙述和解释历史事实之后,对社会现实进行影射。郭廷以经世致用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回应"民主"与"科学"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特征。19世纪末,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一文中曾讲过西方文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其精神归结为"科学"与"民主"。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落后使有识之士感到了危机,他们渴望用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来改造我们的国家,而用西方的民主来完善我们的政体。1904年出版的《译书经眼录》,收录的1900年至1904年间出版的主要译著,就分了 25类,所载译书书目533种。在办报刊上,《译书汇编》、《开智录》、《国民报》、《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新湖南》等纷纷并起,估计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不下千余种。3郭廷以受此影响,有了对西方科学文化和民主的深刻认知。
郭廷以以具体文章的形式来表达他对西方科学民主的回应,代表作有《近代科学与民主思想的输入——晚清译书与西学》。在此文中,郭廷以首先介绍了晚清时期西方人士主动传播民主科学的书籍。在文章中郭廷以指出不管那些西方传授者的目的是否单纯,但事实上那些书籍译作确实有利于了我们对知识的追求。本着这一思想,郭廷以在文中如此评价他们:"外国教士的努力,我们亦不可忽略。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之于西学介绍,居功至伟,道咸以后,新教徒同样有其贡献。麦都思、奚礼尔、理雅各先后主办的《遍迩贯珍》,瑪高温主办的《中外新报》,伟烈亚力主办的《六合义谈》,上海麦嘉湖的《中外杂志》,广州查美司的《中外新闻七日录》。一…所有这些刊物均以通中外之情,述西方近况为目的,文字的性质,以科学,天算,舆地,文学,宗教及新闻为主,不少中国学者由此获得新知识与启示。"从郭廷以对西学在中国传播的这些描述来看,他是持相当欣赏的态度的,这与他重视科学的精神相一致。...............
..................
二郭廷以的近代史学思想研究...............................................11
(一)郭廷以近代史著中体现的卓越史识。..................11
I.“如实直书”的实录精神...................................................11
2.渗透主观性的客观主义...............................14
(二)郭廷以近代史著作中体现出的经世致用思想.....................16
1.对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回应........ ................................................16
2.关注中国近代边疆史地,......................................................17
(三)郭廷以近代史著作中关于历史人物及事件评价标准的表述........18
I.对历史人物的评价.........................................................18
2.对历史事件的评价.................................................................21
(四)郭廷以近代史学思想评析.........................................22
1.否认“史料即史学”,承认主体意识在史学中的存在................23
2.客观公正的历史人物评价标准............................................23
三、郭廷以近代史研究中的历史观...........................................26
(一)郭廷以关于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论断.................................26
(二)郭廷以的近代化史观............................................................27
1.在批判和反思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革新的进化史观.................27
2.受政治宣传影响的民生史观.................30
3.开明·现代的外交卓识......................................32
(三)郭廷以近代化史观评析.........................34
1.强调“以人为本”.......................................................34
2.“近代化”的本土化释义........................................35
四、郭廷以近代史学理论的评价和继承......................38
(一)史料观方面.................................38
(二)近代史观方面......................39
结语:
郭廷以的史学思想是内在逻辑和内在统一的,而其内在逻辑和内在统一性的最终指向直接关系到郭廷以的定位,即其史学流派的归属。郭廷以的强调客观,重视史料,主张求真以及不求致用,都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充斥史学界之实证主义的重要观点。如果我们以此为基本论调,来纵观郭廷以的学术生涯,那么会显得较为合理顺畅。大学时受柳诒徵和徐养秋的影响接受兰克史学,到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郭廷以在兰克史学的基础上接受了异军突起的实证主义',重视史料;在他的研究中一直坚持"如实直书"的写史精神,强调史料的重要性,追求历史研究中的客观真实;其后,在相对主义2大行其道时,郭廷以吸收了其主观之于客观及其重视史观的观点,并融入自己的实证主义之中。
郭廷以作为实证主义史学家,在坚持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同时,并不墨守成规。他吸收了相对主义的合理观点,承认史学的主观性,重视理论的探讨和史观的建构,进一步完善近代化史观,倡导史学的实用性,即史学的经世致用思想,这成为他近代史学理论的鲜明特点,也为他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留下了浓厚的一笔。郭廷以在这种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用实证主义提倡的科学主义作为中近史研究所的主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发展口述史学等现代史学新模式,并将年轻学者送往西方学习,接纳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最终形成了现代台湾史界异彩纷呈的局面。
论郭廷以的近代化史观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195
Tag:
相关其它论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