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本文通过论述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在东北地区进行的经济掠夺,政策制定、文化侵略、军事侦察,培植亲日势力,特别是对东北地区的政府官员、地方士绅,军队士官等方面人员的拉拢分化和瓦解,分析关东军能在短时间内占领东北的原因。并以此为线索,分析“九一八”事变中军事行动背后引申出的现代战争的基本要素。此外,涉及到关东军军事行动的论文还有:伊文成的《日军侵占齐齐哈尔、哈尔滨的经过》,海风的《关东军侵占我国东北略论》,高培的《本庄繁与九一八事变》;侯宜岭的《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瞬间沦陷的原因初探》,王希亮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决策层侵华国策的趋同》,李力的《九一八事变中的长春抗战》,郭铁桩的《满铁于九一八事变》,陈鉴、卢骅的《日本在乡军人会与九一八事变》,齐福霖的《三名日本少壮派与九一八事变》,张澎的《关东军策划和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过程》以及孔令波的《关于江桥抗战若干问题的研究》等也涉及了“九一八”事变中关东军有关军事作战行动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史料的归纳分析和总结,以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军事行动为研究内容,分析关东军从成立到独立、扩大,其在东北地区的经营和事变时关东军的军事部署,作战计划、执行过程等方面的内容,总结出关东军能够快速占领东北的原因。
...........
1关东军在东北的经营
1.1日俄战争与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的成立
日俄战争后,为了取得清政府的同意,日本又与中国清政府签订了《中日会谈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条约规定,中国政府承认日俄合约中俄国与日本的各项特权和约定。这样一度曾是沙俄占领的旅大地区,就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另一方面,日俄战争中,日军先后出动了三个军,陆续从辽东半岛等地登陆。日俄战争前后,日本先后编成了台湾派遣军(后改称台湾军司令部)和甲午战争及日俄战争中的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按当时的军制,军为战时临时单位,至战争结束后“军”级单位解散。按照关东都督府设立的“官制”,关东都督府下设民政部和陆军部。民政部为辽东半岛的大连、金州、旅顺租借地的民政单位,其职员为文官幕僚,大部来自日本内务省,大藏省和台湾总督府。陆军部为上述租借地及南满洲铁路长春大连间沿线的守军和铁道守备队管辖单位。其陆军部首脑及下辖部队为原“满洲军司令部”第一军和第三军所部编成。
1.2关东军的成立
关东军司令部成立后,其司令官由立花小一郎担任,司令部设在旅顺。关东军司令官对上接受日本内阁陆军大臣、参谋总长的领导,对下统率和指挥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师团和独立守备队以及旅顺重炮兵大队等。关东军司令部设参谋部、副官部、兵器部、经理部、军医部、兽医部和法官部等。按照《关东军司令部条例》规定“关东军司令官以大将或者陆军中将担任而且直属于日本天皇,统帅关东州和南满洲陆军诸部,担任关东州之防务和南满洲铁路线路的保护事宜。”①驻扎在东北的军事机构除关东军司令部、师团、旅团和守备队司令部外,在关东军司令部下还辖有旅顺要塞司令部、旅顺重炮兵大队、关东宪兵队本部、关东军陆军仓库、陆军运输部大连支队、卫戍医院、卫戍监狱等。
1关东军在东北的经营...............5
1.1日俄战争与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的成立.............5
1.2关东军的成立......................6
1.3关东军在东北的经营............8
2“九﹒一八”事变中关东军的军事行动...................15
2.1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15
2.2关东军在辽、吉、黑的军事行动..........23
2.3扶植东北地区的伪政权........38
3“九•一八”事变中关东军在东北的军事行动分析............41
结束语.............47
3“九•一八”事变中关东军在东北的军事行动分析
另一方面,日军一向重视强调利用黑夜的掩护发起进攻。日俄战争中,日军在袭击俄军弓长岭的战斗中第一次采取夜袭的作战方式。取得成功后,利用黑夜实行近战成为日军的惯用战法。日军重视夜袭,一是由于夜晚军队行动隐蔽性较高,容易给对手造成出其不意的打击;二是由于日军本身善于近身格斗,夜晚行动较白天跟容易短兵相接,符合日军的作战特点;三是夜袭可以以寡击众,达到最佳的作战效果。同时日军认为,由于夜袭战术本身决定其难以实施大部队机动,所以天明后炮兵的支援显得极为重要,脱离了炮兵的压制和支援作用,阵地有可能会被守军反夺回去。在江桥抗战中,日军利用空中和炮兵优势,多次压制守军的反击,而一旦失去炮兵的压制,步兵的前进就变得极为艰难。①相反,在炮兵的及时支援下,日军占领阵地的速度明显快于单纯依靠步兵骑兵。从日军进攻北大营、嫩江桥、南岭炮兵营和宽城子兵营这四次比较重大的作战行动中可以看出,日军主要是在夜晚或者拂晓发动攻击。由于事先充分的掌握了东北军守军的情报,做好了地形勘探(袭击南岭时,由于道路崎岖,晚于事先制定的作战时间),日军在黑夜中的行动并没有受到太多干扰,当日军突然出现在守军面前时,东北军守军大都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处置。
..........
结束语
关东军独立以后,其侵略活动主要表现在与以张作霖为首的东北当局的关系上。日军先后在财政、军事顾问、武力支持等方面对张作霖政权予以支持。同时,日军利用关系对东北当局军政要员进行分化拉拢,利用他们为日军服务。日本妄图借助除掉张作霖的契机出动关东军,解除东北军武装,建立亲日政权,由于日本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这一方案未能成功。此后,关东军并没有放弃侵略东北的计划,开始制定武装侵略东北的政策。在发动“九•一八”事变前,关东军做了极为详尽周密的军事部署,如考察战略要地,制定具体作战方案,破译东北当局的通讯密码及针对东北地区的具体情况做相应的军事调整。万事俱备后,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附近铁路,诋毁为中国军队所为,向当地东北军守军发起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
参考文献(略)