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探讨
1.1.1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研究背景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大局,更好保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成都市公安机关正轰轰烈烈开展的“保平安?护民生”活动,正是通过多措并举为群众创造和谐安定的环境,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实现警民关系的和谐。长期以来,成都市公安机关都始终坚持锻造“打造威武文明、亲民爱民之师”一条主线,通过开展“三项建设”、“大走访”开门评警暨“民警交朋友?公安结亲戚”、“警民亲”、“三访三评”、“三基建设”等爱民亲民为民的专项活动,通过不断加强警民沟通,密切警民联系,增强群众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大警民之间的和谐度,从而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支持度。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警民关系仍存在较多薄弱环节:(1)价值取向多元化与治安形势复杂化给警民和谐带来沉重压力。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普及率达到38.3%,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日益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网络覆盖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许多公安机关的优秀事迹广为流传的同时,一些负面报道,甚至不客观的评论也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着,出现警察形象危机,造成警民之间的误解,矛盾。这也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在互联网上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已成为当前警民和谐关系的一个关键点。
(2)长久以来形成的单一,落后的警营文化、考核机制设立的形成影响了警民关系的提升。长久以来,警队中心任务过多的存在以前落后的观念,为了追求组目标主责而不断增强主责所占工作的比例,不断降低和减少非主责主要考核的有益的同样重要的数主责工作和活动,在主责与非主责的互动关系建立过程中发生导致产生错误影响的诸多建立完善体制,增强警队成员活力的措施,活动和机会。...................
.................
第二章警察职业伦理视角下的警民关系研究
2.1和谐警民关系的内容
2.1.1警民关系的涵义
警民关系在社会发展中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和特定时期政治法律制度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政治烙印。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变迁发展,警民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警民关系是在具体的警务活动实施预防违法犯罪和打击处理控制违法犯罪具体过程中,在各项公众与各种人民民众的各种合作撇和中职能所导向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和关系总和。构建良好警民关系的过程,即是以公共安全为载体,通过公安机关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传播、交流、沟通,提高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从而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建立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信赖与支持。
2.1.2和谐警民关系的含义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和谐思想,提倡人与人之间宽和世,追求以人际和谐为主题的大同社会。《汉语大词典》对和谐的注解为“配合得适当而均匀,和睦协调,和好相处”。泛指人际之间相互默契、相互依靠、亲如一家、水乳交融的一种状态。和谐警民关系式大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助推器和重要的一环关系,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想基础同样来自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其理论基础源于内涵丰富、充满大智大慧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积淀,其实践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是做好全部公安工作的基础。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文化资源,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现实背景,笔者认为,和谐警民关系的内涵是指以“和谐”理念为指导,以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和服务人民群众过程中形成了相互平等互现的态势,对于民众的鱼水情加以不断的升华和凝聚共识。密切警民关系的关键是找到矛盾统一体相互关联的临界点。和谐警民关系是为民服务为民发展的重要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警民合作过程中高度认可度的整体统一性要求。.............
................
第二章警察职业伦理视角下的警民关系研究.................9
2.1和谐警民关系的内容............................................9
2.1.1警民关系的涵义..........................................9
2.2警察职业伦理视角下的和谐警民关系................10
2.2.1“警察职业伦理”的含义....................................10
2.2.2“职业伦理”视角下的警民关系..............................12
第三章成都市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失和的原因.................13
3.1成都市警民关系的发展现状............................................13
3.2成都市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16
第四章警察职业伦理视角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旳对策建议...........20
4.1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想基础............................................20
4.1.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20
4.1.2牢固树立尊重人权观念.............................................21
4.1.3牢固树立依法办事意识.............................................21
4.1.4要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22
4.2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三个立足点...........................................22
4.2.1警民关系和谐化,要立足于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22
4.2.2警民关系和谐化,要立足于提升人民群众满意率.................23
4.2.3警民关系和谐化,要立足于提高人民群众认同感.................24
4.3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职业伦理途径............................................25
4.3.1加快推进警察职业伦理建设.......................................................25
4.3.2加快推进警察职业伦理核心价值观培育....................................29
4.3.3加快推进警察职业伦理的和谐德育建设..............................31
结 论
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基础,也是公安工作的目标追求。和谐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和发展新型人民警察公共关系的客观要求。主要是通过提高警察自身影响力为基点,为促进警察组织与群众的良性互动而争取最大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职能与管理活动。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警民关系建设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警民关系的建设主要依靠法治的大力保障,但是,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警民关系定位不准,执法理念严重错位,宗旨意识严重缺失,多元化价值观念矛盾,职业道德缺失等,这些与警察职业伦理建设相背离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以往的研究运用警察职业伦理理论大多只是侧重于如何加强队伍建设和提高民警个人素质方面,缺乏整体性去改善警民关系。而本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职业伦理理论,力求以警察职业伦理为视角从思想道德建设、核心价理念培育,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等方面在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考察警民关系,论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新颖、实用的构建模式,同时,以成都市为例分析其警民关系的现状及成因,有助于警察职业伦理理论的发展,并为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和理论基础。
警察的职业伦理与和谐警民关系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185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