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企业各类经营风险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财务风险,它是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风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奈特就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提出过:“利润的存在是对承担风险支付的报酬”,可见财务风险是在企业追求利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好坏关注着企业的价值损失,通过管理价值风险从而达到管理物质要素。
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当今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常常发生急剧的变化,技术革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快速传播意味着市场壁全已被打破,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国际市场的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严峻挑战。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部分,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的意义是巨大的。财务风险管理有助于企业经济、有效及全面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同时也为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资金安全增值提供可能。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决策的数据库,增加了企业决策的时效性及科学性,为企业战胜风险、提高效益、实现经营目标发挥了重耍作用。无论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规范制度,还是影响全球的COSO报告,都强调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但我国企业无论在主观意识还是体系建设方面,对财务风险的管理都显得远远不够。
因此企业必须将重点放在识别财务风险、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及建设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上面。作为传统垄断行业的电力行业,起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用。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公司正逐步全方位走向市场,在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和损害性的各种来自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的风险。若能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及时控制,就可将上述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财务风险是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电力公司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由于其在企业管理和资金运动中的中枢地位,当电力公司的财务环节遭受侵害的时候,全面的财务危机就在企业中产生,进而,整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就面临严重的威胁。
因此,电力公司需要将财务风险管理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来做,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于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对财务风险控制的一些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有利于电力公司正确认识“风险与收益均衡”规律,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优化电力公司资本结构,保持资本流动性,并有利于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国外研究回顾
国外早在18世纪出就有了对风险管理的研究。产业革命时期,法国科学管理大师H.Fayol在《一般与工业管理》一书中,在企业经营体系内引入风险管理思想。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F.H奈特其著作《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提到只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和手段,风险是可以被计量和测定的;1931年J.C.Cristy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基础》一书中被定义为企业或组织通过控制偶然损失的风险来保全所得与资产而做出的努力。C.A.WiUiams Jr和R.M.Heins于1964年合著了《风险管理与保险》,在书里他们将风险管理定义成“通过风险辨别、计量和控制,以最少成本使风险所致的损失达到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并在书中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应有五要素。
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广泛关注企业财务风险,这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倒塌带来了汇率风险。20世纪80年代以來,作为风险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风险管理的发展并未引起管理界和经济学界的重视。直到1998年,美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学会时任主席在演讲中提出风险管理的研究要从纯粹风险到投资风险的转变、从人身财产风险到财务风险的转变时,财务风险管理才在业界引起重视。
第2章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分析与识别
2.1财务风险概述
风险,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普遍认为风险和“不确定性”相关,美国学者海尼斯(J.Haynes)等认为“风险意味着损失的可能性”,美国学者威利特(A.H.willett)等将风险定义为“客观的不确定性”,经济学家奈特(F.H.Knight)认为风险是“可测定‘ 的不确定性”等。这种不确定性可以分为客观不确定性和主观不确定性,客观不确定性是事件按自身运动规律发展而出现的各种可能性,是客观环境或客观条件变化的产物,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主观不确定性是人们对事件认识或估计上的不确定性,对于相同的客观风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主观估计,由此产生主观不确定性。
当前被普遍接受的风险定义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人们对对象系统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可能后果与预期目标发生多种负偏离的综合。财务风险是风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财务风险按其包含的内容还可以分为广义的财务风险和狭义的财务风险。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预计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
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被称为举债风险,是指由于企业举债而带来的财务不确定性。举债能给企业带來更多的流动资金,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这种狭义的财务风险存在于负债经营企业,如果企业没有负债,企业经营的全部资本由投资者投入,则不存在财务风险。这种狭义的财务风险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汇兑风险、收益风险、结算风险及存货风险等。本文所研究的电力公司财务风险为广义的财务风险。
第3章 财务风险评价模型方法选择...................................... 23-33
3.1 财务风险评价方法...................................... 23-26
3.2 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 26-32
3.3 本章小结 ......................................32-33
第4章 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的构建 ......................................33-46
4.1 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3-38
4.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38
4.3 进行模糊层次分析...................................... 38-42
4.4 评语集划分...................................... 42-43
4.5 A电力公司实例研究...................................... 43-45
4.6 本章小结 ......................................45-46
第5章 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46-52
5.1 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46-48
5.2 防范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的途径...................................... 48-49
5.3 控制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的措施...................................... 49-52
结论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电力公司逐步全方位地走向市场,其财务风险状况究竟如何显得尤为重要,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经营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分析电力公司财务风险成因和特点的条件下,选择相关的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和合理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相关原理运用到财务风险评价中去,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财务风险评价模型。文章还运用该模型对某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关于财务风险控制的一些对策和建议。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
⑴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及其国内外财务风险研究状况。
(2)在概括分析风险及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识别,并根据成因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分类和识别。
(3)详细分析和评述了财务风险评价中应用的各种定性及定量的方法,总结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本文所应用的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并详细介绍了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步骤和方法。
(4)从电力公司的财务状况入手查看其反应的公司财务风险状况,根据电网企业所处行业要求以及《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选择了 14个指标,利用功效系数法及2008——2010年《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确定的标准,将这些指标进行标准化打分。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为这些指标构建了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通过构建层次、确定模糊比较矩阵以及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为这些指标相对科学地赋予了权重。最终通过综合打分获得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状况。并通过A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运用上述构建的模型,从而得到A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并进行分析。
(5)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的控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