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口述史研究(1965-1970)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chenhuixia 点击次数:126
论文字数:97601 论文编号:sb2014121420164311186 日期:2014-12-18 来源:硕博论文网

一、绪论

曲爱国的《越南战争期间的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和《中国支援部队在越南战场的军事行动》分别收录在章百家、牛军主编的《冷战与中国》和由李丹慧主编的《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两本书里,是学界以“援越抗美军事行动”为专题的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文章以军事档案、当事人回忆录为基础,从中国对越南南方武装斗争的援助,中国决定派遣部队援越抗美,中国支援部队在越南的军事行动等几个方面,详细讲述了中国在不同阶段对越南提供军事援助的决策过程及具体的军事援助活动。文章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军事档案,特别是作者详细描述了中国援越军事行动决策过程,为该领域的继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中美关系与援越抗美的互动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这一方向,有两个方面的成果最为集中:一是中美缓和对中越关系及中国援越政策的影响;二是以中美对抗为主线,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中美在决策上的差异及中美间“信息传递”的作用为考察对象,揭示出中国可能的出兵援越与中国施放的“威胁”信号对美国越战决策的影响。
............


二、中国援越部队的动员、组建及出兵原因探析

(一)中央军委“预先号令”的发出及援越部队的组建
众所周知,中苏关系破裂的导火索就是“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苏联明知中国不可能接受,还要故意提出这样的要求,且未等中国答复已经告知越方。其目的有二:其一,挑拨中越关系;其二,迫使中国响应苏联的援越号召。更重要的是,苏联既然已经提出了出兵援越的问题,尽管中国确信美国此前的轰炸不针对中国,且中国对美方已经做出了“不首先挑起战争的承诺”,中国也不得不正视出兵援越的问题。

(二)中国出兵援越原因探析
就中国出兵援越的原因来看,学界长期以来秉持中国出兵援越是中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和维护边疆安全的基本看法,中越两党两国的传统友好关系和两国领导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和国家安全需要,是中国决策出兵援越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笔者看来,中国出兵援越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因素,其决策过程既是基于国际义务的需要,又深植于国内安全需要。从国际因素看,美国入侵越南构成对中国边疆安全的威胁是影响中国决策出兵的主要外因,但苏联因素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苏联转变态度支援越南及向中国提出要派遣志愿人员赴越,要求中国开放领空、领土,以运送援越战斗机等武器的行为,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决策层,加快了中国出兵决策过程。再者,出兵援越也有着深刻的国内背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国的内政、外交逐渐左化,“革命外交”开始成为中国外交方针。随着美国在越南干涉的加深,中国逐渐放弃了对越南在南方进行武装斗争的“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立场,转而给予南越大量的武器装备。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出兵援越的道路。

三、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概况(1965-1970).......24
(一)中国援越国防工程部队在越战斗、工作概况..........24
(二)中国援越铁道兵部队在越战斗、工作概况..............29
(三)中国援越筑路工程兵部队在越战斗、工作概况..........36
四、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的特点...........49
(一)援越军事行动的政治性及其影响........49
(二)后勤保障与中国援越军事行动的东、西线的划分..............53
(三)援越军事行动的对空防御策略...............56
五、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的历史地位.........61
(一)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与中国整体防御战略...............61
(二)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在越南战争中的历史地位..................63

六、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的影响

(一)援越抗美对广西、云南等地的影响
京族群众作为典型的跨界民族,有着与越南广泛的联系和特殊的感情,美国对越南的战争政策,不能不引起他们的反对。中国政府援助越南的政策,实现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统一,从而更能唤起他们的响应。中越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京族群众有大多从事边境贸易走上了致富道路。在中国政府“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下,中越两国间的边贸发展迅速,来往于两国间的人员不乏通晓两国语言的京族群众。越南归国华侨是另一个特殊群体。据卢美念回忆桂林步校的越南语教员有50余名。在越南语教员中,越南归侨占了多数。所有能上台讲课的教员,都是越南归侨。在学员中,第七和第八中队是华侨中队,学员全部由越南归国华侨子弟抽调而来。这些学员原来就有越南语基础,都能够承担一定的越南语翻译任务,因此这两个中队的学员,人数不固定,随时都有学员被抽调去越南担负翻译任务。

(二)援越抗美对中越关系的影响
其次,越南官员对援越部队也不信任,向援越部队提出不符合战时情况的要求。在谅山车辆站修建过程中,厂房、配电房、配水房、三条修车线、通信设施建好后,援越部队出于安全考虑与越方协商是否把战时用不着的电机设备藏在山洞储备,战争结束后再使用。越方坚持要安装、试机,结果被美军侦测到,遭遇长达两天的轰炸,刚建成的谅山车辆站被严重毁坏。越军在接受中国军事援助的同时,仍对中国加以防范,而且要求获得中国援越军队的指挥权。甚至中国援越部队的驻防调动必须向越南军政当局汇报,批准后方可执行,致使我高炮部队长期在固定地点作战,影响部队的机动作战,从而遭受到美军频繁的报复性轰炸。之后,虽经协商越方同意我援越髙炮部队机动作战,但划定了区域。此外,还发生过北越港口人员以维护国家主权为由,拒绝中国援越船只入港而遭受美机轰炸的事情。
.............

结语

从更深层次来看,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既是中国在中越边境地区对美防御战略的一部分,又是中国援越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受到这两层性质的约束,造成其行动规模相对有限的状况,援越部队整体上属后勤部队性质。同时,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作为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中国高层决策出兵的原因和动机复杂,长期以来学界延续了国际主义义务和国内安全是其主要原因的观点,根据相关资料的情况,笔者发现苏联积极支持越南和要求中国开放“空中通道”的表示,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出兵决策,加快了中国高层决策出兵越南的进程。因此,中国出兵援助越南是有遏制苏联的对越影响的目的存在的。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中国援越军事行动本身具有鲜明的特点:作为海外军事行动,中国援越部队带有鲜明的政治性。政治思想教育保证了援越部队拥有铁的纪律,从而赢得越方的赞誉。随着国内极左思潮的泛滥,援越部队也受到冲击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其次,海外作战的特殊环境,导致中国援越部队的后勤保障困难,不得不采取了东西线的划分的策略,后勤供应和管理也采取了靠前指挥、靠前部署的方法。最后受到中国整体的战略考量,中国援越高炮部队和广泛分布在施工部队的高射机枪连成为援越部队唯一可以依靠的防空力量,造成了防空力量的薄弱和人员的损失。

............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